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 2025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国测试卷(一)
考试时间:[X] 分钟
满分:100 分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在 “植物写生” 中,为了让画面更有层次感,我们可以( )
A. 只画大的植物 B. 随意涂色 C. 表现出植物的前后遮挡关系 D. 忽略植物的细节
表现 “放学了” 的场景,若想突出热闹氛围,下列哪种元素可以省略( )
A. 嬉笑打闹的同学 B. 校门口的保安 C. 教室里的黑板 D. 路上的零食摊
下列材质中,适合制作餐具,且给人精致感的是( )
A. 塑料 B. 陶瓷 C. 麻绳 D. 硬纸板
制作 “有人脸的器物” 时,以下哪种塑形方法最适合表现人脸的立体感( )
A. 平涂 B. 捏塑 C. 剪贴 D. 拓印
关于 “对称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称形一定是左右完全一样 B. 蝴蝶翅膀是典型的对称形 C. 圆形不是对称形 D. 不对称的图形更美观
在 “生命之源 —— 水” 主题创作中,想要呼吁大家节约用水,画面中可以添加的文字是( )
A. “水很干净” B. “水的用处多” C. “请珍惜每一滴水” D. “水的形态多样”
设计 “生活标志” 时,图形应该( )
A. 复杂难懂 B. 简洁明了 C. 色彩灰暗 D. 没有主题
用彩墨画鱼,为了表现出鱼在水中游动的灵动,墨色应该( )
A. 浓墨重彩 B. 干涩生硬 C. 湿润流畅 D. 杂乱无章
下列属于中国画常用工具的是( )
A. 油画棒 B. 水彩笔 C. 毛笔 D. 马克笔
模仿梵高的绘画风格,我们应该注重( )
A. 细腻的写实 B. 柔和的色彩 C. 夸张的线条和浓烈的色彩 D. 黑白灰的对比
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放学了” 主题绘画中,通过人物的______、和______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心情。
欣赏 “材质的美” 时,我们可以从材质的、和______等方面感受。
制作 “有人脸的器物”,需要准备的材料有、、颜料等。
对称形可以分为______对称和______对称。
“生命之源 —— 水” 宣传海报中,除了绘画,还可以添加______来增强宣传效果。
设计生活标志时,文字要,便于人们快速识别。
用彩墨画鱼,常见的鱼的形态有______、等。
中国画的 “墨分五色” 指的是、、、、。
“汉字的联想” 创作中,可以根据汉字的______和______进行想象。
农民画的特点是______、、。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植物写生只能画真实存在的植物,不能进行想象创作。( )
设计标志时,只要图形好看就行,不用考虑其代表的意义。( )
所有中国画都必须使用宣纸来创作。( )
动物的脸绘画中,不同动物的眼睛表现方法是不一样的。( )
学画农民画,不需要学习传统绘画技巧。( )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结合 “材质的美” 这一课程内容,说说生活中不同材质给你带来的不同感受,并举例说明。
简述在 “用彩墨画鱼” 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笔墨表现鱼的不同形态和质感。
创作题(20 分)
1. 以 “保护动物” 为主题,运用对称形的知识设计一个宣传海报。要求:
海报中至少包含两种动物形象,且运用对称的构图方式。
合理运用色彩,突出主题,色彩搭配协调。
添加简洁的文字标语,增强宣传效果。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答案:C
解析:在植物写生中,表现出植物的前后遮挡关系,能通过空间层次的营造,让画面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从而增加层次感。只画大的植物会使画面单调;随意涂色无法体现层次感;忽略植物细节不利于展现画面丰富性 。
答案:C
解析:表现 “放学了” 的热闹氛围,嬉笑打闹的同学、校门口的保安、路上的零食摊都能体现热闹场景和放学情境,而教室里的黑板与放学的热闹氛围关联不大,可以省略。
答案:B
解析:陶瓷材质细腻、美观,常用于制作餐具,能给人精致感;塑料餐具不够高档;麻绳和硬纸板不适用于制作餐具。
答案:B
解析:捏塑可以通过对材料的塑造,立体地表现出人脸的高低起伏,展现立体感;平涂、剪贴、拓印都难以直接塑造出立体的人脸效果。
答案:B
解析:对称形不一定是左右完全一样,还包括上下对称等;蝴蝶翅膀左右两边形状相同,是典型的对称形;圆形是对称形;对称和不对称图形各有美感。
答案:C
解析:“请珍惜每一滴水” 直接呼吁节约用水,符合 “生命之源 —— 水” 主题创作中呼吁节约用水的要求;“水很干净”“水的用处多”“水的形态多样” 未体现节约用水的呼吁。
答案:B
解析:生活标志需要人们快速理解其含义,所以图形应简洁明了;复杂难懂不利于识别;色彩灰暗不醒目;标志必须有主题,传达特定信息。
答案:C
解析:湿润流畅的墨色能够表现出鱼在水中游动的灵动、自然之感;浓墨重彩易使画面厚重,难以体现灵动;干涩生硬、杂乱无章的墨色无法展现鱼的优美姿态。
答案:C
解析:毛笔是中国画常用工具;油画棒用于油画棒画;水彩笔用于水彩画;马克笔常用于插画等,均不是中国画的典型工具。
答案:C
解析:梵高的绘画风格以夸张的线条和浓烈的色彩著称;细腻写实不符合其风格;柔和色彩也不是其特点;黑白灰对比不是梵高绘画的突出特征。
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答案:动作;表情
解析:在 “放学了” 主题绘画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是传达心情的重要元素,如欢快奔跑的动作、灿烂的笑容能表现愉悦心情。
答案:纹理;光泽;质地
解析:欣赏材质的美时,纹理的粗细、光泽的明暗、质地的软硬等方面都能带来不同感受。
答案:泥土;陶泥;黏土(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制作有人脸的器物,常用泥土类材料,再配合颜料进行装饰。
答案:左右;上下
解析:对称形常见的分类为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此外还有旋转对称等。
答案:文字标语
解析:在 “生命之源 —— 水” 宣传海报中,文字标语能更直接地传达宣传主旨,增强宣传效果。
答案:简洁易懂
解析:生活标志的文字简洁易懂,才能让人们快速识别其代表的意义。
答案:流线型;圆形(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生活中鱼的形态多样,常见的有流线型利于在水中游动,也有圆形等特殊形态。
答案:焦;浓;重;淡;清
解析:“墨分五色” 是中国画中对墨色浓淡层次的概括,不同墨色能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答案:形状;含义
解析:在 “汉字的联想” 创作中,依据汉字的形状和含义进行想象,可以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答案:色彩鲜艳;造型夸张;内容丰富
解析:农民画通常具有色彩鲜艳夺目、造型大胆夸张、内容反映生活且丰富多样的特点。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答案:×
解析:植物写生既可以画真实存在的植物,也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想象创作,添加创意元素。
答案:×
解析:设计标志时,图形的美观性和代表的意义都很重要,意义是标志的核心,图形为传达意义服务。
答案:×
解析:虽然宣纸是中国画常用纸张,但不是所有中国画都必须使用宣纸,也可以使用绢等其他材料。
答案:√
解析:不同动物的眼睛形状、大小、神态各异,表现方法也不一样,这样才能体现动物的特点。
答案:×
解析:学画农民画也需要学习一定的传统绘画技巧,在此基础上融入农民画的特色,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答案:在生活中,不同材质给人带来的感受截然不同。例如金属材质,像不锈钢餐具,它表面光滑有光泽,质地坚硬,给人一种现代、冰冷且坚固耐用的感觉,常用于制作厨房用品,体现出科技感和实用性。木材,如实木家具,其纹理自然独特,质地温润,让人感觉温暖、舒适、亲近自然,营造出温馨的家居氛围。丝绸,质地柔软顺滑,光泽柔和,触摸时细腻亲肤,给人高贵、优雅的感觉,常用于制作高档服饰。塑料材质多样,普通塑料质地轻巧,色彩丰富,但质感相对廉价;而一些特殊塑料具有较强的韧性和耐磨性,给人实用、便捷的感觉,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广泛使用 。
解析:从生活常见物品出发,结合材质的特点,阐述其带来的视觉、触觉感受,体现对 “材质的美” 课程内容的理解。
答案:在 “用彩墨画鱼” 过程中,通过笔墨表现鱼的不同形态和质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用笔方面,中锋用笔线条圆润、流畅,适合勾勒鱼的主要轮廓和身体线条,表现鱼的灵动形态;侧锋用笔线条粗扁,可用于表现鱼的宽大鱼鳍或鱼尾,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变化。用墨方面,浓墨可以用于表现鱼的眼睛、鱼鳞的暗部等,突出鱼的立体感和质感;淡墨用于渲染鱼的身体亮部或表现鱼在水中若隐若现的感觉,体现鱼在水中的灵动;枯墨可适当表现鱼鳞的粗糙质感或鱼的特殊纹理;湿墨则能表现出鱼身湿润、光滑的感觉,使鱼看起来鲜活生动 。
解析:从用笔和用墨两个角度,结合不同笔法和墨法的特点,说明如何表现鱼的形态和质感,符合彩墨画鱼的创作要点。
创作题(20 分)
答案示例:在海报中心位置,以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左侧画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右侧对应位置画一只体型相近的狮子。老虎和狮子都采用对称的构图方式,展现其完整的身体形态。老虎皮毛用橙黄色为主色调,黑色条纹作为点缀;狮子鬃毛用金黄色,身体用浅黄色,突出动物的形象特点。在两只动物下方,用对称排列的绿色草地作为背景,增强画面的和谐感。海报上方添加简洁的文字标语 “守护动物,守护地球的多彩”,文字颜色选用醒目的红色,与动物和背景的颜色形成对比,突出主题。整体色彩搭配协调,通过对称形的运用和鲜明的色彩,直观地传达 “保护动物” 的主题。
评分标准:
构图方面(6 分):包含两种动物形象且运用对称构图得 4 分,构图合理、画面饱满得 2 分。
色彩方面(6 分):色彩搭配协调,能突出主题得 4 分;色彩运用丰富、有美感得 2 分。
文字方面(4 分):文字标语简洁,能增强宣传效果得 3 分;文字清晰、排版合理得 1 分。
创意与整体效果(4 分):有独特创意,整体画面效果好得 4 分;创意一般,画面完整得 2 - 3 分;画面不完整得 1 分 。
2024 - 2025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国测试卷(二)
考试时间:[X] 分钟
满分:100 分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在植物写生过程中,若想突出植物的生长方向,应该着重表现( )
A. 植物的纹理 B. 植物茎与枝叶的伸展趋势 C. 植物的大小 D. 植物的阴影
表现 “快乐的人” 主题时,为了强化快乐的氛围,以下哪种色彩搭配更合适?( )
A. 灰色与黑色 B. 红色与黄色 C. 蓝色与紫色 D. 白色与浅灰色
下列物品中,最能体现 “材质的美” 中粗糙质感的是( )
A. 光滑的玻璃球 B. 细腻的丝绸 C. 带颗粒感的砂纸 D. 亮面的金属勺子
制作 “有人脸的器物” 时,给人脸添加表情,以下哪种表情最能体现器物的活泼感?( )
A. 严肃的表情 B. 微笑的表情 C. 悲伤的表情 D. 愤怒的表情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对称形的是( )
A. 飘动的云朵 B. 绽放的向日葵 C. 飞翔的蜻蜓 D. 蜿蜒的河流
在 “生命之源 —— 水” 的宣传画中,画一个干涸的河床,搭配以下哪个标语最合适?( )
A. “水是生命的摇篮” B. “让我们一起畅游” C. “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D. “水的世界真奇妙”
生活标志设计中,以下哪种元素能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
A. 复杂的图案 B. 鲜艳醒目的色彩 C. 细小的文字 D. 模糊的线条
用彩墨画鱼时,为了表现鱼身上的鳞片,适合采用的笔法是( )
A. 大笔涂抹 B. 点厾 C. 侧锋横扫 D. 随意乱画
以下关于中国画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中国画可以表现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
中国画只能用墨来绘制,不能添加色彩
中国画的工具包括毛笔、宣纸、墨汁等
写意画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
梵高的作品《星月夜》中,主要运用了哪种线条来表现天空的动感?( )
A. 直线 B. 规则的曲线 C. 扭曲旋转的曲线 D. 断断续续的折线
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植物写生中,观察植物的______、、等特征,有助于更好地描绘植物。
“放学了” 场景绘画中,添加、等元素,能增强放学时热闹的氛围。
表现 “材质的美”,可以通过、等方式进行创作。
有人脸的器物制作中,给人脸装饰时,可以使用、等材料。
对称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等。
设计生活标志时,要考虑标志的、和。
中国画中,工笔画注重,写意画注重______。
“汉字的联想” 创作,可将汉字转化为______或______进行表现。
农民画常采用______的色彩来表现生活场景。
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制作步骤包括______、______、剪裁等。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绘画 “快乐的人”,人物的动作可以随意画,不用考虑是否能体现快乐。( )
不同材质的物品,给人的触觉和视觉感受是相同的。( )
只要是左右形状一样的图形,就一定是对称形。( )
用彩墨画鱼,只能画常见的金鱼,其他鱼类不适合用彩墨表现。( )
学习欣赏梵高的作品,对我们的绘画创作没有帮助。( )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结合 “巧用对称形” 的课程内容,举例说明对称形在建筑、服饰、日用品等方面的应用,并阐述对称形在这些应用中的作用。
简述在 “学画农民画” 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农民画中学习到哪些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创作题(20 分)
1. 以 “美丽的校园” 为主题,运用本学期学过的中国画知识,创作一幅写意画。要求:
画面中至少包含校园里的三种景物,如教学楼、树木、操场等。
合理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景物的层次和质感。
画面构图合理,具有一定的美感。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答案:B
解析:植物茎与枝叶的伸展趋势能够直观展现植物的生长方向,而植物的纹理、大小、阴影与生长方向关联不大。
答案:B
解析:红色与黄色通常给人热烈、欢快的感觉,适合强化快乐的氛围;灰色与黑色、蓝色与紫色、白色与浅灰色一般营造出压抑、深沉或清冷的氛围。
答案:C
解析:带颗粒感的砂纸具有明显的粗糙质感;光滑的玻璃球、亮面的金属勺子是光滑质感,细腻的丝绸是柔软细腻质感。
答案:B
解析:微笑的表情能直观体现活泼感,严肃、悲伤、愤怒的表情无法体现活泼。
答案:C
解析:飞翔的蜻蜓身体左右两侧形状基本相同,属于对称形;飘动的云朵、绽放的向日葵、蜿蜒的河流形状不规则,不存在明显对称。
答案:C
解析:干涸的河床体现水资源匮乏,“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与之呼应,强调保护水资源;其他标语与干涸河床场景不契合。
答案:B
解析:鲜艳醒目的色彩能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目光;复杂的图案、细小的文字、模糊的线条难以快速吸引注意力。
答案:B
解析:点厾笔法适合表现鱼身上的鳞片;大笔涂抹、侧锋横扫、随意乱画难以精准表现鳞片特征。
答案:B
解析:中国画不仅能用墨绘制,也可以添加色彩,有设色中国画等类型,A、C、D 选项关于中国画的说法均正确。
答案:C
解析:梵高《星月夜》中天空运用了扭曲旋转的曲线表现动感,直线、规则曲线、断断续续的折线不符合其画面特征。
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答案:形状、颜色、结构
解析: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特征,是描绘植物的基础,能让写生更生动准确。
答案:背着书包的同学、嬉笑打闹的场景
解析:背着书包的同学和嬉笑打闹的场景能直观体现放学时热闹氛围。
答案:笔触表现、质感对比
解析:通过不同笔触表现材质特点,利用质感对比突出材质的美。
答案:彩纸、亮片
解析:彩纸、亮片等材料可以为器物人脸增添装饰效果,使其更具特色。
答案:宫殿建筑、对称的剪纸
解析: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设计,体现庄重威严;对称剪纸是传统艺术中对称形的典型应用。
答案:简洁性、识别性、传达性
解析:生活标志需要简洁明了,易于识别,准确传达信息。
答案:细腻描绘,意境表达
解析:工笔画注重对细节的细腻描绘,写意画强调通过笔墨传达意境。
答案:图形、图案
解析:将汉字转化为图形或图案,是 “汉字的联想” 创作的常见方式。
答案:鲜艳浓烈
解析:农民画常用鲜艳浓烈的色彩展现生活场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答案:绘制图画、复印或打印
解析:先绘制图画,再复印或打印,最后剪裁,是制作画的拼图的基本步骤。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答案:×
解析:绘画 “快乐的人”,人物动作应符合快乐主题,通过动作辅助表达情感,不能随意画。
答案:×
解析:不同材质的物品,给人的触觉和视觉感受不同,如粗糙与光滑、柔软与坚硬等。
答案:×
解析:对称形不仅要求左右形状一样,还需沿对称轴对折后完全重合,仅形状一样不一定是对称形。
答案:×
解析:彩墨画可以表现各种鱼类,并非只适合画金鱼。
答案:×
解析:学习欣赏梵高的作品,能从其色彩运用、笔触表现、情感传达等方面获得启发,有助于绘画创作。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答案:在建筑方面,例如北京故宫,整体建筑布局以中轴线为对称,左右建筑基本对称分布。这种对称形的应用使故宫显得庄重、规整、威严,体现出皇家的尊贵与大气,同时也方便建筑规划和空间组织,营造出秩序感。在服饰方面,传统的汉服很多款式采用对称设计,左右衣襟对称。对称形让汉服在穿着时展现出优雅、端庄的美感,符合东方审美观念,同时对称的裁剪也便于制作和穿着。在日用品方面,如常见的餐盘,很多设计成圆形对称,或者盘上的图案对称分布。对称形使餐盘看起来和谐、美观,在使用时也能给人稳定、规整的感觉,并且方便放置食物,使食物摆放更具美感 。
解析:分别从建筑、服饰、日用品三个方面举例,阐述对称形在这些方面的具体应用形式,并分析其在美观、功能、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答案:在 “学画农民画” 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以下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是色彩运用上,农民画常使用鲜艳浓烈、对比强烈的色彩,不遵循现实色彩规律,而是根据创作者情感和主观感受来配色,营造出热烈、活泼的氛围,例如用大红色表现丰收的果实,金黄色表现麦田,通过色彩直接传递喜悦之情。其次在构图方面,农民画往往采用饱满的构图方式,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填充在画面中,不追求写实的空间透视,而是平面化地展现,突出主题,给人充实、丰富的视觉感受。在造型上,农民画造型夸张、质朴,不拘泥于事物的真实形态,对形象进行大胆变形和简化,比如将人物的五官、身体比例进行夸张处理,使形象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 。
解析:从色彩、构图、造型三个艺术表现关键角度,分析农民画的独特手法,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其特点和艺术效果。
创作题(20 分)
1.答案示例:画面中央偏右绘制一座教学楼,用浓墨勾勒出建筑的轮廓和门窗,体现其坚实感;教学楼左侧画一片茂密的树木,树干用较浓的墨,树枝和树叶用淡墨点染,表现出树木的层次感和生机;画面下方描绘操场,用淡墨简单勾勒出跑道和篮球场的形状,以留白的方式体现操场的开阔。整幅画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突出教学楼、树木、操场的主次关系,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校园氛围,构图疏密得当,具有一定的美感。
评分标准:
画面包含至少三种校园景物(6 分),每少一种扣 2 分。
合理运用墨色浓淡变化表现景物层次和质感(8 分),墨色运用不当酌情扣分。
画面构图合理,具有一定美感(6 分),构图杂乱无章、缺乏美感酌情扣分。
2024 - 2025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国测试卷(三)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以下哪种植物在写生时需要特别注意其花朵和叶子的高低、疏密、穿插、遮挡等变化?( )
A. 仙人掌 B. 绿萝 C. 向日葵 D. 多肉植物
想要表现《放学了》这一主题,画面中最不应该突出的是( )
A. 学生们欢快的表情 B. 学校的大门 C. 教室里的桌椅 D. 同学们的各种动态
以下哪种材质给人的感受是温润的?( )
A. 不锈钢 B. 石材 C. 青玉 D. 金银
商代的《大禾人面铜方鼎》表现手法的特点是( )
A. 抽象夸张 B. 细腻写实 C. 简洁概括 D. 色彩鲜艳
生活中有很多具有对称形的事物,以下属于对称形的是( )
A. 蝴蝶 B. 树叶 C. 石头 D. 云朵
我们国家是一个( )的国家。
A. 水资源丰富 B. 严重缺水 C. 不缺水也不干旱 D. 干旱但不缺水
标志一般由图形、文字、色彩和( )四个元素组成。
A. 线条 B. 编排 C. 图案 D. 装饰
画猫脸时,以下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用墨勾画眼睛、鼻子、嘴和胡须→用湿笔淡墨渲染整个脸型→用干笔浓墨擦抹出脸部的绒毛
用湿笔淡墨渲染整个脸型→用墨勾画眼睛、鼻子、嘴和胡须→用干笔浓墨擦抹出脸部的绒毛
用墨勾画眼睛、鼻子、嘴和胡须→用干笔浓墨擦抹出脸部的绒毛→用湿笔淡墨渲染整个脸型
用干笔浓墨擦抹出脸部的绒毛→用墨勾画眼睛、鼻子、嘴和胡须→用湿笔淡墨渲染整个脸型
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主体,运用中国独有的毛笔、墨、宣纸、颜料等工具材料创作的绘画品种是( )
A. 油画 B. 水彩画 C. 中国画 D. 素描
以下哪位画家是后印象派画家,其作品《鸢尾花》色彩鲜艳,线条独特?( )
A. 达芬奇 B. 梵高 C. 毕加索 D. 莫奈
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用线描方法写生植物时,要注意线条的______、、、、等变化。
我们在表现《快乐的人》这一主题时,人物动态应。
有人脸的泥塑方法步骤为:将泥揉好后压制泥板、、粘合底座,圈器身、、完成作品。
信插制作方法中,先卷纸筒做挂轴,然后,最后将对称图案贴在彩纸上做插袋。
手抄报的内容包括文章标题、报头、标题、、插图、花边。
标志的设计应该具有易识别、图形要、色彩______、美观。
中国画一般分为人物画、、花鸟画三大科目,画法分为工笔和______两大类。
文房四宝泛指中国书法、绘画常用的四种工具,即、、、。
用清水调和墨汁,可以分别调出焦、浓、重、淡、清等不同的墨色,这在中国画技法中称为。
我们学画农民画,要学习农民画大胆的______,无拘无束的______,鲜艳的______和饱满的______。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植物写生时,只要画出植物的形状就可以,不用在意其他方面。( )
设计生活标志时,颜色越多越好,这样更能吸引人。( )
中国画只能用黑色的墨汁来作画。( )
所有的动物脸都可以用相同的笔墨方法来表现。( )
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只能用方形的纸张来制作。( )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请简述在绘画中表现《放学了》这一主题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让画面更生动地展现出放学时的场景?
请简要介绍中国画的特点,包括工具材料、分类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
创作题(20 分)
1. 请以《快乐的校园生活》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要求:
运用本学期所学的美术知识,如构图、色彩、线条等。
画面中至少要有 5 个不同动态的人物形象。
用彩色铅笔或水彩笔上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答案:C
解析:向日葵花朵和叶子形态丰富,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在生长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穿插、遮挡关系,写生时需特别注意这些变化来表现其生动形态;仙人掌、多肉植物形态相对规整简单;绿萝叶子形态较为单一,其藤蔓的变化特点与向日葵花朵叶子的变化不同 。
答案:C
解析:“放学了” 主题重点在于展现学生离开教室后的状态,学生们欢快的表情、学校大门以及同学们的各种动态都能直观体现放学场景;而教室里的桌椅与放学时的场景关联性不大,不是该主题应突出的内容。
答案:C
解析:青玉质地细腻,触感温润;不锈钢给人冰冷坚硬之感;石材较为粗糙、坚硬;金银质地坚硬且有金属的冷硬感,都不符合温润的特点。
答案:A
解析:商代《大禾人面铜方鼎》的人面造型夸张变形,具有抽象夸张的艺术特点,并非细腻写实、简洁概括,且当时的青铜器以造型和纹饰为主,色彩不鲜艳。
答案:A
解析:蝴蝶左右两边翅膀形状、花纹基本对称;树叶、石头、云朵形状不规则,不具有对称形特点。
答案:B
解析: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答案:B
解析:标志一般由图形、文字、色彩和编排四个元素组成。线条、图案、装饰可包含在图形元素中,编排决定了各元素的组合方式和视觉效果。
答案:B
解析:画猫脸时,先用湿笔淡墨渲染整个脸型确定基本形态和明暗关系,再用墨勾画眼睛、鼻子、嘴和胡须突出细节,最后用干笔浓墨擦抹出脸部的绒毛表现质感。
答案:C
解析: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主体,使用中国独有的毛笔、墨、宣纸、颜料等工具材料创作;油画使用油画颜料和画布;水彩画以水调和颜料;素描主要用铅笔等工具以单色表现。
答案:B
解析:梵高是后印象派画家,《鸢尾花》是其作品,色彩鲜艳,线条独特;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毕加索是立体派画家;莫奈是印象派画家。
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答案:粗细、疏密、长短、曲直、虚实
解析:线描写生植物时,通过这些线条变化能表现植物的形态、质感和空间感。
答案:活泼多样
解析:表现 “快乐的人”,活泼多样的人物动态更能体现快乐的氛围。
答案:切割泥板、塑造人面
解析:这是有人脸的泥塑常见步骤,先准备泥板,再进行切割和人面塑造等操作。
答案:剪出装饰图案
解析:信插制作过程中,卷纸筒做挂轴后,剪出装饰图案可增加美观性,然后将对称图案贴在彩纸上做插袋。
答案:文章内容
解析:手抄报包含文章标题、报头、标题、文章内容、插图、花边等要素,文章内容是核心部分。
答案:简洁鲜明
解析:标志设计要求易识别,图形简洁便于记忆,色彩鲜明能快速引起注意。
答案:山水画、写意
解析:中国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科目,画法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
答案:笔、墨、纸、砚
解析: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绘画常用工具。
答案:墨分五色
解析:用清水调和墨汁调出焦、浓、重、淡、清等不同墨色,在中国画技法中称为墨分五色。
答案:构思、表现手法、色彩、构图
解析:农民画具有大胆的构思、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等特点。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答案:×
解析:植物写生不仅要画出形状,还要注意植物的生长规律、叶子和花朵的分布、前后遮挡等关系,以及通过线条表现其质感和空间感。
答案:×
解析:设计生活标志时,颜色并非越多越好,关键是简洁鲜明、易于识别,过多颜色可能导致视觉混乱,不利于标志信息的传达。
答案:×
解析:中国画除了用黑色墨汁作画,还会使用各种颜料,通过不同墨色和色彩的搭配表现丰富的画面效果。
答案:×
解析:不同动物脸部结构、毛发等特点不同,需要根据其特征运用不同的笔墨方法来表现,不能一概而论。
答案:×
解析:把画制成拼图,纸张形状可以多样,不一定只能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不规则形状也能制作出独特的拼图。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答案:在绘画中表现《放学了》这一主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人物动态和表情:描绘学生们不同的动态,如奔跑、跳跃、手拉手聊天等,搭配欢快的表情,如大笑、微笑等,展现出放学时的喜悦心情。
场景元素:加入学校大门、操场、道路等场景,体现放学的地点;还可添加书包、跳绳、球类等物品,丰富画面内容,增强放学场景的氛围。
色彩运用:采用明亮鲜艳的色彩,如橙色、黄色、粉色等,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气氛;也可通过色彩对比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场景。
构图方式:运用散点构图或中心构图,将人物合理分布在画面中,突出主要人物的同时展现群体氛围,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2.答案:中国画的特点如下:
工具材料:使用中国独有的毛笔、墨、宣纸、颜料等。毛笔有不同型号和性能,可画出丰富多变的线条;墨通过加水调和能产生焦、浓、重、淡、清等不同墨色;宣纸吸水性强,能使笔墨产生独特的晕染效果;颜料有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等,色彩丰富且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分类:按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科目;按画法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工笔画注重细腻描绘,线条工整,色彩丰富;写意画注重笔墨情趣,用笔简练,通过笔墨表现意境。
表现手法: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手法,线条不仅勾勒物体轮廓,还能表现物体的质感、动态和神韵;强调意境表达,画家通过笔墨、构图等营造出独特的意境,让观者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构图灵活多样,常采用散点透视,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广阔的画面内容。
创作题(20 分)
本题无固定答案,评分可参考以下标准:
主题表现(5 分):画面紧扣 “快乐的校园生活” 主题,能清晰展现校园场景和快乐的氛围。
美术知识运用(6 分):合理运用构图、色彩、线条等本学期所学美术知识。构图有层次感,色彩鲜艳且搭配协调,线条流畅自然,能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人物形象(5 分):画面中至少有 5 个不同动态的人物形象,人物动态生动、合理,表情丰富,展现出快乐的状态。
画面效果(4 分):画面整体整洁、美观,色彩饱满,细节丰富,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你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若你对答案有疑问,或还需其他学习资料,欢迎随时和我说。
参考答案
选择题
C
C
C
A
A
B
B
B
C
B
填空题
粗细、疏密、长短、曲直、虚实
活泼多样
切割泥板、塑造人面
剪出装饰图案
文章内容
简洁鲜明
山水画、写意
笔、墨、纸、砚
墨分五色
构思、表现手法、色彩、构图
判断题
×
×
×
×
×
简答题
1.在绘画中表现《放学了》这一主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人物动态和表情:描绘学生们不同的动态,如奔跑、跳跃、手拉手聊天等,搭配欢快的表情,如大笑、微笑等,展现出放学时的喜悦心情。
场景元素:加入学校大门、操场、道路等场景,体现放学的地点;还可添加书包、跳绳、球类等物品,丰富画面内容,增强放学场景的氛围。
色彩运用:采用明亮鲜艳的色彩,如橙色、黄色、粉色等,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气氛;也可通过色彩对比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场景。
构图方式:运用散点构图或中心构图,将人物合理分布在画面中,突出主要人物的同时展现群体氛围,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2.中国画的特点如下:
工具材料:使用中国独有的毛笔、墨、宣纸、颜料等。毛笔有不同型号和性能,可画出丰富多变的线条;墨通过加水调和能产生焦、浓、重、淡、清等不同墨色;宣纸吸水性强,能使笔墨产生独特的晕染效果;颜料有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等,色彩丰富且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分类:按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科目;按画法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工笔画注重细腻描绘,线条工整,色彩丰富;写意画注重笔墨情趣,用笔简练,通过笔墨表现意境。
表现手法: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手法,线条不仅勾勒物体轮廓,还能表现物体的质感、动态和神韵;强调意境表达,画家通过笔墨、构图等营造出独特的意境,让观者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构图灵活多样,常采用散点透视,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广阔的画面内容。
创作题
本题无固定答案,评分可参考以下标准:
主题表现(5 分):画面紧扣 “快乐的校园生活” 主题,能清晰展现校园场景和快乐的氛围。
美术知识运用(6 分):合理运用构图、色彩、线条等本学期所学美术知识。构图有层次感,色彩鲜艳且搭配协调,线条流畅自然,能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人物形象(5 分):画面中至少有 5 个不同动态的人物形象,人物动态生动、合理,表情丰富,展现出快乐的状态。
画面效果(4 分):画面整体整洁、美观,色彩饱满,细节丰富,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