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部分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7 22:2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内江市第六中学2025届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A卷 10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在新能源汽车的篷勃发展浪潮中,比亚迪堪称行业的中流砥柱,成绩斐然。它以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在汽车制造领域持续深耕,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于全球新能源市场开疆拓土,声名远扬 。
比亚迪有着令人赞叹的“科技实力”,面对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与能源危机,比亚迪能够锋芒毕露,将传统燃油车技术与新能源技术融合得恰到好处,为消费者提供经济环保且性能卓越的汽车产品,助力用户在出行时轻松惬意,真正做到绿色出行。面对复杂多样的市场需求,它能精准定位,推出多款风格各异、功能齐全的车型,就像一位洞悉时尚潮流的设计师,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无论是追求极致速度的性能爱好者,还是注重舒适体验的家庭用户,它都能游刃有余地满足,不仅能打造出品质上乘的汽车,还能根据时代发展,高瞻远瞩地布局智能驾驶与车联网技术。
它还有着不断进取的决心,能将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创新动力,持续突破。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赛道上,比亚迪以雷霆万钧之势,跨越重重阻碍,为推动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立下汗马攻劳。毫不夸张地说,比亚迪的成功,让我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充满信心,豪情满怀,期待它继续在汽车工业的舞台上大显身手,书写更多辉煌篇章。
1.文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矢志不渝(yù) B. 惬意(xiá) C. 中流砥柱(dǐ) D. 斐然(fēi)
2.文中加粗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开疆拓土 B. 声名远杨 C. 高瞻远嘱 D. 篷勃
3.文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锋芒毕露 B. 游刃有余 C. 雷霆万钧 D. 豪情满怀
4.以下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比亚迪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升级,使旗下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B. 能否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是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
C. 比亚迪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优异成绩,还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
D. 消费者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喜爱,主要源于其环保、经济以及高性能等特点。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语法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人工智能的广袤天地里,DeepSeek 犹如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 这句话中 “在人工智能的广袤天地里” 作补语 。
B. 舞台说明是剧作家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语言,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C. “别具匠心”“脱颖而出”“异想天开”“入木三分” 这四个成语都是动宾结构。
D. 科幻小说常将科学与幻想结合,如刘慈欣的《三体》。其中涉及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科学概念,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科学未来的思考 。
二、文言文阅读及诗文积累(21分)
《陈涉世家》(节选)与《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对比阅读 (13分)
(甲)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乙)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6.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怅恨久之( 遗憾 ) B. 皆指目陈胜( 眼睛 )
C.等死,死国可乎?( 为……而死) D.免冠徒跣( 光着 )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若为佣耕/若士必怒 B. 辍耕之垄上/天子之怒
C. 以头抢地尔/祭以尉首 D.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长跪而谢之曰
8.下列对两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陈胜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众人,乙文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天子之怒”,都展现出他们反抗强权的精神和无畏的勇气。
B. 甲文用“鸿鹄之志”体现陈胜志向,是比喻手法;乙文通过秦王前后态度变化侧面烘托唐雎。
C. 陈胜起义和唐雎出使都面临强权,他们都用武力手段达成了目标。
D. 两文都通过人物对话塑造形象,表现出陈胜善于谋划,唐雎沉着冷静的性格特点。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0.古诗文积累(8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2)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典故,表达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锦帽貂裘,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6)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不求甚解》,完成下面11-14题。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⑨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1.作者是如何引入“不求甚解”这一话题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2.作者在⑤⑥段文中分别列举了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观其大略”的事例,用到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13.文中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其话语中的“平平读”和“不必太滞”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14.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有人认为“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已经过时,应该精读每一本书。请结合文章内容与你读书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作文(50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年少时,我们义愤填膺,满心都是对世界的不满。那时的我们,浑身是刺,用尖锐的态度与世界对抗,以为这样就能守护心中的那份纯粹与理想,却常常在碰撞中遍体鳞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生活的浪潮中不断浮沉,渐渐懂得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考试失利,或许是自己的努力还不够,亦或是方法不对;朋友间的矛盾,双方都有责任,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友谊才能更加长久;社会的复杂远超我们的想象,许多问题不能简单地评判对错,而是有着诸多背后的因素。我们开始试着放下心中的偏见与固执,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一切。
请将“当我们和___________和解”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B卷(60分)
一、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完成16-17题。(8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填空题(4分)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中,诗人运用__________和________(1空1分)的修辞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经历融为一体,生动展现了______________的悲怆现实。(2分)
17.简答题(4分)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后人广为传颂,请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8-20题。(10分)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有删改)
1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分)
(1)自齐事秦昭王( ) (2)信任贤之 ( )
(3)秦已并天下 ( ) (4)诸将莫敢与之争焉 ( )
19.翻译下面句子。(3分)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
20.蒙恬与《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周亚夫有何相似之处 蒙恬、蒙毅为何被称为忠信大臣 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3分)
(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第21-23题。(12分)
材料一:科技前沿突破
(一)人工智能再升级
2025年,人工智能发展迅猛。DeepSeekR1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大放异彩,能轻松处理复杂文本任务,从撰写新闻稿件到进行专业学术翻译,表现出色。多家医院引入基于该模型的医疗辅助诊断系统,医生输入患者症状、检查报告等信息,系统快速分析后提供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参考,大幅提高诊断效率,让患者能更快得到精准治疗。在教育领域,智能学习辅助工具借助人工智能分析学生学习习惯、知识掌握程度,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二)量子计算新突破
量子计算取得关键进展,运算速度比传统计算机快数十亿倍。科研人员利用量子计算机模拟复杂化学反应,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快速筛选大量潜在药物分子,缩短研发周期,为攻克疑难病症提供可能。在金融领域,量子计算用于风险预测和投资组合优化,让金融机构更精准把握市场动态,降低风险。
材料二:社会民生热点
(一)住房政策调整
2025年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在城市多个区域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住房选择。同时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投机炒房行为,稳定房价,让更多人实现住有所居。
(二)教育改革推进
一些地区深化“双减”政策改革,学校减少学生书面作业量,增加素质拓展课程,如艺术鉴赏、科技创新实践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新建多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紧密,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为制造业、服务业等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材料三:科技与社会的交织影响
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在交通出行方面,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部分城市的公交、出租车采用自动驾驶,出行更安全高效,减少交通拥堵。智能家居走进更多家庭,电器、照明、安防设备互联互通,人们通过手机或语音就能控制家居系统,提升生活舒适度。但科技发展也带来挑战,如人工智能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自动驾驶的责任界定等,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发展。社会民生需求也推动科技进步,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望促使远程医疗、智能医疗设备不断创新;对便捷生活的追求让智能家居、智能交通蓬勃发展。
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DeepSeekR1模型在医疗辅助诊断和教育领域发挥作用,提高了工作和学习效率。
B.量子计算机能模拟复杂化学反应,将取代传统计算机用于所有领域。
C.政府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和监管房地产市场来稳定住房市场。
D.“双减”政策改革和职业教育投入加大都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2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人工智能在2025年的应用领域。(4分)
23.结合三则材料,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民生之间的关系。(4分)
(四)阅读《远离村人》,完成第24—27题。(18分)
远离村人
刘亮程
①我每天的事:早晨起来望一眼麦垛。总共五大垛,一溜排开。整个白天可以不管它们。到了下午,天黑之前,再朝四野里望一望,看有无可疑的东西朝这边移动。
  ②这片大野隐藏着许多东西。一个人,五垛麦子,也是其中的隐匿者,谁也不愿让谁发现。即使是树,也都蹲着长,躯干一曲再曲,枝桠匐着地伸展;我从没在荒野上看见一棵像杨树一样高扬着头、招摇而长的植物。有一种东西压着万物的头,也压抑着我。
  ③有几个下午我注意到西边的荒野中有一个黑影。在不断地变大。我看不清那是什么东西,它孤独地蹲在那里;让我几个晚上没睡好觉。若有个东西在你身旁越变越小最后消失了,你或许一点不会在意。有个东西在你身边突然大起来,变得巨大无比,你便会感到惊慌和恐惧。
  ④早晨天刚亮我便爬起来,看见那个黑影又长大了一些。再看麦垛,似乎一夜间矮了许多。我有点担心,扛着锨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穿过麦地走了一阵,才看清楚,是一棵树。一棵枯死的老树突然长出许多枝条和叶子。我围着树转了一圈。许多叶子是昨晚上才长出来的,我能感觉到它的枝枝叶叶还在长,而且会长得更加蓬蓬勃勃。我想这棵老树的某一条根,一定扎到了土地深处的一个旺水层。
  ⑤能让一棵树长得粗壮兴旺的地方,也一定会让一个人活得像模像样。往回走时,我暗暗记住了这个地方。那时,我刚刚开始模糊地意识到,我已经放任自己像植物一样去随意生长。我的胳膊太细,腿也不粗,胆子也不大,需要长的东西很多。多少年来我似乎忘记了生长。
  ⑥随着剩下的活儿一点一点地干完,莫名的空虚感开始笼罩着草棚,活儿干完了,镰刀和铁锨扔到一边。孤单成了一件事情。寂寞和恐惧成了一件大事情。
  ⑦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而它们--成群的、连片的、成堆的对着我。我的群落在几十里外的太平渠村里。此时此刻,我的村民帮不了我,朋友和亲人帮不了我。
  ⑧我的寂寞和恐惧从村里带来的。每个人最后都是独自面对剩下的寂寞和恐惧,无论在人群中还是在荒野上。那是他一个人的。
  ⑨就像一粒虫、一棵草在它浩荡的群落中孤单地面对自己的那份欢乐和痛苦。其他的虫、草不知道。
  ⑩一棵树枯死了,提前进入了比生更漫长的无花无叶的枯木期。其他的树还活着,枝繁叶茂。阳光照在绿叶上,也照在一棵柏树上。我们看不见一棵柏树在阳光中生长着什么。它埋在地深处的根在向什么地方延伸。死亡以后的事情,我们不知道。
一个人死了,我们把它搁过去埋掉,我们在坟墓旁边往下活。活着活着,就会觉得不对劲:这条路是谁留下的,那件事谁做过了,这句话谁说过,那个女人谁爱过......
   我在村人中生活了几十年,什么事都经过了,再呆下去,也不会有啥新鲜事。剩下的几十年,我想在花草中度过,在虫鸟水土中度过。我不知道这样行不行,或许村里人会把我喊回去,让我娶个女人生养孩子。让我翻地,种下一年的麦子。他们不会让我闲下来,他们必做的事情,也必然是我的事情。他们不会知道,在我心中,这些事情早就结束了。
   如果我还有什么剩下要做的事情,那就是一棵草的事情,一粒虫的事情,一片云的事情。
   我在野地上还有十几天时间,也可能更长。我正好远离村人,做点自己的事情。
文中两次出现了“一粒虫”“一棵草”,请分别谈谈这组意象在两处的含义。(4分)
第二段中划线句子用到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5分)
文中多次提到“寂寞和恐惧”,它们的来源是什么 对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
27.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作者每天关注麦垛和荒野动静,为后文写他在荒野的种种经历和感悟做铺垫,也营造出一种神秘、孤寂的氛围。
B.文中写“小心翼翼”,是因为“我”看到西边荒野中不断变大的黑影,内心充满担忧和恐惧,所以谨慎地走过去查看,体现了“我”当时紧张、不安的心理。
C.“我”看到枯死老树突然长出新枝叶,认为树的某条根扎到了旺水层,这一联想体现了“我”对生命顽强生长的惊叹,也反映出“我”渴望像树一样找到让自己茁壮成长的力量。
D.文章结尾“我正好远离村人,做点自己的事情”,这里的“自己的事情”指的是继续在荒野中完成未干完的农活,等待村人的召唤回归原来的生活。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12分)
28.学校开展《简·爱》名著阅读成果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4分)
(1)梳理故事情节(2分)
简·爱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后,担任阿黛勒的家庭教师,逐渐与庄园主人______产生感情。
圣约翰向简·爱求婚,希望她与自己一起去______传教,简·爱最终拒绝了他。
(2)品析人物形象(2分)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请结合作品原文,谈谈简·爱的人物形象。(2分)
29.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1)学校计划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本地剪纸传承人王老师下周五下午2点在学校礼堂进行现场教学。请完成以下任务:(4分)
电话邀请:作为学生会代表,致电王老师,邀请他参加剪纸技艺并指导。请设计一段对话,要求包含活动主题、时间地点、邀请意图等关键信息,语言礼貌得体。
学生:______________(1分)
王老师: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学生:______________(1分)
王老师:谢谢邀请!具体是什么时间呢?
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希望您能现场展示剪纸技艺并指导同学们体验。(1分)
王老师:可以!我很乐意推广剪纸文化。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请结合内江传统文化,仿照以上句子,续写两个句子。(4分)
内江的传统文化如璀璨星河,熠熠生辉。资中木偶戏,指尖灵动演绎世间百态,是舞台上跳动的精灵;隆昌夏布,经纬交织诉说岁月沧桑,是布帛里流淌的诗篇;内江蜜饯,糖霜浸润凝结匠心独运,是舌尖上绽放的甜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5届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
1.C 解析:A 项“渝”读“yú”;B 项“惬”读“qiè”;D 项“斐”读“fěi” 。
2.A 解析:B 项应为 “声名远扬”;C 项应为 “高瞻远瞩”;D 项应为 “汗马功劳”。
3.A解析:A 项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能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有傲气,爱逞能,好表现自己,不能用来形容比亚迪的技术创新;B 项“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用于形容满足市场需求恰当;C 项“雷霆万钧” 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表现比亚迪在产业变革中的气势恰当;D 项“豪情满怀”体现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充满激情与信心,使用正确。
4.B“能否” 是两面词,而“是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 是一面,两面对一面,应删去 “能否” 。
5.D 解析:A 项:“在人工智能的广袤天地里” 是状语,A 错误。B 项:人物语言属于人物台词,戏剧三要素有戏剧冲突、舞台说明和人物台词,B 错误。C 项:“别具匠心” 是动宾结构 ,“脱颖而出” 是偏正结构,“异想天开” 是主谓结构,“入木三分” 是动宾结构,C 错误。D 项:对科幻小说特点及《三体》的表述正确,D 正确。
6.A B A恨,怨恨 B. 目,名作动,用眼睛示意
7.C 两个“以”都是“用”的意思。A项“若”分别是“你”和“如果”的意思;B项“之”分别是“到”和“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D 项,连词,表转折,然而,可是 / 连词,表承接 ,然后,接着)
8.C C.陈胜起义用武力推翻秦朝统治,而唐雎是通过智慧和勇气,以“士之怒”震慑秦王,没有使用武力手段。
9.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算了,死就要成就伟大的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壮士:大丈夫1分;举大名,成就伟大的名声1分;宁有种乎,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1分,句意1分,共4分)
10.(共8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盘珍羞直万钱。(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千骑卷平冈。(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1.指出一般人对不求甚解的错误看法,即认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1分),引出下文对不求甚解真正含义的探讨(1),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2.举了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应抱虚心态度,不能死读,要活读,要理解经典著作精神实质的观点(2分)。举了诸葛亮“观其大略”使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的事例,为“读书要活读,不能死抠一字-句,要把握整体”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2分),正反对比,相互配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
13.“平平读”指从大处着眼或者是观其大略(1分)。“不必太滞”指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答出其中一点就得1分,共2分)
14.所以,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不求甚解”和精读都是重要的读书方法,我们应根据书籍类型和自身需求灵活选择,二者相辅相成,帮助我们更好地从书籍中获取知识。(4分)
16.比喻;对偶;国家危亡、个人命运坎坷(或:山河破碎、身世飘零)(共4分)
17.以设问起笔,诗句采用问答句式,铿锵有力(或直抒胸臆,使感情悲怆)(手法2分)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或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或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思想感情2分)(共4分)。
分)。
18.从 以……为贤 吞并 没有谁、没有人(共4分)
19.蒙恬在外担当军事重任而蒙毅经常在朝廷出谋划策,(他们)被誉为忠信的大臣。(“任”“谋”各1分,句意正确1分,共3分)
20.蒙恬与周亚夫都深得皇帝信任。(1分)蒙恬收复黄河以南的土地,修筑长城,驻守上郡,威震匈奴。(1分)蒙毅经常在朝廷出谋划策。(1分)
[参考译文]
蒙恬,他的先祖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做到上卿。蒙骜的儿子叫蒙武,蒙武的儿子叫蒙恬。蒙恬曾做过狱讼记录工作,并掌管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蒙武担任秦国的列将,和王翦一同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了项燕。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蒙武又攻打楚国,俘虏了楚王。蒙恬的弟弟是蒙毅。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蒙恬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升官做了内史。秦国兼并天下后,(秦始皇)就派蒙恬带领三十万军队向北驱逐戎狄,收复黄河以南(的土地)。修筑长城,根据地理形势,设置要塞,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逶迤绵延万余里。于是渡过黄河,占据阳山,曲曲折折向北延伸。烈日寒霜,风风雨雨,军队在外十余年,驻守上郡。这时,蒙恬的声威震慑匈奴。秦始皇特别尊重推崇蒙氏,信任并赏识他们的才能。因而亲近蒙毅,官至上卿,他们外出就陪着秦始皇同坐一辆车子,回到朝廷就侍奉在国君跟前。蒙恬在外担当着军事重任而蒙毅经常在朝廷出谋划策,(他们)被誉为忠信的大臣。因此,即使是其他的将领大臣也没有谁能与他们争锋。
21. B 解析:虽然量子计算机有模拟复杂化学反应等优势,但说它将取代传统计算机用于所有领域,表述过于绝对。在很多日常应用场景以及一些对计算要求不高、成本敏感等场景中,传统计算机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常理推断,一种新技术很难完全覆盖并取代旧技术在所有领域的应用。所以该项不正确。
22. 2025年,人工智能将广泛应用于:医疗(辅助疾病诊断)、交通(智能交通调度)、工业生产(优化自动化生产流程)、智能家居(便捷家居控制) (每点1分,共4分)
23.科技发展为社会民生带来诸多益处,例如材料中提到的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了医疗诊断效率和教育质量,改善了人们获得医疗和教育服务的体验。社会民生的需求又为科技发展指明方向,像人们对住房稳定的需求促使政府利用科技手段监管房地产市场,推动相关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总之,科技发展与社会民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科技发展助力社会民生改善,社会民生需求拉动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答一点2分,两点5分,共5分)
24.第一次出现的含义是孤独、恐惧(强调“一粒虫”“一棵草”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在它浩荡的群落中孤单地面对自己的那份欢乐和痛苦);第二次出现的含义是放任自己、自由地生长(强调“一粒虫”“一棵草”(植物)随意生长的自由、放任)。(每点2分,共4分)
25.文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描写荒野中的树“都蹲着长,躯干一曲再曲,枝桠匐着地伸展”,与想象杨树“高扬着头、招摇而长”的不同的生长姿态(1分)形成鲜明对比(1分),突出了荒野中压抑的环境和带给自己的压抑感受(引出下文中的惊慌和恐惧)(2分)(共5分)。
26.“寂寞和恐惧”一方面来源于活儿干完后,独自一人面对空旷荒野和成群事物的孤独感;另一方面,是从村里带来的,是作者对人生孤独本质的认知。这些感受让作者更加渴望远离村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促使作者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意识到要像植物一样自由生长,探索自我的生命价值。(每点2分,共6分)
27.D 解析:D项中“自己的事情”并非指继续干农活等待村人召唤回归原来的生活,从文中可知,作者是想远离村人既定的生活模式,去做像植物一样自由生长、探索自我生命价值等属于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是。
28.(1)罗切斯特;圣约翰向简 爱求婚,希望她与自己一起去印度传教,简 爱最终拒绝了他。(2分)
(2)简 爱性格坚强,自尊自爱,追求平等和独立;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坚定的道德信念;她虽然身份低微、相貌平平,但不自卑,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尊严。(一点一分,任答两点2分)
29.(1)示例:学生:王老师您好!我是XX中学学生会代表小李。(1分)冒昧打扰,想邀请您来我校参与“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1分)学生:下周五下午2点在学校礼堂,请您到现场展示剪纸技艺并指导同学们体验。(1分)学生:太感谢您了!稍后我把详细信息发您微信,期待您的到来!(1分)(共4分)
(2)示例:罗泉豆腐,卤水点化凝聚传统技艺,是餐桌上飘香的传奇;威远穹窿歌谣,歌声悠扬传唱风土人情,是山乡中回荡的乐章 ;威远越溪牛灯舞,步伐矫健展现民俗风情,是乡村中灵动的画卷 。(答案不唯一,只要选择内江传统文化,符合上述结构即可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