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9课机遇与挑战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地球村”真是太小了!由于手机和互联网的产生,我们骤然被带进了全球化时代——大家成了一个村的邻居。下列与“地球村”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但丁的成就 B.新航路的开辟
C.莱特兄弟的发明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2.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同志说:“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地球村”反映了 ( )
A.环境污染使人类被迫移民
B.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成为一体
C.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
D.科幻小说中的一个村落
3.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一辆大众牌汽车时,3 000美元给韩国装配工人,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美国汽车生产能力下降
C.汽车行业无序竞争
D.欧盟内部生产分工需要
4.圣诞节时,美国人萨拉无意间发现家中39件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13件,日本制造的有8件,德国制造的有9件……该材料反映了 ( )
A.中美经济存在极大的互补性
B.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制造”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D.美国的经济强国地位已经衰落
5.“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有面包屑。”这句话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 )
A.环境污染严重 B.恐怖主义
C.毒品走私 D.贫富差距悬殊
6.某班以《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应该是 ( )
A.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是全球化的推动者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D.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7.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已经小到用“地球村”来称呼了,而人类也因此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下列不属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是 ( )
A.毒品问题 B.恐怖主义问题
C.环境问题 D.种族主义问题
8.从温室效应到能源短缺,从人口膨胀到环境污染,从热带雨林被破坏到珍稀物种濒临灭绝。在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
( )
A.推行强权政治,以强制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B.努力发展经济,建立新的两极格局
C.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投资,加强国际合作等
D.加入北约,加强军事实力
9.巴以冲突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巴以冲突不停止,中东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解决巴以冲突问题应借助的机构是 ( )
A.上海合作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二、非选择题
10.探究实践题: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全球生产力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加速国际竞争,增加国际风险。请你参加以“全球化利与弊”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回放】
材料一 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
材料二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曾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刺激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知识回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回答两个方面即可)
【联系实际】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问题,请你各列举一例。
【问题探究】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为什么会“穷国愈穷”。
(4)中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足。结合中国的经验和教训,请你谈谈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改变“穷国愈穷”的局面。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C、D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联系,B、C、D都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重要原因。但丁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宣传了人文主义,并没有促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球村”的理解,明白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新变化。联系所学知识,在高科技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加剧、跨国公司等因素推动下,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向一个整体发展,故选B。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的叙述表明,一辆大众车的生产要经过韩国装配工人的劳动、德国设计师的创意,还要经过广告商的宣传等,可见,它反映了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中国制造、日本制造、德国制造的产品进入美国家庭,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5.【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中“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有面包屑”,说明了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贫富差距悬殊。
【拓展延伸】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应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机遇,一方面努力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另一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科技成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迎接挑战。同时对国际竞争中潜在的风险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趋利避害,建立健全应对危机的安全机制。
6.【解析】选D。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推动了全球化发展,它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并且拉大了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
7.【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和恐怖主义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而种族主义问题不属于此类问题。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问题是全球性问题。这种全球性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解决的,必须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投资,加强国际合作等,故选C。
9.【解析】选B。巴以问题不是一个国家能够单独解决的,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共同努力,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考查的内容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第(1)(2)(3)题考查的是基本内容,链接所学知识,可直接解答。第(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在解答时只要回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又要注意防范其风险的措施即可。
答案:(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回答出两方面即可)
(2)便利: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及中国许多城市。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开放性命题,言之有理即可)
(3)原因: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处于不利的境地;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言之有理即可)
(4)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只要言之有理、回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