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被动运输不需要细胞供能、主动运输需要细胞供能、细胞的胞吞和胞吐 课后练习(含答案)高中生物学 必修1(苏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2.3.2 被动运输不需要细胞供能、主动运输需要细胞供能、细胞的胞吞和胞吐 课后练习(含答案)高中生物学 必修1(苏教版201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19 17:2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被动运输不需要细胞供能、主动运输需要细胞供能、细胞的胞吞和胞吐
【夯实基础】
1. (2024南京期末)下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该运输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吞或胞吐
2. (2024宿迁北附同文实验学校期中)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胃蛋白酶原)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 胞吐 B. 自由扩散 C. 协助扩散 D. 被动运输
3. (2024泰州兴化期中)主动运输不同于自由扩散的特点是(  )
①不需要载体蛋白 ②低浓度→高浓度 ③消耗能量 ④需要载体蛋白 
⑤高浓度→低浓度 ⑥不消耗能量
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⑤⑥ D. ①④⑥
4. (2024泰州兴化期中)白细胞能吞噬侵入机体的绿脓杆菌,以下各项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 主动运输 B. 被动运输
C. 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 D. 细胞质膜的流动性
5. (2024泰州兴化期中)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胞吞、主动运输
C. 主动运输、胞吞 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6. (2024淮安期末)载体蛋白几乎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生物膜上,图为载体蛋白通过构象改变介导某物质进入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 该物质不可能是葡萄糖
C. 载体蛋白构象的改变是可逆的
D. 载体蛋白的数量会影响该物质的运输速率
7. (2024扬州高邮质量检测)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O2扩散出细胞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Na+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C. 水分子更多的是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细胞需消耗能量
8. (2024泰州兴化期中)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KNO3溶液中吸收K+和NO的曲线图。影响甲、乙两点和乙、丙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 载体数量、能量
B. 能量、载体数量
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 能量、离子浓度
【提升素养】
9. (2024徐州期末)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研究表明细菌能通过外排系统不断地排出抗生素分子(如四环素和大环内酯等),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H+进入细菌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B. 大肠杆菌外排大环内酯属于主动运输
C. 大肠杆菌外排四环素属于协助扩散
D. 添加载体蛋白抑制剂有助于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10. (2024南京师大附中期末)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质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质膜上一定具有缬氨霉素受体
B. 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能量
C. 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
D. 缬氨霉素和磷脂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11. (2024扬州邗江期中)下图甲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物质运输的方式),图乙表示方式②的运输速率与能量的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A. 性激素以①方式进入细胞
B. ①③④三种物质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
C. 与方式③相比,方式②逆浓度梯度运输并消耗能量
D. 图乙中a、b两点运输速率的限制因素分别是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能量
12. (多选)(2024泰州靖江高级中学阶段测试)下列4幅曲线图为物质X跨膜运输时的4种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 ② ③ ④
A. ②和④需转运蛋白协助
B. ③不一定是自由扩散
C. ①和④都需要ATP供能
D. ④一定是主动运输
13. (2024扬州邗江期中)海水稻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稻资源,与传统耐盐碱水稻相比,海水稻具备更为优良的耐盐碱性,其能在土壤盐分为3‰~12‰、pH为8以上的中重度盐碱地生长。下图是与海水稻耐盐碱性相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SOS1和NHX为膜上两种蛋白质
(1) 据图分析,Na+进入细胞和液泡的运输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 海水稻通过调节相关物质的运输,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细胞液的渗透压,有利于细胞________,从而提高其耐盐碱性。
(3) 盐碱地的土壤pH呈碱性,但海水稻根细胞的液泡中pH却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 过量的Na+进入根细胞会对其产生毒害,由图分析海水稻能缓解该毒害的作用机理一是H+借助______________顺浓度梯度从细胞质膜外运输到____________形成的势能,为Na+从细胞质基质运输到细胞质膜外提供了动力;二是H+借助转运蛋白NHX顺浓度梯度从________内运输到细胞质基质形成的势能,为Na+从细胞质基质运输到液泡内提供了动力。
第2课时 被动运输不需要细胞供能、主动运输需要细胞供能、细胞的胞吞和胞吐
夯实基础
1. C 2. A 3. B 4. D 5. B
6. B 该物质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A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所以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错误;载体蛋白通过构象改变介导某物质进入细胞,载体蛋白构象的改变是可逆的,C正确;该物质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载体蛋白的数量会影响该物质的运输速率,D正确。
7. C CO2扩散出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Na+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水分子可以直接穿越磷脂双分子层或借助水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主要是借助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C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8. B
提升素养
9. C 分析题图可知,H+进入细菌细胞为顺浓度梯度、需要蛋白质的协助扩散,A正确;大肠杆菌外排大环内酯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图中显示大肠杆菌外排四环素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大肠杆菌通过外排系统不断地排出持续涌入的抗生素分子时需要转运蛋白参与,添加载体蛋白抑制剂不利于抗生素分子的排出,从而降低细菌的耐药性,D正确。
10. C 缬氨霉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质膜上,微生物的细胞质膜上可能含有缬氨霉素受体,但其他生物的细胞质膜不一定含有缬氨霉素受体,A错误;结合题意“将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和题图中缬氨霉素运输K+的过程不消耗能量,可推测K+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正确;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其与磷脂都不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
11. D 性激素的本质是固醇类,为脂溶性物质,主要通过①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A正确。①表示自由扩散,③④表示协助扩散,故①③④三种物质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B正确。③表示协助扩散,②表示主动运输,与方式③相比,方式②逆浓度梯度运输并消耗能量,C正确。a点随着能量增加,运输速率增加,则a点转运速率的限制因素是能量;b点能量供应增加运输速率不再增加,因为载体数量有限,D错误。
12. ABD
13. (1)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2) 增大 吸水 (3) H+能够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根细胞的液泡中 (4) 转运蛋白SOS1 细胞质基质 液泡
解析:(1) Na+由细胞外进入细胞的过程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为协助扩散;Na+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的过程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能量来自H+跨膜运输的电势能。(2) 海水稻通过调节相关物质的运输,减小细胞内的渗透压,增大液泡内的渗透压,有利于细胞吸水,从而提高其耐盐碱性。(3) 由于H+能够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根细胞,因此可出现盐碱地的土壤pH呈碱性,但海水稻根细胞间的pH却呈酸性。(4) 过量的Na+进入根细胞会对其产生毒害,结合题图可知,海水稻缓解该毒害的作用机理是H+借助转运蛋白SOS1顺浓度梯度从细胞质膜外运输到细胞质基质形成的势能,为Na+从细胞质基质运输到细胞质膜外提供了动力;H+借助转运蛋白NHX顺浓度梯度从液泡内运输到细胞质基质形成的势能,为Na+从细胞质基质运输到液泡内提供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