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年、月、日》(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年、月、日》(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18 12:4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76-79。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大月、小月等相关知识,初步了解其来历和原理。
2.在探究年、月、日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比较、推理等数学的思维。
3.体验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感受先人的聪明才智,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大月、小月等相关知识,初步了解其来历和原理。
2.在探究年、月、日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比较、推理等数学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暴露已知,展现疑惑
1.请学生介绍关于年月日的已知信息,板书形成知识的初步框架。
师:我们以前学过时、分、秒这些时间单位,知道1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那就是年、月、日。(板书课题)
师:关于年、月、日,同学们已经知道些什么了?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板书如下: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板书相关问题。
师:看了年、月、日的这些知识,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吗?(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心中的疑问)
师:面对一些公认的事实却不盲从,并能够去问“为什么”,这样的同学是在进行真正的思考,这样的学习精神最宝贵。老师也问一些问题,大家如果觉得好,也给老师热烈的掌声。
师:年、月、日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这三个字命名?
二、深入探究,自主建构
1.探究一年天数为什么不一样。
(1)介绍“年”的含义,使学生知道一年大约是365天6时。
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为什么一年的天数不一样”这个问题吧。我告诉大家,你们说的一年有365天或366天,这两种天数实际上都不对,但是又都对!
师:这个事情跟“年是什么意思”紧密相关,要说清楚,我们得从太阳、地球、月亮的故事开始说起,请看屏幕。
呈现三球图片,然后呈现地球“说的话”:我是地球,我总是绕着太阳转动,转一圈所用的时间就叫一年,大约是365天6时。
师:同学们,理解什么叫“年”了吗?对,年就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所用的时间。一个问题解决了!(擦掉“年”那里的问号)
师:不过,一年是365天吗?(不是)是366天吗?(也不是)所以这两种天数都不对,但为什么又说它们都对呢?
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和推理,理解一年为什么有365和366两种天数。
呈现2013年至2017年的空白表格,教师告知学生统计过那几年的天数,发现情况如右表所示(每年的天数逐个呈现)。
师:你看,这两种天数又都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在学生充满疑惑心理的时候,适时出示“地球绕太阳一圈大约需要365天6时”的信息。
师:同学们不妨对照刚才地球说的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后反馈。结合学生的回答,逐步呈现其中的原因(如下表格):一年若是365天,那就少算6小时;到第四年时,一共少算24小时,也就是1天;这1天加在第四年,那这一年就有366天了。
(3)教学平年和闰年相关知识。
师:同学们的分析完全正确!就是因为一年的时间不是整天数,因此古人就用上了数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和调整,于是就产生了两种不一样的天数——365和366。同学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那就看你们能不能填对下面的表格。(呈现2017年至2021年的表格,如右,但天数空白)
学生口答,简单说理,得出答案。然后教师教学平年、闰年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观察,得出“四年一闰”的结论。
师:学到现在,又有哪几个问号可以擦去了?(生答略)同学们,我们提出了问题,又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最有意义的学习。
2.探究一个月的天数为什么不一样。
(1)介绍“月”的含义和一年12个月的由来。
师:接下去的几个问号都跟“月”有关,让我们来听听月亮是怎么说的吧。
(如图)呈现月亮的“话”,生默读。
师:你看懂了什么?哪几个问号又可以擦去了?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360天和365天不相符,怎么办?
师:在很早以前,人们根据月相的变化规律,规定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都是30天。(呈现下表)不过这样一来,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师:你的计算真快!是的,这样设置,一年至少会少5天。12个月的天数跟一年的天数对不上了,怎么办呢?(生思考)
师:如果你是古人,会有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方法)
师:对呀,你的问题意识特别强!那么,现在每月天数这么复杂的情况,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探究解决的办法,教师以微课介绍相关历史。
动画介绍古罗马统治者凯撒、奥古斯都在每月天数和大小月等方面所做的设置与调整。
回顾视频,演示,引导学生理解设置大小月、二月天数时的数学元素(每月天数在30的基础上有加有减,但总和不变),认识到古罗马的方法也就是对这5天的个性化处理。
学生再次发现问题:闰年一年366天,多出的1天怎么办?
师引导学生理解闰年2月份是29天的道理。
师生整理每月的天数情况,教学大小月知识。
师:古罗马的历法传承至今,就形成了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历法设置。
组织学生查看年历(预先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年历),师生共同整理每月的天数情况,形成如下板书。
(5)介绍“拳头记忆法”,学生记忆、练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