2025年泸州市老窖天府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质量监测
生物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
2.第一部分满分18分,第二部分满分22分,满分4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18分)
1.人们经常吃腌制食品、烧烤食品、高脂肪食物或长期接触大量紫外线辐射等可能患癌症。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实质是细胞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
B.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膜先向内凹陷,细胞核再分裂
C.癌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原细胞的一半
D.癌细胞的分裂速度非常快,还可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
2.下图为“稻虾共作”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鸟类与害虫有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B.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会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增多
C.若该食物网中小龙虾过度繁殖,害虫和青蛙数量会减少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来源主要是作为生产者的水稻
3.科研团队为了探究蛙褪黑色素的来源和作用,将若干只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蛙分成三组,编号为甲组、乙组、丙组,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甲组蛙先放到明亮处,蛙体色变亮,再放到暗处,蛙体色变暗。
乙组蛙放在明亮处,注射褪黑色素,蛙体色逐渐变暗。
丙组蛙的垂体切除后,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组实验中存在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
B.由甲、乙组可知,褪黑色素可以影响蛙的体色
C.由实验可知,褪黑色素的分泌可能与垂体有关
D.若向切除垂体的丙组蛙注射褪黑色素,体色将不变
4.我国古生物学家舒德干团队发现的“第一鱼”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相关材料已入选各国教科书、百科全书和博物馆。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B.可以通过“第一鱼”的化石来研究生物进化
C.生物进化的历程是先有原核生物再有真核生物
D.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5.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可以用于制作面包和馒头
B.细菌和真菌对人和其他动植物都是有害的
C.有些细菌可以帮助牛、羊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
D.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6.1665年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下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害物质一定不能通过④
B.①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⑤
D.梨甘甜可口是因为②中含有较多糖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22分)
7.(本题4分)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研究为解决粮食问题提供了新方案。下图为人工合成淀粉的示意图。请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方案中电能取代了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
(2)图中的⑤装置相当于细胞中的 (结构)。
(3)可以利用淀粉遇碘变 的特性检验生成的淀粉。
(4)本方案模拟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产生淀粉外,还会产生 (气体)。
8.(本题4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昆明举办。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会标(图1)中间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1)同学们将会标“水滴”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2所示。①表示的分类依据是 。
(2)会标“水滴”中的蝴蝶属于 动物,它的身体有外骨骼。
(3)图2中的F表示的动物名称是 。
(4)图1大会会标中间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9.(本题5分)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等着我”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公益栏目。旨在利用多种渠道,助人寻亲,实现家人团聚。很多求助家庭,亲人失散时间长,外部特征变化大,很难通过外貌确定亲缘关系,DNA检测是鉴定亲缘关系的重要手段。有一对夫妇想通过“等着我”栏目组寻找走失多年的男孩,可以通过DNA检测来鉴定。
(1)基因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 分子片段,它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通过父母的生殖细胞传递给他们的后代。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该对夫妇与男孩之间的基因关系来确定亲子关系。
(2)在做DNA检测时可以用到血液中的一种血细胞,这种血细胞一般是 。男孩与其父母外部特征虽然不同,但DNA检测依然可以确定他们是亲子关系。这种亲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做 。
(3)该男孩体内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由父亲提供给他的性染色体是 。
(4)若这对夫妇中丈夫表现为双眼皮(基因组成为Aa),妻子表现为单眼皮(基因组成为aa),则该男孩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应是 。
10.(本题4分)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把人体中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的攻击目标。自1981年世界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到2000年底,全世界共有22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3610万人感染艾滋病。下图是我国某市的艾滋病调查结果。
(1)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艾滋病患者属于 。
(2)艾滋病病毒的生活方式是 ,它主要攻击人体中的 细胞。
(3)接种的疫苗相当于 ,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三、实验探究题(共5分)
11.(本题5分)黑藻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植物材料,某同学在研究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等体积的浓度为0、0.1%、0.5%的 NaHCO3溶液(NaHCO3溶液能释放CO2)分别装入A、B、C三个烧杯中,再放入等量的生长状况一致的黑藻。然后将烧杯置于光照和温度均相同且适宜的培养箱中培养,分别检测三个烧杯中的溶解氧浓度。从0min开始采集,每2min采集一次数据,连续采集6次,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制作黑藻幼嫩小叶临时装片观察该结构需要先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再盖上盖玻片。
(2)据图可知,黑藻叶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最多时的NaHCO3溶液浓度为 。
(3)若从第10min开始将A烧杯置于黑暗环境(其它条件不变),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溶解氧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原因是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B D A B B
7.(1)光
(2)叶绿体
(3)蓝
(4)氧气/O2
8.(1)体内有无脊柱
(2)节肢
(3)大熊猫
(4)生物种类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9.(1)DNA
(2) 白细胞 变异
(3)Y
(4)Aa或aa#aa或Aa
10.(1)传染源
(2) 寄生 T淋巴
(3)抗原
11. 叶绿体 清水 0.5% 下降 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但是通过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