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蜜蜂》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蜜蜂》一文讲述了法布尔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整个实验过程周密有序,充分体现出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实验中潜藏的思辨性思维。因此,我们将《蜜蜂》一课的教学纳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通过任务群设计,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并能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在预习时,学生可以借助拼音或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他们在细致的阅读文本的同时,还不能很好地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主要内容更是困难。 学生的阅读经验、积累方法还掌握的不多,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词句训练、重视朗读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充分体现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力争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学生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学习“留心观察”的相关内容,可以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初步感受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六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内容,而本学期要求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从知识的难度上有所增加,但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确定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会写16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学习重点难点
1.默读课文。能梳理并归纳实验过程,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 2.运用圈画、比较、对比朗读的方法,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3.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昆虫记》产生阅读兴趣。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标准自评生评师评实习小助手1.实验方案填写完整,实验步骤有遗漏,实验结果、结论没有区分开,语言累赘不够简洁。 2.对实验中的部分细节还有疑问,影响实验的操作。 3.能够用上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将实验报告各要素介绍完整;表达时没有关注到用词的严谨性。3 3 33 3 33 3 3得力小助手1.实验方案填写完整,实验步骤清晰有序,实验结果、结论表述准确,语言累赘不够简洁。 2.通过推理论证、查阅资料,解决了对实验细节的疑问,能够按照法布尔的流程完成实验。 3.能够用上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将实验报告各要素介绍完整;表达时能够用上“左右”“大概”“好像”等词语,体现语言的严谨性。3 3 33 3 33 3 3优秀小助手1.实验方案填写完整,实验步骤清晰有序,实验结果、结论表述准确,能够借助关键词概括句子,语言简洁。 2.通过推理论证、查阅资料,解决了对实验细节的疑问,深刻体会到法布尔实验过程中的严谨、有序和科学性。 3.能够用上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将实验报告各要素介绍完整;表达时能够用上“左右”“大概”“好像”等词语,体现语言的严谨性;发布时有开场白和结束语,和观众有互动等。3 3 33 3 33 3 3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准备任务】经过考验,获得助手资格 一百多年前,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对蜜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于是想做个实验。你瞧,他正在为实验招募小助手呢,你们愿意和他一起研究蜜蜂吗?接下来我们就组成实验小组,完成三项实验任务,最后将评选出“优秀小助手”,赶快来和法布尔一起一探究竟吧!教师活动1 考验一:字词我会认(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认读情况) 大概 阻力 推测 包括 逆风 沿途 陌生 超常 准确无误 考验二:生字我会写(出示会写的生字,指导书写要点) 重点指导“蜜、蜂、辨、跨、途”。 考验三:作者我了解(出示作者资料宝袋) 考验四:内容我知道(梳理文章大意)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过渡语:恭喜你们经过考验,获得法布尔助手的资格,让我们一起进入昆虫实验室吧!学生活动1 1.我会认。 (1)带拼音认读字词。 (2)去拼音认读字词。 (3)同桌互相检查认读情况。 2.我会写。 (1)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占位,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仿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展示、评价。 3.说说你对作者的了解(教师相出示资料宝袋)。 4.自由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对应的段落。活动意图说明: 以“经过考验,获得助手资格”为情景任务,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了解作者基本信息,理清文章主要内容,学习圈画关键词句、概括文本内容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充分预习是进一步学习的关键。环节二:【任务一】学法布尔制订实验方案 小助手们,想要顺利完成实验,科学地计划和安排好整个实验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法布尔的蜜蜂实验究竟是怎样设计的?让我们读课文,跟着法布尔学习制订实验方案。教师活动2 (1)找一找。找出实验目的、过程、结果和结论。 (2)标一标。圈画关键词句,给实验过程标序号。 (3)填一填。概括实验步骤,合作填写实验方案。 蜜蜂辨认方向实验方案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4)评一评。 我们根据各组完成的实验方案,对组内成员授予不同级别的小助于称号,赶快对照评价标准,看看你是哪一级的小助手。 “实习小助手”:实验方案填写完整,实验步骤有遗漏,实验结果、结论没有区分开,语言累赘不够简洁。 “得力小助手”:实验方案填写完整,实验步骤清晰有序,实验结果、结论表述准确,语言累赘不够简洁。 “优秀小助手”:实验方案填写完整,实验步骤清晰有序,实验结果、结论表述准确,能够借助关键词概括句子,语言简洁。学生活动2 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填写实验方案,师生交流讨论进行修改,最终完成实验方案。 (1)提供范例支架,学习概括实验目的。本单元我们重点学习抓关键词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读了课文第1自然段,你能概括出实验的目的吗? 学生反馈:从“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可以知道,这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2)组织各组方案进行比较,用精准的语言理清实验过程。请大家选一选,哪一组的实验过程更加完整,语言简洁准确。 学生反馈:以下实验过程能够做到步骤有序完整,用上关键词句,让语言更加准确。 第一步:在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放进纸袋。 第二步: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者,自己走了四公里,打开纸袋。 第三步:在蜜蜂身上做白色记号,然后把蜜蜂放了出来。 第四步:回到家中观察,有两只蜜蜂已经飞回,傍晚又飞回三只。 (3)激发学生思考,辨析“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区别。你找到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了吗?它们有什么区别? 学生反馈:实验结果是“至少十五只蜜蜂准确无误飞回”,实验结论是“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实验结果是实验最后得到的答案,实验结论是在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的推断。活动意图说明 以“学法布尔制订实验方案”为情景任务,帮助学生梳理实验步骤,初步完成实验方案,学习分析、概括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明白实验的有序性。环节三:【任务二】向法布尔讨教实验细节 恭喜小助手们,已经跟着法布尔初步掌握了蜜蜂辨向实验的操作流程。接下来给你一个向法布尔讨教的机会,请你针对实验细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确保实验操作精准无误。教师活动3 (1)读一读。认真阅读课文,关注实验细节。 (2)想一想。开动脑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说一说。组内交流,试着分析解答疑问。 (4)写一写。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读下面的了句子,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 范例: 1.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他们飞的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2.这个路口总是很通畅,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100m,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你还找啥着呢?我就看这个里面他处理。 (5)评一评。通过向法布尔讨教,相信你对实验细节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实验过程中的困惑都解决了吗? 赶快对照评价标准,看看你是哪一级的小助手? “实习小助手”:对实验中的部分细节还有疑问,影响实验的操作。 “得力小助手”:通过推理论证、查阅资料,解决了对实验细节的疑问,能够按照法布尔的流程完成实验。 “优秀小助手”:通过推理论证、查阅资料,解决了对实验细节的疑问,深刻体会到法布尔实验过程中的严谨、有序和科学性。 (6)人物评价。 分析法布尔的思维过程,将内隐的思维品质展现出来。我们向法布尔讨教了实验中的困惑,也通过推测、阅读资料共同分析了法布尔这么做的原因,你觉得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活动3 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对实验细节提出疑问,师生展开讨论,对问题进行解答,展现法布尔内隐的思辨过程。 (1) 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展示。请同学们将提出的问题写在纸条上,我们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有价值的粘贴在黑板上。 学生反馈: ①法布尔先生为什么要捉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而不是一两只或者很多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②法布尔先生为什么要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③法布尔先生为什么要走四公里路? ④蜜蜂为什么用纸袋装,是否可以用别的袋子? ⑤法布尔先生为什么要把蜜蜂做上白色记号? ⑥课文第3-7自然段,作者多次运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语,请你找一找,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通过推理分析,解答部分问题。现在,哪位同学想要扮演法布尔,解答小助于们提出的这些问题? 学生反馈: 问题②,法布尔先生为什么要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因要确保蜜蜂先回到家时可以记录下准确时间,就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待。 问题④,蜜蜂为什么用纸袋装,是否可以用别的袋子?因为纸袋透气,而且纸袋是不透明的,可以确定蜜蜂不是靠眼晴记下路线的。 问题⑤,法布尔先生为什么要把蜜蜂做上白色记号?因为蜜蜂很小,用白色记号笔颜色更显眼,更容易辨认。 (3)我发现:这两个例子都是先写观察到的情况,再写由此引发的思考并提出疑问。我们在学习中也要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会写:有的同学成绩很好,有的同学成绩却很糟糕。大家都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同是一位老师授课,差别却这么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4)人物评价:法布尔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仔细观察,并且善于思考、勤于动脑。他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思考问题很周密,每一个步骤都十分严谨,这样才能确保实验的成功完成。活动意图说明 以“向法布尔讨教实验细节”为任务,引领学生探究实验过程,辨析实验细节,学习推理、质疑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以及实验的科学性。环节四:【任务三】帮法布尔发布实验报告 恭喜小助手们,实验顺利完成!法布尔希望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将这个精彩的实验公布于众,你们能够帮助他吗? 提示:用上表示顺序的连接词。 想要将实验步骤串联起来,你可以借助“先......然后......再......最后......”的句式来说一说。教师活动4 (1)分一分。小组分工,根据介绍内容合理分工。 (2)讲一讲。合作试讲,借助实验方案展开介绍。 (3)改一改。组内互评,依据互提建议改进不足。 (4)评一评。 感谢大家帮法布尔发布了这项实验,法布尔也想从你们当中选出最终的“优秀小助于”,我们将对照下面的评价标准进行评选,为优秀小助手颁发勋章。 “实习小助手”:能够用上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将实验报告各要素介绍完整;表达时没有关注到用词的严谨性。 “得力小助手”:能够用上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将实验报告各要素介绍完整;表达时能够用上“左右”“大概”“好像”等词语,体现语言的严谨性。 “优秀小助手”:能够用上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将实验报告各要素介绍完整;表达时能够用上“左右”“大概”“好像”等词语,体现语言的严谨性;发布时有开场白和结束语,和观众有互动等。 学生活动4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借助实验报告,把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讲清楚,学习负责任、有条理的表达方法,体会法布尔语言的严谨性。 学生反馈: 法布尔先在自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放进纸袋,然后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走了四公里,打开纸袋,再在蜜蜂身上做白色记号,把蜜蜂放了出来,最后回到家中观察,发现有两只蜜蜂已经飞回,傍晚又飞回三只,第二天检查蜂窝,发现有十五只蜜蜂身上有白色记号。 (2)体会“左右”“大约”类似词语的作用。我们发现,两位小助于在发布实验时在表达上有细微不同:“有十五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与“至少有十五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其中“至少“可以去掉吗? 学生反馈:“至少”不可以去掉,像这样的词语课文里还有“左右”“太概”等”、这说明实验过程中的很多现象和结果都是法布尔的推测,这些不确定的词让表达更准确,体现了法布尔语言的严蓮性。 (3)加上开头语和结束语,让发布完整。发布实验报告时,我们要有听众意识,想要更好地吸引听众,让发布会内容更加完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反馈: 可以在最开始时介绍自己: “大家好,我是法布尔的助手。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项有关蜜蜂的实验”。也可以在实验结论宣布后鼓励大家要有科学意识,继续解开这项实验的真相:“蜜蜂这一无法解释的本能到底是什么,大家也可以和我们一起投人到这项实验中,共同追求科学的真相!”活动总结 小助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跟着法布尔开展实验研究,一起体会实验过程的周密有序,也感受到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法布尔在《昆虫记》中介绍了很多昆虫的独特本领,都值得我们研究和揭秘。课后,希望大家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组成合作小组,制订实验方案,展开实验研究,发布实验成果,共同感受科学的神奇魅力。活动意图说明 以“帮法布尔发布实验报告”为任务,借助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完整地讲述实验,学习负责任、有条理的表达方法,感受语言的严谨性。
板书设计
实验目的——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捉蜜蜂、放纸袋 善于观察 蜜蜂 实验经过 做记号、放蜜蜂 勤于思考 查蜂窝、细观察 严谨求实 实验结论——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性作业】 一、为法布尔回顾实验思路。 听说mì fēng( )有biàn rèn( )方向的能力。于是法布尔决定进行一项小cè yàn( )。他先jiǎn chá( )好实验器材,做好准备。què rèn( ) wú wù( )后,开始进行实验。 二、为法布尔整理实验笔记。 经过试验后他发现蜜蜂的确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请你整理他观察到的以及想到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并思考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观察到的想到的人物评价 蜜蜂向四面飞散 我也能像法布尔那样,善于_______,勤于_______,做生活的有心人。 大概可以减少阻力
【提升性作业】 三、走进荒石园,阅读《昆虫记》。 法布尔56岁时,他买下了一座名叫荒石园的小园子,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昆虫。有美食萤火虫、会装死的的甲虫、蟋蟀音乐家等,它们都被法布尔记录在《昆虫记》中。 1.请你阅读这本书,选择一种昆虫,写一写它的奇特之处,画一画它的奇特美貌! 写一写 画一画 四、争做小小观察员。 小助手们,通过阅读《昆虫记》你一定知道了许多有趣的知识,现在请你走进森林公园,观察这里的小动物或小昆虫,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并制作一份观察记录报告,记录下你收集到的、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观察记录报告 【综合性作业】 五、做一项小实验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说:“研究从观察开始,进而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来验证。” 小助手们,你们的《观察记录报告》中一定记录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或问题,请你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做一项小实验,并根据以下清单,有顺序地写清楚实验的过程、自己做实验的心情以及实验中有趣的发现。 1.我选择的实验是: 2.我能记录下实验的整个过程: 实验记录单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①第一步: ②第二步: ③第三步:实验结论
3.我能完整有序的讲述我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提示:请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等连接词。)
教学反思与改进
【任务三:寻昆虫之“奇”】 第一课时: 成功之处: 教学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1.注重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的能力,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课中字词的学习是重点,扫清了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长此以往来培养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知识的查找习惯。 不足之处: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第二课时: 成功之处: 1.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本课正好适合对学生创造潜能开发、科学态度和方法熏陶的培养,因此,紧扣末尾这一结论,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组成合作小组,制订实验方案,展开实验研究,发布实验成果,促使学生去主动发现、自主地探究,共同感受科学的神奇魅力。。 2.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就能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不足之处:学生的课前预习不充分,大部分孩子只是停留在生字词的预习上,只有少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读通课文并收集相关的资料。在上课时,小组合作学习只能停留在文章表面,不能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