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石 壕 吏杜甫背景简介 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粥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后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渍。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渲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这首诗,叙述差变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
复习杜甫的《三吏》、《三别》:课文朗读整体感知: 2、画出难懂的句子,与同桌交流,然后举手发问。1、从内容上看,这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类似的诗歌我们
还学过什么?叙事诗。《木兰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诗人夜投石壕村,看到官吏捉人的故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shù,防守yú,越过Yù,老妇yè,小声哭泣新近
想一想 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写了几个人几件事?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有吏夜捉人四个人,四件事。(齐读第一节)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研读赏析: 想一想 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
举动?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捉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写故事的展开。在差役怒呼、老妇苦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齐读第二节)想一想想一想 从老妇那儿我们了解了哪些家事?诗人是怎样知道的?一家三男被征 二男新战死 寡媳衣不遮体
……听妇前致词(齐读第三节)想一想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
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说明兵役之苛酷及战争之惨烈。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地去了。可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妇希望以自家处境来博得差吏的同情,高抬贵手。想一想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差吏并不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逼老妇家出差役。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隐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母亲,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想一想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自请赴役,以保家中仅存的三个人。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之情溢于言表。想一想插上想象的翅膀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
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
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
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 “如”字用得很含蓄,假如没人哭,作者为何有此感觉?假如有人在哭,那么会是谁在哭呢?(齐读最后一节)想一想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骚乱终于停息,在死寂一般的深夜,仍听到抽泣之声,也许是寡媳在哭泣,也许是更多的人在哭泣。诗人第二天天明上路时,只跟老翁告别。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最后四句写故事结局——这个饱受战祸的家庭又遭
沉重的一击。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老翁的命运老妪的命运寡妻的命运乳孙的命运归纳小结天明――告辞――结局:暮――投宿――开端:夜――住宿――发展:高潮:线索:诗人的行踪时间顺序有吏夜捉人听妇前致词请从吏夜归独与老翁别夜久语言品味: 分析红体字的意境1、有吏夜捉人表现捕吏对村民突袭搜捕,令人惊骇。2、老妇出门看表现老妇很机警,为老翁出逃作掩护。3、急应河阳役既表现老妇想快些让家庭脱离危险的心情,
也表明前方战事紧急。
4、独与老翁别老妇被抓,儿媳不得出面,只有与逃回的
老翁告别,表现出家庭残破的凄惨景象。比一比1、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全诗,根据对
内容的理解,力争以最短的时间
背出全诗。2、检查背诵。 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
概括本诗的主题吗?讨论 诗歌叙述了捕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人也未能幸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民饱受战祸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含蓄地揭露了捕吏的凶残。小结 安史之乱中,陈陶之战,四万唐军一日内为国捐躯;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灭;邺城战役失利,郭子仪、李光弼等所率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尽…… 《石壕吏》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名篇,其凝重沉郁的风格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学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乱中遭受苦难的人们的深切同情,从中我们也看出了作者的矛盾心理。(歌颂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战争,希望能取得胜利;又写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集体背诵全诗观看视频分析修辞对偶拟人夸张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反复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课堂练习1、写出战争苛酷的句子: 。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这两句属 写法,
作用是 。
3、妇人致词内容分三层:
第一层:三子从军,两儿战死。
第二层:
第三层: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对比突出差役的凶狠及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家无壮男,十分贫困。为保家庭,自请服役。分析比较这三首诗在内容和体裁上有什么不同?1、内容:前两者属抒情诗,后一首属叙事诗。2、体裁:《望岳》、《石壕吏》属古体诗,《春望》属律诗。古体诗字数、句数不限,可以换韵。近体诗也叫格律诗,又
分绝句和律诗等,它受格律的严格限制。《春望》属五言律
诗,《望岳》像律诗,但由于不合格律,当属古体诗。仿说训练:
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体验,
一个人常常是得到幸福时浑然不觉,
一旦失去才认识其价值。正所谓:
温饱 是一种幸福,饥饿 才能体会;
健康 是一种幸福,病痛 才能体会;
是一种幸福, 才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