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按钮使用说明:点击进入内容导航,浏览并链接到相应知识点点击可以回到你刚刚浏览过的那张幻灯片天安门“水立方”中南海自然地理环境活动 读图,归纳说出北京的地理位置。 一、北京的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位于中国东部北方地区(华北北部地区),离海洋较近。
2、经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东八区。
3、相对位置:东南与天津相临,其它方位与河北省相临。 活动 读图,归纳说出北京的地形特征。二、北京的地形特征
1、以平原与山地为主。
2、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东南部属于华北平原,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 活动 (1)找出北京五大水系——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拒马河、泃河,说一说它们的大致流向,想一想,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北京的地势有何关系?
(2)找出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说一说这些水利工程的位置特点和主要作用。活动读北京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说出北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三、北京的河流特征
1、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属海河水系。
2、河流多自西北向东南流,水量不大,水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四、北京的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7、8月常有暴雨。活动读北京、天津、张家口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任务。(1)说一说北京年平均气温高于张家口的主要原因。
海拔较低,纬度较低。
(2)议一议北京年降水量多于天津和张家口的主要原因。
相对天津,北京多地形雨,相对张家口,北京离海近。 政治文化中心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一、独特的历史文化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区、内蒙古高原交会的枢纽地带,距离渤海和东北地区都比较近,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应在这里融汇交流,共同促进了中华北民族的发展。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
二、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目前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典型的民居建筑,院落宽敞别致,日常起居方便。 京剧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阅读历史悠久的北京
北京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六七十万年前,先民就开始在这一带生息繁衍。公元前11世纪,在潮白河和永定河冲积平原西北部今北京城一带,出现了扼守太行山和燕山之间的交通要冲——蓟城。金代,在这里建中都。元朝则改称大都。明、清两代相继将其作为都城。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它成为世界上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目前,北京共有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八达岭长城天坛颐和园三、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所在地,设有众多国家机关。
北京有100多个外国大使馆和许多国际组织驻华机构,是全国对外交流的中心。
北京教育、科技和文化发达。集中了众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还有规模宏大的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诸多文化场所。国家教育部中国外交部驻华美国大使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活动(1)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2)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收集资料,扮演导游角色,向同学介绍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 北京前门大街始建于明代,当时称为“天街”,现在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它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是反映北京传统文化的大舞台……城市建设成就活动 北京具有哪些功能区?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地域面积有何变化。 活动 归纳北京的城市面貌的发展特点 。 一、城市形态面貌的变化
北京现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北京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经过不断的改造扩建,目前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占地44万米2,布局严整,气势宏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广场东侧为国家博物馆,西侧为人民大会堂,北侧屹立着天安门,天安门前的大街叫作长安街。广场中设有升国旗的基座,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碑,碑南为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是中国的重要象征。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政治集会和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迎接外国元首举行礼仪的地方。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阅读 北京市城区的路网结构以矩形环状为主,道路多以此为依托,与经纬线平行网状分布。先后依托城市扩展,建设了二、三、四、五和六环路。总长度超过940公里的北京七环路将于2015年全线通车。2011年末,北京全市公路里程21319公里,足以绕地球半圈。北京是世界上地铁最发达的大都市,日均客流量超过一千万。2013年初北京地铁总长度超过456公里,全球第一。 活动 读图,并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北京市内交通特点。 京哈、京沈、京津塘、京石、八达岭、京承、京开等多条高速公路流经北京。全市铁路总里程962公里,京秦铁路、京哈铁路、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京原铁路、京包铁路、京承铁路、京通铁路、京津城际高铁、京沪高铁等多条铁路干线汇集于此。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在2012年达到8192.9万人次,位居全球第二。 活动 读图,并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北京市对外交通特点。活动 北京是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有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包兰等铁路干线连接北京。读图,请把下面四条铁路线的名称在图中标注出来。京 包 线京 哈 线京 沪 线京 九 线京 广 线二、交通建设
北京城市道路、地铁、轻轨铁路组成了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多条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在北京交汇,对外陆上交通便利,北京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世界第二,对外航空运输发达。 阅读材料,归纳北京的产业特点。
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0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3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058.3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92.4亿元,增长7.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091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3797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8:22.8:76.4。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189.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139.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99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国内外旅游人数达到2.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216.2亿元。 活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国国家体育场二、产业建设
因主要职能的要求,北京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金融业、会展业、文化体育产业和旅游业发达。
第二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汇集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 北京的绿化建设
北京十分重视城市的绿化建设。在城市外围修建绿色生态屏障;在新建道路两厢进行绿化,沿着城市的三环路、四环路和五环路营造环状绿地;在中心城区修建众多生态公园;在居民区留出一定的空间作为生态绿地,为市民提供游憩场所。通过北京人民的不懈努力,首都逐渐形成了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秀美景观。阅读 北京人多车多,交通问题备受关注。解决北京市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同学们有着不同的建议。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同学甲:调整人们的上下班时间,错开人流和车流高峰。
同学乙:多修道路,多建立交桥。
同学丙:限制私家车数量,实行“公交优先”的政策。
同学丁:提高公交车票价,以减少乘客数量。 活动 北京在实施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时,遇到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改扩道路上有一幢名人故居,如果按规划路线修路,就必须拆掉名人故居;否遇,道路就得改线,可这样做,又有损于城市道路系统的总体布局。对此,你有什么见解?活动课堂练习 读图北京市简图,回答1~3题。
1.北京的经纬度位置是大致是 ( )
A.40o,116o
B.40oN,116oE
C.40oN,116oW
D.40oS,116oE
2.图中甲海域和乙省级行政区
域单位分别是 ( )
A.渤海、天津
B.渤海、山东
C.黄海、河北
D.渤海、河北
3.流经北京的河流属于 ( )
A.海河水系 B.滦河水系
C.黄河水系 D.长江水系BDA4、读北京示意图,回答下列
问题。
(1)据图归纳北京的地形特征。
以平原和山地地形为主,东
部和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缘,地
形较平坦,北部和西部有燕山
和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地形起
伏大。
(2)北京境内有多条河流,但
北京仍然水资源非常紧张,这
是为什么?
北京境内河流水量不大,且
季节分配不均;北京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水量较大;浪费水(利用率低)和污染现象较严重。 课件53张PPT。按钮使用说明:点击进入内容导航,浏览并链接到相应知识点点击可以回到你刚刚浏览过的那张幻灯片天山位置与范围活动 (1)说出新疆在全国中的位置特点及海陆位置。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纬度范围。
(2)找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的国家。
(3)归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范围。一、地理范围
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占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二、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
2、经纬度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3、相对位置:新疆边境线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新疆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西部大开发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指的“西部”,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西部大开发,应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又称第二亚欧大陆桥)、长江和西南出海通道,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成(都)昆(明)等经济带,并带动西部广大地区的发展。
国家重点支持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国家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阅读活动 想一想,邻国众多的地理位置,对新疆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活动 读图,找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归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特征。一、地形特征
新疆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
天山山脉横亘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天山山体高大,山间分布有一些盆地,如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其中吐鲁番盆地底部是中国陆地最低点。天山天池昆仑山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活动 阅读乌鲁木齐(上)和喀什(下)的气候资料,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归纳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共同特点,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
(3)比较两地气候的差异,并简要说明形成原因。二、气候特征
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新疆盆地内部沙漠、戈壁广布,植被稀少。
受纬度和地形影响,与南疆相比,北疆气温较低,降水较多。
由于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甜菜、小麦和瓜果的生长。 活动 读图,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河流——塔里木河和额尔齐斯河。比较两条河流的特征。三、河流特征
新疆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湖泊数量较多,多为内流湖和咸水湖。
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新疆河流稀少,水量不大,多时令河。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为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新疆的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新疆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类型多样,人均土地拥有量多。新疆草地资源丰富,耕地数量有限,但仍有一些可垦荒地。
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
力巨大。石油、天然气、煤、金、
铬、铁、铜、镍、石棉、石灰石、
钠硝石都很丰富,还拥有新疆软玉、
水晶、玛瑙等特色矿产。阅读新疆的气候资源
新疆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由于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甜菜、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杏、桃、犁、葡萄、哈密瓜等水果蜚声中外。
新疆风能资源比较丰富。近年来,在风力较强区域建立了风力发电场。
天山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南疆的光照与热量条件优于新疆,而北疆的水分条件优于南疆。
新疆降水甚少,地区分布也不均匀。一般来说,山区多于盆地,迎风坡多于背风坡,盆地、谷地为少雨区。阅读坎儿井
坎儿井是指在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渠道汇集地下水,并引至地面用于灌溉的水利设施,大体由竖井、地下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坎儿井属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新疆现有1000多条坎儿井,全长约5000千米,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吐鲁番盆地。阅读坎儿井内部从空中俯瞰坎儿井活动 如何评价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玲玲和贝贝发表了个人见解。想一想,他们的观点有没有道理?分组讨论,评价新疆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 对自然资源进行评价,不仅要了解总量,还要了解人均占有量。 玲玲说得对!自然资源的评价还包括质量、分布……社会经济面貌新疆长绒棉新疆哈密瓜活动阅读2011年全国和新疆部分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比较表,归纳新疆农业特点。
一、农业特征
新疆逐步形成了棉花、小麦、甜菜、瓜果和畜牧等优势产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长绒棉、啤酒花和甜瓜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生产基地。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收购量连续多年位于居全国第一,近年棉花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新疆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地,以纤维长、色泽好、品质高而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结合新疆自然条件,讨论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条件,以及影响棉花种植空间分布的因素。
活动 昼夜温差大,可以有效抑制棉花病虫害的发生。 空气湿度小,有利于棉花生长和收摘。活动阅读2011年全国和新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较表,归纳新疆工业特点。 二、工业特征
新疆工业发展很快,建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学、钢铁、煤炭、纺织、建材、食品等。
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相继建成了油田。 活动读图,归纳新疆交通特点。 (1)新疆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2)新疆为什么内河航运不发达?
(3)新疆的铁路分布有何特点?其成因是什么?
(4)在图中找出新疆主要机场。说一说,新疆为什么适合发展航空运输?
(4)归纳新疆的交通运输发展特征。 三、交通运输
新疆的交通运输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新疆的交通发展迅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铁路连通全区主要地州。
新疆现为中国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新疆管道线路长,发展很快。 活动 新亚欧大陆桥是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铁路大动脉,中国境内由陇海、兰新、北疆铁路组成,在新疆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对接。阅读相关地图,了解新亚欧大陆桥的基本走向,说一说它对新疆开放开发的重要意义。 活动 “新疆是个好地方”,不仅有着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更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积淀。你了解图中的景点吗?请把你知道的景点介绍给同学;分组讨论,为新疆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天山天池“荫房”魔鬼城喀纳斯河月亮湾四、第三产业的发展
新疆以加快旅游开发、促进商贸流通、发展社区服务为重点,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新疆是中国拥有边境口岸数量最多的省区。
2010年,国务院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促进了新疆跨越式发展。 霍尔果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境内,与哈萨克斯坦隔霍尔果斯河相望。
该口岸发展历史悠久,交
通条件较好,服务功能齐
全,运输量增长较快,是
中国与中亚各国通商的主
要口岸,也是新疆对外开
放的重要窗口。阅读生态环境保护自学讨论自学提纲:
(1)新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2)为什么新疆一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新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应如何治理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
(4)以新疆为例,就如何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谈一谈你的看法。 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
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新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新疆干旱区面积广,生态脆弱,人为原因: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
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治理新疆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在开发过程中,注意开发与保护并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休耕)、生物资源(轮牧,保护和恢复植被)、水资源(合理分配)等等。。 活动 为了确保投资的合理性,许多企业需要对新疆的发展条件和产业状况展开调研。请你判断下表中的投资领域是否为优势产业,并进行发展条件分析。 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新疆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于中国西北部 B.位于中高纬度地区
C.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D.位于大陆西部沿海地区
2.新疆境内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
A.山地与盆地 B.山地与高原
C.平原与盆地 D.丘陵与平原
3.与北疆相比,南疆气候具有的特点是 ( )
A.年降水量稍多 B.风力更强
C.平均气温较高 D.光照较弱
4.新疆境内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
A.乌鲁木齐 B.霍尔果斯
C.喀什 D.深圳
5.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内蒙古自治区
C.华北平原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ACCD
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写数字代号表示的
邻国和邻省区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2)填写字母代号表示的
地形区名称。
A_______________山脉
B_______________山脉 C_______________山脉
D_______________盆地 E_______________盆地
(3)填写字母代号表示的河流名称。
a 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蒙古哈萨克斯坦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阿尔泰蒙古天山昆仑准噶尔塔里木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本课结束湖南教育出版社 制作内容导航导入新课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环境课堂练习社会经济面貌生态环境保护课件48张PPT。位置与范围(1)找出台湾省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台湾岛、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等岛屿等地理事物。
(2)找出北回归线及穿过的地区。
(3)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说一说台湾岛以哪一种地形为主。
(2)看一看,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找出台湾岛的最高峰。
(3)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地势特点的形成原因 。活动一、台湾的地形特征
1、地形特征:
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2/3);地势大致东高西低;山脉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中央山脉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米。
2、多山地形的成因:
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挤压形成多山的地形,同时,台湾也因此成为地震多发地区。 读图,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台湾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年平均气温整体较高(山地除外),年平均气温南部高北部低——纬度;山地气温低,周围平原气温高——地形。 活动 读图,说出台湾岛东部与西部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差异主要原因。
台湾岛的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台湾中东部为南北延伸的山脉,东部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活动 读图,找出浊水溪,说出台湾岛的地势特点;议一议,为什么台湾岛上的河流都比较短促,水能资源蕴藏量却相当丰富?活动受山地地形和降水丰富的影响,台湾岛的河流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读图,指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讨论这条界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
台湾中东部为山脉,海拔高,气温较低 。活动 阅读台湾岛交通及工业中心分布,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 (1)找出桃园、高雄、基隆等城市。
(2)台湾岛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3)分析台湾岛的铁路线分布特征及原因。
环形分布,受地形和人口经济的影响。
(4)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进口-加工-出口 四、资源特征
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樟、红桧、扁柏等。
矿产资源多样,主要有煤、石油、金、铜、硫黄等。
周围海域的水产资源也很丰富。红珊瑚课堂练习
读台湾岛主要经济作物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据图归纳,台湾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是 ( )
A.茶叶 B.香蕉
C.菠萝 D.甘蔗
2.台湾岛内茶叶的分布特点是( )
A.茶叶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B.茶叶主要分布热带地区
C.西部平原是茶叶的主要产区
D.茶叶产地与菠萝产地一致
3.台湾主要经济作物中,近些来,种植面积明显减少的是 ( )
A.茶叶 B.香蕉
C.菠萝 D.甘蔗DAD4、读台湾地理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台湾岛是中国第_____
大岛,与台湾最近的省份是甲
省,其简称是_____,甲省与
台湾岛之间的水域乙,其名称
是__________ 。台湾岛南临
丙海,其名称是_______海。
(2)图中台北与福州之间的
直线距离约为_______千米。
(3)台湾岛的主要地形是?
_______,图中①山峰是台湾
最高峰,其名称是______,它位于___________山脉。
(4)图中②城市的名称是 _________,根据地理位置判断,该城市的气候类型应是_______________。
(5)图中③为台湾最长的河流,其名称是__________。 一闽台湾海峡南260山地玉山台湾山脉高雄热带季风气候浊水溪本课结束三堡中学初二地理组 制作(1)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等岛屿。(2)描述台湾省的地理范围。(3)根据比例尺,估算台湾省高雄市与福建省厦门市之间、台北市与福州市之间的直线距离。一、台湾的地理位置
1、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南部,台湾省位于北半球低纬度,位于东半球。
3、台湾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北通东海,南接南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
二、台湾的地理范围
台湾省的主要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千米2。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 收集资料,请从地缘、血缘、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说一说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活动 两岸人民同为中华民族,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台湾和福建等省的许多居民都共同尊奉妈祖。阅读台湾——中国神圣领土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一千多年前,大陆与台湾就建立起航海联系。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887年,清朝正式设置台湾省。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省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省回到祖国怀抱。近年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交往联系日益频繁。自然地理环境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归纳台湾岛的地势特征。
(2)说出台湾岛的地形分布格局。活动阅读阿里山
阿里山山势雄伟,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14℃左右,是著名的观光避暑胜地。这里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阿里山铁路是世界著名的高山铁路,从起点站到终点站,海拔上升了2000多米,沿途景致迥异,搭乘火车犹如置身于自然博物馆。玉山
玉山位于中国台湾省中部。 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台湾南部的屏东县周围),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97米,不仅为台湾岛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森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4日凌晨生成,5日加强为台风,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再次登陆。从生成到结束9天里给中国多省市带来严重创伤,其中台湾受创最严重。8月8日,"莫拉克"在台湾中南部多处降下刷新历史纪录的大雨,亦称八八水灾。台湾当局最新估计,在“莫拉克”台风中遭受灭顶之灾的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罹难人数约380人,截至8月25日18时全台湾在此次风灾中的遇难死亡人数461人,失踪192人,受伤46人。 台湾森林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52%,多分布在东部山地。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义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区,木材储量多达3.26亿立方米,树木种类近4000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300多种,其中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樟脑和樟油产量更是占世界总量的70%,居世界首位。
台湾岛发现的矿产资源约有110余种,具实际开发价值有20多种,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金、银、铜、铁等,但是台湾矿产资源的储量都不大。
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因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丰富,被称为天然的“海洋生物牧场”。台湾有经济价值的捕捞鱼类有20多种。台湾省的珊瑚非常知名,产量曾占世界市场的80%左右,因此台湾有“珊瑚之乡”的美誉。 阅读材料,归纳台湾的资源特征。活动三、台湾的河流特征
台湾岛独流入海的河流达600多条。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全长186千米。
受山地地形、面积狭小和降水丰富的影响,台湾岛的河流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三、交通运输
台湾岛交通运输发达,除中部山区外,铁路、公路遍及各地。
环岛建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是台湾最大的机场。
主要海港有高雄、基隆等。 发展中的经济(1)说出台湾岛的主要农产品,议一议,这些农产品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2)说出台湾岛主要农产品的分布规律,议一议,农产品分布规律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3)除了种植业外,台湾还有哪些农业部门也较发达?活动 阅读台湾近年来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单位:万吨)和课文相关部分,归纳台湾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新趋势,议一议,台湾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活动一、农业特征
台湾种植业过去主要生产水稻,现在亚热带和热带水果、茶叶、甘蔗成为台湾的主要农产品,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这些农产品的种植。台湾的主要农产品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和低缓丘陵区。台湾的畜牧业、渔业和林业也较发达。
近年来,台湾省农牧业生产专业化、企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和甘蔗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水果、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其它农业部门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阅读台湾台湾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归纳台湾工业发展特点。 活动 阅读台湾近年来出口货物分类(单位:亿美元) ,归纳台湾工业发展特点。 活动二、工业特征
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台湾省基本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门类有电子、家电、食品、服装、机械等。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 阅读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面积约9千米2。潭中有一个小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状若圆日,南半湖状若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日月潭群山环抱,碧波晶莹,青峰倒映,景色甚美。 阅读近几年入台旅游人数变化表,说一说,台湾旅游业发展特征。 活动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人口与城市 阅读下列材料,要求学生归纳台湾省的人口特点,并简要分析台湾人口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台湾常住人口23123866人,其中男性11489285人,女性11634581人,人口密度是638.9人/平方千米,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10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为0.4%,增长趋缓,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为平原多于山区、西部多于东部、北部多于南部、城市多于乡村。
台湾总人口约2300多万(2010年),人口稠密。人口增长趋缓。人口分布基本特征为平原多于山区、西部多于东部、北部多于南部、城市多于乡村。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要求学生归纳台湾省居民的民族构成。
台湾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主要有汉族、高山族等民族。汉族约占总人口97%,高山族占总人口不到3%,约50万人。汉族人口中,1945年前移居台湾的大陆居民(在台湾又称“本省人”)占汉族人口的81%~91%,1945年后移居台湾的大陆居民(在台湾又称“外省人”)占汉族人口的7%~10%。1945年前移居台湾的大陆居民以福建人和广东人为两大分支,其中近80%祖籍福建,以漳州、泉州人为最多,近20%祖籍广东,以梅州、潮州人为最多。
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全省人口祖籍大多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高山族。 活动 高山族总人数约40万,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台北市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工商业发达,风景秀丽。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 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冶金、化学工业、造船等。 台南市是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城市,旧名赤嵌,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市内赤嵌楼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著名的古迹。按钮使用说明:点击进入内容导航,浏览并链接到相应知识点点击可以回到你刚刚浏览过的那张幻灯片日月潭101大厦阿里山课件40张PPT。安塞腰鼓自然地理概况活动 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征。 黄土高原活动 (1)找出长城、秦岭、乌鞘岭、太行山等地理事物,描述黄土高原的边界范围。
(2)说一说,黄土高原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一、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地区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西部,居于内陆。
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
北临内蒙古高原、西临青藏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南临秦岭。
二、黄土高原的地理范围
黄土高原地区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一部分。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活动 阅读太原和西安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归纳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活动 (1)对照地图上的高度表,说一说,黄土高原的海拔高度有何特征?
(2)对照地形图上的颜色差异和河流流向,描述黄土高原的大致地势特征。 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阅读黄土高原的塬、梁、峁
在黄土高原上,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地,周围为沟谷所环绕,是高原表面受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一种地貌。面积较大者如陇东的董志塬、陕北的洛川塬。黄土塬地势坦荡,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梁是指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峁是指孤立的黄土丘。梁和峁通常是共生的,形成黄土丘陵,其中沟谷纵横,流水深切。梁、峁地形支离破碎,不利于农业生产,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三、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
黄土高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
四、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
黄土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200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活动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和河流下游地区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议一议,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五、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
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
六、水土流失的危害
(1)加剧当地水土资源紧缺,土壤生产力下降,加剧旱灾。
(2)加大河流泥沙含量,导致下游淤积加重,河床抬高,加剧洪涝灾害。 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小麦谷子辣椒山西醋窑洞剪纸阅读教材正文,填写下表。自学辅导面食和谷子咸菜、辣椒和醋窑洞马车、驴车阅读窑 洞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大多依山坡挖掘,外观以圆拱形为主,靠门窗处采光较好,里面则略显阴暗。传统窑洞造价低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适宜居住,既不破坏生态,又不占用良田。如果山崖较高,往往开凿多层窑洞,类似于现代的楼房。
近些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注重对传统窑洞的改良,多采用新型建材,注重空间分隔,不仅继承了传统窑洞的优点,而且通过增设采光、通风装置,妥善解决了旧式窑洞内部阴暗潮湿的不足。新式窑洞群立面美观,富有现代气传统窑洞陕北新窑居活动 (1)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说一说,为什么窑洞是当地人们较适宜的居住选择?
(2)山西人喜食醋的习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深深地扎根于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之中。想一想,对于山西人喜食醋这种生活习俗与当地环境关系的分析,玲玲、贝贝的说法有道理吗?你还能作进一步的补充吗? 山西人喜面食,尤其是各种杂粮面食。饮食中常用醋来调味,既美味可口,又有助于消化山西的饮用水碱性较重,多食些醋,有利于身体内的酸碱平衡。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的传统文化,诸如陕北腰鼓、陕西剪纸、信天游、秦腔等,也走出了黄土高原,逐渐为世人知晓。你了解黄土高原这些传统文化吗?请把你了解的内容介绍给同学。 剪纸腰鼓秦腔阅读教材正文,填写下表。自学辅导居民的食物日趋丰富,鱼肉蔬菜四季不断。或住进新窑洞,或搬到高楼房。修建了许多铁路和公路,出行方便;通过电脑及手机上网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阅读高原绿了,农民富了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在延安市宝塔区张新庄村群众眼中,这首“信天游”不但唱出了自己村庄的变化,也唱出了整个黄土高原的变化。
得益于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黄土高原开始披上绿装。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而随着高原的变绿,人们开始富裕起来。
张新庄村一位农民高兴地说:“10年前自己家种90亩山地,守黄土高坡受穷受累;如今87亩山地变成了林子,栽种了果树,自己家的小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有的地方还将旅游和特色农业作为两大支柱产业,农民收入增加了,逐渐摆脱了贫困。(1)说一说,黄土高原的生态发展了哪些变化?
(2)想一想,黄土高原的生态改善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何影响?
(3)黄土高原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活动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宏观措施:
①控制人口增加,生态移民。
②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
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建设防护林。
④改善天然草场植被。
⑤搞好矿区的土地复垦。
(2)微观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①工程措施——平整土地;缓坡修筑水平梯梯田;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②生物措施——营造护田林网;封坡育林、育草;农业技术措施——建设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改善灌溉方式,节约用水。 黄土高原广大群众称赞淤地坝“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视其为“粮囤子”和“钱袋子”。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居住在宁夏同心县惠安新村的老马,是从黄土高原北部的西海固一个山村搬过来的。老马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听听老马自己的介绍:
“过去老家严重缺水,从距离80多里的县城拉一方水回去需要100多元,而现在村子里接上了自来水。”
“以前在山区,家里几十亩地,也不够一家人的口粮。而现在村里的地都修了水渠,到了浇水的时候就可以及时灌溉。如今的三五亩地就顶那几十亩地。”
“家家盖起了牛棚、羊圈。一年就能收入一万多。”
“家家建沼气,做饭不用柴火。”活动 “政府给每一户村民都搭起了蔬菜大棚,村里人不仅自己有蔬菜吃,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老家没有学校,娃娃上学得走十多里路,现在方便了,学校离家不到一里地。”
“这里离县城近,信息灵通,交通方便,打工也比较近。”
(1)想一想,老马家搬迁前后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议一议,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国家为什么要花费巨资来实施生态移民?只有人退下来了,耕才能退,草才能长,林才能兴,沙才能稳,尘才能定……为了使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落到实处,必须进行生态移民…… 黄土高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工农业。利用能源优势,建设了山西煤炭基地、陕北煤炭与油气基地,现已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在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密集的区域,实施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的战略。
西部大开发和一系列的开放开发措施(2009年设立关中—天水经济重点开发区、2011年设立西安咸阳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促进黄土高原地区更进一步的发展。 课堂练习
读黄土高原范围和位置示
意图,完成1~3题。
1.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
省级行政中心有 ( )
A.太原、西安、兰州
B.太原、石家庄、银川
C.兰州、郑州、西安
D.呼和浩特、银川、西宁
2.黄土高原地区的河流
( )
A.全部属于黄河水系 B.大部分属于黄河水系
C.部分属于长江水系 D.大部分属于内流河
3.黄土高原的地势特征是 ( )
A.东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西北高东南低 ABD读“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开
凿窑洞做民居的有利自然
条件有哪些?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有
直立性;黄土高原地区气
候比较干燥。
(2)你知道以窑洞做民居,
有什么优点吗?
冬温夏凉 。
(3)以窑洞做民居,有哪些弊病?
光线不足,阳光不能照进窑洞,窑洞内通风条件差,空气质量不好,雨季容易倒塌,危及人们安全 。课件39张PPT。按钮使用说明:点击进入内容导航,浏览并链接到相应知识点点击可以回到你刚刚浏览过的那张幻灯片黄果树瀑布喀斯特峰林贵阳市自然地理概况活动贵州省 据图说一说贵州省的地理位置特征。 读图贵州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任务。
(1)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贵州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高度表和河流流向,判断贵州的地势特征。活动(1)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这些说法反映了贵州地理环境的哪些特点?说一说你的理解。
(2)贵州省石灰岩广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貌,这种地貌名称是什么?这种地貌对地表起伏状况有何影响? 活动活动 阅读贵阳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要求学生说出贵阳的气候特点。活动分析下表,完成下列任务。 (1)在中国地图上找出表中5个城市,比较它们所处纬度的高低。
(2)想一想,贵阳夏季气温明显低于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纬度较低”和“海拔较高”的共同影响,形成了贵州“寒暑适中”的气候特征。你认同这一说法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活动(1)在图8-57中找出乌江、北盘江、赤水河、清水江等,观察它们的大致流向。
(2)贵州河流大多水能资源丰富,请你解释其主要原因。
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势差异显著,落差大。
(3)贵州河流常常出现“无头河”、“无尾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多溶洞,暗河众多。
(4)贵州降水丰富,但是许多地方水资源非常短缺,这是为什么?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容易渗漏;地表起伏大,容易流失;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蒸发强等。 一、地形特征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二、气候特征
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地势对贵州平均气温和局部地区的气温影响很大。由于海拔较高,夏季较凉爽;由于地势差异大,山地气温的垂直差异大。纬度较低,冬季平均气温不低。三、河流特征
贵州的主要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水能资源开发具有显著优势。多地下暗河,地表水资源较缺乏。
四、资源特征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汞、重晶石、磷、铝土等。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阅读教材正文部分,完成下列任务。
(1)贵州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2)贵州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3)贵州石漠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自学辅导一、主要自然灾害
影响贵州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干旱、冰冻、冰雹等气象灾害。
二、主要生态问题
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 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贵州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当地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容易遭到水流的冲刷侵蚀,土层之下是坚硬的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在滥垦乱伐之后就会出现大范围的石漠化。当山高坡陡,气候暖湿,加之降水集中,更加剧了石漠化过程。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人口增长→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土壤侵蚀→石漠化→耕地不足→……”的恶性循环。
(1)就石漠化发生的过程来看,主要问题出在哪一个环节?
(2)有哪些人为因素加剧了石漠化过程呢?
(3)议一议,应该如何协调当地的人地关系?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石漠化治理前石漠化治理后阅读贵州的石漠化治理
贵州针对石漠化山区普遍存在的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繁、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是通过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稳步解决石漠化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人畜饮水问题。二是通过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药)草业,大幅度提高所在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改善、恢复和重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石漠化地区农民的收入。三是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如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石漠化地区的人地关系。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贵州初步构建了长江和珠江上游地区的生态屏障,石漠化治理成效显著。一、生态恢复措施:
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
二、生态工程措施:
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
三、社会经济措施:
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草业,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 进行适当的生态移民。 为了治理石漠化,摆脱贫困,贵州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图中农民是如何脱贫致富的?这种方式能否普遍推广?
(2)除了图示中的措施,治理石漠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活动贫困山区石漠化严重居民进行异地搬迁迁到山下坝子里安家落户从事农副业生产,脱贫致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地形地质及气候等自然原因,使得省内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缺水的问题,特别是地表水非常缺乏。
材料二:黔中水利枢纽坝址位于长江流域乌江干流六枝三岔河平寨河段。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73亿元,工程建成后,可解决贵阳市2020年城市供水需要和贵州省六枝北部等7个县、42个乡镇51.17万亩农田灌溉,解决5个县城和28个乡镇供水,解决农村35万人和31.5万头牲畜饮水安全问题。黔中是贵州中部地区,核心区包括贵阳市、安顺市在内的区域,是贵州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人口最为密集、用水矛盾最为突出的地方。
(1)请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思考应如何缓解贵州的用水矛盾状况。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贵州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02年末保有储量为492.27亿吨,居全国第五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有“江南煤都”美誉的六盘水,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产地,其四个县、区、特区都是富煤地区。
2011年贵州能源生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活动(1)描述贵州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
(2)分析贵州开发水电的优势条件。
(3)近年来,贵州能源开发发展迅速。贵州能源开发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一、水资源利用: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个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使当地人民的用水状况得到改善,还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
二、能源资源利用:
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活动 阅读贵州2012年贵州旅游业发展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分析目前贵州旅游业发展特点是什么?
(2)贵州发展旅游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有哪些?
(3)想一想,大力发展贵州旅游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阅读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白水河上,是中国著名的大瀑瀑布。瀑布以上共有9级跌水,夏季洪峰时汇成巨瀑布,宽81米,落差74米。巨大的水幕直捣犀牛潭,气势如万马奔腾,汹涌澎湃,蔚为壮观。 阅读织金洞
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10多千米,最宽处170多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千米3,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奇特景观。活动 贵州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红军长征时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与遗迹。黎平会议、镇远
战役、猴场会议、强渡
乌江、遵义会议、四渡
赤水、娄土关战役等一
系列重要的革命历史活
动,留下了丰富的红色
文化资源。查找相关资
料,以“追忆红色岁月,
重走长征之路”为主题,
设计一条贵州省红色旅
游线路。活动 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贵州人民探索出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分组讨论这种农业开发模式的内涵及意义。三、旅游资源开发: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旅游配套设施的逐步改善,贵州旅游业增长迅速。
四、土地资源利用:
针对贵州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不足的特点,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课堂练习1.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
A.平原、丘陵 B.盆地、丘陵
C.山地、盆地 D.山地、高原
2.贵州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 ( )
A.终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C.全年寒冷干燥 D.降水稀少,温差大
3.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 ( )
A.长江 B.嘉陵江
C.岷江 D.北盘江
4.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
A.泥石流、滑坡 B.洪涝灾害
C.冰冻、冰雹 D.地震、火山 DBDA5.读贵州示意图,按要求完
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
州邻省。
① _______,② _________。
(2)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
州主要河流。
③ ________,④ _________。
(3)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
州主要城市。
⑤ _________,⑥ _________,⑦ _________。其中,______(代号)表示贵州的省会,______(代号)表示贵州的煤炭工业基地,______(代号)表示贵州的红色旅游基地。
(4)贵州省位于______________(地形区)之上,地势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云南北盘江乌江贵阳遵义六盘水⑤⑦⑥云贵高原西高东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