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2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 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 “答题卡” 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0 分)
1.(2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阔绰(chuò) 摇曳(yè) 恪守(kè) 自吹自擂(léi)
B. 褴褛(lǚ) 拮据(jū) 栈桥(zhàn) 矫揉造作(jiǎo)
C. 恣睢(suī) 嗤笑(chī) 冠冕(guān) 间不容发(fà)
D. 妖娆(ráo) 娉婷(pīng) 亵渎(xiè) 强聒不舍(guō)
2.(2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旁骛 秘诀 断章取义 形销骨立
B. 赃物 惊骇 富丽堂皇 丰功伟绩
C. 贸然 自持 随机应变 鸠占鹊巢
D. 广袤 积攒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3.(2 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在唐代诗人狂傲的背后也能看到 。一方面,他们躬逢盛世, 飞扬,如孔雀开屏般绚丽多彩;另一方面,他们放下身段,态度谦恭,甚至 ,如孔雀背后的狼狈不堪。现实的窘迫、人性的复杂,使得多种看似矛盾对立的东西却 。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A. 卑贱 神采 前倨后恭 浑然天成
B. 卑微 个性 阿谀奉承 浑然一体
C. 卑微 神采 阿谀奉承 浑然天成
D. 卑贱 个性 前倨后恭 浑然一体
4.(8 分)古诗文默写。
(1)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4)李商隐《无题》中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 , 。”
(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 , 。” 两句,以姜子牙、伊尹自比,希望将来也能像他们那样得遇贤君明主,成就大业。
5.(3 分)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设计)围绕 “君子自强不息” 这一主题,活动策划小组设计了活动的内容,请你再设计一个,以丰富活动内容。
活动一:举办“ ” 主题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办“君子自强不息” 手抄报比赛
活动三:举办“君子自强不息” 主题征文比赛
(2)(材料探究)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材料一:韩信受胯下之辱,后来成为大将军,终成一代名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来打败吴国,成为春秋霸主。
材料二: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宫刑,仍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
启示: 。
6.(3 分)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段关于 “网课” 的文字,请你帮助修改。
(A)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课” 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网课学习中,我们可以与老师进行实时的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也会及时解答。同时,网课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让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B)但是,网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网络信号不稳定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对眼睛也有一定的伤害。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网课,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1)文段中画线句子(A)存在成分残缺的语病,修改意见: 。
(2)文段中画线句子(B)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应将 。
二、阅读与鉴赏(45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 - 8 题。(4 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7.(2 分)请简要赏析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中 “横”“拥” 两字的妙处。
8.(2 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 - 13 题。(10 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9.(4 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野芳发而幽香( )
(2)杂然而前陈者( )
(3)掇幽芳而荫乔木( )
(4)遂书以名其亭焉( )
10.(2 分)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却) 而乐亦无穷也(表承接)
B. 行者休于树(在)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在)
C. 颓然乎其间者(在)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表疑问语气)
D. 醒能述以文者(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11.(2 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12.(2 分)甲、乙两文都写了滁州四时之景,它们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 - 16 题。(10 分)
读书是一种“遇见”
①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②如果说,“遇见” 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
③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
④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读报看到一个材料: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打通文理。因此,吴宓、陈岱孙、金岳霖、贺麟等能用中国话语、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冯至讲《浮士德》时,可以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来诠释《浮士德》“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 的主题。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授,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识。物理学教授王竹溪编写《新部首大字典》,在语言学界颇有影响;化学教授黄子卿工于书法,热爱旧体诗,时常与文学教授游国恩探讨诗歌。
⑤读书的 “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的。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所以,当与《宋史》互相参证时,他始发现其中的一些以讹传讹抑或故意诋毁、污蔑的谬误,然后,他 “一一详辩之”,以还原历史真相。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方式,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治学态度负责。
⑥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则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而解。
13.(2 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4.(3 分)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5.(3 分)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16.(2 分)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读书是一种‘遇见’”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 - 20 题。(10 分)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四溅。在这飞溅的火花里,父亲在我心中是高大的。
④后来,父亲做了很多工作,不管干什么,他都兢兢业业,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他当过村干部,每天早出晚归,为村民们解决各种问题;他还做过生意,虽然没赚多少钱,但他诚信经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在那些日子里,父亲忙碌的背影总是在我眼前晃动,我知道,他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在努力打拼。
⑤我上大学的时候,父亲送我去学校。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父亲不放心,一路陪着我。在火车站,人来人往,父亲背着我的行李,在前面急匆匆地走着。我在后面跟着,看着他的背影,突然发现他的背有些驼了,脚步也没有以前那么有力了。那一刻,我心里一阵发酸,我知道,父亲为我付出了太多,他在慢慢地变老。
⑥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城里工作。每次回家,父亲总是早早地在路口等着我。看到我回来,他的脸上就会露出笑容。他会帮我拿行李,问我在城里的情况。而我,总是忙着和母亲聊天,很少注意到父亲那关切的眼神和忙碌的背影。
⑦去年那次回家,坐在父亲开的电瓶车上,看着他的背影,我心里五味杂陈。我想起了他为我做的一切,想起了他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也想起了他现在的日渐衰老。我对父亲说:“爸,您累了就歇一歇吧,别太辛苦了。” 父亲回头看了我一眼,笑着说:“不累,只要你过得好,我就开心。”
⑧到家后,母亲告诉我,父亲身体大不如前了,但是为了能让我回家方便些,他还是坚持要去接我。听到这些,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⑨如今,父亲的背影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背影,是我成长的见证,是他对家庭无私奉献的象征。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父亲的爱都会如影随形,陪伴着我。
17.(2 分)文章围绕 “父亲的背影” 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18.(3 分)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
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
19.(3 分)文章第③段回忆父亲年轻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20.(2 分)结合全文,说说 “父亲的背影” 对 “我” 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五)名著阅读,完成第21—23题(11 分)
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他以为自己是铁作的,可是敢情他也会病。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气儿休息好几天。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足。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21(3 分)阅读上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1)选段出自《 》,作者是 。
(2)选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什么?
22.(4 分)《简 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简 爱的性格特点。
23.(4 分)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简 爱》中任选一部作品,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磨难”的理解。
三、表达与交流(55 分)
24.(5分)学校组织了一场关于“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的辩论赛,正方观点是“网络对青少年成长利大于弊”,反方观点是“网络对青少年成长弊大于利”。请你选择一方观点,写一段辩论词,阐述你的理由。(100 字左右)
25.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50 分)
任务一:请以“难忘那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任务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 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 ”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任务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陪伴:父母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老师的陪伴,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茁壮成长;朋友的陪伴,让我们的青春充满欢乐;书籍的陪伴,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
请以“陪伴”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不少于 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解析:A 项 “恪守” 的 “恪” 应读 “kè”;B 项 “拮据” 的 “据” 应读 “jū”;D 项 “娉婷” 的 “娉” 应读 “pīng”。
2.B
解析:A 项 “形消骨立” 应为 “形销骨立”;C 项 “鸠占雀巢” 应为 “鸠占鹊巢”;D 项 “相得益章” 应为 “相得益彰”。
3.B
解析:“卑贱” 意为卑鄙下贱,多形容人的品格;“卑微” 指地位低下,“唐代诗人狂傲背后” 体现出的应是地位方面的低下感,用 “卑微” 合适。“神采” 侧重于人的精神状态和面部光彩;“个性” 强调人的独特性格特征,结合 “躬逢盛世”“绚丽多彩”,用 “个性飞扬” 更能体现诗人的特点 。“前倨后恭” 侧重于态度前后的变化;“阿谀奉承” 指迎合别人,说好听的话,“放下身段,态度谦恭” 递进后用 “阿谀奉承” 更恰当。“浑然天成”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浑然一体” 指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多种看似矛盾对立的东西” 用 “浑然一体” 更合适。
4.(1)沉舟侧畔千帆过
(2)月有阴晴圆缺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5.(1)举办 “君子自强不息” 主题故事分享会
(2)启示: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磨难,我们应像韩信、勾践、贝多芬、司马迁一样,在困境中不放弃,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战胜磨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1)删去 “随着” 或 “使”
(2)“效果” 后的 “,” 改为 “;”
二、阅读与鉴赏
(一)
7.“横”“拥” 两字运用拟人、夸张手法。“横” 生动描绘出秦岭云雾弥漫、广阔无垠之景,“拥” 展现大雪堆积、堵塞道路,连马都难以前行的状况。两字勾勒出壮阔又凄清的画面,烘托诗人离开长安时的悲凉心境和前途未卜的迷茫。
8.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的愤懑;虽被贬仍心系国事、愿为圣朝除弊的忠诚;对前途的忧虑和对家人的牵挂。
(二)
9.(1)开放
(2)陈列,摆开
(3)拾取,采摘
(4)命名
10.B
解析:A 项,“而不知人之乐” 中 “而” 表转折,“而乐亦无穷也” 中 “而” 表承接;B 项,“行者休于树” 和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中 “于” 都是 “在” 的意思;C 项,“颓然乎其间者” 中 “乎” 是 “在” 的意思,“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中 “乎” 表疑问语气;D 项,“醒能述以文者” 中 “以” 是 “用” 的意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 “以” 是 “因为” 的意思。
11.(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
(2)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12. 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描写,如甲文以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描绘四季景色;乙文用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展现四季特点。都采用动静结合手法,既有自然景物静态描写,也有对人物活动等动态场景描绘,使画面生动鲜活。
(三)
13.读书是一种“遇见”,我们应主动选择经典阅读,广泛阅读,积极思考,将读书与生活相结合。
14.举例论证。列举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学贯中西、打通文理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遇见” 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15.文章开篇提出“读书是一种‘遇见’” 的论点;接着论述选择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强调少读平庸书籍;然后从读书面要广、读书要善于思考以及读书要与生活相结合等方面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读书 “遇见” 的意义。
16.示例: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我“遇见” 了鲁滨逊,他在荒岛上独自生活多年,却始终没有放弃希望,凭借顽强的生存意志和智慧克服重重困难。这次 “遇见” 让我明白在困境中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读书使我结识书中人物,获取知识和力量,提升思想境界。
(四)
17.①去年国庆,父亲开电瓶车接 “我”,“我” 看到他衰老的背影;②父亲年轻时炸石头,在 “我” 心中形象高大;③“我” 上大学时,父亲送 “我” 去学校,“我” 发现他背驼、脚步无力;④每次 “我” 回家,父亲都早早在路口等候 。
18.运用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低着头”“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弯着腰” 等外貌描写,以及 “扶着方向盘” 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的衰老和瘦弱,表达 “我” 对父亲的心疼和对他为家庭付出的感动。
19.内容上,通过回忆父亲年轻时的情景,与现在父亲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父亲为家庭付出的辛劳;结构上,为下文“我” 对父亲的心疼和感恩做铺垫。
20.“父亲的背影” 是 “我” 成长的见证,见证了父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是父爱的象征,让 “我” 感受到父亲的爱时刻陪伴着 “我”;也激发了 “我” 对父亲的感恩之情,促使 “我” 更加珍惜亲情 。
(五)
21.(1)《骆驼祥子》;老舍
(2)祥子因终于买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车而激动不已,这是他三年来努力奋斗的结果,所以 “几乎要哭出来” 。
22.简 爱具有自尊自爱的性格特点,如在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她毅然离开,不愿做情妇,坚守自己的尊严;她勇敢追求平等和自由,面对罗切斯特,她敢于表达自己对平等爱情的渴望,不因为自己地位低下而自卑;她还善良勇敢,在舅母家遭受虐待时,没有逆来顺受,而是勇敢抗争,在救助受伤的罗切斯特时,毫不退缩。
23.示例一: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经历了战场上的生死考验、疾病的折磨等诸多磨难。这些磨难没有打倒他,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这让我理解到磨难是成长的催化剂,能让人在困境中砥砺前行,变得更加坚强。
示例二:《骆驼祥子》中,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买车的梦想一次次破灭,还遭遇了虎妞难产、小福子自杀等打击。这些磨难使他从一个勤劳、善良、有梦想的农村青年逐渐堕落成一个自私、懒惰、狡猾的行尸走肉。这让我明白磨难如果过于沉重,且个人无法正确应对,就可能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让人走向堕落。
示例三:简 爱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舅母的虐待、孤儿院恶劣环境的折磨等磨难。但她在这些磨难中不断成长,学会了独立和坚强,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这让我懂得磨难是人生的考验,能让人不断成长,坚守自我,追求美好的生活。
三、表达与交流
24.正方辩论词:网络对青少年成长利大于弊。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助力拓宽知识面;便捷的交流平台,方便与他人沟通,提升社交能力;多样的娱乐形式,能缓解学习压力。只要合理使用,网络能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好帮手。
反方辩论词:网络对青少年成长弊大于利。网络信息繁杂,不良信息易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网络游戏易让青少年沉迷,耽误学习,损害身心健康;网络社交还可能导致青少年现实社交能力退化,所以网络危害更大。
25.略,按照记叙文写作要求,结合相应题目主题,做到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流畅,避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