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自强( ) 教学相长( )
兑命( ) 学学半( ) 与能( ) 修睦( )
男有分( ) 矜( ) 货恶(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虽有至道( ) (2)弗学( )
(3)教然后知困( ) (4)讲信修睦( )
(5)不独子其子( )
(6)盗窃乱贼而不作( )
3.下列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学学半 B.选贤与能
C.然后能自反也 D.北冥有鱼
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其旨也 B.男有分,女有归
C.盗窃乱贼而不作 D.选贤与能
5.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处处志之 D.壮有所用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4)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7.根据提示填空。
(1)《虽有嘉肴》中重视实践,要求把好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道之行也》中与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道之行也》中说生活在“大同社会”里的每个人应该人尽其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表意相近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我们身边有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现象,如歇后语、谐音、避讳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语言现象。
(1)歇后语解读:请从以下三个歇后语中任选一个(写出序号即可),按照示例进行解读。
①竹篮打水——一场空
②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③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示例】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解读:比喻那些假装好意,却暗藏坏心的人。
(2)谐音辨析:下列句子中没有谐音现象的一项是( )
A.小玲在门上倒贴“福”字,妈妈高兴地说:“福到了!”
B.除夕夜,爷爷看到饭桌上的必备菜——鱼,捋捋胡子笑着说:“年年有余啊!”
C.中秋佳节,桂花飘香,圆月当空,妹妹吃着月饼说:“真是花好月圆啊!”
D.婚床上摆上枣子、花生、桂圆、瓜子,寓意着“早生贵子”的美好祝福。
(3)避讳探讨:古代有许多避讳的语言现象,如称“老人去世”为“老了”;称“上厕所”为“解手”;唐代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民”字,将“民”字改称“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避讳现象
阅读理解
(一)请阅读《大道之行也》,然后答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外户而不闭 故曰:教学相长也
B.天下为公 不必为己
C.货恶其弃于地也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D.其此之谓乎 货恶其弃于地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1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二)谚曰:“蠹①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则下离②上。下离上者,国之隙也。秩官之吏隐下以渔③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蠹而不亡者,天下鲜矣。是故明王任法去私,而国无隙、蠹矣。
(选自商鞅《商君书》)
【注】 ①蠹:蛀虫。②离:背离。③渔:掠夺,骗取。
1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其善也 兼善天下 从善如流 循循善诱
B.教然后知困 困于心衡于虑 扶危救困 上下交困
C.教学相长也 相敬如宾 唇齿相依 相濡以沫
D.虽有至道 坐而论道 怨声载道 安贫乐道
14.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5. 语段(一)论证“教”与“学”的关系时,使用了一些关键词语来“转换话题”或“推进论证”,请从中找出这些词语,并分析其在论证中的作用。
16. 语段(一)和语段(二)都运用了类比论证,各有什么作用 请分别联系语段内容说明。
(三)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各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兼爱中》
1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
B.不独亲其亲,不独于其子。(父母亲人)
C.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
D.家之与家之相篡。(掠夺)
18.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
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译文:
19.甲文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其中对人才的选拔有什么标准?
20.根据甲乙两文的描写,你对“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曹彬仁爱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 张光祖《言行龟鉴》)
[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2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 ( )
(2)吾为将 ( )
2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2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
24.文章通过 、 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 ”的德行。
答案
1、yáo qiǎng zhǎng yuè xiào jǔ mù fèn guān wù 2.(1)最好的道理 (2)不 (3)困惑 (4)培养 (5)名词作动词,以……为子 (6)兴起 3.C 4.D 5.B
6.(1)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导人然后就会知道自己的困惑。(2)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3)因此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4)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7.(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故外户而不闭
8.(1)① 解读:比喻白费力气,毫无成效。
② 解读:比喻连自己都保不住,没办法再帮助别人。
③ 解读:比喻心中有苦却说不出来。
(2)C
(3)避讳现象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习俗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尊重这一现象。如老人去世称为“老了”,这既体现了中华文化中敬老尊老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中国人委婉含蓄的语言表达特点。但我们也要正视避讳现象中的封建思想,批判地看待古代的避讳文化。
9.A
10、(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所以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的)大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是所说的理想社会。
1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2、(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13.C
14.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就能自我勉励.
15. ①“是故”一词,把话题由上文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论述转换到“教”和“学”的论题上。②四个“然后”步步推进,论证了“教”和“学”之间的关系。③“故曰”一词,由上文对“教”和“学”关系的论述,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16、语段(一)以美味的菜肴类比最好的道理,用不品尝美味的菜,就不知道它的味美来类比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指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教”与“学”的论题。语段(二)中作者用裂隙类比百姓与君主的背离,用蛀虫类比以权谋私、鱼肉百姓的官吏,提醒君主要去除私利,推行法令,使国家免受危害。
17.B
18.①施行大道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②让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年轻人能够发挥自已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成长。
19.有德行、有才能、讲信用、能和人和睦相处。(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也可)
20.人人能得到社会关爱;人人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社会稳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等。
21、(1)居住 (2)担任
22、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23、为下面的故事作衬托,突出他“仁心爱物”
24、不以个人喜怒杀人 冬日不修敝屋 仁心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