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8 19:0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这一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从秀丽迷人的洞庭湖到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从南国的海滨小城到东北的小兴安岭,纵览祖国河山的幅员辽阔和美丽风光。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课文结构清晰,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照海水、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首尾呼应,语言生动,富有童趣。本文在描写景点时有多处明显前置的帮助读懂整段话内容的关键语句,基于这样的文本特点,本文是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重要载体。
本课以“做一名合格的西沙群岛导游”为任务主题,组织学生联系地理、美术、音乐、舞蹈和综合实践等学科知识,从初步了解西沙群岛概况,到深入感知西沙群岛特色,再到生动讲述西沙群岛风光,环环相扣步步进阶,实现最终的学习任务。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借助关键语句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抓住事物特点,边读边想象的语文能力,萌发热爱祖国河山的热烈情感。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激发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把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或丰富物产介绍给别人。
思维能力: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审美创造:能用几句话描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
教学重难点
1.课文从“海水、海底、海岛”三方面来描写西沙群岛。
2.借助关键语句,抓住事物的特点介绍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
教学过程
(一)学习情境
西沙群岛被称为“中国的马尔代夫”,有着“西沙归来不看海”的美誉。2013年我国开放了西沙群岛旅游,是目前国内旅游能够到达的祖国最南端海域。西沙群岛常住居民不到2500人,户籍人口只有400人,可谓是人迹罕至的纯净圣地。为了助推西沙群岛的旅游业发展,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沙群岛,成为一名合格导游,为亲朋好友介绍西沙群岛。
(二)学习推进
板块一:寻找西沙位置,感受版图之大
1.观察地图,了解西沙位置
出示中国地图,寻找西沙群岛的位置。
预设:中国南海的西北部。
2.交流分享,初识西沙面貌
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全班共同交流了解到的西沙群岛的信息。
预设①:西沙群岛的珊瑚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珊瑚礁之一。这里的珊瑚礁种类繁多,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美不胜收。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观的珊瑚群和五颜六色的鱼群,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预设②:西沙群岛海域广阔,海水清澈透明,能见度极高。在这里游泳或潜水可以观赏到各种海洋生物,如海龟、鲨鱼等。同时,西沙群岛还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地,如白鳍豚、中华白海豚等。
预设③:西沙群岛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湿度较大。因此,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度假和旅游。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阳光沙滩、浮潜、深潜等各种水上活动,感受热带海岛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以地图导入,寻找西沙群岛在祖国疆域中的地理位置,形象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课前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用更加广阔的视野来投入学习,建立起对西沙群岛浓厚的兴趣。
板块二:品味文本语言,感知美丽富饶
1.总览全文,梳理文章结构
(1)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预设: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小结: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是整篇课文的关键句。
(2)理清结构:课文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预设:海水、海底和海岛三个方面。
2.畅游海岛,认识关键语句
(1)数一数:第五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每句话分别写什么?
预设:第一句写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第二句写树林里有很多海鸟;第三句写鸟蛋很多;第四句写鸟粪很多。
(3)梳理四句话的关系,明确关键语句的含义。
小结:像这样,能帮助我们读懂整段话意思的句子就是关键语句。
(4)紧扣关键词,细品海岛特色。
①圈画关键词:各种海鸟、遍地鸟蛋、厚厚的鸟粪
②出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海岛是“鸟的天下”。
3.自主学习,迁移习得方法
(1)出示任务:自主选择“海水”“海底”中的一个景点,画出关键句,概括景色特点。
(2)反馈交流
▲欣赏“海水”(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海水插图,对比美术色彩图示,找出文中描写海水景象的句子。
②画出描写海水特点的关键语句,联系生活和上下文进行理解。
预设: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③播放海底色彩缤纷的图片,感受美景产生的原因。
预设: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潜伏“海底”(第三四自然段)
①标出海底生物的名称,圈出它们的特点关键词。
预设: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各种各样、懒洋洋地蠕动、威武、成群结队。
②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海底生物,朗读相关语句,模仿做一做它的动作。音乐伴奏下,全班自由进行海底生物模仿活动。
③聚焦鱼类,简笔画呈现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鱼类,并为每种鱼起名字,成果汇集张贴在展示板上。
【设计意图】借助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归纳景物特点。同时以美术中的色彩感知、音乐中的节奏韵律和体育中的动态感受,进行辅助,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文本,在趣味中建立起对西沙的印象,形成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板块三:我型我秀展示,做好西沙导游
1.出示任务,争当合格导游
(1)提供解说词支架
▲解说框架:大家好!我是来自XXX的小导游XXX。今天,我将带大家游览的地方是西沙群岛。西沙群岛位于XX的XXX,是我国XX省XX市的一部分。
▲黑板板书(西沙群岛的整体特点以及各景点的特点、关键词)
(2)同桌互相介绍,互相评价改进。
2.提升进阶,争当金牌导游
(1)出示课后图片,自主选择其中一幅,对一个景点进行细致介绍。
(2)全班交流,评选金牌导游。
【设计意图】回扣整个学习任务:争当合格导游。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借助课后题实现导游任务的进阶优化,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力萌发情感。
板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风景优美
海底--生物繁多 各种形态 物产丰富
海岛--鸟的天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