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模拟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模拟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8 16:5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全卷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1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迸溅(bèng) 挑逗(tiāo) 嚷嚷(rāng)
B.伶仃(lín) 枯槐(huái) 琼浆(qióng)
C.遗憾(hàn) 伫立(zhù) 笼罩(zhào)
D.绽开(zhàn) 酒酿(niàng) 沉淀(dìng)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辉煌 凝望 疑惑 活泼热闹
B.花苞 花舱 瀑布 万花灿烂
C.稀落 繁密 藤萝 缓缓流过
D.树稍 条幅 抚摸 淡淡芳香
3.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______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______着点点银光,就像______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______。
A.辉煌 露 迸溅 挑衅 B.辉煌 泛 迸溅 挑逗
C.灿烂 露 迸射 挑衅 D.灿烂 泛 迸射 挑逗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D.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以载情。彭荆风的小说《驿路梨花》中梨花成了助人为乐的人物群像的象征,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B.花以明志。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也借莲表达了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C.花以寓理。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景象,回忆了其过去的遭遇,由花、人各有不幸领悟到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的道理。
D.花以寄思。贾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树》双线并举,明线——小桃树的生长,暗线——我的成长,风雨中桃树竟保留一个欲绽的花苞,寄寓着对理想、幸福的追求和思考。
二、基础知识综合 (8分)
制作成语卡片。
水落石出【出处】野芳发而幽香,①______________,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联系名著】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如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由于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苏区和红军的存在成了难解的谜。斯诺深入根据地,通过采访和考察得到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瓦解了丑化共产党的谣言,让世界了解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一切水落石出。
山穷水尽【出处】山重水复疑无路,②__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联系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成语的出处补充完整。
2..下列成语结构与“水落石出”“山穷水尽”相同的一项是( )
A.滴水穿石 B.逆水行舟 C.如鱼得水 D.水涨船高
3.请参考“水落石出”中的示例,从初中所学名著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创意解释“山穷水尽”的意思。
三、综合性学习 (8分)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迁回来见父亲,父亲拉着他的手呜咽道:“当年孔子因为眼见王道缺、礼乐衰,才整理文献,论《诗》《书》,作《春秋》,他的功绩是不朽的。孔子到现在又四百多年了,各国只管争战,史籍都散失了,这得搜求整理;汉朝一统天下,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也得记载表zhāng。我做了太史令,却没能尽职,无所论著,真是惶恐万分。你若能继承先业,再做太史令,成就我的未竟之志,扬名于后世,那就是大孝了。你想着我的话罢。”司马迁听了父亲这番遗命,低头流泪答道:“儿子虽然不肖,定当将你老人家所搜集的材料,小心整理起来,不敢有所遗失。”司马谈便在这年死了;司马迁在这年三十六岁。父亲的遗命指示了他一条伟大的路。
——摘自《经典常谈》(有改编)

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wēi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
——摘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改编)
1. 请为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呜咽( ) 守候( )
(2)表zhāng( ) 权wēi( )
2. 甲乙两则材料都展示了人生关键时刻的道路选择。根据原著,说说司马迁和保尔各自选择了什么道路?在这条路上取得了什么成果?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班级开展“走近诗圣杜甫”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望岳 登牛头山亭子
杜甫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材料二】
①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②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①欲奔行在②,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③为布衣交。琯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④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所以冒死称述,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注释]①羸服:破旧的衣服。②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③房琯:唐朝宰相,因门客董庭兰而获罪。④三司:唐代的司法机关。
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题目 《望岳》 《登牛头山亭子》
背景 写于741年,杜甫29岁,第一次漫游齐赵期间。 写于杜甫晚年,离开成都,漂泊途中,路过牛头山。
赏读 颔联“割”一字妙笔生花,形象生动地写出泰山①      的特点。 颔联用“夕阳”“③      ”等意象营造了凄清的氛围。
情感 表达了②      情感。 表达了④      情感。
类别 登临诗
2.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禄山乱(恰逢、恰巧) B.亡走凤翔上谒(逃亡)
C.不宜免大臣(应该) D.绝言者路(极)
3. 翻译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1)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2)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4. 如果有机会,你会任用杜甫为官吗?结合材料二说说你的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25分)
(一)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 揣摩文中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每空用四字并列短语回答)
(1)   →(2)   →(3)   
2. 选文第②—⑥段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的写景状物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从两个不同角度举例,对选文第②—⑥段进行赏析。(角度选择:修辞、描写顺序、写法等等)
3.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试将十年前的紫藤萝和眼前的紫藤萝进行比较,并分析作者这样比较的用意。
4. 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蝴蝶
刘诗伟
①我七岁时,脑子里搁了一幅图景:祖母坐在桃树下,桃花灿烂,祖母如土。半个多世纪,无数繁花在眼前流走,每当我停望绚丽,总会看见坐在槐树下的祖母,漫天花瓣为她飘零。
②那棵桃树生长在我们老家的台坡口。春天,一树粉红的桃花遮云蔽天。祖母坐在柴垛旁的矮椅上,睡着了,花白的头发蒙一层桃花筛落的光斑。一片花瓣闪闪飘下,一只白蝴蝶飞在祖母和桃花之间。
③我背着书包出了堂屋,看见桃花、祖母与蝴蝶,不由愣住了。那景象让我迷狂而惊异。但我没有叫祖母,正要悄悄离开,不料,祖母喊了一声我的乳名,我即刻停下,笑嘻嘻地向祖母走去,在她膝前蹲下,把头递给她。她抬手摸过我的头顶,熟练地在我的额头亲吻一下,说:“记得,下回莫忘了。”
④原来,在桃花下打盹的祖母是那只蝴蝶,在飞……
⑤桃花花瓣在空中闪闪飘下,让人联想到蝴蝶的由来;祖母头上的木簪换成了一枚蝴蝶银簪。
⑥祖父带我去过姑爷爷家,我在那里见过这枚银簪。姑爷爷住在两里外的珠玑街上,膝下无儿无女,房屋的门楣上挂着“光荣烈属”的牌子。
⑦正月初二,姑爷爷来我家拜年,他照例在堂屋的方桌上放一盒茶。然后,他走到祖母面前,拿起祖母的一只手,把银簪放在祖母手里,祖母一看,连忙大呼:“这使不得!”姑爷爷捏住祖母的手,说:“嫂子,它陪了我几十年,也让它陪陪你。”祖母再看那银簪,眼泪就哗啦一下奔涌而出。
⑧祖母坐在槐树下,蝴蝶在她和桃花之间飞,祖母为她头上的蝴蝶银簪哭泣过。家里大人一直没给我们小孩子讲祖母哭泣的缘由,那哭泣的背后是一座静穆的山。
⑨一天,我看见祖母身上歇了许多桃花,手里正抚摸着那枚银簪。我蹲下,祖母就告诉我:蝴蝶银簪是姑奶奶的陪嫁,姑奶奶叫刘春桃,十八岁出嫁,不满十九岁就成了烈士,祖母就在家门口栽了一棵小桃树……我听到这里,呆望着无边春天的深处。
⑩桃树上的桃子成形了,阳雀子飞来啄桃子,祖母啾啾地驱赶。阳光照耀,祖母脑后的蝴蝶闪闪烁烁。
祖母还沉浸在从前没有回来,叹息一声说:“你的姑奶奶不满十九岁,像一朵桃花儿,又像一只蝴蝶。”我问祖母:“姑奶奶怎么闹革命的?”祖母说:“跟大姑奶奶学的。”我问:“还有大姑奶奶?”祖母说:“大姑奶奶走得更早,蝴蝶银簪就是她留给小姑奶奶的陪嫁。”我问:“大姑奶奶怎么走的?”祖母吻我的额头,让我快去上学。
到我七岁时,小姑奶奶已牺牲三十四年,往事中的大姑奶奶、小姑奶奶凝固在那段时空……那是充满血色的岁月,祖母不讲,外人只能简略讲述:大姑奶奶在武昌上学,因为闹革命牺牲了;小姑奶奶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党的地下通讯员,被“白匪”刺死在桃树下,躺在血泊中……
现在时间又过去半个多世纪,祖母早已去世,我的记录也只能如此简略。时间让繁密过往成为简史,尽管我童年时不断用想象填补那些故事。只是,这种想象反过来又常常加重对于过往的怀想。
当年,隔壁杨奶奶跟祖母是说私心话的朋友,祖母每次生病,她都守在祖母的床边;她说她来生也做祖母的邻居。她讲过一句话:“晓得历史的人值得敬重。”我从来没有发现这句话的别的出处。父亲出生后,湾子里的人送米送鸡蛋;祖父送父亲读私塾,先生不收钱;父亲学医,先生倒付工钱。
祖母极瘦。晚上她坐在竹床边,弯成一道弧线,可以清晰看见前胸、两肋和后背的骨头。我不晓得别人的祖母是不是这样,但记得父亲说过:祖母是一个不幸的母亲,他是祖母的第六个孩子,前面五个都死了,最大的不满两岁。为什么?不单因为穷,娘吃不饱没奶水,娃儿病了买不起药;主要是为了两个小姑子,她们都是孩子,祖母要照顾她们闹革命。我看着祖母头上发亮的银簪,想起祖母必须摸过她的孙儿们的头才让他们离开……那里有祖母如花如蝶的岁月。
我一生沉迷于那幅图景:祖母坐在桃树下,桃花灿烂,祖母如土,一只白蝴蝶在祖母和桃花之间飞。
为什么是桃花与蝴蝶?在祖母的年代,平原上草木芜长,唯有这两样是世间罕有的绽放与娇艳,是生命的密语,是离世的安魂曲……它们那么轻盈而亲切,让人永远无法全然抵达和拥有。
1. 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我”七岁为时间节点,写了晚年的祖母,回忆大、小姑奶奶,意在以孩子的视角冷峻地观照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的经历。
B.小说多次写到祖母抚摸、亲吻孩子的头,表现了祖母的慈爱,也显示了烈士的牺牲和孩子的夭折在祖母心头留下了深深的痛苦。
C.小说写当年村民们对“我”父亲的多方照顾,体现了革命使人民群众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在成为桃花蝴蝶,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D.小说显著的特点是时空交织,实虚穿插,引领读者感受一个革命家族半个多世纪家风传承的同时,领略沧桑变化的历史厚重感。
2. 结合上下文品析下面句子,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句子中包含的情感。
家里大人一直没给我们小孩子讲祖母哭泣的缘由,那哭泣的背后是一座静穆的山。
3. 文中多次写到“蝴蝶”,请简要分析其意蕴。
4. 下面的链接材料选自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紫藤萝瀑布》,请与本文结尾第 段联系,简要分析两位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六、文言文阅读 (8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本诗写于1050年,是王安石30岁初涉宦海时所作。 甲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
1067—1076年,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政治改革,史称熙宁变法。本文段选自王安石与宋神宗及诸臣论议的内容。 乙彦博①等又以为士兵②难使千里出戍。安石曰:“前代征流求③,讨党项④,岂非府兵⑤乎?”帝曰:“募兵⑥专于战守故可恃至民兵⑦则兵农之业相半,可恃以战守乎?”安石曰:“唐以前未有黥兵⑧,然亦可以战守。臣以谓募兵与民兵无异,顾所用将帅如何尔。有将帅,则不患民兵不为用矣。”(选自《宋史 兵志》)【注】①彦博:北宋文彦博,政治家。②士兵:地方兵。③流求:地名。④党项:少数民族。⑤府兵:同“士兵”,地方兵。⑥募兵:专职的士兵。⑦民兵:同“士兵”,地方兵。⑧黥兵:面上刺字的罪犯充当的士兵。
本诗写于王安石晚年隐居钟山期间。 丙杖藜①[宋]王安石杖藜随水转东冈,兴罢还来赴一床②。尧桀③是非时入梦,因知余习未全忘。(选自《王安石全集》)【注】①杖藜:手杖。②赴一床:上床睡觉。③尧:传说中的上古贤君。桀:暴君,夏朝的末代君主。
1.下列对甲、丙两首诗歌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甲诗首句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飞来峰上的千寻塔巍巍高耸的状态。
B.甲诗后两句富有理趣,寄寓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C.丙诗前两句记叙了诗人虽然年老但是依然在田间忙碌不已的生活。
D.丙诗后两句记写尧桀是非时入梦,可知诗人现实中时时追慕两位君王。
2.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募兵专于战守故可恃至民兵则兵农之业相半
3.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唐以前未有黥兵,然亦可以战守。
4.阅读乙文,说说王安石主张使用地方兵的原因。
5.周敦颐认为“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你会把王安石比作周敦颐笔下的哪一种花?结合诗文内容,试做分析。
七、诗词填空大挑战 (9分)
1.你站在古老的幽州台上,极目远眺,空旷的天地间仿佛只有你一人,此时你不禁吟道:“前不见古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怀着对泰山的崇敬与向往,攀登途中,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震撼,山峦连绵,云雾缭绕,你会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3.当你登上飞来峰上的高塔,清晨的阳光洒在身上,极目远眺,你豪情满怀,心中默念:“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4.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你漫步在山间小道,眼前山峦重叠,溪流曲折,正疑惑前方无路可走时,突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艳,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你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5.辞官离京的你,望着西下的夕阳,心中满是离愁别绪,但仍怀着报国之志,马鞭向东一挥,吟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八、作文 (40分)
题目:
陆游《游山西村》中有这样两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习中、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主题明确,思想健康,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做到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答案
一、1.C2.D3.B4.C5.B
二、1. (1). 佳木秀而繁阴(2). 柳暗花明又一村
2. D
3. 示例1:比喻陷入绝境。在《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驶离南极时,冰山倒下来,堵住了潜艇所有的去路,尼摩艇长等人被困冰下,而储备的氧气只够使用四十八小时,他们努力凿冰开路,却发现凿冰速度赶不上结冰速度,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示例2:比喻陷入绝境。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曾经历伤寒、肺炎的折磨,后来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失去了工作能力,甚至试图自杀,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三、1. (1)yè hòu (2)彰 威
2. 司马迁走上了撰写史书的道路,完成了《史记》;保尔走上了写作之路,完成了作品《暴风雨所诞生的》。
四、1. (1). 雄伟(高大)1. (2). 孤城(江风)1. (3).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1. (4). 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忧国方面)身将老去的悲伤,亲友离散的感伤,漂泊孤独无依的落寞。(伤己方面)
2. D
3. (1)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杜甫)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
(2)唐肃宗即位,杜甫疲困衰弱(穿着破旧的衣服)想要从鄜州投奔行在(皇帝的住处),(中途)被寇贼捉住。
4. 我会任用杜甫。从“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中感受到了杜甫关注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的情怀;从他屡次直言劝谏,感受到了他直言不讳、不惧强权的精神;从“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可以看出杜甫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五、(一)1. (1). 疑惑痛楚1. (2). 宁静喜悦1. (3). 振奋鼓舞
2. 示例:(1)修辞角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如“‘我在开花!’它们在笑”将紫藤萝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紫藤萝勃勃生机,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2)描写顺序角度:采用整体一局部的顺序,先写花瀑,再写花穗,最后写花朵。
(3)写法角度:化静为动。例如“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与情趣。
3. 眼前的紫藤萝,花朵繁盛、美丽,生机盎然,“尽情”开放;过去的紫藤萝,花朵稀落、伶仃,小心试探,“谨慎”开放。形成鲜明对比,从赏花写到忆花,为下文对生命的思考做铺垫。
4.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1. A
2. 这里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个姑奶奶形象的高大和因她们的牺牲祖母悲痛的心情。
3. ①“蝴蝶”指“蝴蝶银簪”,是革命传承的象征,是缅怀亲人的寄托。②暗喻着青春、生命和生活的自由美好。
4. 本文:意在表达美好的事物难以把握和守护的感伤;《紫藤萝瀑布》:我们应从困境中走出,乐观坦然看待一切。
六、1. CD
2. 募兵专于战守/故可恃/至民兵/则兵农之业相半
3. 唐朝以前没有刺字的士兵,但也可以用于战争。
4. 唐朝以前没有刺字的士兵,但也可以用于战争;用兵的关键在于将帅的能力。5. 莲花。理由:他有远大理想和不畏艰难的勇气;他具有长远的政治眼光和治国谋略;他关心国家命运,具有爱国情怀。
七、(1). 后不见来者(2). 独怆然而涕下(3). 岱宗夫如何(4). 造化钟神秀(5). 闻说鸡鸣见日升(6). 不畏浮云遮望眼(7). 山重水复疑无路(8). 浩荡离愁白日斜(9). 落红不是无情物
八、范文:
“柳暗花明”的召唤
在一次假期中,爸爸提出带我们全家去爬山,我和妈妈欣然地答应了。在这次爬山的过程中,我有了自己的感悟。  
天有不测风云,我们刚走到山脚下,天上就下起了雨。我和妈妈便提出先回车里躲一躲或者明天再来爬,而爸爸却笑着对我们说:“在往上爬爬,说不定上面就没雨了呢。”我心生疑惑,但也还是照做了。  
被雨淋过的石阶异常难走,长满青苔的石阶上被雨淋湿,上面还时不时的有碎石掉下来,让本就湿滑的石阶是滑上加滑。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摔倒了。爬着爬着我渐渐心生不满,嘴里小声嘟囔着“干嘛非得一定要爬山啊,下雨了回车里躲一躲或者明天再来爬不行吗?又不是这次不爬以后就再也爬不了了。”越往上爬,雨下地越大,我的全身快要被淋透了,心中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对爸爸说:“这雨越下越大,怎么可能会停呢,我想回去了!”爸爸却依然笑着对我说:“不要放弃,坚持一下,再往上爬爬。”我只好无奈地跟着爸爸继续往上爬。  
当我们爬到山顶时,我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到了,云雾环绕在我的四周,缓缓飘动。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一伸手,就可以抓到这些云雾。远处的群山也被笼罩上了一层白纱,只有山尖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在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小岛。这是我从来没见到过的景色,置身其中,仿佛自己就是一位驾鹤凌云的神仙。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了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意境。  
这时我的耳边传来爸爸的声音:“你看现在还下雨吗?”我环顾四周,惊喜地发现,真的不下雨了。“在你学习的过程中,不要一遇到困难就害怕,不想学了,就像这爬山一样,再往上爬爬,没准困难就解决了。”是啊,在我以后的人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困境,我不能因为害怕就退缩,不去解决,我要努力地往上爬,困难也许就会迎刃而解,取得更大的收获,看到亮丽的人生风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遇到困难,或者身处困境时,我一定要积极应对,努力向前,相信一定会有云开雾散,获得成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