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专题5课题1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同课异构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专题5课题1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同课异构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6-13 20:11:45

文档简介

课件54张PPT。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目的要求1、了解从细胞中提取DNA的基本原理
2、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3、观察提取出来的DNA实验思路1、DNA从哪提取?
2、怎样将DNA与细胞中的其他物质分离?
3、怎样鉴定我们提取的DNA?实验原理1. 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NaCl溶液中的DNA析出。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3.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
4.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C的高温,而DNA在80°C以上才会变性
5.洗涤剂可以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
6.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材料:
1、鸡血细胞液(5~10ml);
2、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实验前置于冰箱内冷却24h);
3、蒸馏水;
4、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 (抗凝剂)
5、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mol/L和0.015mol/L的NaCl溶液;
6、二苯胺试剂。实验用具:铁架台;铁环;镊子;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载玻片;玻璃棒;滤纸;滴管;量筒(100ml,一个);烧杯;(100ml,一个,50ml、500ml各二个);试管(20ml,二个);漏斗;试管夹;纱布。
8、DNA的鉴定① DNA与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②紫外灯照射法A、配制染色剂,用蒸馏水配制万分之五的溴化已锭(EB)B、将玻璃棒上缠绕的白色絮状物抹于蜡纸上,再滴一滴EB溶液染色C、将蜡纸放在紫外灯(260 nm)下照射(暗室中),可见橙红色的荧光(DNA的紫外吸收高峰在260 nm处)③甲基绿 (蓝绿色)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设计(一)实验材料的选取 材料:新鲜的鸡血注意:
本实验中,要往鸡血中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溶液)原则上只要含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但是选取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率更大。?(1)先将新鲜的鸡血离心,获得鸡血细胞
(2)在鸡血细胞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二)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1、破碎细胞讨论: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
利用了什么原理?2、过滤,获取含DNA的滤液①植物细胞需要先用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溶解细胞膜2、植物细胞讨论: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洗涤剂是一些离子去污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的释放;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有利于DNA的溶解②实例:提取洋葱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从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讨论: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答:研磨不充分会使细胞核内的DN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DNA量变少,影响实验结果,导致看不到丝状沉淀物、用二苯胺鉴定不显示蓝色等答: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液体,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细胞内,使血细胞胀裂,再加上搅拌的机械作用,可使鸡血细胞破裂,从而释放出DNA(三)去除滤液中的杂质为了纯化提取的DNA需要将滤液作进一步处理讨论:此步骤获得的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细胞成分?答:可能含有核蛋白和RNA等杂质讨论:为什么反复地溶解与析出DNA,能够去除杂质答:用高盐浓度的溶液溶解DNA,能除去在高盐中不能溶解的杂质;用低盐浓度使DNA析出,能除去溶解在低盐溶液中的杂质。因此,通过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就能够除去与DNA溶解度不同的多种杂质讨论:方案二与方案三的原理有什么不同?答:方案二是利用蛋白酶分解杂质蛋白,从而使提取的DNA与蛋白质分开;方案三利用的是DNA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的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变性,与DNA分离
方案二利用了酶的专一性;方案三利用了DNA的稳定性。(四) DNA的析出与鉴定DNA的析出用的是与滤液体积相等的冷却的酒精溶液(体积分数为95%),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这就是粗提取DNA。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1、DNA的析出2、 DNA的鉴定鉴定DNA时在试管中先加入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mol/L 的NaCl溶液5ml于两只试管中,其中一只加入DNA丝状物,各加入二苯胺4ml 试剂。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只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看看溶解有DNA的溶液是否有蓝色小结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方法
2、原理
3、实验设计的步骤,原则作业尝试用植物细胞(如新鲜的菠菜)来做这个实验。1、在制备鸡血细胞液的过程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
A .防止凝血 B. 加快DNA析出
C .加快DNA溶解 D.加速凝血练一练A 2、DNA的溶解度最低时,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2mol/l B 0.1mol/l
C 0.14mol/l D 0.015mol/l
3、在向溶解DNA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
A 加快DNA溶解的速度
B 加快溶解杂质的速度
C 减小DNA的溶解度,加快DNA析出
D减小杂质的溶解度,加快杂质的析出C C 4、向溶有DNA的2mol/L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在这个过程中DNA的溶解度变化情况分别是
A 减小;减小 B 增大;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增大; 减小
5、欲使溶有DNA的2mol/L的NaCl溶液中的DNA析出,最有效的办法是
A 加蒸馏水 B 加矿泉水
C 加清水 D 加生理盐水6、与析出DNA粘稠物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操作时缓慢滴加蒸馏水,降低DNA的溶解度
B 操作时用玻棒轻缓搅拌以保证DNA分子的完整
C 加蒸馏水可以同时降低DNA和蛋白质的溶解度
D 当丝状粘稠物不再增加时,NaCl溶液的浓度可以认为是0.14mol/L7、你能采用其他方法对DNA进行鉴定吗?用甲基绿染液。结果丝状呈现绿色。8、DNA遇二苯胺会染成(沸水浴)
A 硅红色 B 红色 C 紫色 D 蓝色D (一)案例一:以鸡血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三、实验案例②鸡血细胞极易吸水胀破,而用动物肝脏细胞作实验材料常常需要匀浆和离心,对设备要求较高,操作繁琐,历时较长1、鸡血细胞做实验材料的原因①鸡血细胞核的DNA含量丰富,材料易得2、实验原理① 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NaCl溶液中的DNA析出。② 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③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4、课前准备鸡血细胞液取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纳溶液(抗凝剂)100ml,置于500ml烧杯中。注入新鲜的鸡血(约180ml),同时用玻璃棒搅拌,使血液与柠檬酸纳溶液充分混合,以免凝血。将烧杯中的血液置于冰箱内,精置一天,使血细胞自行沉淀。(也可以将血液倒入离心管内,用1000r/min(转每分)的离心机离心2min,血细胞沉淀于离心管底部。实验时。用吸管除去离心管上部的澄清液,就可以得到鸡血细胞液。)①过程②柠檬酸钠作用防止血液凝固③作用机理柠檬酸钠能与血浆中的Ca2+发生反应,生成柠檬酸钙络合物,血浆中游离的Ca2+大大减少,血液就不会凝固鸡血细胞破碎以后释放出的DNA,容易被玻璃容器吸附,所以在提取过程中为了减少DNA的损失,最好使用塑料的烧杯和试管盛放鸡血细胞液④注意事项讨论:提取鸡血中的DNA时,为什么除去血液中的上清液?答:血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血浆,一部分是血细胞,离心后除去的上清液是血浆5、方法步骤 将制备好的鸡血细胞液5 mL~10mL,注入到50 mL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20 mL,同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5 min,使血细胞加速破裂。然后,用放有纱布的漏斗将血细胞液过滤至500mL。取其滤液。①提取鸡血细胞的细胞核物质讨论:答:让细胞内浓度大于周围溶液的浓度,细胞会吸水以至胀破(1)为什么要加入蒸馏水?加入蒸馏水后细胞会有什么变化?(2)用玻璃棒搅拌有什么意义?答: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血细胞和细胞核的破裂。注意应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但也不能太快太猛,防止打碎DNA(3)滤去的是什么物质?得到的是什么?答:过滤将滤去的是细胞膜和核膜等物质;得到的是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在一起的DNA②溶解细胞核内的DNA将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的溶40mL加入到滤液中,并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1min,使其混合均匀,这时DNA在溶液中呈溶解状态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不停地轻轻搅拌,这时烧杯中有丝状物出现,注意观察丝状物呈什么颜色。继续加入蒸馏水,溶液中出现的粘稠物会越来越多。当粘稠物不再增加时停止加入蒸馏水(这时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当于0.14 mol/L)③析出含DNA的粘稠物讨论:加入蒸馏水的目的?降低NaCl溶液浓度到使DNA溶解度最低点,使DNA从NaCl溶液中析出将溶液中的DNA与其他杂质分离,这一步骤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实验中应该缓慢贴壁加入蒸馏水,并轻轻地沿一个方向不停地均匀搅拌,以利于DNA分子的附着和缠绕注意事项:④滤取含DNA的粘稠物用放有多层纱布的漏斗,过滤步骤3中的溶液至 500mL的烧杯中,含 DNA的粘稠物被留在纱布上⑤将DNA的粘稠物再溶解取 1个 50 mL烧杯,向烧杯内注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的溶液 20mL。用钝头镊子将纱布上的粘稠物夹至氯化钠溶液中,用玻璃择不停地搅拌,使粘稠物尽可能多地溶解于溶液中⑥过滤含有DNA的氯化钠溶液取1个100 mL烧杯,用放有两层纱布的漏斗过滤步骤5中的溶液。取其滤液,DNA溶于滤液中⑦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在上述滤过的溶液中,加入冷却的、酒精的体积分数为 95%的溶液 50mL(使用冷却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较佳),并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中会出现含杂质较少的丝状物。用玻璃棒将丝状物卷起,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分。这种丝状物的主要成分就是DNA答:因为DNA不溶于冷酒精,而其他物质可以溶解在酒精中,使含杂质较少的DNA丝状物可以析出,悬浮于溶液中讨论:(2)观察丝状物呈什么颜色?答:白色(1)为什么要加50mL的冷酒精?取两支20 mL的试管,各加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5 mol/L的溶液5 mL,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L的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加热 5 min,待试管冷却后,观察并且比较两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⑧ DNA的鉴定讨论:答:有丝状物的试管变成蓝色,另一试管还是原来颜色(2)这一鉴定结果说明什么问题?(1)比较两个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有什么不同?答:提取出的丝状物是DNA(3) DNA的直径约为20×10-10 m,实验中出现的丝状物的粗细是否表示1个DNA分子直径的大小?答: DNA分子直径只有2 nm。丝状物是多个DNA子聚在一起形成的 答:整个实验共“两次蒸馏水,三次过滤,两次析出,六次搅拌”6、讨论:①两次蒸馏水第一次:细胞吸水胀破 第一步
第二次:使 DNA黏稠物析出 第三步(1)此实验过程中有几次使用蒸馏水?几次过滤,几次析出,几次搅拌?分别在哪一步?过滤时使用的纱布层数与需用滤液或黏稠物有关,第二次要用其滤出的黏稠物有关,所以要使用多层纱布,第一次和第三次均要用其滤液,使用的纱布为1-2层②三次过滤第一次: DNA存在于滤液里 第一步
第二次: DNA被留在纱布上 第四步第三次: DNA存在于滤液里 第六步③两次析出第一次:用0.14 mol/L 的NaCI溶液含杂质多第三步第二次:用冷却的95%的酒精第七步④六次搅拌:第一、二、三、五、七步其中除第八步外,其余均要朝一个方向搅拌,在第三、五步搅动还要轻缓,玻璃棒不要直插烧杯底部,这样才能保证得到完整的DNA(2)为什么反复地溶解与析出DNA,能够去除杂质?答:用高盐浓度的溶液溶解DNA,能除去在高盐中不能溶解的杂质;用低盐浓度使DNA析出,能除去溶解在低盐溶液中的杂质。因此,通过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就能够除去与DNA溶解度不同的多种杂质(二)案例二:以菜花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1、课前准备将新鲜菜花和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放入冰箱冷冻室24 h2、提取DNA的具体步骤①取材:称取30 g菜花,去梗取花,切碎②研磨:将碎菜花放入研钵中,倒入10 mL研磨液,充分研磨10 min③过滤:在漏斗中垫上尼龙纱布,将菜花研磨液过滤到烧杯中(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滤液倒入塑料离心管中进行离心,用1000 r/min的转速,离心2~5 min,取上清液放入烧杯中)。在4 ℃冰箱中放置几分钟后,再取上清液④沉淀:将一倍体积的上清液倒入两倍体积的体积分数为95%的预冷乙醇溶液中,并用玻璃棒缓缓、轻轻地搅拌溶液(玻璃棒不要直插到烧杯底部)。沉淀3~5 min后,可见白色的DNA絮状物出现。用玻璃棒缓缓旋转,将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观察你提取的DNA颜色,如果不是白色丝状物,说明DNA中的杂质较多;二苯胺鉴定出现蓝色说明实验基本成功,如果不呈现蓝色,可能所提取的DNA含量低,或是实验操作中出现错误,需要重新制备四、课题成果评价(一)是否提取出了DNA本实验提取的DNA粗制品有可能仍然含有核蛋白、多糖等杂质(二)分析DNA中的杂质(三)不同实验方法的比较对于不同的实验方法,本课题可以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选取不同的实验材料,其次同种材料还可以采用不同方法,从多方面比较实验结果,如DNA的纯度、DNA的颜色、二苯胺显色的深浅等,看看哪种实验材料、哪种提取方法的效果更好课件11张PPT。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一、实验原理 1.血细胞在蒸馏水中会渗透吸水过度而导致细胞膜和细胞核膜的破裂。利用此特性可得到含有DNA的溶液。2.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DNA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的DNA析出。 3.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4.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变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二、方法与过程 1.制鸡血细胞液(活鸡鲜血经分离或沉淀获得)500mL烧杯中,玻棒搅拌,离心、分离或静置沉淀。2.提取DNA。①取血细胞5-10mL+20mL蒸馏水,用玻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②纱布过滤:滤液中含DNA和其他核物质,如蛋白质。③原理:血细胞的细胞膜、核摸吸水胀破,玻璃棒快速搅拌,机械加速血细胞破裂。⑴.提取血细胞核物质:⑵.溶解核内的DNA: 滤液+2mol/L的NaCl溶液40mL,玻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拌。⑶.析出含DNA的粘稠物:⑷.滤取含DNA的粘稠物:⑸. DNA粘稠物的再溶解: 在上述溶液中缓缓加入蒸馏水,并沿一个方向轻轻搅拌,出现丝状物;当丝状物不再增加时,停止加水(此时NaCl溶液的浓度相当于0.14mol/L)。 用多层纱布过滤,含DNA的粘稠物留在纱布上。 在20mL烧杯中轻缓搅拌3min,使尽可能多的DNA溶解在NaCl溶液。⑹.过滤含有DNA的NaCl溶液: 用放有两层纱布的漏斗过滤步骤⑸所得的溶液,滤液中含有DNA。⑺.提取含有杂质较少的DNA: 步骤⑹所得的滤液+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酒精50mL,用玻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拌,溶液中(析出)出现乳白色丝状物,用玻棒将丝状物卷起,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分。3.DNA的鉴定: 加入二苯胺试剂4mL,用玻棒搅拌使DNA溶解,沸水浴5min,观察溶液是否出现浅蓝色。1.共有“三次过滤,两次析出,七次搅拌”2.加入“两次蒸馏水,三次NaCl溶液,一次酒精”三、实验小结四、实验原理拓展介绍。1.DNA的释放。 DNA主要在鸡血细胞的细胞核内,正常情况下不会释放出来,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是一种低渗液,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细胞,使之胀破,同时加上玻璃棒快速搅拌的机械作用,加速血细胞的细胞膜和核膜的破裂。但释放出来的大量DNA与RNA、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即释放的不是纯净的DNA,常称为DNA核蛋白。2.DNA与蛋白质分离。 在高浓度(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核蛋白易溶解,析出DNA并溶解在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3.DNA的析出与获取。 因为DNA在低浓度( 0.14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小,而蛋白质的在其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在向含DNA的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蒸馏水稀释氯化钠溶液,从而使DNA溶解度下降,蛋白质溶解度增高。4.DNA的再溶解。用高浓度(2mol/L)的氯化钠溶液再溶解DNA粘稠物。5.DNA的沉淀和浓缩。 对于除去了蛋白质的DNA的氯化钠溶液,必须再进一步沉淀和浓缩,常用酒精沉淀法。即往含有Na+的DNA溶液,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酒精,混匀后可以使DNA沉淀、浓缩,形成含杂质较少的DNA丝状物,悬浮于溶液中。若丝状物较少,可将混合液再放入冰箱中冷却几分钟即可。浓缩后的DNA丝状物可以用玻棒(玻棒有吸附DNA的作用)缓缓旋转的方法卷起。6.DNA的鉴定。鉴定时蓝色的深浅与溶液中DNA的含量多少有关。①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防止血凝固②加速血细胞破裂 ③溶解DNA ④使2mol/L的NaCl溶液稀释至0.14mol/L使得DNA最大限度地释出 ⑤使含DNA的黏稠物被留在纱布上⑥使含DNA的黏稠物尽可能多的溶解于溶液中⑦除去含DNA的滤液中的杂质⑧提取DNA⑨ A出现蓝色 B无变化2.实验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和0.14 mol/L对DNA有何影响?1.在DNA的粗提取实验过程中,两次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的作用是( )。
A.稀释血液、冲洗样品
B.使血细胞破裂、降低NaCl浓度使DNA析出
C.使血细胞破裂、增大DNA溶解量
D.使血细胞破裂、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答:B答:前者是溶解DNA,后者是使DNA析出3.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 )
A.砖红色 B.橘黄色 C.紫色 D.蓝色4.提取鸡血中的DNA时,为什么要除去血液
中的上清液?答:DNA的提取,关键是对杂质的去除,由于上清液是血液中的血浆部分,不含DNA,所以要除去上清液(含有蛋白质)。答:D课件25张PPT。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
知道DNA提取原理
据原理设计DNA提取方法
能对DNA进行鉴定
掌握本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DNA粗提取与鉴定基础知识提取DNA的方法1、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2、生物大分子主要指蛋白质、酶和核酸3、提取DNA的基本思路利用DNA与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DNA提取原理资料一:1 . 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蛋白质在0.14mol/L中的溶解度大,在高盐浓度下溶解度小2.DNA不溶于酒精,细胞中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
资料二:
洗涤剂瓦解细胞膜。
动物细胞吸水会胀破。资料三
1.酶的专一性——蛋白酶水解蛋白质而不会对DNA产生影响 。
2.蛋白质、DNA热稳定性不同。温度值为60~80℃,因为该温度值蛋白质变性沉淀,而DNA不会变性。 资料四:DNA的鉴定原理 当鉴定提取出的物质是否是DNA时,需要使用什么指示剂进行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呈现蓝色。注意:二苯胺要现配现用,使用时取4ml二苯胺加一滴已乙醛摇匀再倒入待测样液DNA的鉴定操作步骤A、B试管中先分别加入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mol/L 的NaCl溶液5ml。
其中A试管加入DNA丝状物,B不加丝状物。
各加入二苯胺4ml 试剂。
沸水中加热5min。
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只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实验设计据资料二思考:如何使DNA从细胞里释放出来得到含有DNA的滤液?
利用什么原理可以使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破裂?
植物细胞可以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和洗涤
剂。
动物细胞吸水会胀破。这样能得到含
有DNA的滤液食盐和洗涤剂的用途分别是什么?食盐溶解DNA,洗涤剂溶解细胞膜实验设计根据资料提供的DNA理化性质,你能思考提取DNA的基本方法吗?例:根据蛋白质、DNA热稳定性不同。温度值为60~80℃,因为该温度值蛋白质变性沉淀,而DNA不会变性方案一:
将滤液放在 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10~15min,注意严格控制温度范围,使 沉淀而 分子还未变性,可以将DNA与蛋白质分离。60~67℃蛋白质DNA根据资料一思考1.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有何特点?要使DNA溶解,需要使用什么浓度?要使DNA析出,又需要使用什么浓度?
在0.14mol/L时溶解度最小;较高浓度可使DNA溶解;0.14mol/L可使DNA析出。
在溶解细胞中的DNA时,通常可选用2mol/LNaCl溶液;将DNA分子析出的方法是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缓慢注入蒸馏水,以稀释NaCl溶液。
如何利用这一性质设计提取方案方案二:通过控制 NaCl 的浓度去除蛋白质
30mL滤液+2mol/NaCl40mL→同方向搅拌,DNA溶解→加入蒸馏水0.14mol/NaCl→DNA析出→过滤得到过滤物→放到2mol/LNaCl溶液中溶解→DNA-NaCl溶解液2采用DNA不溶于酒精的原理,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将DNA和蛋白质进一步分离。方案三:
直接向滤液中加入 ,反应10~15min, 中的 能够分解蛋白质。
?此方案利用了酶的什么特性?嫩肉粉(木瓜蛋白酶)嫩肉粉蛋白酶专一性实验拓展
你还能作些什么探究?
交流1.动物组织和植物在提取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2、用同样的方法提取时,哪种材料较好?
3、用同种材料同样方法时洗涤剂与NaCl比例不同,有没有影响?
4.用玻璃烧杯和塑料烧杯哪种效果好?
5、你有什么疑惑吗?或者有更好的建议??结果分析与评价
1、你提取出了白色丝状物吗?用二苯胺鉴定的结果如何??
2如果鉴定结果不出现蓝色,讨论可能是什么原因.?
3、你能分析出粗提取的DNA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吗?
4.哪些因素会影响实验效果?

?从核DNA数目来看,猪38条,鸡78条,哺乳动物血0条,猕猴桃58条,洋葱16条,香蕉 33条,菠菜12条,大肠杆菌1条。你能分析你的实验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