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错题(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错题(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18 19: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四幅图中,哪幅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 )
A. B.
C. D.
2.盒子里有24支新钢笔,李冰可能拿出这盒钢笔的( )。
A. B. C. D.
3.妈妈买回来24支铅笔,她把这些铅笔的分给弟弟,把剩下铅笔的分给姐姐,她俩分到的铅笔支数相比较,( )。
A.弟弟分得多 B.姐姐分得多 C.两人一样多 D.无法确定谁多
4.小芳和小华带了同样多的钱去买文具,小芳用去了所带钱数的,小华用去了所带钱数的。两人剩下的钱相比( )。2·1·c·n·j·y
A.小芳多 B.小华多 C.同样多 D.无法比较
5.一根彩带两次用完,第一次用了全长的,第二次用了米,两次用去的长度相比,( )。
A.第一次用去的多 B.第二次用去的多 C.两次同样多
二、填空题
6.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它的,3份是它的。
7.5个是( ),里面有( )个,10厘米的是( )厘米。
8.姐弟俩每次家务劳动后都在各自的记录单上盖一个印章,下图是姐姐五月份的记录单,弟弟五月份的印章数是姐姐五月份印章数的,弟弟五月份共做家务劳动( )次。
9.把24本故事书平均分给三年级6个班,每个班分得这些故事书的,每班分得( )本。
10.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用剪刀剪了5次,剪成长度相等的几段,每段的长是这根绳子的。
11.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小立拿了这些铅笔的。
12.三(1)班有男生28人,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女生有( )人。
13.把12本练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 )分之( );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 )分之( ),是( )本。
14.在括号里填“>”或“<”。
( ) ( ) ( )21·cn·jy·com
( ) ( ) ( )www-2-1-cnjy-com
15.求15颗玻璃球的是多少颗,就要把( )颗玻璃球平均分成( )份,求出这样的( )份。【版权所有:21教育】
16.求8个草莓的是多少个,就要把8个草莓平均分成( )份,求出这样的( )份。
17.把18个桃平均分给9个人吃,每个人分得这些桃的。其中的5个人共分得这些桃的,是( )个。
18.幼儿园老师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苹果的,是( )个。
19.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芳芳读一本120页的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天她应从第( )页读起。【来源:21cnj*y.co*m】
20.一批零件有80个,张师傅已经完成了这批零件的,是( )个;没完成的是这批零件的( )(填分数)。
三、判断题
21.1时的是50分。( )
22.4个小朋友吃了一个蛋糕,每人吃了这个蛋糕的。( )
23.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这根铁丝的。( )
24.把一根火腿肠切成6段,每段占这根火腿肠的。( )
25.在一次捐款活动中,明明捐了自己零花钱的,丽丽也捐了自己零花钱的,明明和丽丽捐的钱一样多。( )21*cnjy*com
四、计算题
26.计算下面各题。


五、解答题
27.小春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小冬吃了这块巧克力的。他们各吃了几小块?
28.一堆小棒有18根,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和。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29.红红看一本48页的故事书,上午看了这本书的,红红上午看了多少页故事书?
30.三年级有45名学生参加了兴趣小组,其中参加了书法小组,参加书法小组的有多少人?
31.黑熊和灰熊共捡了一堆梨子,梨子重32千克,黑熊捡了,灰熊捡了几分之几?它们各捡了多少千克?
32.小红有50张画片,小东的画片数是小红的,小明的画片数是小红的。小东和小明谁的画片多?多多少张?
33.三(3)班36名同学在打扫教室,的同学在扫地,的同学在擦窗户,还有的同学在拖地。承担打扫教室各项任务的同学分别有多少人?
34.三年级有三个班,一共做了24个灯笼,三(1)班做了其中的,三(2)班做了其中的,剩下的是三(3)班做的。三(3)班做了多少个灯笼?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卷)-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错题(苏教版)》参考答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C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4份。逐项分析。
【详解】A.图形没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数表示;
B.阴影部分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1份,不能用表示;
C.阴影部分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4份,可以用表示;
D.阴影部分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的4份,不能用表示。
故答案为:C
2.B
【分析】用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用分子表示所占的份数;分别计算一下24能被哪个分数的分母整除,也就是能平均分成这么多份,取出其中的1份;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24不能被10整除,所以不能拿出这盒钢笔的;
B.24÷8=3(支),表示将24支钢笔平均分成8份,拿其中的1份也就是3支,所以可能拿出这盒钢笔的;21教育网
C.24不能被9整除,所以不能拿出这盒钢笔的;
D.24不能被5整除,所以不能拿出这盒钢笔的。
故答案为:B
3.C
【分析】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将24支铅笔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3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用24÷3即可求出弟弟分到几支铅笔;先用24减去弟弟分走铅笔的支数求出剩下的支数,将剩下的铅笔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2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用剩下铅笔的支数除以2即可求出姐姐分到几支铅笔,据此比较选择即可。
【详解】弟弟:24÷3=8(支)
姐姐:(24-8)÷2=16÷2=8(支)
她俩分到的铅笔支数相比较,两人一样多。
故答案为:C
4.A
【分析】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两人所带的钱数相同,用得少的剩下的就多,比较两人用钱的多少即可解答。
【详解】<,小芳用得少,所以小芳剩下的钱比小华多。
故答案为:A
5.A
【分析】根据题意,第一次用了全长的,则还剩下全长的(1-),和第一次用去全长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第二次:1-=
和,2<3,<。
两次用去的长度相比,第一次用去的多。
故答案为:A
6.;
【分析】根据分数的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3份是它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它的,3份是它的。
7. 7 6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5个表示其中的5份,用分数表示是。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表示其中的7份,有7个。
把10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的长度是(10÷10)厘米,表示其中的6份,用份数乘每份的长度即可求出6份的长度是多少厘米。据此解答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详解】10÷10=1(厘米)
6×1=6(厘米)
5个是,里面有7个,10厘米的是6厘米。
8.4
【分析】根据姐姐的五月份的记录单可知,姐姐五月份印章数为12次,把姐姐五月份印章数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为12÷3=4(次),弟弟五月份的印章数是姐姐五月份印章数的,也就是说弟弟五月份的印章数占姐姐五月份印章数的一份,那么弟弟五月份共做家务劳动4×1=4(次),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3=4(次)
4×1=4(次)
所以弟弟五月份共做家务劳动4次。
9. ;4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所占的份数;
每班分得的数量就是用整体的数量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数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24本故事书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给三年级6个班,则每个班分得这些故事书的;21·世纪*教育网
24÷6=4(本),则每班分得4本。
10.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数的分母就是几,表示其中的几份,分数的分子就是几。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作图如下:
由图可知,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用剪刀剪了5次,剪成长度相等的几段,每段的长是这根绳子的。
11.;
【分析】把妈妈买了铅笔的总支数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9份,每份占它的;给了小冬5支,也就是给了小冬5份,用分数表示为;给了小立4支,也就是给了小立4份,用分数表示为;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小立拿了这些铅笔的。
12.21
【分析】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说明把男生的人数平均分成4份,女生的人数占其中的3份;把28平均分成4份,计算每份是多少,用除法,算出一份是多少后,再乘3即可算出3份是多少,也就是女生的人数。
【详解】28÷4=7(人)
3×7=21(人)
所以女生有21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需仔细计算。
13. 六 一 四 一 3
【分析】把12本练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其中的一份,这一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6,分子是1;若将其平均分给4个同学,用分数表示每个同学分到几分之几,用分数表示分母是4,分子是1,求其中的1份是几本,用12除以4即可求出其中的1份是几本。
【详解】12÷4=3(本)
把12本练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六分之一;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四分之一,是3本。
14. < > < < < <
【分析】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据此比较。
【详解】2<3,所以<;
7>2,所以>;
11<13,所以<;
9>6,所以<;
3<5,所以<;
36>35,所以<。
所以,< > <
< < <
15. 15 5 2
【分析】表示把15颗玻璃球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据此解答。
【详解】求15颗玻璃球的是多少颗,就要把15颗玻璃球平均分成5份,求出这样的2份。
16. 4 1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据此解答。
【详解】求8个草莓的是多少个,就要把8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求出这样的1份。
17.;;10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数的分母就是几,表示其中的几份,分数的分子就是几。由题意得,把18个桃平均分给9个人吃,每个人分得这些桃的,其中的5个人共分得这些桃的。求他们分得了多少个桃子,可以先用18除以9算出每份是多少个桃子,再乘上5即可算出他们分得了多少个桃子。2-1-c-n-j-y
【详解】18÷9×5
=2×5
=10(个)
把18个桃平均分给9个人吃,每个人分得这些桃的。其中的5个人共分得这些桃的,是10个。
18.;3
【分析】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就是把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苹果的;每个人分到的苹果个数,用苹果总数除以小朋友的人数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就是把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苹果的;
12÷4=3(个)
幼儿园老师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苹果的,是3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19.73
【分析】将这本数的总页数看作一个整体,将其平均分成5份,每份120÷5=24(页),那么3份是3×24=72(页),那么第二天她应从72页的下一页读起,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0÷5=24(页)
3×24=72(页)
72+1=73(页)
所以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芳芳读一本120页的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天她应从第73页读起。21*cnjy*com
20. 32
【分析】把整体80个零件平均分成5份,用除法算出1份是多少,这样的1份就是,完成了其中的2份,也就是;用1减去,也就是没完成的是这批零件的,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80÷5=16(个)
16×2=32(个)
1-=
一批零件有80个,张师傅已经完成了这批零件的,是32个;没完成的是这批零件的。
21.×
【分析】1时即60分。将1时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占1时的,是60÷2=30分。
【详解】1时=60分
60÷2=30(分)
则1时的是30分。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注意1小时是60分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为几分之一。
【详解】4个小朋友吃了一个蛋糕,并没有说每人吃的同样多,故不能说每人吃了这个蛋糕的,所以判断错误。21cnjy.com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
【分析】把这根铁丝的长度看成1,把它平均分成3段,根据分数的意义,每段占这根铁丝原长的;据此进行判断即可。【出处:21教育名师】
【详解】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这根铁丝的;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属于基础知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注意与这根铁丝的长短无关。
24.×
【分析】把一根火腿肠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平均切成6段,每段占这根火腿肠的,如果不是平均切,每段不能用分数表示。
【详解】把一根火腿肠平均切成6段,每段占这根火腿肠的;
原题没说平均切(或切成相等的6段),每段不能用分数表示;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25.×
【分析】明明捐了自己零花钱的,丽丽捐了自己零花钱的,虽然 ,但是不知道两人的具体钱数,所以无法确定谁捐的钱数多,如果两人钱数一样,则丽丽和明明捐的钱一样多,如果两人的钱数不一样多,则所捐的钱数也就不同。据此解答。
【详解】虽然二人都捐了各自零花钱的,由于不知道两人的具体钱数,所以无法确定谁捐的钱数。所以说二人捐的钱数一样多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完成本题要注意题目中两个分数的单位“1”是不一定相同的。
26.;;
1;;1
【详解】略
27.小春:3块;小冬:6块
【分析】根据图示,一共有15块巧克力,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是,一份是15÷5=3块,吃了这块巧克力2份就是吃了,也就是吃了2×3=6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5÷5=3(块)
2×3=6(块)
答:小春吃了3块,小冬吃了6块。
2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18根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拿出其中的1份,就表示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依此解答。
【详解】将18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根小棒,表示拿出这堆小棒的;
将18根小棒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2根小棒,表示拿出这堆小棒的;
将18根小棒平均分成18份,每份是1根小棒,表示拿出这堆小棒的
答: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
29.16页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本数的总页数看作一个整体,根据分数的意义,上午看了这本书的,表示把这本书的总页数平均分成6份,上午看了其中的2份,所以,可以先用这本书的总页数48除以6,得到平均每份的页数,再乘2,即得到上午看了的页数。据此解答。
【详解】48÷6×2
=8×2
=16(页)
答:红红上午看了16页故事书。
30.18人
【分析】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将45名同学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5份,其中的1份是(45÷5)人,用分数表示是,则占其中的2份,用1份的人数乘2即可求出参加书法小组的有多少人。
【详解】45÷5×2
=9×2
=18(人)
答:参加书法小组的有18人。
31.;黑熊捡了20千克,灰熊捡了12千克
【分析】将这堆梨子看作单位“1”,用1减去黑熊捡的梨子所占的分数就是灰熊所占的分数。因为黑熊捡了,根据分数的意义,是将整体数量平均分成8份,黑熊占了5份,那么勇32千克除以8得到每一份的数量,再乘5就是黑熊所捡的数量,用总数量减去黑熊的数量即可求出灰熊的数量。
【详解】灰熊:1-=
黑熊所捡梨子数量:32÷8×5=4×5=20(千克)
灰熊所捡梨子数量:32-20=12(千克)
答:灰熊捡了,捡了12千克,黑熊捡了20千克。
32.小东多;5张
【分析】小东的画片数是小红的,表示把小红的画片总张数平均分成5份,小东的画片张数是其中的2份;用小红画片总张数除以5,即可求出1份是几张,再用求出的1份画片的张数乘2即可求出小东的画片的张数;www.21-cn-jy.com
小明的画片数是小红的,表示把小红的画片总张数平均分成10份,小明的画片张数是其中的3份;用小红画片总张数除以10,即可求出1份是几张,再用求出的1份画片的张数乘3即可求出小明的画片的张数;然后再把求出的小东与小明的画片张数进行比较,即可求出小东和小明谁的画片多;用求出的小东与小明的画片张数作差,即可求出多多少张。
【详解】50÷5=10(张)
2×10=20(张)
50÷10=5(张)
5×3=15(张)
20>15,因此小东的画片张数多。
20-15=5(张)
答:小东的画片多;多5张。
33.扫地的有8人;擦窗户的有16人;拖地的有12人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占其中的几份,据此用学生总人数除以9求出每份的人数,再乘2即可求出扫地的同学人数,乘4求出擦窗户的同学人数,再用总的人数减去扫地人数,再减去擦窗户人数,剩下的就是拖地的人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扫地人数:36÷9×2=4×2=8(人)
擦窗户人数:36÷9×4=4×4=16(人)
扫地人数:36-8-16=28-16=12(人)
答:承担扫地的有8人,擦窗户的有16人,拖地的有12人。
34.4个
【分析】总共做了24个灯笼,三(1)班做了其中的,就是将24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平均分成2份为12个,1份为12个;三(2)班做了其中的,就是将24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1份,平均分成3份为8个,1份为8个,据此分别求出三(1)班和三(2)班做的灯笼个数,用总的灯笼数量减去两个班的数量就是三(3)班的数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三(1)班:24÷2×1=12×1=12(个)
三(2)班:24÷3×1=8×1=8(个)
三(3)班:24-12-8=12-8=4(个)
答:三(3)班做了4个灯笼。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