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三)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页,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史长河波澜壮阔,无处不闪耀着英雄的风采。下面是小宇制作的“追寻英雄足迹·感
怀英雄精神”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10分)
(1)“万里赴戎机, ”,木兰翻山越岭,保家卫国。 (《木兰诗》)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用典明志,愿赴疆场。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英雄足迹
(3)“‘肉食者鄙, 。’乃入见”,曹刿深谋远虑,主动请见。 (《曹刿论战》)
(4)“ , ”,王维轻车简从,奉命问边。 (王维《使至塞上》)
(5)“感时花溅泪, ”,忧国念家之心,令人动容。 (杜甫《春望》)
(6)“ ,化作春泥更护花”,心系国运之情,真切感人。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英雄精神
(7)“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舍生取义之思,发人深省。(《鱼我所欲也》)
(8)“ , ”,捐躯报国之志,震古烁今。 (李贺《雁门太守行》)
岁月长河里,英雄足迹不可磨灭;时代变迁中,英雄精神熠熠生辉。
2.李清照的《渔家傲》通过记梦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复杂的情感。请你从下列词句中任.选.一.句.,说说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2分)
(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2)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二)
班级开展“学贵有思”的主题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15分)
【甲】 【乙】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
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
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 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
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 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
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两三粒而已。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节选自《湖心亭看雪》)
3.字里有乾坤。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2)拥.毳衣炉火 拥:
4.句中有深意。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分)
翻译: ,人人都有, 。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分)
翻译:
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3分)
【丙】
大清兵大至,屯班竹园。明日,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拔营出降,城①中势益单。诸文武分陴
拒守。旧城西门险要,可法②自守之。作书寄母妻,且曰:“死葬我高皇帝陵侧。”越二日,大清兵薄城下
炮击城西北隅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③,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④。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
遂杀之。
[注释]①城:扬州城。②可法: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③殊:死。④执:捉住
6.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 2处)(2分)
大 清 兵 薄 城 下 炮 击 城 西 北 隅 城 遂 破
7.史可法是【甲】文中所说的有“是心”的人吗?请结合【丙】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二、文学之约(27分)
(一)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周年。班级举办了“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综合性学习活动。请
你积极参与并完成各题。(6分)
【甲】
七律·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参观记 【乙】
邢孔君
卢沟桥畔起枪声,日寇疯狂占宛平。
华夏同仇挥亮剑,国人戮力筑长城。
百团大战扬神气,八路军威灭鬼兵。
zhān仰武乡群将帅,太行碑石刻英名。
——2025 年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诗词作品
8.宣传组在“不朽的抗战精神”栏目里分享了【甲】诗,请你为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戮.力( ) (2)zhān( )仰
9.同学们对【甲】诗的赏析提出了不同见解,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起枪声”“占宛平”两个补充短语,简明交代事件的开端,使读者迅速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
B.颔联中“挥亮剑”“筑长城”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抵御外辱的精神
C.朗读诗歌时语速语调常有所变化,如朗读“扬神气”“灭鬼兵”时应缓慢柔和,朗读尾联时应轻快激昂
D.全诗以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为线索,展现了八路军的英勇无畏,表达了诗人的崇敬与缅怀之情
10.照片是无声的讲述者。摄影组同学想选取一张照片放在“不朽的抗战精神”栏目里,请从【乙】中任选一
张,说说你的推荐理由。(2分)
(二)
11.班级开展“赏读经典·品味人生”主题活动。请参与并完成小题。(6分)
美国作家乔治·马丁说:“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这句话揭示了阅读对人生的
深远影响。阅读经典名著,就如同与伟大的灵魂对话,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体验不同的人生,汲取智慧,
丰富精神世界。从下列备选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其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写
一段话分享你的阅读体验,不少于 80字。
备选名著:《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
读《 》,我又经历了另一种人生,
(三)
12.班级开展了“致敬榜样 砥砺前行”文学品读活动。请阅读选文并完成下面两个任务。(15分)
我的父亲焦裕禄
焦守云
①父亲焦裕禄离开我们已经 60 多年了,虽然时间久远,但父亲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历久弥新。
②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们兄弟姐妹还小。他不给我们讲大道理,而是用我们能听懂的小故事,教育我
们从小要热爱劳动,不能不劳而获,要艰苦朴素,不能浪费。特别是经常教育我们,领导干部的家人、孩
子不能搞特殊化。记得哥哥小的时候,看了一场“白戏”,就是没买票就去看戏。当时检票员问我哥哥:“你
是谁家的孩子?”我哥哥说:“县委的焦书记就是我爸爸。”检票员就让他进去了。父亲知道后,严肃地批评
了哥哥,他说:“你知道县委书记是干什么的吗?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我看戏也得买票,你这么小就打着
我的旗号看“白戏’,长大了还得了?”他又耐心地说,演员叔叔阿姨在台上又唱又演,他们付出了劳动,不
买票就是不尊重演员的劳动。说完,父亲从上衣口袋掏出两毛钱,让哥哥把票补上,赔礼道歉,以后不能
再犯这样的错误。
③后来,父亲在县委会上检讨了自己对孩子管教不严,并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其中就有不能看
“白戏”。
④我的姐姐焦守凤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有些好心的领导想给我姐姐安排工作,我母亲也想让姐姐在
县委当个打字员。我父亲知道了,不同意。父亲说:“刚出学校门就进机关门,她缺了劳动这一课。”后来,
姐姐进了酱菜厂。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切萝卜、腌萝卜,推着板车卖酱菜,非常劳累,碰见同学朋友头都不
敢抬。姐姐哭过闹过,父亲耐心地教导她,别人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县委书记的闺女也不能搞特殊化。
他亲自陪我姐姐推着板车卖酱菜,为姐姐示范怎么吆喝才能把酱菜卖出去。在父亲的不断开导、教育下,
姐姐安心做好了这份工作,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作风。
⑤父亲在世的时候,经常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说,我们的奶奶从小就教育他,天上一颗星,
地上一个人,你要是一个好人,你在天上的那颗星就亮,你要不是个好人,你在天上的那颗星就暗淡无光。
父亲一直记着奶奶的话,做一个好人,做天上最亮的那颗星。他做到了,他也教育我们,一辈子做好人,
眼里要能看见百姓的疾苦。
⑥父亲在病重的时候,心里还惦记着兰考百姓的疾苦,一直在问: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今年的麦
子长得怎么样?排水沟挖好了没有?当他知道他的病没希望的时候,就不让打止疼针了。他说,兰考还很
穷,能省一针就省一针吧。他最后的要求是,活着没有改变兰考的面貌,死了就把他埋在兰考的沙丘上,
他要看着兰考人民改变面貌。他对我们的母亲唯一的要求是,不要给组织上添麻烦,不要向组织要补助、
要救济、要东西。
⑦父亲为官一任,两袖清风,去世后没给我们留下任何家产。临终的时候他把我们叫到跟前,拉着姐
姐的手,把自己手腕上那块在旧货市场买来的旧手表戴在姐姐的手腕上。他叫着姐姐的乳名说:“小梅,爸
爸没有什么东西留给你,这块手表就留给你了,你已经是个工人了,戴上它上班不要迟到。”他又说:“我还
有两本书,等我不看了也留给你,你要好好读它,那里边会告诉你怎么学习,怎么工作,怎么做人。”
⑧父亲陪伴我们的时间并不长,他的教导却让我们终身受益。如今,我们兄弟姐妹都是年过古稀的老
人了,我们还有儿孙,我们会教育我们的子子孙孙继承先辈遗志,把先辈的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选自《人民日报》)
(1)作者在回忆往事后,深情地写道:“父亲陪伴我们的时间并不长,他的教导却让我们终身受益。”结合选
文具体事件,说说哪些教导让“我们”终生受益?(5分)
(2)请结合文章内容,围绕“他是一位好父亲,也是党的好干部”,写一段不少于 150字的赏析性文字。(10
分)
三、现实之思(26分)
(一)
班级开展“磨砺心性,为成长赋能”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请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10分)
提升心理韧性
①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如何在逆境中不仅不被击垮,反而从中获得成长?这不
仅是个人成长的课题,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②心理韧性,作为一种在压力、挫折和逆境中迅速恢复并从中成长的能力,正是我们应对变化的关键。
③心有韧性,能够百折不挠。生活总有起起落落,会有高光时刻,也会经历艰难曲折。心有韧性的人,
才能伸缩自如、刚柔相济,这样的人是压不垮、打不倒的。面对生活的种种,豁达的人会预留足够的空间
去容纳,把所有经历变成阅历,丰盈自己的生命。
④心有韧性,才能做到处变不惊、随机应变。心有韧性的人能够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就像一粒
种子,不论落在哪里都会竭尽全力生根、发芽、长大。在顺境中,保持低调,不迷失自我;在逆境中,调
整心态,不否定自我。主动调节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生活才会越过越好。
⑤今天,我们提升心理韧性,战胜痛苦、挫折和磨难,是有许多科学方法的:
⑥打破完美主义,悦纳自我。提升心理韧性,首先要放下完美主义与自我焦虑的包袱,悦纳自己,欣
赏自己。
⑦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工作关系、社会关系与文化关系,多与家
人、朋友、同事保持良好的交往,多参与社区活动,多去成全别人,拥有更多的社会同理心,都可以提升
心理韧性。
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科学技巧可以从细节上帮助人们强化心理韧性。例如,在心情不好时,可以做
一些放松的呼吸练习。出现情绪耗损时,可以闻闻自然界的清香。面对挑战产生无力感时,给自己做顿饭、
泡壶茶、冲杯咖啡。孤独寂寞时,可以去做做运动。
⑨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重要的是保持我们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活动一 言之有据】
13.小晋搜集了下面三则道理论据,请你帮他选择最适合放入第③段的一则,并说明理由。(4分)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我选择 ,因为
【活动二 论之有序】
14.你认为下列哪个框架图符合本文的论证思路?请说明理由。(6分)
(二)
15.弘治学校开展了“科技赋能·人机共舞”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参与并完成小题。(16分)
2025 年春晚上演了机器人跳舞节目《秧 BOT》。这个节目一亮相,就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紧接着推
出的 DeepSeek不仅在国内引发了广泛讨论,也在国际网络上掀起了一股热潮。
【科技斌能】
DeepSeek是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的 AI 模型,专注于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领域。其核心优势在于低
成本、高性能和开源,这种技术跃进打破了“算力即王权”的行业定律,能够以更低成本实现预期效果,减少
对高端芯片的依赖。DeepSeek-R1模型通过采用蒸馏、强化学习、拒绝采样与监督微调等多种优化策略,实
现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推理成本。
【科技发展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①16台人形机器人身着大红花袄,手持彩绢,以精准的舞步、灵动的转手绢动作,与传统舞者共同演
绎了一场“人机共舞”的视觉奇观。
②《秧 BOT》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某科技公司研发的 H1
机器人搭载了 19个基础关节,并通过额外增加手臂关节实现“转手绢”等高难度动作,其最大关节扭矩达到
360N·m,远超人类舞者的肌肉力量。这一技术突破得益于三大核心创新:①感知与定位:360°全景深度
感知技术使机器人能实时捕捉环境信息,配合 3D 激光 SLAM 自主导航,确保在复杂舞台环境中精准定位。
②协同控制;多智能体组网方案让 16台机器人实现“复制粘贴”般的动作同步,误差控制在毫秒级,展现了
集群智能的突破。③AI 驱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运动控制算法,让机器人能解析音乐节奏并动态调整动
作,甚至完成人类难以企及的“反向甩手”等创意设计。
③这些技术创新不仅突破了传统机械的“工具”属性,更赋予机器人以“表演者”的主体性。正如《机器
人智造的逻辑》一书所述:“当机器人开始模仿生命的行为逻辑时,技术便从冰冷的代码升华为文化的载体。”
【科技力量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①2025 年春晚的机器人表演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还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②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机器人表演打破了传统舞台的限制,通过精准的动作和编程,展现了科技与艺
术的完美结合。这表明科技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新工具,推动艺术形式的创新。
③人工智能的潜力:节目中机器人的智能表现,如语音识别和情感互动,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
发展。这表明 AI 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如教育、医疗等,提升生活质量。
④人机协作的未来:机器人并非要取代人类,而是与人类协作,共同创造价值。未来,人机协作将成
为常态,机器人将帮助人类完成更多复杂任务。
⑤科技发展的思考:机器人表演引发了对科技伦理的思考,如隐私保护和人工智能的责任归属。这提
醒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要关注其潜在风险,确保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⑥激发创新精神:机器人节目展示了科技创新成果,激励更多人投身科技领域。这种创新精神将推动
社会进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⑦总之,春晚的机器人节目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1)《秧 BOT》节目结束后,网友们在评论区开始了热烈讨论。请写下你的评论。(2分)
“机器人跳舞太震撼了!”“没想到 AI还能这么浪漫!”“太机械了,看着有点怪。”
(2)请结合下图和材料内容向同学们介绍机器人扭秧歌的“秘密武器”。(不少 80字)(6分)
(3)在活动讨论中,同学们针对“人机共舞”发表了不同看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分)
看法一:这体现了中国科技的硬实力,机器人不仅能下工厂、进厨房,现在还能上春晚,妥妥的领先全球。
看法二:机器人跳舞都这么像回事,那未来的舞蹈演员岂不是要下岗了?
写作提示:①结合上述材料;②不少于 100字。
四、心灵之旅(40分,含书写分 3分)
16.下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2025 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让观众们大呼过瘾。“难道你想改变这个世界?”“我想试试。”
电影中的台词,何尝不是当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轨迹。在这个和命运抗争的少年身上,隐藏着很多中国人
的精神密码。如“不能给自己留后路”的笃定、“是魔是仙,自己去定义”的勇气、“我偏要踏出一条自己的路”
的无畏、“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博大……哪吒闹海,“闹”的不仅是龙宫那片海,更是人生海海。
题目一:我想试试
题目二:以“我的精神密码”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作提示:①不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等信息。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