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素养练习
(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90分钟)
项目 识字与写字 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总分
等级
活动一.爱的启航(35%)
【爱的宣言:7%】
【为爱赋能:20%】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摄氏(sè) 煤炭(tàn) 苔藓(xuǎn) 温驯(xùn)
B.褐色(hè) 疲惫(bèi) 衣兜(dōu) 歧视(qí)
C.耽误(dān) 压抑(yù) 出版(bǎn) 誉写(yù)
D.茧子(jiǎn) 鼓励(lì) 枕头(shěn) 谨慎(jǐng)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吩付 游泳 耽误 脊背 B.编写 销毁 鼓厉 腼腆
C.规律 派遣 羞耻 遮蔽 D.精致 噪音 潮湿 机协
3.“庑”(wǔ)的意思最有可能与哪一项有关?( )
A.疾病 B.土地 C.宽广 D.房屋
4.用恰当的词语来替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商场里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真让人应接不暇。(目不暇接)
B.爸爸说做事要有主见,如果前怕狼后怕虎,那么什么事都难以做成。(畏首畏尾)
C.静静每次取得好成绩,就洋洋得意,令人敬佩。(心旷神怡)
D.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整天失魂落魄。(魂不守舍)
5.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表示说话吞吞吐吐)
B.“亲爱的,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表示话未说完)
C.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表示省略)
D.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表示省略)
6.对这段文字中场景描写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再进厨房,钟已敲过十二点了。母亲竟还在切芋头,旁边的篮子里,晾着洗好的青菜。锅灶却是冷的。母亲昔日的利落,已消失殆尽。看到我,她悄然惊醒过来,异常歉意地说:“乖乖,饿了吗?饭就快好了。”这一说,差点儿把我的泪说出来。我说:“妈,还是我来吧。”我麻利地清洗锅盆,炒菜、烧汤、煮饭,母亲在一边看着,没再阻拦。
A.暗示母亲已经老了 B.写出了“我”对母来没有按时做好饭的埋怨
C.写出了母亲的无助 D.暗示了母亲年纪已大和“我”对母亲的关怀
7. 对课文结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照应了文章的开头。
B.“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点明了主题。
C.《“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结尾强调父母对“我”不同的爱,深化了主题。
D.“……醒来,枕边一片湿”中的省略号表示作者没有写完。
8.对下列句子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神态描写)
B.我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语言描写)
C.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动作描写)
D.听了爸爸的话,我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心顶凉到了脚尖。(心理描写)
9.将下面短句依次填入句中的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
泱泱华夏,奉茶为礼。福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制茶工艺,自古以来便是出产名茶的胜地。而福建人对茶更是钟爱有加,一壶清泉、一泡好茶,换来的是一缕回甘、一室醇香。闽茶的翘楚当属政和白茶, 。就制作工艺来说,白茶是最早出现的茶类,品性质朴,深得“天人合一”的意境。中国最具文人气质的皇帝——宋徽宗曾称赞白茶“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
①其香氛清远悠扬 ②茶韵醇厚脱俗 ③令人一饮难忘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②①③
10.父母的爱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下列父母的做法属于爱的有( )
A.上学前妈妈都会给小丽整理好书包,送她出门,在门口默默地看着她走远。
B.小军的爸爸心情不好时就去喝酒,回来把气撒在他和妈妈身上,没头没脑地打他。
C.小林的父母督促小林在学习之余每天练习半小时的钢琴。
D.小敏的妈妈总是拿小敏和别人比,说小敏不如别人。
【爱的补白:8%】
11.父母不仅是我们的亲人,更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妈妈经常教育我做人要节俭,她常常说“克勤于邦, ”,勉励我要“ ,戒奢以俭”;每当我们在吃穿方面提出高的要求时,爸爸总会说:“由俭入奢易, 。”在我浪费粮食时,父母经常会告诫我“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感谢父母,他们用身体力行教会了我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12.这段文字中藏着三处错误,请你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找出它们并改正吧!
活动二、为爱读书(35%)
【第一站:走进家国大爱】
材料一:刚刚落幕的北京冬残奥会上,一大批科技成果在助残领域落地应用。从助力残疾人运动员训练、比赛的科学方案和服装器材,到遍布场馆的无障碍智能设备,科技的力量让冬残奥会更有爱、更精彩,也让残疾人运动员和更多残障人士的生活更便利、人生更出彩。
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表示,诸多冬残奥会科技充分展示了中国无障碍科技智能领域的高水平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科技在赋能冬残奥会的同时,也留下了丰厚的奥运遗产,为广大需求群体带来美好期盼。
材料二:在冬残奥会火炬接力火种汇集仪式和火炬传递中,智能仿生手以及上、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尤为亮眼,展现了“黑科技”改变残疾人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在冬残奥会火炬接力火种汇集仪式上,负责火种汇集的代表之一邵海朋双腿穿着助力外骨骼,在拐杖的辅助下走上主席台。2018年,他曾穿戴着外骨骼机器人挑战马拉松。借助机器人的力量行走,让因伤致残的邵海朋重燃对生活的信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研究员帅梅说,由该团队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基于传感网络和AI控制算法,能自动感知穿戴者的主观行动意愿,辅助其“随心而动”,实现快走、慢走任意切换,还能实现上下楼梯、上下坡等较为复杂的动作。火炬手穿戴完成该设备后,不需特别的训练,几十分钟后便可适应并驾驭机器人,实现人机协作。
在火炬传递中,残奥会冠军贾红光佩戴智能仿生手,顺利完成了传递。完成交接后,贾红光还向观众伸出“手掌”,与对方友好“握手”。据了解,贾红光佩戴的国产仿生手拥有10个活动关节和6个驱动自由度,可实现5根手指独立运动和手指间的协同操作,能够轻松完成握拳、击掌、握手等交互动作。
北京冬奥组委副秘书长、北京冬奥组委火炬传递专项团队主任徐志军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人们传递“科技改变生活、让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理念,激励更多残疾人勇敢面对生活,确立不抛弃、不放弃,独立自主生活的愿望。
1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冬残奥会从科学方案和服装器材,无障碍智能设备等方面助力残疾人运动员比赛
B.火炬接力火种汇集的代表邵海朋双腿穿着助力外骨骼走上主席台,挑战马拉松
C.东京残奥会冠军贾红光佩戴着智能仿生手,顺利完成了火炬传递
D.火炬手穿戴完智能设备后不需特别的训练,几十分钟后便可人机协作
14.对材料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
A.冬残奥会上科技成果的应用展示了科技的进步,体现了大爱
B.助力外骨骼可以帮助残疾人挑战马拉松
C.智能仿生手不仅帮助完成了火炬传递,还可以握手
D.智能外骨骼机器人能自动感知穿戴者的主观行动意愿,辅助其“随心而动”
15.材料二中的“之一”能否去掉?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5%)
【第二站:寻找爱的痕迹】
父亲的收藏
①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的墙上挂着布菜克的一幅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迹,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邦的乐谱。这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几乎是价值连城。我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则逸事的。读完后我唏嘘不已。太可惜了,我说。然后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去,问已退了休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父亲,这么多年,您收藏了什么?
②父亲一愣。过了片刻,父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没有,”父亲说,“我没收藏什么。”我听后,顿时狐疑起来,我知道父亲有一只木箱子,平时总是锁着的,里面到底装着什么?这么一想,我忍不住一阵窃喜,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
③“您别逗了,”我笑了起来,“您那木箱子里是不是有几件明清时代的官瓷?”父亲没有说话,只是摇头。“要不,就是徐悲鸿的《奔马图》、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父亲仍然摇头。我急了,“再不济,也有几块黄金白银或者祖传的玉镯什么的吧?
④父亲依然不慌不忙地看他的报纸,脸上露出温和的笑。过一会儿,父亲放下手头的报纸,问,“你真要看么?”我一个劲儿地点头。父亲走到卧室,搬出那只箱子,把它打开,然后开始一件件地拿出来。
⑤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
⑥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扉页上有某某学校三等奖字样,由于年代久远了,字迹己模糊得看不清楚;好几份我和小弟的检查书;一大扎一大扎我们姐弟三个写给父母的信件;然后就是几本剪贴簿,翻开来一看,是姐姐和我发在报刊上的涂鸦之作。
⑦父亲颇吃力地弯着腰,一边收拾着,一边说,“你看么,没有什么值钱的呀。”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有那么一会儿,我愣在那里。
的确,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就在那一刻,突然的,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分量。
16.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作者从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联想到了自己父亲也可能有所收藏
B.父亲一开始不愿意打开箱子,是他觉得不好意思,体会到了父爱的深沉细腻
C.作者看到父亲的藏品后十分失落,认为父亲没收藏什么值钱的东西
D.成绩单、奖状、获奖证书,写给父母的信件对父亲来说才是无价之宝
17.读横线的句子,想象一下人物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 )(2%)
A.没有想象中的名人字画,作者对被父亲的收藏震惊
B.看到箱子里都是小时候的物品,作者回忆起了童年
C.作者看到父亲的藏品后被父亲感动,体会到了父爱
D.作者因为父亲的收藏起了疑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保存这些物品
18.父爱深沉,最为细腻。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动人,如果将它们拍成“特写镜头”,你会抓住哪个细节呢 说说你的理由。(5%)
19.你对结尾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理解的?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其含义。(6%)
20.有人说,父亲的藏品普通,没有必要一一罗列。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解。(6%)
活动三、爱的感言(30%)
父母之恩深似海,父母之情高于天。日常生活中,你与父母一定有过许多的“特别”:特别的日子、特别的礼物、特别的对话......从这些“特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请你把它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要求: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400字,中心明确。
结束语:“感恩号”即将到岸,我们本趟的旅程也即将结束。希望试卷前的你也能从细微处体会父母之爱,学会感恩身边的点滴温暖!
试卷主体部分——参考答案
活动一:(共35分,词语一个1分,选择题每题2分)
启迪 脊背 忙碌 心疼 报考 磨灭 谨慎
1-10:B C C D C C D B C D
11.克俭于家 居安思危 由奢入俭难 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①《孟母三迁》中的“《》”改成“”
②逢改为缝
③如同 好像二选一删掉
活动二:(共35分,选择题每题2分)
13-18. B A
16-17:C C
不能去掉。(1分)“之一”的意思是其中的一个,不是全部。邵海朋是负责火种汇集的代表其中的一个。去掉之后会改变原意。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
18.抓住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体会父爱的细腻深沉。
19.结尾体现了作者理解了父亲的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爱。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父爱。
20.不同意这种说法。通过把父亲的藏品一件件罗列,物品普通,但是它能保存完好,体现了父亲平时对它们的爱护,表现了父爱的细腻。
活动三:(共30分)
书写与标题(5分)
表达真实情感或感受(25分)
字数不够,每行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