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7.1单式折线统计图(应用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7.1单式折线统计图(应用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18 19:5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1单式折线统计图(选择题)专项练习
一、解答题
1.学校放学时,小夏直接走路回家,行程情况统计如下图所示。到家后,小夏倒了一杯纯牛奶,先喝了整杯的,再开始做语文作业,用了小时完成;休息了一会儿,他发现牛奶凉了,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后,开始写数学作业,结果比完成语文作业少用了小时。然后,他就愉快地出去玩了。
(1)小夏回家途中的休息时间占路上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2)小夏回家做作业一共用了多少小时?
(3)在这整个过程中,小夏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
2.下面是2023年某市某天不同时间空气质量指数统计表。
时间 7时 10时 13时 16时 19时
空气质量指数 155 198 210 195 180
(1)如果想清晰地看出不同时间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应该绘制( )统计图。请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这个统计图。
(2)你能描述这一天中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趋势吗?
3.红星村共有253户人家,从2014年到2019年拥有空调数量统计如下: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数量(台) 42 98 169 224 356 417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补全下面的统计图。
(2)2019年比2014年全村多了( )台空调。到了( )年全村平均每户空调数大于1台。
(3)预测一下:到2022年,这个村的空调数量大概是( )台。
(4)红星村这几年空调数量急剧增加,我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城市旅游人数从2020年到2023年依次为200万、220万、280万、350万。
(1)完成如图统计图。
(2)从图中看出,从( )到( )年,游客人数增加最多。
(3)结合该城市旅游人数的变化情况,预估2024年该市游客人数将达( )万人。
(4)2024年游客人数发生这样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请写出至少2条。
5.下面是小东0~8岁身高记录统计图。
小东0~8岁身高统计图
(1)小东几岁到几岁时长得最慢?长了多少厘米?
(2)小东3岁半时身高大约多少厘米?
(3)小东身高125厘米时是多少岁?
(4)估计一下:小东9岁时的身高可能是多少厘米?
6.如图是汽车从安阳高铁站到殷墟博物馆之间行驶速度的变化情况。
(1)观察图,点A表示的意义是时间为20分时,汽车的速度是( )米/分。
(2)在6-16分内,汽车行驶的速度( ),行驶的路程( )。(填“逐渐增加”“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小”)
7.下面是某小学五年级学生2019年到2023年近视情况统计表。
某小学五年级学生2019年到2023年近视情况统计表
年份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近视学生数(人) 61 70 85 92 80
(1)要反映从2019年到2023年近视学生人数变化情况,用哪种统计图合适?请你绘制出来。
(2)请描述该校五年级学生近五年近视学生人数的变化情况。
(3)请你预测一下,2024年该校五年级近视学生人数,并分析原因。
8.
(1)根据统计图,2014-2023年全国生活用水量呈( )趋势。
(2)比前一年的用水量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年。
(3)请你预测2024年全国生活用水量,并写出理由。
9.下面是星光商场2023年营业额统计图。
(1)根据图中数据完成下表。
季度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营业额/万元
(2)2023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3)哪个季度到哪个季度营业额增长最多,是多少万元?
10.读统计图。
(1)这个统计图中,第一小格表示0到( )吨,其他每个小格表示( )吨。4月份用水量是( )吨。
(2)从3月到6月由于天气越来越热,用水量呈( )趋势。
(3)预测一下,7月份小华家的用水量是( )吨。
11.芳芳一家坐爸爸驾驶的轿车去峨嵋旅游。
芳芳爸爸驾驶轿车行驶路程情况统计表
时间/时 8 9 10 11 12 13 14 15
路程/km 100 250 350 425
芳芳爸爸驾驶轿车行驶路程情况统计图
(1)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中的已知信息,把统计表填完整,把统计图画完整。
(2)芳芳他们是( )时出发的。( )时到( )时他们在休息。( )时到( )时轿车行驶的速度最慢,每小时行驶( )千米。
12.根据折线统计图填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某学校植树节植树统计情况如下:
(1)植树最多的是( ),植树最少的是( ),他们相差( )。
(2)学校各年级植树情况大体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吗?
13.下面是一个病人住院期间体温情况统计图。
(1)图中的横虚线表示( )。
(2)护士每隔( )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3)病人4月8日的最高体温是( )摄氏度;最低体温是( )摄氏度。
(4)他的体温在4月9日( )时至( )时下降最快。
(5)想一想,这个病人还需要住院治疗吗?为什么?
14.阅读统计表,完成数学问题。
某位病人一天中体温变化情况统计表
时间(时)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体温(℃) 39.5 38.6 38 39.3 37.5 36.8 37 37.2 37
(1)根据统计表信息,完成折线统计图。
(2)护士每隔( )时给病人测量一次体温。
(3)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 )℃,最低体温是( )℃。
(4)病人的体温在( )时到( )时下降得最快。
15.下面是某位病人4月7日~4月8日的体温记录统计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他的体温最高是( )℃,最低是( )℃。
(2)他在4月7日18时的体温( )℃。
(3)图中的虚线表示什么?
(4)从体温上看,他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在好转,为什么?
16.如图是某居民小区1号楼的屋顶水箱6月1日水量变化统计图。
(1)这是一幅( )统计图,从图中可知早上8时水池中有水( )吨。
(2)这幢楼居民的用水量最多的时间是( )时和( )时。
(3)根据6时~20时之间的水量变化,你想到什么?(写两点以上)
17.去年年初,全球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精准施策,抗疫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下面是其中一个星期全国新增确诊人数统计表:
日期 2.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人数 3064 2484 2022 1515 5093 2644 2009
(1)根据上表,完成折线统计图。
(2)这个星期全国新增确诊人数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18.画折线统计图。
小华生病住院期间体温统计表
时间 5月6日 5月7日
… 6:00 12:00 18:00 0:00 6:00 12:00 …
体温(℃) … 39.5 38 37.5 37 36.8 37 …
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②根据上面的统计图表,护士每隔( )时给小华量一次体温,小华的体温在( )时间段下降得最快。
19.下面是朱江同学0至7岁身高统计表,请根据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年龄/岁 0 1 2 3 4 5 6 7
身高/厘米 50 75 85 93 100 108 115 120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朱江同学在( )岁之间身高增长最多,这一年增长了( )厘米。
20.下图是今年上半年某市接待旅游人数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2023年1月~6月旅游人数统计图
(1)( )月份来旅游的人数最多。
(2)5月份接待的旅游人数是上半年总接待旅游人数的几分之几?
21.下面是某市五月某一天部分时刻气温统计表。
时刻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气温/℃ 12 15 22 24 23 18 8

(1)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2)( )的气温最高,最高与最低气温相差了( )℃。
(3)该日7:00至13:00的气温变化趋势是( )。
22.某小学一至六年级喜欢每天锻炼的学生人数如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数 75 80 84 75 40 38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五年级喜欢每天锻炼的人数是三年级的( )。
(3)读七年级的时候,你认为喜欢每天锻炼的人数是增加还是减少?( )
理由是:( )。
23.下面是一个病人住院期间体温情况统计图。
单位:℃
(1)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住院期间的最高体温是( )℃,最低体温是( )℃。
(3)这个病人还需要住院治疗吗?为什么?
24.空气在地球表面上被分成几个不同的层面: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等。空气在不同海拔上的温度和不同层面上的位置如图所示。(﹣40℃表示零下40℃)
(1)空气在海拔40的温度大约是( )℃。
(2)根据这幅图,如果温度是零下60℃,那么这时海拔应该是( )千米或( )千米。
(3)请根据上图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25.游泳馆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2米。7月6日,游泳馆工作人员将对泳池进行全面清洗后,注水进泳池。先打开甲管,发现注水的速度较慢,然后再打开乙管,注水时间和深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当两管齐开时,每分钟注水多少立方米?

26.(1)某商场去年3月~8月的衬衣销售情况如下:
月份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销售量(件) 50 100 120 140 200 350
(2)请根据上面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填空。

该商场在去年3~8月中,从( )月至( )月的销售量增长幅度最大。3~8月销售量变化的趋势是( ),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如果你是销售经理,在进货方面应考虑( )。
27.下面是希望小学2019年下半年月用电量统计表。
月份 7 8 9 10 11 12
用电量(千瓦时) 4500 4300 3500 4000 4500 5000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一个折线统计图。
(2)( )月份用电量最多,( )月份用电量最少。
28.下表是王老师调查的所在学校一年级到六年级患近视眼的人数。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数 4 7 9 15 24 30
(1)请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分析一下该校患近视眼人数的变化情况。
(3)简述一下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并提出你的建议。
29.统计。
超联超市2021年7﹣12月营业额情况统计表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金额(万元) 52 54 44 46 47 50
超联超市2021年7﹣12月营业额情况统计图
(1)请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从 ( )月到 ( )月营业额减少得最多。
30.根据下表给定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某工厂2021年上半年生产情况统计表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产量(吨) 15 25 30 23 20 28
某工厂2021年上半年生产情况统计图

(1)( )月产量最高,( )月产量最低。
(2)产量增长最快的是( )月,比上月增产( )吨。
(3)四月和三月产量比较呈( )趋势,六月和五月产量比较呈( )趋势。
31.下面是截至2022年5月12日上海新冠阳性累计人数统计图和新增人数统计图。
(1)图( )是新冠阳性累计人数统计图,图( )是新增人数统计图。
(2)( )月( )日到( )月( )日新增人数下降最快。
(3)你认为疫情是变( )(填“好转”或“严重”)。请结合统计图说明理由。
32.某校六年级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人数如下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数 22 27 30 42 46 50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根据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3.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2020年3月1日~7日全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统计图
(1)上图是( )统计图。
(2)3月7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 )人。
(3)同上一日相比,病例人数变化幅度最大的是3月( )日。
(4)3月1日至7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体呈现( )趋势。
(5)对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请你结合图中信息,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34.下面是王叔叔快餐店一周外卖订单数量统计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订单数量/个 80 75 85 95 90 50 10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一下王叔叔的快餐店开在住宅小区附近的可能性比较大还是开在办公楼附近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什么?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试卷第2页,共17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1);
(2)小时;
(3)杯
【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小夏休息时间用了(15-5)分钟,总时间是25分钟;用小夏休息时间除以总时间,即可求出小夏回家途中的休息时间占路上总时间的分率;
(2)用小夏完成语文作业的时间-小时,求出小夏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再加上完成语文作业时间,即可求出小夏回家做作业一共用时间;
(3)把这杯牛奶的总量看作单位“1”,先喝了整杯的,即喝了杯;用1-=杯,求出剩下牛奶的量,他发现牛奶凉了,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实际上喝了杯的一半,杯的一半是杯,用先喝的杯再加上杯,即可求出小夏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
【详解】(1)(15-5)÷25
=10÷25

答:小夏回家途中的休息时间占路上总时间的。
(2)-+
=-+
=+
=(小时)
答:小夏回家做作业一共用了小时。
(3)1-=(杯)
杯的一半是杯。
+=(杯)
答:小夏一共喝了杯。
2.(1)折线;
图见详解
(2)从7时到13时,空气质量指数逐渐上升,从13时到19时,空气质量逐渐下降(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反应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由于要反应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先描点,再连线即可画出统计图;
(2)根据图中数据,在13时空气质量指数最高,从7时到13时逐渐上升,13时之后开始下降,说法合理即可;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如果想清晰地看出不同时间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应该绘制折线统计图。
如图:
(2)答:从7时到13时,空气质量指数逐渐上升,从13时到19时,空气质量逐渐下降。(答案不唯一)
3.(1)见详解;
(2)375;2018;
(3)600;
(4)见详解
【分析】(1)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把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2)用2019年的空调数量减去2014年的空调数量,即可求出全村2019年比2014年多的空调数量。
红星村共有253户人家,从图中的数据找出从哪一年开始全村的空调数量大于253,那么这一年全村平均每户空调数大于1台。
(3)根据前几年空调每年增加的数量,预测出到2022年这个村大概的空调数量,合理即可。
(4)结合生活实际,得出红星村这几年空调数量急剧增加的原因,合理即可。
【详解】(1)统计图如下:
(2)417-42=375(台)
356>253
2019年比2014年全村多了375台空调。到了2018年全村平均每户空调数大于1台。
(3)到2022年,这个村的空调数量大概是600台。(答案不唯一)
(4)红星村这几年空调数量急剧增加,我认为原因是:天气越来越热,买空调的家庭越来越多。(答案不唯一)
4.(1)图见详解;
(2)2022;2023;
(3)450;
(4)见详解
【详解】(1)将题目中的数据对应年份描点,然后将点和点依次连接起来。
(2)用减法求出相邻两年的数据差,再比较。
(3)根据折线统计图一直上升的局势,得出合理的数据即可。
(4)根据分析写出合理的原因。
【解答】(1)
(2)220-200=20(万人)
280-220=60(万人)
350-280=70(万人)
70>60>20
从图中看出,从2022到2023年,游客人数增加最多。
(3)结合该城市旅游人数的变化情况,预估2024年该市游客人数将达450万人(答案不唯一)。
(4)疫情过后旅游的人数由少逐渐变多;
人们更向往外面的世界。(答案不唯一)
5.(1)4岁到5岁;5厘米
(2)100厘米
(3)7岁
(4)136厘米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折线往上坡度越缓表示长得越慢,求差即可;
(2)观察折线统计图,3岁和4岁的中间大约对齐竖轴100厘米,即3岁半时的身高;
(3)观察折线统计图,找到竖轴125厘米对应的年龄即可;
(4)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身高处于上升趋势,6岁到7岁长高了7厘米,7岁到8岁长高了6厘米,推测8岁到9岁会长高6厘米左右,据此分析。
【详解】(1)110-105=5(厘米)
答:小东4岁到5岁时长得最慢,长了5厘米。
(2)答:小东3岁半时身高大约100厘米。。
(3)答:小东身高125厘米时是7岁。。
(4)答:小东9岁时的身高可能是136厘米(答案不唯一)。
6.(1)200
(2) 保持不变 逐渐增加
【分析】(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发现:此折线统计图表示汽车的速度和时间变化的情况。横轴表示的是时间,纵轴表示的是汽车的速度。过A点作横轴的垂线,与横轴交于表示20的点;过A点作纵轴的垂线,与纵轴交于表示200的点,据此解答;
(2)通过观察可知:在6-16分内,汽车的速度都是400米/分。即此段时间里,折线处于水平状态,表示汽车的速度没有改变;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但是时间在延长,所以路程在增大;据此解答。
【详解】(1)观察图,点A表示的意义是时间为20分时,汽车的速度是200米/分。
(2)在6-16分内,汽车行驶的速度保持不变,行驶的路程逐渐增加。
7.(1)折线统计图;画图见详解
(2)见详解
(3)见详解
【分析】(1)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可知描述该校五年级学生近五年近视学生人数的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
(2)依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去解答;
(3)依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去解答。(答案不唯一)
【详解】(1)描述该校五年级学生近五年近视学生人数的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
如图:
(2)该校五年级学生近五年近视学生人数2019年到2022年呈上升趋势,2022年到2023年呈下降趋势。
(3)2024年该校五年级近视学生人数可能是75人,因为从2022年开始呈下降趋势。(答案不唯一)
8.(1)上升
(2)2021
(3)全国生活用水量呈上升趋势,则2024年全国生活用水量可能是915亿立方米。(答案不唯一)
【分析】(1)观察统计图,折线的上升表示数量的增加,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减少变化情况,在纵列上找出2014-2023相应年份所对应的折线,进行分析解答。
(2)比前一年的用水量增加最多,则找出折线升趋势最陡的线段,该线段所在年份即答案。
(3)由图可知,全国生活用水量呈上升趋势,则按前两年的上升趋势,可预测2024年全国生活用水量多一些,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统计图,2014-2023年全国生活用水量呈上升趋势。
(2)比前一年的用水量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21年。
(3)全国生活用水量呈上升趋势,则2024年全国生活用水量可能是915亿立方米。(答案不唯一)
9.(1)10;20;40;50
(2)10万元
(3)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20万元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填写表格。
(2)把四个季度的营业额相加,求出2023年全年的营业额,再除以12,即是2023年平均每月的营业额。
(3)把相邻两个季度的营业额相减,求出差值,再比较大小,即可得解。
【详解】(1)如下表:
季度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营业额/万元 10 20 40 50
(2)(10+20+40+50)÷12
=120÷12
=10(万元)
答:2023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10万元。
(3)20-10=10(万元)
40-20=20(万元)
50-40=10(万元)
20>10
答: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营业额增长最多,是20万元。
10.(1) 7 1 9
(2)上升
(3)14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以发现,第一小格表示0到7吨,也就是表示7个单位长度,其他每个小格表示1个单位长度,找出4月份对应的吨数即可;
(2)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可知,从1到2月份,用水量呈上升趋势,从2月到3月,用水量呈下降趋势,从3到6月,用水量呈上升趋势;
(3)根据3月到6月的天气变化情况,可知天气越来越热,用水量5月到6月明显增多,进行预测即可。
【详解】(1)这个统计图中,第一小格表示0到7吨,其他每个小格表示1吨。4月份用水量是9吨。
(2)从3月到6月由于天气越来越热,用水量呈上升趋势。
(3)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从3月到5月,小华家的用水量每个月都上升1吨,5月到6月份上升了2吨,7月份小华家的用水量是14吨。
11.(1)见详解
(2)8;11;12;8;10;50
【分析】(1)表格上每一组数据包括时间和路程,先在横轴上找到时间,再在这个时间的垂直方向找到行驶的路程,在横轴与纵轴的交点上描出表示数量多少的点,据此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2)在表示路程和时间的行程问题的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升,表示向目的地运动;折线呈水平方向,表示在某地停留;折线越陡,说明速度最快,折线越平稳,说明速度越慢,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据此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1)填表如下:
时间/时 8 9 10 11 12 13 14 15
路程/km 0 50 100 175 175 250 350 425
作图如下:
(2)芳芳他们是8时出发的。11时到12时他们在休息。8时到10时轿车行驶的速度最慢,
100÷(10-8)
=100÷2
=50(千米)
每小时行驶50千米。
12.(1)五年级;一年级;445棵
(2)增长趋势;
(3)提问:一年级和二年级共植树多少棵?505棵(答案不唯一)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最高点就是植树最多的年级,最低点就是植树最少得年级,再用他们的植树棵数相减求出相差多少即可;
(2)观察折线统计图,发现学校各年级植树情况大体呈现上升趋势;
(3)提问:一年级和二年级共植树多少棵?把;两个年级植树棵数相加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棵)
所以植树最多的是五年级,植树最少的是一年级,他们相差445棵。
(2)学校各年级植树情况大体呈现增长趋势。
(3)提问:一年级和二年级共植树多少棵?(答案不唯一)
(棵)
答:一年级和二年级共植树505棵。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能力。
13.(1)人的正常体温
(2)6
(3)39.5;38
(4)0;6
(5)不需要;体温基本正常
【分析】(1)人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据此确定图中的横虚线表示的体温;
(2)观察折线统计图,横轴表示测量体温的时间,看图即可确定间隔时间;
(3)观察折线统计图,找到4月8日的数据,数据点位置越高表示体温越高,数据点位置越低表示体温越低;
(4)观察折线统计图,找到4月9日的数据,折线往下坡度越陡,表示体温下降越快;
(5)观察折线统计图,如果病人体温基本正常就不需要住院治疗,如果病人体温不正常就需要住院治疗。
【详解】(1)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人的正常体温。
(2)护士每隔6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3)病人4月8日的最高体温是39.5摄氏度;最低体温是38摄氏度。
(4)他的体温在4月9日0时至6时下降最快。
(5)答:不需要住院治疗了,因为他的体温基本正常了。
14.(1)图见详解;
(2)2
(3)39.5;36.8
(4)13;15
【分析】(1)统计图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体温,根据病人每个时间对应的体温进行描点连线,完成统计图即可;
(2)由统计表可知,小时,小时,小时,……,所以护士每隔2时给病人测量一次体温 ;
(3)观察统计图,最高点代表的是最高温度39.5℃,最低点是最低温度36.8℃,据此解答;
(4)折线越陡,则下降(上升)的越快,观察折线统计图发现病人的体温在13时和15时下降得最快。
【详解】(1)如图所示:
(2)护士每隔2时给病人测量一次体温 。
(3)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最低体温是36.8℃。
(4)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病人的体温在13时和15时下降得最快。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
15.(1)39.5;37
(2)39
(3)正常体温
(4)好转;理由见详解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折线的最高点表示他的最高体温,折线的最低点表示他的最低体温。
(2)先在横轴上找到4月7日的18时,再找到折线上对应的点,得出此时他的体温。
(3)图中的虚线表示人体的正常体温约是37℃。
(4)观察折线的变化趋势可知他的体温在逐渐下降,并稳定在正常体温37℃左右,由此判断他的病情在好转。
【详解】(1)他的体温最高是39.5℃,最低是37℃。
(2)他在4月7日18时的体温39℃。
(3)图中的虚线表示人体的正常体温。
(4)从体温上看,他的病情是在好转。因为从折线统计图上可以看出,他的体温慢慢接近正常体温。
16.(1)折线;6
(2)12;20
(3)①6:00和16:00水箱内水位最高,说明用水量少,是用水低峰段;
②12:00和20:00水箱内水位最低,说明用水量多,是用水高峰段。(答案不唯一)
【分析】(1)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从图中可知早上8时水池中有水6吨;
(2)这栋楼居民的用水量最多,水箱的水量越少,所以用水量最多的时间是12时和20时。
(3)观察折线统计图,找出统计图中用水高峰和用水低峰时间等信息,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从图中可知早上8时水池中有水6吨;
(2)这栋楼居民的用水量最多的时间是12时和20时。
(3)①6:00和16:00水箱内水位最高,说明用水量少,是用水低峰段;
②12:00和20:00水箱内水位最低,说明用水量多,是用水高峰段。(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析数据的方法。
17.(1)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1)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先在统计图中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顺次把各点连接起来,完成折线统计图。
(2)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解答。
【详解】(1)如图:
(2)这个星期全国新增确诊人数的变化情况:前4天全国新增确诊人数逐渐下降,第5天达到最高,后2天又逐渐下降。(答案不唯一)
18.(1)图见详解
(2)6;5月6日的6:00—12:00
【分析】
1)可按照统计表中的数据,依次在统计图里面先描点、再连线,最后标注上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2)结合统计图可知,横轴表示测量体温的时间,且横轴上每相邻两个数据之间相差12-6=6(小时);下降的折线越陡表示这段时间内体温下降的越快,据此找出小华的体温在哪两个时间段下降的最快。
【详解】(1)如图:
(2)12-6=6(小时)
18-12=6(小时)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表,护士每隔6小时给小华量一次体温,小华的体温在5月6日的6:00—12:00时间段下降的最快。
【点睛】综合考查了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能力,同时需要熟悉折线统计图的特征,结合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19.(1)见详解(2)0-1;25
【分析】(1)表格上每一组数据包括年龄和身高,先在横轴上找到年龄,再在这个年龄的垂直方向找到对应的身高,进行描点并标注数值,依照此法将各组数据都进行描点标数值,最后用线段顺次连接这些点,形成折线统计图(2)从图上可知,0岁—1岁的折线倾斜程度最大,75厘米减50厘米就是身高增长的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1)
(2)0-1岁这段折线的倾斜程度最大,75-50=25(厘米),因此朱江同学在(0-1)岁之间身高增长最多,这一年增长了(25)厘米。
【点睛】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通过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趋势。本题补充绘图需要描点、标数值、连线三个步骤,通过观察折线的倾斜程度可以判断出数据的增减趋势。
20.(1)5;
(2)
【分析】(1)折线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人数,单位长度表示1万人,折点越高表示该月旅游的人数越多,折点越低表示该月旅游的人数越少;
(2)A是B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A÷B=,结果化为最简分数,5月份接待的旅游人数占上半年总接待旅游人数的分率=5月份接待的旅游人数÷上半年总接待旅游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5月份来旅游的人数最多。
(2)10÷(9+8+4+5+10+4)
=10÷40

答:5月份接待的旅游人数是上半年总接待旅游人数的。
【点睛】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和一个数占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1.(1)见详解。
(2)13:00;16
(3)上升
【分析】(1)横轴表示时刻,纵轴表示气温,一个单位长度表示2℃。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横上找到相应时刻的点,在纵轴上找到该时刻所对应的气温的点,过两点分别过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描的点,在交点处点上实心点;将所有的实心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在所描点的上方或下方标上数据。
(2)先找到折线统计图上的最高点,再过最高点作横轴的垂线,垂足处的时刻即是气温最高时的时刻;用折线统计图上最高点对应的气温减去最低点对应的气温,即可求出最高与最低气温的温差。
(3)观察折线统计图发现:表示该日7:00至13:00的折线呈上升趋势,即该日7:00至13:00的气温变化趋势是上升趋势。
【详解】(1)如下图:

(2)折线上最高点所对应的时刻是13:00,最高点所对应的气温是24℃,最低点所对应的气温是8℃,24-8=16(℃),所以13:00的气温最高,最高与最低气温相差了16℃。
(3)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该日7:00至13:00的气温变化趋势是上升。
【点睛】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读懂折线统计图,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根据信息回答或提出相应的问题,同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
22.(1)见详解
(2)
(3)减少;从五年级开始喜欢锻炼的人数逐渐减少。
【分析】(1)制作折线统计图时,先从列中找到项目,再从行中找到对应的数量高度点再描点,然后连点成线。
(2)求五年级喜欢每天锻炼的人数是三年级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3)分析统计图的变化趋势,由于从三年级之后是逐渐减少的,由此即可推断出七年级的时候运动人数还会减少,据此解答此题。
【详解】(1)如图:
(2)40÷84=
答:五年级喜欢每天锻炼的人数是三年级的。
(3)读七年级的时候,我认为喜欢每天锻炼的人数是减少。
理由是:从四年级开始喜欢锻炼的人数逐渐减少。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3.(1)6
(2)39.5;36.8;
(3)见详解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护士6时、12时、18时、0时给病人量体温,即每隔12-6=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折线上的最高点表示最高体温,最低点表示最低体温;
(3)通过病人的体温情况可知,病人的体温已经恢复正常,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12-6=6(小时)
则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住院期间的最高体温是39.5℃,最低体温是36.8℃。
(3)这个病人不需要住院治疗了,因为经过治疗,体温已经恢复正常。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24.(1)﹣20
(2)70;98
(3)海拔在120千米至130千米之间,这时空气温度大约是多少℃。
50℃
【分析】观察统计图中的海平面温度和海拔高度的图像即可完成作答。
【详解】(1)空气在海拔40的温度大约是(﹣20)℃。
(2)根据这幅图,如果温度是零下60℃,那么这时海拔应该是(70)千米或(98)千米。
(3)海拔在120千米至130千米之间,这时空气温度大约是多少℃。
答:由折线图分析可知:海拔在120千米至130千米之间,空气温度大约是50℃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会看统计图。
25.6.25立方米
【分析】由题意和折线统计图可知,从15分钟开始两管开始同时注水,两管齐开35-15=20分钟共注水(70-20)厘米的水,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据此求出20分钟注水的体积,再用该体积除以20即可求出每分钟注水多少立方米。
【详解】35-15=20(分钟)
70-20=50(厘米)=0.5(米)
25×10×0.5
=250×0.5
=125(立方米)
125÷20=6.25(立方米)
答:当两管齐开时,每分钟注水6.25立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和长方体的体积,求出两管齐开后共注水多深是解题的关键。
26.图形见详解;7;8;上升趋势;气温变化导致销量变化;多进货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提供的数据进行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可得:该商场在去年3~8月中,从7月至8月的线段的斜度最大,所以7月至8月的销售量增长幅度最大;3~8月销售量变化的趋势是上升趋势,我认为造成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导致销量变化,如果我是销售经理,在进货方面应考虑多进货。
【详解】如图所示:

该商场在去年3~8月中,从7月至8月的销售量增长幅度最大。3~8月销售量变化的趋势是上升趋势,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导致销量变化,如果你是销售经理(答案不唯一),在进货方面应考虑多进货。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然后再从折线图中获取信息进行计算、预测即可。
27.(1)见详解;
(2)12;9
【分析】(1)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先整理数据;利用纵轴和横轴上的长度单位所表示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通过(1)中的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折线上最高点的位置代表用电量最多的月份,折线上最低点的位置代表用电量最少的月份。
【详解】(1)如图:
(2)12月份用电量最多,9月份用电量最少。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8.(1)如图见详解
(2)年级越高,患近视眼人数越多
(3)见详解(答案不唯一)
【分析】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出折线统计图,在描点时,应看懂统计图横轴与竖轴表示的意义,把数据写在点的上面,然后连线;再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
(2)年级越高,患近视眼人数越多。
(3)原因: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过长;用眼姿势不对,慢慢养成不良习惯。
建议: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注意用眼姿势要正确。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利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29.(1)见详解;
(2)8;9
【分析】(1)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先整理数据;利用纵轴和横轴上的长度单位所表示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观察折线统计图,7月到8月、9月到12月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超联超市的营业额都是向上增长的,不存在减少的情况,只有8月到9月这段时间,营业额是下降的,据此解答。
【详解】(1)如图: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从8月到9月营业额减少得最多。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0.统计图见详解;
(1)三;一;
(2)二;10;
(3)下降;上升
【分析】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产量,单位长度表示5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找出各月对应的产量,依次连接各点并标注数据;
(1)折线统计图中,折点越高,该月产量就越高,折点越低,该月产量就越低;
(2)折线统计图中,折线向上走势越陡,产量增长越快,折线向上走势越缓,产量增长越慢;
(3)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
【详解】绘制折线统计图如下:

(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三月产量最高,一月产量最低。
(2)25-15=10(吨)
由折线统计图可知,产量增长最快的是二月,比上月增产10吨。
(3)由折线统计图可知,四月和三月产量比较呈下降趋势,六月和五月产量比较呈上升趋势。
【点睛】理解并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1.(1)B;A;
(2)4;22;4;26;
(3)好转;理由见详解
【分析】(1)折线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日期,纵轴表示人数,图A中纵轴单位长度代表5000人,图B中纵轴单位长度代表100000人,累计人数应该比新增人数多;
(2)新增人数统计图应分析图A,折线向下走势越陡新增人数下降越快,折线向下走势越平缓新增人数下降越慢;
(3)如果新增人数越来越多,那么疫情变严重;如果新增人数越来越少,那么疫情变好转,据此解答。
【详解】(1)分析可知,图B是新冠阳性累计人数统计图,图A是新增人数统计图。
(2)由折线统计图可知,4月22日到4月26日新增人数下降最快。
(3)疫情是变好转;从图A新增人数统计图中发现新增人数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说明新增人数逐渐减少疫情好转。(答案不唯一)
【点睛】理解并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2.(1)见详解
(2)随着年级的升高,喜欢足球的人数越来越多
【分析】(1)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根据图纸的大小,确定纵轴和横轴每一个单位的长度;根据纵轴、横轴的单位长度,画出纵轴和横轴,并画出方格图;根据各数量的多少,在方格图的纵线或横线(或纵、横的交点)上描出表示数量多少的点;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写出标题,注明单位,可以写明调查日期或制图日期。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1)某校六年级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人数统计图
(2)答: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喜欢足球的人数越来越多。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3.(1)折线
(2)44
(3)2
(4)下降
(5)确诊病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防控到位,得到了有效控制。(答案不唯一)
【分析】(1)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观察统计图,找到3月7日对应的确诊人数即可。
(3)观察统计图,折线往下坡度越陡表示变化幅度越大,据此分析。
(4)折线往上表示上升趋势,折线往下表示下降趋势,据此分析。
(5)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1)上图是折线统计图。
(2)3月7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44人。
(3)同上一日相比,病例人数变化幅度最大的是3月2日。
(4)3月1日至7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5)答案不唯一,如确诊病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防控到位,得到了有效控制。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4.(1)见详解;
(2)王叔叔的快餐店开在办公楼附近的可能性大,因为周末订单量明显下降。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作图如下;
(2)观察统计图发现:周末订单量明显下降,据此可以判断:王叔叔的快餐店开在办公楼附近的可能性大,因为周末订单量明显下降。
【详解】(1)绘制王叔叔快餐店一周外卖订单数量统计图,如下:
(2)王叔叔的快餐店开在办公楼附近的可能性大,因为周末订单量明显下降。(答案不唯一)
【点睛】熟练掌握从统计表的数据中获取信息,并正确的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答案第20页,共21页
答案第21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