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业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将面向全校师生举办“好物博览会”主题活动,将身边毫无介绍清楚、明白,把它们推荐给大家。让我们一起筹办好这次博览会吧!
【活动一】博物探寻筹备会
想要成功开展博览会活动,必须做好充足准备。请你参与“博物探寻筹备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1-10题各2分,11题各1分,12题各1分,共28分)
1.明明在制作“好物说明书”时想为难读的字注音,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2分)
A.治疗(liáo) 摄氏度(shè) B.狭长(xiá) 矫健(jiǎo)
C.锥子(zuī ) 勉强(miǎn) D.繁殖(zhí) 苔藓(xiǎn)
2.下列是博物展板介绍中出现的词语,书写有误的是( )(2分)
A.光滑 狭窄 脱落 B.杀菌 收拾 警觉
C.粮食 煤碳 飘浮 D.乖巧 松鼠 歇凉
3.安安搜集资料时遇到了难理解的字“鎏(liú)”,它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2分)
A.流动的水 B.成色好的金子 C.一种特别的液体 D.江河的水
4.小语在准备展览会的物品介绍牌,按照正确的语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①它的外观是由木材制成的,经过精心加工,被削成圆柱形,方便我们握持。
②在铅笔的一端,有一个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夹持装置,这个装置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牢牢地固定住铅笔芯。
③接着,我们来看铅笔的内部,它的芯部是由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的。这种特殊的混合物使得铅笔在书写时既不会过于硬涩,也不会过于柔软。
④铅笔是我们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书写工具。它轻便、易携带,深受大家的喜爱。
⑤当我们使用铅笔书写时,通过旋转卷笔刀或使用削笔刀,铅笔芯会逐渐露出,供我们书写使用。
A.②④①⑤③ B.④①⑤②③ C.④⑤①②③ D.④①②③⑤
5.同学们从课文中学习说明方法,尝试将物品介绍得更明白。下列句子同时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这两种说明方法的是( )(2分)
A.使用电动卷笔刀,短短几秒内就能轻松削尖一支铅笔,比传统手动卷笔刀快多了。
B.这款便携式多功能计算器采用了轻巧的设计,机身仅重150克,便于学生随身携带。
C.这款电子答疑器以其13.3英寸的高清显示屏和长达10小时的电池续航深受学生欢迎。
D.闹钟,如我手中的这款智能闹钟,设定精准至秒,含10种铃声,能助你清晨准时醒来,开始新一天。
6.博物讲解员要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对下面语段理解不正确的( )(2分)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A.这两句话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为了说明鲸体形的大,也可以拿它和水中的鲨鱼进行比较。
C.“目前已知”四个字不能删去,这样说明事物更加严谨。
D.“约”字说明是作者的估计,因为鲸的实际重量无法测得。
7.博物讲解员还要能敏锐地捕获信息。下面这段话主要传达什么信息?( )(2分)
一种短而浑圆的吸血蝠,身长不过7厘米,但又长又尖的牙齿,像刀一样锋利。吸血蝠用利齿将鸟和哺乳动物咬伤,再用舌头快速地将血吸去。深夜里,吸血蝠常常偷偷地进入住房,趁人们酣睡的时候,在皮肤上刺个伤口,吮吸人血。被咬伤的人只感到轻微的痛痒。就这样,吸血蝠像一个窃贼似的,把人血偷走了。
A. 吸血蝠的外形。 B.吸血蝠咬伤动物。
C.吸血蝠是窃贼。 D.吸血蝠像窃贼一样偷走人血。
8.如果想要介绍耳塞“隔音效果好”的特点,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2分)
A.这款迷你的耳塞宛如一颗小巧的珠宝,闪耀着时尚与优雅的光彩。
B.这款耳塞相较于其他耳塞,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有更长久的使用寿命。
C.这款耳塞经过测试,能有效隔绝高达90%的环境噪音,为您提供一个静谧的私人空间。
D.这款耳塞以其优质的材料、出色的性能和亲民的价格成为市场上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9.介绍事物大多要用到说明。下列关于说明性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说明性文章通常抓住事物鲜明的特进行具体说明,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事物。B.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式全都以文字说明为主,而且表述清楚、准确、有条理。C. 说明性文章为了把事物说得清楚明白,会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D.说明性文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如,知道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0.为身边同学撰写好物说明书提建议,下列建议最值得采纳的是哪一项?( )(2分)
A.要写清楚事物的所有特点。 B.说明的对象应该是动物或植物。
C.说明要做到准确、清楚、有条理。 D.要通过说明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11.文案组正在准备开幕词,请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词语,帮帮他们。(5分)
在这秀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好物博览会"的盛大开幕。这里汇聚了各样的奇珍物品,它们静静地诉说着人类的智慧。líng lóng( )、qīng xiù( )的展品,在灯光下散发出迷人的光彩,仿佛在zhuī zhú( )着时间的脚步。每一件展品都chù dòng( )着我们的心灵,诉说着青春的梦想与追求,有些展品更承载着我们童年的故事。让我们共同shū lǐ( )来时路,也展望未来,让好物助我们前行。
12.有一位同学想用对话的形式介绍身边的事物。请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把对话补充完整。(3分)
“快看,快看!这本书的内容真丰富啊!”我的眼睛瞬间发亮,完全被这本书吸引了,大声喊道。旁边的小美也忍不住感慨:“这本书简直就是 ”被叫声吸引来的安安也来翻了翻,不禁说道:“内容的确丰富, ”同同也把头转了过来,歪着脑袋,瞟了瞟:“这书看起来 ”
【活动二】品缤纷世界博物志
(一)博览会即将开始,让我们跟随指引,探索世界好物。先来到植物展区,完成第13-18题。(13-16题各2分,17-18题各3分,共14分)
植物“气象员”
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还能预报天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某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
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翘起生长的。如果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什么能指示天气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天气晴朗时,你用手指触动含羞草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很快就会恢复常态。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水沫来,好像螃蟹吐沫那样,因此老百姓总结出“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农谚
在瑞典的南部生长着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因为这种草对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在 20 摄氏度以上时,它的叶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温度若降低到15摄氏度时,枝叶就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时为止;当温度下降到 10 摄氏度时,枝叶向下弯曲;如果温度回升到原来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在我国东北各省,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或田边地头种植鬼子姜,用它的块茎来腌制咸菜。据观察,鬼子姜能准确预报初霜,在它开花 10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场霜了,从而提醒农民做好防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13.含羞草能预报什么天气?( )(2分)
A.下霜 B.阴雨 C.暴风雨 D.冷热
14.短文第四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分)
A.举例子、引资料 B.打比方、引资料
C.打比方、作比较 D.举例子、作比较
15.第五自然段中,作者说瑞典人把"三色鬼"草称为"天然寒暑表",意在说明什么?( )(2分)
A.“三色鬼”草一天有三种变化。 B.“三色鬼”草生长在瑞典的南部。
C.“三色鬼”草能预报天气. D“三色鬼”草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
16.短文主要说明什么内容?( )(2分)
A.所有的植物都能预报天气。 B.某些植物能预报天气。
C.植物能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 D.植物会提醒农民做好防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17.短文标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结合文本说一说。(3分)
短文第二至六自然段中,作者举了大量例子来说明植物能预报天气的特点。有人说这样举例不全面,应再举几个动物的例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根据文本说说你的理由。(3分)
(二)接着来到动物展区,完成第19-24题。(19-22题各2分,23、24题各3分,共14分)
莺
选文一:
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荫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森林,另有些藏进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略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外,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田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地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雌莺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它们的歌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了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选自布封《莺》,有删改)
选文二:
莺是雀形目莺科鸟类的统称。共48属281种,中国有19属83种。旧大陆著名的鸣禽。此科鸟类体型短小或中等;嘴形尖细,有时微具缺刻;体羽大都为纯色。仅少数种类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但冬季仍返回菲律宾和马鲁古群岛越冬。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19.下列不能从选文一中获取的有关莺的信息是哪一项?( )(2分)
A.莺活跃灵巧,欢畅无忧。 B.莺的羽毛缺少光彩。
C.黑头莺叫声好听。 D.莺是雀形目莺科鸟类的统称。
20.莺科小鸟惹人喜爱的原因有哪些?( )(2分)
①活跃灵巧、轻盈好动 ②动作看上去富有感情
③叫声中透露喜悦 ④玩耍中隐藏爱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读文中画线句子,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是为了说明什么?( )(2分)
A.莺生性胆小 B.莺害怕炎热 C.莺喜欢密林 D.莺喜欢歌唱
22.下列对莺的歌声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 )(2分)
A.莺的叫声能给人带来喜悦和欢畅。 B.莺的叫声几乎布满大地各个角落。
C.莺会以歌声求和,解决争斗。 D.莺的歌声音域不宽但却婉转动听。
23.选文二中加点的"大都"能否删去?为什么?结合文本说一说你的理由。(3分)
对比选文一与选文二,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结合文本说一说。(3分)
(三)紧接着来到健康食谱专区,完成第25-30题。(25-28题各2分,29、30题各3分,共14分)
材料一:
【百合简介】
百合,别名白百合、野百合等。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其干燥肉质鳞叶呈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中部厚1.3-4毫米。表面类白色、淡棕白色或微带紫色,有数条纵直平行的白色维管束。顶端稍尖,基部较宽,边缘薄,微波状,略向内弯曲。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角质样。
【营养价值】
百合鳞叶干鲜均可供食用,以鲜百合为主。百合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如钾、磷、镁等)以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等)。此外,百合还含有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人体有多种益处。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归心、肺经。
功能主治: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食用禁忌】
患有风寒咳嗽、大便溏泄者不宜食用;脾胃不佳或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材料二:百合养生食谱﹣﹣百合鸡蛋黄糖水
食材组成:新鲜百合100克,鸡蛋2个,黄糖(赤砂糖)30克。
制作方法:
(1)将鲜百合掰成瓣洗净,放入锅中加水250毫升煮20分钟左右。
(2)在沸水中打入生鸡蛋再煮沸,蛋熟后加入黄糖调匀即可。
功效作用:益智补脑,清心安神。记忆力差、健忘者常服用有效。
注意事项:可当点心吃。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25.百合的味道如何?( )(2分)
A.酸甜可口 B.甜中微苦 C.苦不堪言 D.又酸又苦
26.根据材料,百合中不含哪种成分?( )(2分)
A.蛋白质 B.矿物质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27.下列哪类人群暂时不适合食用百合?( )(2分)
A.胃病患者。 B.因受了风寒而咳嗽不止的人。
C.肝病患者。 D.普通感冒患者。
28.制作"百合鸡蛋黄糖水"正确的步骤是什么?( )(2分)
A.水煮百合﹣打入鸡蛋一加入黄糖 B.煮熟鸡蛋﹣加入黄糖一水煮百合
C.加入黄糖一打入鸡蛋一水煮百合 D.水煮百合﹣加入黄糖﹣打入鸡蛋
29.材料一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很多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材料说一说。(3分)
明明最近晚上睡觉经常失眠,爸妈交代他的事情也经常忘记,爸妈给他煮了"百合鸡蛋黄糖水",可他不愿意吃。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劝劝明明吧。(3分)
【活动三】办身边好物博览会
你身边是否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宝藏呢?诚邀你成为好物分享者,将你的展品带到博览会上,与我们共同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吧!(30分)
31.习作展示台。(30分,含书写分2分)
博览会上,你会向大家推荐 (物品名),你会从物品的 、 、 (请选择物品的三个方面来填写)来介绍。
要求:①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把物品的特点介绍清楚;②题目自拟,400字左右;写定后通读一遍,在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一、评分标准
【活动一】博物探寻筹备会
第 1-10 题:D C B D D B D C B C
分值:各2 分。
评分标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选对得 2 分;若选错,不得分。
第 11 题:玲珑 清秀 追逐 触动 梳理
分值:5 分。
评分标准:每个词语书写正确得 1 分,共 5 个词语,满分 5 分。若出现错别字,则该词语不得分。
第 12 题:
分值:3 分。
评分标准:根据要求,运用不同说明方法将对话补充完整且表述合理得 3 分。若补充内容不符合说明方法要求或表述不合理,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活动二】品缤纷世界博物志
(一)植物展区
第13-16题:B B D B
分值:2 分。
评分标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选对得 2 分;若选错,不得分。
第 17 题:
分值:3 分。
评分标准:准确指出短文标题运用的说明方法得 1 分;结合文本内容清晰阐述该说明方法的好处得 2 分。若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第 18 题:
分值:3 分。
评分标准: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得 1 分;根据文本内容给出合理理由得 2 分。若理由不充分或与文本不符,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二)动物展区
第19-22题:D D A C
分值:2 分。
评分标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选对得 2 分;若选错,不得分。
第 23 题:
分值:3 分。
评分标准:明确表明 “大都” 不能删去得 1 分;结合文本内容准确阐述不能删去的理由得 2 分。若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第 24 题:
分值:3 分。
评分标准:结合文本内容清晰对比出选文一与选文二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得 3 分。若对比不全面或不准确,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三)健康食谱专区
第25-28题:B D B A
分值:2 分。
评分标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选对得 2 分;若选错,不得分。
第 29 题:
分值:3 分。
评分标准:准确指出运用数字的好处得 1 分;结合材料内容详细阐述该好处得 2 分。若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第 30 题:
分值:3 分。
评分标准:结合材料内容对明明进行合理劝说得 3 分。若劝说内容不完整或不合理,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活动三】办身边好物博览会
第 31 题:
分值:30 分(含书写分 2 分)。
评分标准:
内容方面(28 分):
能明确写出推荐的物品名得2分。
从物品的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且介绍内容准确、合理,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得 22分。每少介绍一个方面扣 6-7 分;说明方法运用不恰当或未运用,酌情扣3-5分;介绍内容存在错误信息,酌情扣2-4分。
整体介绍内容条理清晰、逻辑连贯,得4分。若条理不清、逻辑混乱,酌情扣1 -3分。
书写方面(2 分):
书写工整、规范,笔画清晰,无错别字,得2分。若存在错别字、字迹潦草等情况,酌情扣0.5-2分。
本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字词积累与运用
(1)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如 “摄、殖、炭、疗” 等,掌握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如 “强” 在 “勉强”“强大” 中的不同读音。
(2)理解并能准确运用本单元出现的词语,如 “寸草不生、摄氏度、繁殖、粮食” 等,通过练习、造句等方式深化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说明方法的认识与运用
(1)学生要认识常见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等。能够在阅读文本中准确识别出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例如在学习《太阳》一文时,能指出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能够在自己的习作或口语表达中尝试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清晰准确地介绍事物的特点。比如在介绍一种小动物时,会用举例子的方法列举它的生活习性,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它的身体大小等。
3.文本理解与分析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如《太阳》《松鼠》等,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
(2)能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事物的特点进行详细说明的,例如《松鼠》一文是怎样从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细致描述的,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结构和内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能力培养
(1)通过阅读本单元不同类型的说明性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默读、略读等阅读技巧,快速获取文本的关键信息,如在阅读科普短文时,能迅速找到关于事物特点、功能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针对文中的说明方法、内容表述等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疑问,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2.写作能力提升
(1)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从观察事物到收集资料,再到构思写作、修改完善的完整写作过程。例如在写介绍一种物品的作文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物品的外形、构造、功能等,然后收集关于该物品的相关资料,接着进行写作构思,确定从哪些方面介绍、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最后对完成的初稿进行修改完善。
(2)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相互交流、互评互改,通过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听取他人的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科学探索兴趣:本单元的课文大多涉及自然科学知识,如太阳的特点、松鼠的生活习性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去了解更多关于自然界的奥秘。
2.培养观察与思考习惯:无论是阅读课文还是进行习作,都强调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并且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通过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更好地掌握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语文学习内容。
试题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对应关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对应试题:
第 1 题考查加点字注音,如 “治疗(liáo)、摄氏度(shè)、狭长(xiá)” 等字的正确读音判断,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字词的读音,属于语言建构基础层面,即对汉字读音这一语言要素的准确认知与运用。
第 2 题针对词语书写正误进行考查,像 “粮食、煤炭、飘浮” 等词语中 “碳” 字的正确写法,检测学生对字词书写规范的掌握情况,是语言建构中字形方面的素养体现。
第 11 题根据拼音写词语,如 “玲珑(líng lóng)、清秀(qīng xiù)” 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字词书写以及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的能力,综合考查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核心素养体现:学生需要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汉字的读音、字形等基础知识,并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准确运用,这体现了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中基础部分的考查,即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对应试题:
第 4 题关于铅笔介绍内容的语序排列,要求学生理解铅笔各部分构造及使用原理等信息后,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对句子进行排列,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事物描述的条理性。
第 5 题辨析同时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句子,如 “闹钟,如我手中的这款智能闹钟,设定精准至秒,含 10 种铃声,能助你清晨准时醒来,开始新一天”,需要学生分析不同句子的表达方式,准确识别说明方法的运用,这培养和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第 17 题要求分析短文标题 “植物‘气象员’” 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好处,学生要思考标题与文本内容的关联,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去剖析其对突出主题、吸引读者等方面的作用,涉及到较高层次的思维分析与归纳能力。
核心素养体现:通过这些试题,促使学生在理解文本、分析语句等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提升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目标。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对应试题:
第 8 题在介绍耳塞 “隔音效果好” 的特点时,给出了不同表述方式的选项,如 “这款耳塞宛如一颗小巧的珠宝,闪耀着时尚与优雅的光彩” 这样具有一定审美性的描述,虽然重点在于考查对事物特点的准确介绍,但也涉及到学生对语言美感的初步感受与判断。
第 31 题习作展示台,要求学生向大家推荐物品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介绍,在介绍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物品特点介绍清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期望学生能在文字表述上体现出一定的审美性,使介绍内容更具吸引力,这涉及到审美创造方面的素养要求。
核心素养体现:学生在面对这类试题时,不仅要准确传达信息,还要在语言表达上有所斟酌,考虑如何让表述更具美感,更能吸引读者,这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中对语言文字审美特性的感知以及运用语言进行审美创造的要求。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对应试题:
第 13 - 16 题关于植物能预报天气的内容,介绍了南瓜、含羞草、茅草、“三色鬼” 草、鬼子姜等植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这些内容蕴含着民间通过观察植物来预测天气的传统文化智慧,学生在阅读和答题过程中能够了解到这部分传统文化知识。
第 25 - 30 题围绕百合展开,介绍了百合的简介、营养价值、中药药性、食用禁忌等方面,百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且其作为中药材等的应用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答题,能加深对相关传统文化的理解。
核心素养体现:通过这些试题所涉及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与自然观察、中医药等方面相关的知识,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这份卷子从多个方面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考查,通过不同类型的试题,全面检测了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素养水平。
四、命题多维细目表
素养目标 题型 分值 能力分布 分值 考试知识点
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书写 选择题、填空题 2×10 + 5 = 25 识记能力 25 易错字的读音(如 “锥子” 的 “锥” 读音)、字形(如 “煤炭” 的正确写法)、根据拼音写词语(如 “玲珑”“清秀” 等)
能正确理解字词含义 选择题 2 理解能力 2 理解生僻字的意思(如 “鎏” 字)
掌握句子的正确语序及说明方法的运用 选择题 2×5 = 10 分析能力 10 句子的语序排列、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引资料等)的辨析与运用
理解文本内容及说明方法的作用 选择题、简答题 2×6 + 3×2 = 18 理解、分析能力 18 对文段内容的准确理解、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如标题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关键词语(如 “大都”)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能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表达 填空题、简答题 3 + 30 = 33 应用能力 33 用不同说明方法补充对话完成对事物的介绍、通过习作运用恰当说明方法介绍物品的特点(包括物品的不同方面,如外观、功能等)
能根据文本信息提取关键内容 选择题、简答题 2×6 + 3×2 = 18 提取信息能力 18 从文段中提取关于植物、动物、物品等的关键信息(如莺的特点、百合的食用禁忌等)
能根据材料进行劝说等表达 简答题 3 表达能力 3 结合材料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劝说(如劝明明吃百合鸡蛋黄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