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模拟预测 生物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模拟预测 生物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19 21:19:30

文档简介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八)
生物
(75 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信号识别颗粒(SRP)由6个不同的多肽与1个小分子RNA 结合构成,其上有信号识别位点、核糖体结合位点和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结合位点,当肽链伸出核糖体时信号识别位点能识别并结合新生肽链的信号序列。核糖体结合位点在结合信号序列后占据核糖体的特定位点,暂停蛋白质的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SRP 和核糖体都是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的大分子复合物
B. SRP 缺陷的细胞,胞内蛋白和分泌蛋白的合成都不受影响
C.信号识别位点能帮助 tRNA 识别并结合到 mRNA 序列上
D.推测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结合位点与蛋白质转移有关
2.各种外界因素是细胞凋亡的启动剂,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传递系统传递凋亡信号,引起细胞凋亡;Fas是一种受体蛋白,它与配体FasL结合可以启动凋亡信号的转导,最终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FasL 与受体蛋白 Fas结合后会引起细胞周期变长
B.处于衰老和凋亡期的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均降低
C.细胞衰老与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对生物体是不利的
D.效应 T 细胞的FasL 发挥作用的过程存在信息交流
3.塞罕坝机械林场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发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他们用青春、汗水和智慧,将荒山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再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下列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塞罕坝机械林场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有关,与光照强度无关
B.组成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群落的优势种不同,物种丰富度也不同
C.在从荒山沙地到绿水青山演替过程中,各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D.塞罕坝林场从黄沙遮天日的荒漠到绿水青山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4.随着人口过度增长,生态足迹也随着发生变化,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类消费水平提高会导致生态足迹逐渐增大
B.生态足迹增大会导致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增大
C.生态足迹越大会导致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
D.与食用蔬菜相比,人类摄入肉类食物会增大生态足迹
5.科研人员为研究一年生植物间竞争强度变化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同一地方进行多次甲、乙两种植物的混种实验,连续进行若干代后,呈现如图所示的变化情况(图中M=收获时甲种子数/收获时乙种子数,N=播种的甲种子数/播种的乙种子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析甲、乙种群的生态位,需要研究植株高度与密度等特征
B.种群甲对种群乙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C.处于 ab段范围内的情况下,种群甲的竞争能力小于种群乙
D. b点代表种群甲、乙的竞争能力相当且处于相对稳定平衡状态
6.甲植物(2N=18),乙植物(4N=32),如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耐盐杂种植株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处理后可使甲、乙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
B.过程②可用电融合法、高Ca 一高pH融合法和灭活的病毒诱导杂种细胞融合
C.目的植株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能正常联会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
D.过程③④为脱分化和再分化,需要不同配比的植物激素,但都不需要光照
7.单克隆抗体是由一个产生抗体的细胞与一个骨髓瘤细胞融合而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经无性繁殖而来的细胞群所产生的,所以它的免疫球蛋白属同一类型,质地纯一,而且它是针对某一抗原决定簇的,因此特异性强,亲合性也一致。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免疫动物是用目的抗原免疫小鼠,使小鼠产生可无限增殖的浆细胞
B.在选择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会死亡,融合的细胞才会生长
C.通过抗体阳性检测可筛选出多种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和抗体
D.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识别不同抗原的细微差异,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8.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的影响,引起的下一代遗传物质改变形成的先天疾病,称之遗传病,主要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类。如图为人类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多基因遗传病在成年以后发病率较高,因此常被选择进行遗传调查
B.三类遗传病在青春期的发病率都较低,在胚胎时期发病率高
C.新生婴儿和儿童容易表现出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会通过产生致病基因而使遗传物质改变
9. DNA复制时碱基发生错配处会形成一个较为松散的凸起(如图所示),此结构可被细胞中的相关酶系统识别并将错配碱基去除,从而保证DNA 复制的准确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错配时一条链上的碱基与另一条链上相应的碱基不互补配对
B. DNA 错配修复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分裂期
C. DNA 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 RNA 聚合酶,而错配不需要
D.相关酶系统识别并去除错配碱基会导致 DNA 中碱基配对方式改变
10.某实验小组欲探究是何种离子的移动形成了静息电位,实验人员分别取相同的神经元分为4组,第一组用钾离子通道抑制剂处理,第二组用氯离子通道抑制剂处理,第三组用钠离子通道抑制剂处理,第四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静息电位 处理前 处理后
第一组 -70mV 几乎消失
第二组 -70mV -69.5mV
第三组 -70mV -70mV
第四组 -70mV -70mV
A.静息电位的形成中离子的移动需依赖细胞膜上离子通道
B.本实验结果表明静息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移动有关
C.若增加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则第二组处理后数值会增大
D.第四组可作为空白对照,第三组和第四组存在离子的移动
11. S蛋白是新冠病毒主要的抗原蛋白,将编码S蛋白的mRNA 用磷脂膜包裹而制成新冠肺炎的mRNA疫苗。人体接种新冠肺炎mRNA疫苗后,能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下面有关新冠肺炎 mRNA疫苗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接种 mRNA疫苗后,mRNA 会激活浆细胞产生抗体
B.细胞因子的作用是加强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C.当机体辅助性T细胞遭到破坏时对机体体液免疫无影响
D.病毒S蛋白可直接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发生增殖分化
12.在年轻的和衰老的神经细胞中都发现大量异常的M蛋白,但是年轻细胞中的溶酶体活性却远高于衰老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酶体酶分泌出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B.衰老细胞中 M 蛋白的形成与分解处于平衡
C.溶酶体能够分解 M蛋白为年轻细胞提供氨基酸
D.与M蛋白的合成有关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3.当拟南芥室温条件(22℃)生长在黑暗中时,拟南芥幼苗表现为下胚轴和根伸长,当同时给予乙烯处理后,黑暗中生长的幼苗下胚轴和根伸长都受到明显抑制;而当温度升高到28 ℃后,乙烯对黑暗中生长的幼苗的下胚轴伸长抑制作用部分丧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室温条件下乙烯通过极性运输促进拟南芥下胚轴和根伸长
B.实验可知高温对黑暗中生长的幼苗乙烯响应起到抑制作用
C.乙烯含量升高可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促进根的伸长生长
D.推测黑暗中高温环境下拟南芥体内乙烯含量一定会升高
1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动物细胞培养需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增殖
B.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
C.培养动物细胞时,将其置于含95%CO 和5%空气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D.由于体细胞分化程度高,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15.利福平和链霉素都是常见抗生素,都可用于抗菌,其中利福平可使细菌RNA 聚合酶含量急剧下降,链霉素可抑制核糖体组装、抑制tRNA与mRNA结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利福平通过特异性阻碍细菌的翻译过程而实现抗菌
B.链霉素会使 mRNA与核糖体分离,影响tRNA与mRNA 结合
C.推测利福平和链霉素可对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发挥作用
D.推测链霉素可能抑制tRNA成熟,从而无法与mRNA 结合
16.科学家借助诱变技术,创建了家蚕性别连锁平衡致死系,实现了大量养殖雄蚕的目标。雄蚕的两条Z染色体上有两对与致死有关的基因A、a和B、b(不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任一对基因隐性纯合则胚胎致死。雌蚕中基因型为ZaWa、ZbW个体同样具有致死效应;雌蚕的Z染色体上有隐性基因a,W染色体上有其等位基因。另有一对控制身体颜色的常染色体基因D(黑身)和d(白身)。该平衡致死系个体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雄蚕产生的雄配子都是致死的,因此ZaWa、ZbW个体致死
B.若让ZAbZaB的雄蚕与ZABWa的雌蚕杂交,子代雄蚕: 雌蚕=2:1
C.图中雌雄个体相互杂交,子代存活下来的个体的基因型与亲本不相同
D. W染色体上所携带的D基因选育时可用来区别致死系家蚕的性别
二、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52分)
17.(10分)盐碱土是地球陆地上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壤类型,约占陆地面积的25%,土壤的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与生态问题,是制约农林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竹柳具有一定的耐盐性,某实验小组以竹柳为材料,选择长势相对一致的苗木进行试验。设置盐分胁迫浓度为0(标准对照)、1‰(轻度胁迫)、4‰(中度胁迫)、7‰(重度胁迫)处理苗木,测定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竹柳净光合速率是可通过测定 来表示净光合速率的大小,在竹柳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光能可转化为 。
(2)实验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对不同程度盐胁迫的响应有明显差异,其中轻度胁迫全天净光合速率平均值比对照组高,说明 ,且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达到峰值的时间逐渐提前,说明竹柳属于 。但同时也下降较快,这可能是由于 。
(3)研究发现,中度和重度盐胁迫处理的胞间CO 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但竹柳净光合速率仍下降,可能原因是
(4)综上,竹柳可作为轻度盐碱地的栽植树种,同时,在盐碱地造林中,还需考虑 等方面。
18.(10分)某地的生态农业观光园以当地特有自然资源串联四大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桑园生态系统、沼气(池)生态系统(如图),形成“绿色植物、蓝色水体、彩色蔬菜”的锦绣风貌。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农田生产中采用的间作、套种是典型的 (填“水平”或“垂直”)结构。农田生态系统中需要不断施加氮肥的原因是 。
(2)桑园生态系统中若存在食物链桑树→蚕→鸡,则鸡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的能量,请画出该食物链能量流动的示意图。
(3)该生态农业观光园是周边居民日常休闲、团建的场所,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价值。
操作步骤 正常组 模型组 辛伐他汀组 陈皮组
脂肪乳剂预处理 否 是 是 是
灌胃 等量试剂 蒸馏水 蒸馏水 辛伐他汀药液 陈皮 提取液
19.(10分)目前,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常以他汀类降脂药物为主,但口服西药易导致肝损伤。研究发现陈皮具有降脂药效,同时能避免肝损伤。为探索其机制,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陈皮组,按表1步骤进行操作。一段时间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R)活性(用在特定条件下,1分钟内转化1微摩尔底物所需酶量),结果如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表1
(1)利用脂肪乳剂预处理小鼠可获得高胆固醇血症模型鼠是因为脂肪和固醇都属于有机物中的 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2)设置辛伐他汀组的目的是 ,灌胃各种试剂的量要相等,理由是 。
(3)根据图1可看出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效果较好的是 (填“辛伐他汀”或“陈皮”)。由图2可推测这两种药物降胆固醇的原理是 ;两种药物的效果不同,可能是因为 。
20.(11分)某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眼型有圆眼,棒眼和三角眼,由不位于XY 同源区上的A/a、B/b两对基因控制,其中常染色体上的a基因纯合会使雌性动物性反转为不育的雄性,但对雄性没影响,现让一纯合圆眼雌性个体与三角眼雄性个体相互杂交,F 都为圆眼,F 相互杂交,F 中雌性全为圆眼,雄性圆眼:棒眼:三角眼=3:3:4,回答下列问题。
(1)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 。
(2)F 雄性个体某次级精母细胞中出现2个A基因,2个B基因,原因是 。
(3)F 中雄性个体有 种基因型,F 中三角眼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有 。
(4)F 中圆眼个体相互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21.(11分)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如图是花青素基因(S)的cDNA(某种生物发育某个时期的 mRNA 经逆转录产生的互补DNA)和 Ti 质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 PCR 扩增花青素基因时,需要引物,引物是指 ,设计引物时引物的长度需要比计算
出的长度长一些,原因是 。
(2)根据图1和图2分析,上述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最好选择限制酶 切割S基因的cDNA 和 Ti质粒,其目的是 。
(3)农杆菌细胞内含有 Ti质粒,当它侵染植物细胞后,能将 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并且将其 。
(4)基因表达载体中,图2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可用于 。PCR 扩增的产物进行电泳时,发现除了目标序列外还有很多非特异性条带,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生物
1,CSRP和核糖体都是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高度与密度等特征,A正确:种群甲对种
的大分子复合物,A正确,SRP缺陷的细
群乙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属于密度制约
胞,胞内蛋白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不受影
因岽,B正确,处于ab段范围内的情况
响,但分泌过程会受影响,B正确:信号识
下,种群甲的竞争能力小于种群乙,C正
别位点的作用是识别并结合新生肽链的
确,M=N时,甲乙两植物的竞争能力相
信号序列,并非帮助tRNA识别并结合到
当或无竞争,b点左侧为M>N,甲获胜,
mRNA序列上,C错误,推测内质网膜上
另一侧为M的SRP受体结合位点与蛋白质转移有
能力相当,但处于不稳定平衡状态,甲乙
关,D正确。
都有可能处于竞争优势一方,D错误。
2.D
当FasL与受体蛋白Fas结合后会引起细
6.C过程①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处理
胞调亡,不会使细胞周期变长,A错误:处
后得到的是原生质体,染色体数目不变,
于衰老、调亡期的细胞有些酶的活性降
A错误,过程②可用电融合法、离心法
低,B错误;细胞衰老与调亡是由基因控
PEG诱导法、高Ca+一高pH融合法,B
制的,对生物体是有利的,C错误:根据题
错误;目的植株含有同源染色体,诚数分
干信息“Fas与配体FasL结合可以启动
裂过程中能正常联会产生正常的生殖细
调亡信号的转导,最终引起粑细跑一系列
胞,C正确:过程③④为脱分化和再分化,
特征性变化,使细胞裂解死亡”可知,存在
需要不同配比的植物微素,同时也需要光
信息传递,D正确。
照,D错误。
3.B塞罕坝机械林场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
7.D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的浆细胞是高度分
变化,光照强度、土壤都有关,A错误;组
化的细胞,不会进行分裂,A错误,在选择
成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群落的优势种不
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同种
同,物种丰富度也不同,B正确:在演替过
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B细胞和骨髓瘤
程中,各阶段优势种不同,各植物种群的
细胞融合的细胞才会生长,B错误:通过
环境容纳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C错误:
抗体阳性检测可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专一
塞罕坝林场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誓,D
性杂交瘤细胞和抗体,C错误,单克隆抗
错误。
体能准确识别不同抗原的细微差异,与抗
4,B人类消费水平提高会导致生态足迹逐渐
原特异性结合,D正确。
增大,A正确,生态足迹增大,消耗更多资
8,C多基因遗传病在成年以后发病率较高,但
、产生更多废物,改造环挽难度加大,但
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常选择单基因遗传病
是改造环境的能力不一定增大,B销误,
进行进传调查,A错误,只有染色体异常
生态足迹越大会导致人类对生态环境的
进传病在压胎时期发病率高,B错误:新
能响越大,C正确:与食用珑菜相比,人类
生婴儿和儿靠容易表现出单基因遗传病
摄入肉类食物会增大生态足迹,D正确。
和多基因遗传病,C正确,基因突变会通
5.D分析甲,乙种弹的生态位,需要研究植株
过产生致病基因而使遗传物质改变,但染
生物答案第5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