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校联考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校联考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7 22:4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攀枝花市米易县九年级语文2025年中考模拟练习题(一)
注意事项:监测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14分)
阅读下面有关航天的材料,完成 1—4题。
材料一:
①1947年,36 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世界知名的火箭喷气推进专家,美国科学界一颗亮眼的新星。功成名就的他却从未想过要永远留在美国。
②1950年8 月23 日,钱学森告知美国国防部,他将携全家返回中国。很快,联邦调查局就声称钱学森准备带回国的行李中,有涉及美国机密文件,申请地方法院下达扣押令。然而调查显示,行李中根本没有。美国司法部又指示地方移民归化局,加大对钱学森的监控力度,将其扣押在羁押偷渡者的监狱,罪名是“企图运输秘密文件”。经多方努力,钱学森被保释出狱。可他并未获得自由,跟踪、监视以及无数次的听证会,让一家人不堪其扰。
③1955年9 月 17 日,被无理扣押长达五年的钱学森终于携家人登上回国的轮船。他告诉送行的朋友和记者:“我将尽我所能,帮助中国人民,建立一个幸福而有尊严的国度。”回国后的钱学森,全身心投入到国防科技事业,成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航天”这个中文词,正是钱学森从科学的角度准确定义的。1991年,钱学森被隆重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称号,直到今天,获此殊荣的只有他一人。
材料二:
①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 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若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泄漏气体,宇航员很可能死亡。
②太空强辐射是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它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 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③要克服的第三难关是空间碎片和流星体。空间碎片,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④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发动机在上升过程中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
材料三:
北京时间2021年 10 月 16 日0 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了解,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径向交会对接后,停靠时间将由神舟十二号的3 个月延长到6 个月,执行 180 天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将首次考核并验证空间站任务航天员长期在轨 驻留能力。
材料四:

我的孩子,如果可以
我想告诉你,世间的一切奥秘
告诉你山川大河,日升月落
光荣和梦想,挫折与悲伤。
告诉你,
燃料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东西。
火箭是,为了梦想,抛弃自己的东西。
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
死亡是,验证生命的东西。
宇宙是,让死亡,渺小的东西。
渺小的尘埃,是宇宙
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
而你,我的孩子,
是让平凡的我们,
想创造新世界的开始。
(摘选自电影《我和我的父辈》)
1.关于这四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材料一是人物传记,记述的是钱学森历经磨难回中国,一心投入国防科技建设的故事。
B.材料二是说明文,为我们说明载人航天飞行要做到防泄漏、防辐射、防撞击、降噪等方面。
C.材料三是新闻特写,报道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的成 功发射。
D.材料四是诗歌,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情怀,彰显了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的航天精神。
2.下列选项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材料一通过钱学森的经历,来展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
B.材料二第②段划线部分运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太空强辐射的类型。
C.材料三语言准确、易懂,读者阅读时很容易捕捉此次事件最具价值的信息。
D.材料四让我们感受到父辈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甘愿为中国航天献身的博大胸襟。
3.下列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运用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B. 四则材料都是以航天事业为说明对象,特征明确,角度丰富,内容详实。
C.材料三具体印证材料四中“新世界的开始”,中国航天事业又开启新篇章。
D. 四则材料综合呈现的是:历代航天人共同努力,实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
假如你是一名科普宣传员,在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计划向攀枝花市中学生宣传我 国的航天成就,你会如何构思自己的发言稿? 请结合材料,分点列出自己的发言提纲。(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每题3分,共 12分)
①戚继光至浙时,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①,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②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yóu)②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隆庆初,给(jǐ)事中③吴时来以蓟门多警,请召大猷、继光专训边卒。部议独用继光,乃召为神机营副将。会谭纶督师辽、蓟,乃集步兵三万,征浙兵三千,请专属继光训练。 帝可之。 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zè)④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摘编自《明史 ·戚继光传》)
【注】①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②大猷: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③给事中:官职名。④日昃:太阳偏西。
5.下列选项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赏罚信 信:诚信 B.帝可之 可:答应
C.继光为将号令严 将:带兵 D.边军大骇 军:军队
6.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
B.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
C.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
D.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
下面选项对“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戚继光做事雷厉风行,每次打败倭寇,功劳却都记在俞大猷身上。
B.戚继光做事雷厉风行,多次打败倭寇,名声在俞大猷之上。
C.戚继光做事雷厉风行,每次打败倭寇,名声远远没有俞大猷大。
D.戚继光做事雷厉风行,多次打败倭寇,功劳却都记在俞大猷身上。
8.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3 分)
A.“戚家军”名闻天下的原因:军队训练严格,因地形制阵法,武器装备精良。
B.军部商议后选用戚继光和俞大猷二人共同训练士卒,都任命为神机营副将。
C.选文叙事简洁,主要是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形象。
D.选文把戚继光和俞大猷的风格进行对比,突出戚继光治军严明、果敢坚毅。
9.将下列课内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9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唐雎不辱使命》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送东阳马生序》
(二)古诗词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0-11题。(共9分)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0.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
A.诗歌的前两句交代镜湖边的人家靠船出行,以船谋生。
B.诗歌中间四句运用记叙,其余四句运用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C.诗歌第五句写傍晚景色,给劳动的结束铺设祥和的氛围。
D.全诗表达诗人对镜湖美景、镜湖女的喜爱,对渔家美好生活的向往。
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镜湖女”的动人形象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结合本诗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每空2分,共6分)
抖音脚本(部分)
诗句 画面内容 画面声音 预期抓住的人物形象
女儿妆面花样红 ① 划桨声、水声 年轻美丽
菱歌缥缈泛烟津 湖面上笼罩着淡淡的水雾 ② 热爱劳动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两位农家少女携手相约,喜上眉梢 笑声、说话声 ③
(三)古诗文默写(9分)
12.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9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
《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江红》中使用典故暗示自己和国家的危难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一词中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 13—17题。
听,黎明的声音
①班上来了一位特殊的新学生,盲孩子李明。我更愿意叫她黎明,因为她身上有黎明的味道,有黎明的露水和光。那天,她穿着碎花裙,辫子上系着粉色蝴蝶结,神情茫然。她母亲告诉我,李明从小双目失明,是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这是她第一次和视力正常的孩子一起上课,她有些紧张。
②何止她紧张,我也一样。从教多年,她是第一个走进我课堂的盲孩子。我该用怎样的方式来面对她?班里的其他同学能否接受她?她能否完全融入陌生的课堂?
③我故意轻描淡写地介绍“今天,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就是刚获得全市钢琴比赛冠军的李明同学!"大家鼓掌之余,还发出阵阵赞许声。她则始终埋头摆弄着盲文笔。最好的保护就是不要刻意强调她的“特殊”,我这样想。
④“我们太常用‘看’来观察世界,忽略‘听’也是观察很重要的途径。如果我们用心聆听周围的声音:风声、雨声、笑声、脚步......就会知道世间的声音太丰富、太美妙了。”当堂课的作文主题是“大自然的声音”。我早就做好了功课,这个主题是李明的强项,应该会缓解她第一次上课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吧!
⑤听完暴风雨来临前后的录音,我朗读并讲解范文《暴风雨里的歌声》。李明上课的状态越来越放松,她不时抬起头,脸上偶尔会泛起一丝笑意,手里的盲文笔借助盲文字板不住地在厚厚的盲文纸上戳出一个个有规则的孔,像一颗颗星,在泛黄的纸上明亮。她戳孔时发出的细密声音,富有节奏,悦耳动听。
⑥这节课接近尾声时,我习惯性地说:“请大家默读教材第九页的《夏天交响曲》,看看作者抓住哪些声音描绘夏天 "
⑦话音刚落,我看见第一排的几个男生一边朝我挤眉弄眼,一边把脑袋偏向李明座位的方向。“请同学们不要东张西望,认真阅读文章!”我严厉地制止他们,我不允许他们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李明。
⑧教室里一下子出奇的安静。过了一会儿,班里一个非常文静的女生郭灿站起来说:“老师,这篇文章太棒了,我可以朗读吗 ”她的目光落到了李明身上。顺着她的目光,我看到李明伏在桌上。
⑨我猛然惊醒。我精心为她营造的安全壁垒,就在我让学生默读的时候土崩瓦解。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李明的心声——“这个世界静得只剩下漫无边际的黑。在寂寥的黑暗里,我摸索着前行。我能听见同学们翻书的声音,时钟里秒针走动发出的动静,甚至自己急促的心跳。但是此刻的我却不敢弄出一丁点儿声响。所有同学都在默读时,我做什么才是妥当的 五分钟竟如此漫长......
我领会了郭灿毛遂自荐朗读文章的用意。
平时,郭灿几乎不说话,自然,我们也就很少交流。我问过她几次问题,她也不回答,总是一个人闷头看书写字。时间久了,我也习惯了用我的“冷漠”对待她的“冷漠”。没想到,她竟是这样一个善良而细心的孩子呢!
郭灿大声朗读着,同学们感到讶异,这是平日里轻手轻脚,悄声细语的她吗 我带头鼓掌,教室里,掌声如雷。
郭灿腼腆地坐下,双颊绯红,很美。
从那以后,每堂课,我都用心去朗读文章,即使声音沙哑也从不间断。我要用我的声音给李明带来安全感,用声音唤醒她的笑容,带她走出黑暗,用明亮的心去看蓝天、白云、绿草、红花……
一天李明悄悄地送给我一个水杯,她说她心里清楚得很,我是特意为她朗读课文的。她想让我多喝水,润润嗓……我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我分明看到了她的眼睛,是长在心上的。她一定看得见黎明,看得见黎明的露水和光。
13.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⑦段划线句子中的“挤眉弄眼”写出男生对“我”的善意提醒:李明无法完成默读。
B.第⑨段对李明的心理进行了细致刻画,生动细腻地突出了她的敏感和不知所措。
C.本文讲述“我"凭一己之力帮助李明树立信心,从而适应新课堂,融人新班级的故事。
D.本文的语言典雅幽默、华美绚丽;情节跌宕起伏,达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14.第①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5分)
15.请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李明上课的状态越来越放松.她不时抬起头.脸上偶尔会泛起一丝笑意、手里的盲文笔借助盲文字板不住地在厚厚的盲文纸上戳出一个个有规则的孔,像一颗颗星。在泛黄的纸上明亮。
16.结合文章的内容.赏析标题的作用。(5分)
17.文中哪一个人物形象最让你感动 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8.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B.回到物是人非的故园,他每每触目伤怀。
C.《功勋》中屠呦呦的故事抑扬顿挫,具有感染力。
D.他殚精渴虑只为篡夺对公司的经营权。
19.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四川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并逐步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B.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校开设了陶艺、书法等超过10余门美育选修课。
C.从顺应历史潮流出发,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D.对老年人的优待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水平高的重要指标。
20.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在物质层面,它是全球化的贸易商品;
②“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靠考古学实证。”周畅说。
③在精神层面,它是一种文化符号。
④对中华文明来讲,物最初起源在神话故事里,黄帝的元妃嫘祖就教人种桑养蚕。
⑤并一直伴随着中华文明,没有迟到,也没有早退,还沿着丝绸之路走向了全世界。
⑥丝绸这么重要,是否起源于中国,中国人对世界的原创性贡献能不能得到确凿的证明,
A.④⑤①③⑥② B.④⑥②①③⑤ C.⑥①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③⑤④
名著阅读:
①下列关于《儒林外史》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3分)
A.《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
B. 小说中的严监生是一个以巧取豪夺、横行乡里著称的奸诈、卑鄙小人。
C. 王冕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淡泊名利,蔑视科举制度。
D. 书中通过描绘众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遭遇,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
②填空:《儒林外史》的作者是 代的 。(2分,每空1分)
五、作文(60分)
22.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
——傅雷《傅雷家书》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冰心《繁星●春水》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以“青春指引人”为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写记叙文。
(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攀枝花市米易县九年级语文2025年中考模拟练习(一)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现代文阅读(14分)
C(3分)解析:材料三是“新闻特写”错误,应属于消息。
B(3分)解析:“第②段划线部分运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中“作比较”错误,划线句子并没有使用这一说明方法。
B(3分)解析:“四则材料都是以航天事业为说明对象”错误。
参考答案:①回顾我国航天工程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各阶段成果。②着力介绍本次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以及太空行走的意义价值。③号召学生们向前辈学习,心怀梦想,勇攀科技高峰,热爱祖国。(应根据四则材料整合提纲,在遵从层次性、结构化、逻辑性的基础上,言之有理即可。)
古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5.C(3分)解析:“将:带兵”错误,应是“将领”的意思。
6.A(3分)
7.B(3分)解析:“屡”是“多次”的意思,因而排除A、C选项,“名”在此是“名声”的意思,故而排除D选项。
8.B(3分)解析:根据第②段“部议独用继光,乃召为神机营副将”,可知只任用一人,即戚继光。
【参考译文】戚继光到浙江时,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南方沼泽地很多,不利于骑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戚家军”驰名天下。
戚继光担任将领军令严明,赏罚分明,将士没有敢不听从命令的。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是当时的名将,戚的品行不如俞大猷,但果敢坚毅超过俞大猷。俞大猷是老将做事稳重,戚继光做事雷厉风行,多次打败倭寇,名声在俞大猷之上。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因为蓟门边防多次有紧急情况,请求让俞大猷和戚继光专门训练戍边士兵。军部商议后只用戚继光,于是下召让戚继光任神机营副将。恰逢谭纶视察辽、蓟两地军队,于是召集步兵三万,征募浙江士兵三千,请求专门交付给戚继光训练。皇帝答应了这件事。三千浙江兵到达,在郊外列阵,天空下起了大雨,从早上到下午(太阳偏西),士兵像树木一样站立不动。边防军队大惊失色,从此才了解戚继光军纪严明。
(每句3分,共9分)
(1)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
朝廷每天按时供给粮食,父母每年都给予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寒冷饥饿的忧虑了;
(二)古诗词鉴赏(9分)
镜湖女
(南宋)陆游
镜湖边居民擅长划桨行船,家家户户都把船作为生产工具。
船家女儿粉面如荷花般娇美,头顶翠荷小伞忙着采菱。
傍晚归来时一弯新月初升,采菱女子的歌声随着烟波荡漾。
回到家里再约西邻女伴,明天去湖桥看赛会迎神。
10.B(3分)解析:诗歌中间四句运用的是描写和记叙的表达方式,其余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来塑造形象。
11.(6分)参考答案:①镜湖女面容姣好,脸色红润(2分);②菱歌声(2分); ③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热爱生活(2分)
(三)古诗文默写(9分)
12.(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3)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4)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3.B(3分)解析:A项错在“男生对‘我’的善意提醒”,从后文中“我严厉地制止他们,我不允许他们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李明”可以得到印证。C项错在“我凭一己之力帮助李明”,从文中可知帮助李明的不仅“我”一人。D项错在“语言典雅幽默、华美绚丽”,本文的语言并未体现这两点。
14.(5分)参考答案:插叙(2分)作用:交代了“我”和郭灿很少交流的事实;突出以往的郭灿沉默寡言、不爱交流;为下文她大声朗读课文令师生惊讶做铺垫;同时与之后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丰富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主旨(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
15.(4分,任意选择一个角度答题即可)
参考答案:人物描写角度:对李明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1分),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李明上课专心致志、全身心定投入、越来越放松的情态(1分),表现了她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知识的渴望(2分)。
修辞的角度:运用比喻的方法(1分),将李明所写的盲文比作“一颗颗星”(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堂课所收获的知识带给她的光明与希望(2分)。(也可生动形象地表现她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知识的渴望)。
16.(5分)参考答案:标题新颖别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贯穿全文的线索(1分);“黎明的声音”一语双关,通过谐音暗含本文的主要人物之一是“李明”(1分),还象征希望和光芒(1分);体现本文的主旨,用爱心和智慧给弱势群体带去温暖和希望(1分);声音是师生、生生交流的美好媒介,“我”听李明的心声,郭灿听李明的心声,李明听“我”和郭灿用爱心和温暖传递的希望之声(1分),体现人性的善良和美好(1分)。(任意五点即可满分)
17.(6分)参考答案:文中的“我”:“我”是一个关爱学生,内心善良的老师。在李明初次来到班上上课时挖空心思制定适宜她的课堂以及日后每次为她朗读文章中可以看出。
“我”是一个富有责任感,富有教育智慧的人,从“我”对于李明这样一个盲孩子却一直谆谆教诲,极为上心,帮助她学习看出。
“我”是一个感情细腻,善于观察的人,从“我”一直注意李明的一举一动,能从李明的动作揣摩出他的心里想法看出。
“我”是一个善于反思,知错就改的人,从文中“我”改变习惯“冷漠”带头鼓起掌,对郭灿这个善意举动表达感谢,每次课上,带着情感用心朗读文章看出。(任意三点即可满分)
文中的郭灿:善良、细心、勇敢、聪明……
文中的李明:才华卓越、爱学习、懂得感恩……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B(3分)解析:A项“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不能形容创造力,使用对象错误。B项“触目伤怀”是指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C项“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悦耳,不能形容故事。D项“殚精竭虑”的意思是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在这里感彩错误。
C(3分)解析:A项属句式杂糅,应删掉“转型”或“迈”;B项属重复啰嗦,应删掉“超过”;D项属前后不一,应改为“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A(3分)解析:①③分别是从物质和精神层面,说丝绸的重要性,在句式上一致,先物质后精神,由此可排除C;④是说丝绸的起源,⑤中通过“并”字来承接④的内容,④⑤应在一起,故排除B、D。
(5分)(1)参考答案:答案:B
(2)(每空1分)清,吴敬梓。
五、作文(60分)
类别 一类文 52~60分 二类文 43~51分 三类文 36~43分 四类文 25~34分 五类文 0~24分
内容 20分 ①中心突出 ②内容很具体 ①中心明确 ②内容具体 ①中心较明确 ②内容较具体 ①中心不够明确 ②内容不够具体 ①中心不明确 ②内容不具体
表达 20分 ①病句不超1个 ②语言流畅 ③生动形象 ①病句不超2至3个 ②语言流畅③生动形象 ①大体通顺 ②病句多(4~5句) ①不通顺 ②病句多(6~7句) ①极不通顺 ②病句太多(8句以上)
结构 20分 ①完整 ②条理清楚 ③分段恰当 ①完整 ②有条理 ③能够分段 ①较完整 ②条理尚清楚 ③分段不恰当 ①不成篇 不成篇
评阅说明:
①字迹美观、卷面整洁的作文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加1-2分;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的作文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扣2分。
②如果抄袭试卷阅读材料定为五类文。
③作文中出现无标题或写错标题,写真实校名或姓名等情况,要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扣2分。
④作文中出现低俗的不规范的语言以及使用外语表达等情况,要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扣2分
⑤错别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