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2课苏联的崛起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斯大林在谈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 )
A.停止新经济政策
B.社会主义阵营出现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2.请仔细观察1913年和1937年欧美国家工业总产值的变化,从图上数据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
A.苏联工业发展慢于德国
B.苏联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C.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D.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3.右图为苏联工业化宣传画。画中人物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世界上一流工业强国。他是 ( )
A.亚历山大二世
B.马克思
C.列宁
D.斯大林
4.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苏联的成立
C.新宪法的通过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5.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改革开放 D.创建斯大林模式
6. (2013·聊城学业考)右边漫画是对20世纪30年代哪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形象描绘 ( )
A.工业化突飞猛进的苏联
B.渡过经济大危机的美国
C.实行法西斯专政的德国
D.疯狂侵略扩张的日本
7.一个苏联工人说:“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这段话突出地反映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严重的弊端
B.新经济政策不再适应当时的国情
C.斯大林体制伤害了群众的积极性
D.苏联群众的觉悟和素质普遍偏低
8.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苏联出现的哪些现象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正常开展 ( )
①党政不分 ②权力高度集中
③个人崇拜 ④家长制作风盛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3月5日是斯大林逝世60周年纪念日。俄罗斯推出了主题是“伟大的俄罗斯人”的纪念册,封面印有斯大林穿军装、佩戴勋章肖像,引起各界争议。斯大林模式和他本人一样,褒贬不一。下列特点不属于其弊端的是 ( )
A.党政不分,最终集权于斯大林个人手中
B.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
C.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行政指令性计划下
D.在这一模式下,苏联的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0.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
二、非选择题
11.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问题:
(1)联系上面图片,回答到1937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什么突出的成就
(2)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你认为,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主要有哪些
(4)有人认为: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苏联的发展只能起到阻碍抑制作用。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922年12月,苏联成立,对外依旧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和包围,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和包围,苏联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建设路线,要将苏联建设成一个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强国。故选D。
【概念链接】
俄国名称的变化
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
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比较能力。通过两图对比可发现苏联工业发展快于德国,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故选D。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6年新宪法的通过,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故选C。
【概念链接】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新宪法的通过。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成功地完成了一五、二五计划,同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故选D。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右图漫画中的人物,一条腿粗,一条腿细,走路不平衡。这正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重工业发达,而轻工业和农业长期落后的状态。故选A。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依据“苏联”“假装给我们工资”“假装我们在工作”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斯大林体制伤害了群众的积极性,故选C。
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党政不分,权力集中于斯大林手中,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突出反映了民主与法制匮乏。故选D。
9.【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从题型上看,本题属于反向性选择题,只要选出属于“斯大林模式”弊端的选项,剩下的就是本题的正确答案。A、B、C叙述正确,“斯大林模式”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却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故选D。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斯大林模式下,经济建设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D。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列宁逝世后,苏联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建设路线,要将苏联建设成一个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强国。第(1)题,1928年起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第(2)、(3)题属于识记内容,根据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第(4)题,是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模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使苏联的工业经济实力增强,而且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答案:(1)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2)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
(3)政治上:党政不分,权力过分集中;民主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
(4)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使苏联经济效益低下,政治上民主匮乏。但是它也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