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汶上镇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汶上镇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7 10:5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汶上镇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⑴王维《竹里馆》中,“ , ”两句诗借写月夜竹林清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淡泊的人生态度。
⑵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 , ”就感慨个人的渺小,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禁泪如雨下。
⑶陆游《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农村秀丽自然风光,又蕴含面对困境时不放弃希望往往会豁然开朗的句子是:“ , 。”
⑷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5)小璇同学家里遇到了困难,情绪很低落。同学们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 , ”鼓励她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斗志和决心。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__A___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niǔ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就是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里的武器。
___A__两个箭步,蹿到他们跟前,他lūn起拳头,朝押送兵的头上打去。紧接着,那个家伙的脸上又挨了两下铅一样沉重的打击。他松手放开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只装满粮食的口袋,滚进了壕沟。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niǔ( )绞 撒( )开 蹿( )到 lūn( )起
(2)选文出自 的《 》,A指的是 (人名)。(3分)
(3)结合全书看,保尔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3分)
(4)在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中,A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3.七年级(2)班开展“愿人类铸剑为犁”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下面是你的同学准备在班级动员大会上的发言稿的主题诠释部分,请你帮助补充、修改。(8分)
古人贤哲用“剑”与“犁”隐喻人类社会两个鲜明而永恒的主题:战争与和平。纵观人类历史,和平的阳光折射出的始终是战争的阴影。同时,【甲】爱好和平的人也不在懈地努力追捧和平。1960年,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里竖起了一尊名为“铸剑为犁”的青铜雕塑。【乙】这座青铜雕像是苏联的雕塑家叶甫盖尼·维克多罗维奇·符切季奇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和平大会的举办而创作。雕塑中的青年人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要改铸为犁的剑,象征着 。【丙】这座青铜雕像于1959年由苏联政府赠送给当时的联合国留作永久的纪念,至今仍然摆放在联合国花园内,与其他国家赠送给联合国的雕塑一起装点着联合国大厦前的广场花园。
①画线【甲】句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 ”,应改为“ ”。(2分)
②画线【乙】句词语搭配不当,请你修改。(2分)
③画线【丙】句句子语序不当,请你修改。(2分)
④请你在横线处补写雕像的象征意义,要求切合雕像内容,符合雕像主题。(2分)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5分)
①黑板上有一道古代将领及其相关战争典故的表格题,请正确填写。(3分)
古代将领 项羽 窦宪
相关典故 过五关,斩六将
②古诗中有不少表现战争的诗句,请写出完整的上下句。(2分)
写战争场面悲壮凄惨的两句诗:“ ,
”。
写战事阻隔音信不通的两句诗:“ ,
”。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托付
1946年夏季里的一天,山城的雾很重,飘渺的雾影,裹着层层热浪,让人衣衫汗湿。
“突突--突--”一阵杂乱的皮靴声和摩托车声传来,惊得江边许多人四下( )。其中有个穿灰长衫、带黑边眼镜,摆摊卖画的男人也匆忙收拾画作。
突然,一个穿绿旗袍的女人,迎着( )的人群,向长衫男人靠了过来,男人还没来得及躲闪,女人的手就拽住了男人的胳膊,男人正惊讶,女人已把手移到男人的手掌。立刻,男人手心多了个小圆球!女人把男人的手合上,又紧紧攥住,悄声说,代我把它交到磁器口西下街10号,暗语:晓镜但思云鬓改,夜吟不觉星光寒,托付您了!
说完,转身向江边石桥奔去。她转头的刹那,男人才看清,那是一张年轻女人的脸,齐耳短发,嘴角边有颗朱砂痣。右肩膀伤口渗出来的血,染红了她的绿旗袍,像一朵盛开的鲜红牡丹。
说时迟那时快,一排排端枪的人从男人身旁疯狂掠过,向着女人的背影追去!人群还没( ),尖利的枪声就响了,女人倒在了江边浮桥上。
男人被这一幕惊呆了。好一阵才缓过来,他定了定神,装做收拾画卷,小心地把手里攥着的小圆球装进画箱夹层。
入夜,沙坪坝一间竹屋里,男人等妻儿们睡着了,才举着煤油灯,悄悄打开画箱。
他从画箱底层找到那个圆球,是一枚用白腊封合的小药丸,从药丸的精致封合上,他断定,这绝不是一枚普通药丸。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几片乌云就把朝霞遮住了。男人换了件藏蓝长衫,带上遮阳礼帽,匆匆出了门。
一夜过后,山城陷入更深的白色恐怖中,村口贴着国民党告示,说军警已成功击毙代号为“绿孔雀”的女赤党。男人仔细看了那画像,朱砂痣,齐耳短发,正是昨天那女子!悲痛和愤慨冲撞着胸膛,他加快了脚步。
磁器口西下街人不多,道两旁的店铺也都开着。西下街十号在宽敞街面上,上面挂一块匾额--“王记草药”,男人镇定地观察一会儿,见外面很平静,就慢慢走了进去。屋内,一位带瓜皮帽的老者坐在散着草药味儿的柜台里。
先生,您抓药?
不,我想看病。男人撩起长衫,坐到桌旁凳上。
老者点点头,把手搭在男人腕上。过了一会儿,老者说,您脉来艰涩,血流通缓,邪气阻塞,我给您开副草药,包您药到病除。男人四下望望,见店内外依然无人,就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小声说,晓镜但思云鬓改。然后抬眼瞟老者,老者的红堂脸一下子凝重了,慢慢点了点头。
男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他竖起耳朵,迫切希望老者吟出下句,好把藏在礼帽内的药丸交给他。可老者垂下眼睑,在纸上写起了药方,然后把药方推给男人,男人一看,药方右下角有行蝇头小字:被监视,明11时江边,缙云山。男人看完后,老者把药方用衣袖掩着团成团,装作喝水样子,把纸团扔进嘴里咽了下去。
第二天中午,太阳穿破厚厚云层,终于露出了些光亮。因江水暴涨,灰白云彩下,水咆哮着奔流直下。男人在江边站了很久,也没见到接头人,他正思忖着该怎么办,忽见江面划来条小船。男人灵机一动,求老梢公捎他过江,老艄公松了松眉头,把船靠过来,再用长竹竿点开江岸,船就轻轻向北飘去。江水拍打着船帮,老艄公木刻似的脸绷得紧紧的,两眼盯着四周,船离开江岸很远后,才问,先生要去缙云山?
男人沉着答道,对,去缙云山走亲戚。
老艄公望着远处缙云山方向,道,晓镜但思云鬓改。
男人微微惊讶,端详着老艄公黑黢黢的脸,一字一句地说,夜吟不觉星光寒。
老艄公紧绷的脸终于松开了,说,我是你要找的人,鱼鹰!
是绿孔雀……终于找到你们了!
原来,中共重庆沙坪坝地下党组织最近接连遭到敌人破坏,代号为“绿孔雀”的地下党员查出了潜伏在我重庆地下党内部的叛徒,可她在传递情报途中,不幸暴露,惨遭敌人杀害。
鱼鹰为安全起见,在江边观察男人很久后,才与他在江上接了头。
那这男人是谁呢?原来,他是我党亲密战友,人民画家丰子恺先生。
那天,从缙云山返回时已后半夜了,江风凉凉,钩月低垂,微弱的星光下,丰子恺看到了江边的薄明。
(邱立新 选自《视野杂志》)
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散尽 躲闪 散开 B.躲闪 散尽 散开
C.散开 躲闪 散尽 D.躲闪 散开 散尽
5.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以画线的句子为例,说说其所起到的作用。(3分)
第二天中午,太阳穿破厚厚云层,终于露出了些光亮。
6.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⑴悲痛和愤慨冲撞着胸膛,他加快了脚步。(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⑵右肩膀伤口渗出来的血,染红了她的绿旗袍,像一朵盛开的鲜红牡丹。(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7.请分析文中丰子恺表现出了哪些方面性格特点?(6分)
8.文章为什么到最后才点明主人公丰子恺先生的名字?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二](17分)
材料一
选择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可谓神来之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现代科学越是发展,越要感叹古人的智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如此合乎自然规律又能用于指导实践的完备体系,是多么的伟大。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探求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在二十四节气上得到集中体现。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倘若说“二十四史”记录下了中华民族这个世界上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并为后代保留了绵延不绝的精神血脉,那二十四节气就是解答这一现象级谜题的重要密码。二十四节气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科学的指导,虽灾害不断、战乱频仍,人民苦难深重、流离失所,依然能让农耕文明时期的中国养育起数量庞大的人口,生生不息、茁壮繁衍数千年。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二十四节气为世界展现中国之美》,有删改)
材料二
问:除索网屋面结构,还有一个受人关注的焦点——“冰丝带”。它之所以被称为“冰丝带”,就是因为外表由22条晶莹美丽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构成,22条“冰丝带”环绕索网屋面结构的设计非常新颖。您能否介绍一下复杂玻璃曲面幕墙里有哪些设计和技术?
李久林:就像我们的“鸟巢”是用钢结构编织出来的,“水立方”是用膜结构实现的,速滑馆最好的体现材料是玻璃。如何实现飘逸灵动的建筑效果,实际上是曲面玻璃如何兼顾多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能把工程做得过于复杂,这样会使造价非常昂贵。所以在设计方面,通过平曲玻璃的耦合分析,使所有玻璃的弧度都一样,通过曲面玻璃和平面玻璃的组合,减少工程建造难度,从而实现飘逸灵动的建造效果。
第二,选用四层夹胶中空的玻璃作为材料,实现节能环保的建筑效果,再组合里面的遮阳帘、自然通风系统,实现节能环保。很多观众会提问说,“冰丝带”这样一个大玻璃房子,会不会像玻璃大棚一样夏天很热冬天很冷?甚至有人会担心光污染问题。我们做了非常详细的研究,既兼顾建筑效果,又实现节能环保。
第三,在建造的时候,幕墙也是柔性索网结构,就如何把玻璃安装上去,也做了包括数字模型在内的大量技术工作,通过激光扫描把所有实际结构和形状都扫描进去,再跟玻璃单元板块拟合,最终实现了飘逸灵动的建筑效果,既实现了三星级节能环保的建设目标,又实现了建筑工艺美学新高度的建造效果。
(《解开智慧“冰丝带”的灵动奥秘》,有删改)
材料三
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看,奥运精神不仅体现出体育竞技的魅力,也展现出国民素质的提升。之前,国人有一种普遍认同,就是“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一条冬夏分明的“季节线”横亘已久。而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步履临近,它以喜人态势推动着冰雪运动人口的“金字塔”不断夯实。如今,我国冰雪运动已经跨越南北,贯穿四季,成为中国人的体育娱乐新时尚。《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显示,我国每年参与冰雪旅游人数不断上涨,61.5%的人有参与冰雪旅游经历。“三亿人上冰雪”正在从愿景逐渐变为现实。一场全民瞩目的冬奥赛事,让人们对冰雪运动从陌生到亲近,也就此搭建了从“运动”通往“健康”的桥梁。
(《共赴冰雪之约,共享冬奥机遇》,有删改)
9.下列理解和判断与以上材料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开篇由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二十四节气做倒计时说起,是为了引出北京冬奥会这一话题。
B.国家速滑馆外表由22条晶莹美丽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构成,所以被形象地称为“冰丝带”。
C.共赴冰雪之约,共享冬奥机遇。我国正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助推全民冰雪运动。
D.如今,我国冰雪运动已经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娱乐新时尚。
10.材料一说“二十四节气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请你具体说说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4分)
11.从材料二看,国家速滑馆灵动效果背后蕴含哪些科技奥秘?(6分)
12.材料三画线句子列举权威报告中准确数字主要有什么作用?(4分)
[三](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①。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②以绳③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④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⑤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⑥明告鬻⑦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节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①固也:本来如此。②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③绳:约束 。④斫:砍削。⑤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⑥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⑦鬻(yù):卖。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 (2)不蔓不枝 蔓:
(3)宜乎众矣 宜: (4)能以其智力为也 智力: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15.《爱莲说》中,莲是 的象征;《病梅馆记》中,梅是 的象征。(2分)
16.【甲】【乙】两文借写莲和梅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文章主题
【译文】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对于)这,文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
三、写作(5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
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平常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刻,让你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激动与开心,不为人知的欢喜与幸福。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以《小欢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写作指导】
本题属于提示材料+命题作文的形式。
提示材料出自《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我们很容易引起共鸣的一段话,平常的生活场景中却饱含别人很奢侈的小幸福。作文题为《小欢喜》,会让人不禁重燃生活激情,让人为自己现在的拥有欢欣鼓舞。“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只有时刻保持敏感心和好奇心,总有很多小幸福、小欢喜会在不经意间从平静的生活湖面泛起,她虽然短暂,有时转瞬即逝,但她的魅力却绵长久远,让人不时咀嚼回味。正如作家丁立梅所说:这凡尘到底有什么可留恋的?原来,都是这些小欢喜呀!她们在我们的生命中,唱着歌,跳着舞。活着,也就成了一件特别让人不舍的事情。
生活中,我们要做有心人,仔细观察,捕捉素材,把五彩缤纷的生活作为写作不尽的源泉。把生活中自己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记真事、绘真形、抒真情,就一定能写出让人感动的文章来。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0分)⑴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⑵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⑶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⑷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12分)⑴(4分)扭 sā cuān 抡(共4分。每空1分)
⑵(3分)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朱赫来(共3分)
⑶(3分)为理想而献身的激情,钢铁般的意志 顽强奋斗的精神(共3分。每点1分)
⑷(3分)保尔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是深受朱赫来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在和朱赫来一起生活的时间里,朱赫来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这些对他思想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13分)(1)①(2分)追捧 追求(共2分。每空1分)
②(2分)将“举办”改成“召开”。
③(2分)将“当时的”放到“苏联政府”之前。(共2分。意思即可)
④示例:(2分)人类要求消灭战争,把毁灭人类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类。(共2分。意思即可)
(2)①(3分)破釜沉舟 燕然勒功 关羽(共3分。每空1分)
②(2分)示例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示例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或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共2分。每小题1分)
4.(3分)D(共3分)
【解析】因为“一阵杂乱的皮靴声和摩托车声传来”,人们会本能的“躲闪”;另外,这三个词本身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人群先“躲闪”,再逐渐“散开”,最后“散尽”。所以选择D项。
5(3分)此处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云破天开的明亮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喜悦心情,既暗示情况有了好的发展和转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为下文在江中接上了头做了铺垫。(共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景物描写及其作用。景物描写能起到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刻画人物性格;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时代背景,展示时代特征等作用,要联系文章内容具体作答。
6.⑴(3分)“加快”意思是走的更快,是他的内心“悲痛和愤慨”的外在表现,表达了他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共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表现力。“加快”是他的内心“悲痛和愤慨”的外在表现,这里加快的不仅是脚步,还有他的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⑵(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染红了女地下党人绿旗袍的鲜血比作一朵盛开的红牡丹,表明她的伤势之重,表现女地下党人舍生忘死传递情报的大无畏精神。(共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比喻、拟人的基本表达效果是能生动形象,还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境作用作答。这里写的是女地下党人,表明她的伤势之重,表现她的大无畏精神。
7.(6分)①正直、有正义感。如看出画像上正是昨天那女子时,他感到极其“悲痛和愤慨”。②镇定、小心谨慎。如交付女子舍命保护的“药丸”过程中,他镇定观察,四处张望,多次试探。③有担当、值得托付。在这场敌我情报斗争中,他不负女地下党员的生命托付,不顾生命危险,用机智勇敢地成功地完成任务。(6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感人形象的分析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时,在弄清描写分类的基础上,在掌握总体人物形象特点的情况下,一定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中丰子恺的性格特点主要有正直、有正义感;镇定、小心谨慎;有担当、值得托付,等等。
8.(4分)①最后点明主人公名字,收束全文,能突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画龙点睛。②最后才揭开谜底,既解开了故事的悬念,又使得行文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③使得前面的叙事有悬念,比直陈其事更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共4分。答对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章结尾才点明主人公这一情节的作用。文章到最后才揭开谜底,既解开了故事的悬念,又使得行文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使得前面的叙事有悬念,比直陈其事更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
9.(3分)A(共3分)
【解析】A项中材料一开篇由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二十四节气做倒计时说起,是为了引出二十四节气这一话题。所以A项表述错误。
10.(4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在于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探求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其社会功能在于让农耕文明时期的中国养育起数量庞大的人口,生生不息、茁壮繁衍数千年。(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提取能力。“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探求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道明了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依然能让农耕文明时期的中国养育起数量庞大的人口,生生不息、茁壮繁衍数千年”诠释了二十四节气的社会功能。
11.(6分)①通过平曲玻璃的耦合分析,使所有玻璃的弧度都一样,并与曲面玻璃组合,实现飘逸灵动的建造效果。②选用四层夹胶中空的玻璃作为材料,再组合里面的遮阳帘、自然通风系统,实现飘逸灵动的建造效果。③通过激光扫描把所有实际结构和形状都扫描进去,再跟玻璃单元板块拟合,实现飘逸灵动的建筑效果。(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提取能力。从材料二的“通过平曲玻璃的耦合分析,使所有玻璃的弧度都一样,通过曲面玻璃和平面玻璃的组合,减少工程建造难度,从而实现飘逸灵动的建造效果。”“选用四层夹胶中空的玻璃作为材料,实现节能环保的建筑效果,再组合里面的遮阳帘、自然通风系统,实现节能环保。”“通过激光扫描把所有实际结构和形状都扫描进去,再跟玻璃单元板块拟合,最终实现了飘逸灵动的建筑效果。”等语句提炼概括。
12.(4分)这些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我国冰雪运动成为中国人的体育娱乐新时尚,“三亿人上冰雪”正在从愿景逐渐变为现实,表明了奥运精神展现出国民素质的提升这一观点。引用权威报告则更有权威性,更具说服力。(共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章运用准确的数字的作用。运用数字可以使观点更加科学准确,增加了观点的可信度;引用权威报告则更有权威性,更具说服力。
13.(4分)(1)只 (2)生长藤蔓 (3)应当 (4)智慧和力量(每小题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常见文言实词的积累和运用。平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识记,特别是文言实词的积累。其中这里的“智力”古今意义差别较大,要理解为两个词“智”和“力”,即意思是智慧和力量。
14.(4分)(1)我只喜爱莲花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每小题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时尤其要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如“欹”在《荷叶 母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中“欹”解释为“倾斜”。
15.(2分)君子 人才(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象征手法的理解分析。【甲】文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以莲花象征君子;【乙】文中,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实行严酷的思维统治,戕害刚正、忠贞、富有朝气的人才,钳制人们成为屈曲、奸邪、蝇营狗苟、唯唯诺诺的庸才和奴才。龚自珍有感于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摧残,在《己亥杂诗》中就奋臂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表达了对朝廷选拔、重用人才的渴望,这里的梅花正是人才的象征。
16.(6分)【甲】文以莲花喻指君子,借莲花的高洁品质,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暗含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乙】文以梅花喻指人才,文人画士喻指清朝封建统治者。托梅写人,隐含着作者对人才悲惨遭遇的无限同情和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极大悲愤。(共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分析。【甲】文借对莲花的喜爱和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暗含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乙】文的文人画士正是代表了清朝封建统治者,他们大兴文字狱,以八股文取士。“斫”“删”“锄”,一字一刀,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他们的狰狞面目,无情地痛斥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病梅馆记》托梅写人,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也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