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创新人才选拔考试化学试题(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4年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给沙漠戴上了“绿围脖”。下列在治理沙漠过程中用到的方法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设置草方格沙障 B.改良土壤碱性
C.种植耐旱植物 D.采用滴灌技术
2.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组装了一个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用来检测校园内空气质量。下列气体不在检测范围的是
A. B. C. D.
3.每年的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全民消防、安全至上、以下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A. B. C. D.
4.家务劳动是青少年的必修课,劳动中会使用到材质不同的手套。下列制作手套的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 B.合成橡胶 C.塑料 D.尼龙
5.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水银 C.氨气 D.
6.洛阳水席是河南名菜,“牡丹燕菜”更是水席之首,以下主要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鸡肉 B.萝卜 C.绿豆淀粉 D.鸡蛋
7.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障。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8.《本草纲目》记载黄花蒿:“此蒿与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绿带蛋黄,气辛臭。”居呦呦从青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并因青蒿素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下列关于正确的是
A.1个青蒿素分子含有11个氢分子 B.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作消毒剂,它的杀菌能力优于氯气,可由氯气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相关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
A. B.0 C. D.
10.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按元素组成不同进行分类
B.月下赏梅时闻到了梅花的清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氧气经加压后储存在的钢瓶中:压强变大,分子间间隔小
D.钠元素和氮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11.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可用于农业上选种,实验室欲用氯化钠固体配制此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漏斗等
B.应将氯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无影响
12.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广式。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通入后,乙中白磷燃烧,甲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未通入时,乙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乙烧杯中热水仅起到了隔绝氧气的作用
13.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变化,能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实质。如图是铁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碱
B.b→a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C.物质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D.和可以相互转化
14.某不纯的样品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液蒸干可得到固体,则所混杂质不可能是
A. B. C. D.
二、填空与简答
15.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 ;人体中缺少 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
16.发展科技,推动产业高质量的发展,化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2025年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成功设计出一种可使废旧电池“重生”的新型锂载体分子——三氟甲基亚磺酸锂()。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锂元素属于 (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 。
(2)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制造技术发展迅速,铝合金因其质轻、强度高和耐腐蚀性好,被广泛用作机器人制造材料。铝耐腐蚀性好的原因是 。
(3)氢氧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实验成功,为太空探索任务提供更高效的助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时,将硝酸钾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硝酸钾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只写出计算式)。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悬挂小木块,若将烧杯内溶液的温度从升温至,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三氟化氮()是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下图是用蚀刻硅芯片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1)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丁的质量比为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目前,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城镇居民家庭主要用到的燃料,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氧气不足时,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生成水,和的混合气体,则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 g。
20.《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曾在草木灰(含有)的水溶液中加入贝壳烧成的灰(主要成分为),利用生成物中能够去污的成分来清洗丝帛。A~D是制备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C中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是贝壳的主要成分,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D可用于去污。
(1)A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②的现象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小林学习了自然界的碳循环后,自己动手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生态箱来模拟海洋生态系统。
(1)将生态箱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海草上有气泡产生,写出检验该气体的方法。
(2)为了更好地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小林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放鱼缸内的岩石上、请设计方案,检验实验后烧杯中生成的新物质。(写出选用的试剂和现象即可)
22.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水”为主题展开了综合学习。
(1)图1是某品牌净水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
(2)图2是小组同学用电解器进行的电解水实验,a管产生的气体是 ;实验测得,结合气体密度,可得出,请写出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的计算过程 。
23.为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实验。
(1)写出图A或图B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要验证铝、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还需补充如图C所示的实验,则a、b分别是什么?
三、实验题
2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纯净、干燥的,并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性质。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2)所需装置从上图中选择,按照气流从左到右,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3)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四、综合应用题
25.围绕酸,碱、盐构建大单元学习主题,能更好地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一)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的除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是 (填“徐光宪”或“侯德榜”)。
(二)探究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用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操作是:①向粗盐水中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②过滤;③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X溶液,蒸发,得到氯化钠。
(3)X的名称为 ;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都为 。
(4)加入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
(5)当加入溶液的体积为时,向此时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显 色。
(6)若取某时刻反应后的溶液进行蒸发,结果只得到一种固体,则所取溶液的在图像中所对应的点不可能是 (填“a”“b”或“c”)点。
(7)当加入盐酸的质量为时,溶液,请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5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创新人才选拔考试化学试题(二)》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C
6.B
7.D
8.B
9.D
10.A
11.A
12.D
13.C
14.B
15. 78% 碘/I
16.(1) 金属 2
(2)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进一步被氧化
(3)
17.(1) 饱和
(2)变小
18.(1)
(2)
19. 16
20.(1)
(2)放出大量的热
(3)
21.(1)用试管收集气体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为氧气
(2)选用稀盐酸,现象为有气泡产生/选用氯化钙溶液,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
22.(1)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
(2) 氢气
23.(1) 或
(2)a:铝片,b:溶液(合理即可)
24.(1)
(2)BDCE
(3)E装置中干燥石蕊小花不变色,湿润石蕊小花变红
25.(1)
(2)侯德榜
(3) 稀盐酸 复分解反应
(4)
(5)红
(6)a
(7)解:设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1.46g
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