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三明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8 21:5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名句名篇默写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文人墨客借花言志,赋予花独特的品格。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 , ”表达对那片神秘桃花林的赞叹;唐代杜甫,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状,发出“ , ”(《春望》)的悲叹,抒发满腔的沉痛与忧思;北宋周敦颐,独爱莲花,用“ , ”(《爱莲说》)盛赞莲花,彰显自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守;清代龚自珍,以落花自喻,深刻阐释生命的价值所在:“ , ”(《己亥杂诗》)。花在文人的笔下,承载着各异的情感与精神,成为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独特载体。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3月12日,在三明清流县赖坊樱花园内,来自省内外的近千名游客漫步在( )的樱花林下打卡拍照,随风起舞的樱花 ① bàn,引来游客的声声赞叹。而当天在北京举行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发言人也为2025年海峡两岸(清流)樱花文化季活动( )。
赖坊樱花园自1月下 ② xún开园以来,通过以“闽台樱缘泉暖花开”为主题的樱花文化季,开展了两岸青年同观影、非遗文化交流招商推介等10余场活动,来自台湾新北、屏东等地的350余名台胞在2000余亩约30万株的樱花园里( )。其间,台胞还参观了国家级温泉地质公园独特自然景观,感受清流客家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 jié至目前,樱花文化季活动共吸收游客近20万人次,带旺当地民宿和餐饮业,促进农特产品、文创产品销售和增长。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姹紫嫣红 点赞 流连忘返 B.姹紫嫣红 喝彩 忘乎所以
C.五颜六色 喝彩 忘乎所以 D.五颜六色 点赞 流连忘返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且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4)以下是小雨同学请AI撰写的四副对联,其中与横批[注]“产业焕新”匹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
[注]横批能标示出一副对联的主题思想,是画龙点睛之笔。一般说来,横批对于联文有着概括、揭示、补充、说明等作用。
A.樱畔同游,台陆宾朋寻胜景;泉边共赏,闽台文化绽新花。
B.新北屏东,海峡波连桑梓月;清流赖坊,樱花香漫故园春。
C.花引客流,民宿餐香盈古镇;节兴文创,农珍货俏富山乡。
D.万片樱花,舞作和融春盛景;千般情谊,凝成两岸一家亲。
三、名著阅读
3.弗朗西斯·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请从以下备选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内容,阐述它是如何让你获得怡情之乐、增添言辞之彩、增长个人才学的。(选其中一种目的谈即可)
备选名著:《西游记》《昆虫记》《经典常谈》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轻肥① 白居易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②皆大夫,紫绶悉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③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④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注]①轻肥:轻裘肥马。语出《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②朱绂(fú):与下文“紫绶”均指系官印的丝织绳带,只有高官才能用。③樽罍(léi):盛酒的器皿。④擘(bāi):分裂、剖开。
【乙】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①贷,振除灾沴②。居易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河朔复乱,于是,天子荒纵。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匄③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有删减)
[注]①蠲(juān):免除;②沴(lì):灾害;③匄(gài):同“丐”,请求。
4.下面对甲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轻肥》与课文《卖炭翁》均为新乐府诗,都记叙内臣们骄横作威之事。
B.“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以服饰代指人物,暗示了内臣们官高位显。
C.诗中“满、照、皆、悉、如云”等词语,极写了赴军中宴的内臣人数众多。
D.“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以议论的方式作结,态度强烈,震撼人心。
5.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
B.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
C.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
D.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
6.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吾谓斯文遂绝。 查阅字典选择义项。 绝:①断绝。②极端的。③消失。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1)绝:
擢进士、拔萃皆中。 结合语境,生成新的词义。 “擢”:形声字,从手,翟(dí)声,其本义为抽引、拉拔。 (2)擢:
帝未谕。 联系课文解释词义。 寡人谕矣。(《唐雎不辱使命》) (3)谕:
7.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
(2)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
8.阅读甲诗、乙文,回答问题。
链接: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他在《新乐府序》有言: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1)甲诗中,白居易“为文”思想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2)乙文中,白居易“为官”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歌的白杨
郭枫[注]
①从孩子时代起,我就觉得:老家的白杨树,是一种风格特别的树。
②在我们村头,有几十棵白杨旗杆似的高耸在路旁,光滑而笔直的树干,深绿而丰厚的叶子,都干净得好像不沾尘埃。非常漂亮,非常潇洒,很有脱俗的味道。
③当风向开始转变,打从西方来,带着轻啸的尾音掠过原野。这时,季节刚跨上农历七月的门槛。七月,太阳的火焰仍然够红够热,大地仍旧葱茏,草木仍旧沐在夏日的欢愉中,白杨树,就已测知了秋的消息。白杨,一树翡翠的叶子,已经变了颜色,闪起银白的光芒,迎着风,哗啦哗啦地述说早来的秋讯。
④别忽略白杨传送的讯息啊!等到立秋之后,看看吧!原野就要改变成另一个面貌。“立秋三天遍地红,立秋十八天寸草结子。”这是老家自古流传下来的金律。真的,立秋之后,原野就整个改变了颜色。本来是一片葱茏的绿野,一夜之间,就变成各种红和黄颜料泼成的世界。所有草木的叶子,都魔幻似的披上艳丽的彩衣:从娇嫩的鹅黄,到金橙、粉紫、丹红与褐灰,……斑斑驳驳,重重叠叠,不晓得有几千百种繁复的变化。整个原野的辉煌,显示着大自然的一个宣告:秋天是生命成熟的季节。秋天到了,生命成熟了,大地涨溢着成熟的丰盈,让人充实,让人喜悦。可是,成熟的生命也就停止了生长!看看那路旁的小草,真的还不到手指那么长,就已经结成饱满的穗子;这是何等沉重的负担?又是何等无奈的悲哀!生命的喜悦和悲哀,就这么密切地伴生在一起。岂不是冥冥上苍最隐微的启示吗?
⑤过了“白露”之后,天空升得更高了。风,是秋神的信使;放肆地吹着尖锐的哨子,从天边掠过,扑向遥远的海隅。当这肃杀的秋气掠过林木时,辞枝的黄叶翻飞回舞,群树就起了萧萧的悲吟;在一片低回中,白杨是唯一的高音。用不着仔细分辨就可以听得出:唏唏嘘嘘的是什么树?凄凄切切的又是什么树?只有白杨,饮着秋风,扬起更高昂的声调,金属一般的音响,在静肃的旷野中,传得好远好远……
⑥等到雁阵在高空排成人字,嘹亮的鸣声回荡在渺远的寒云里,秋容就益发惨淡了。那几年,在我们的村子里,每当这种秋收之后农事完了的时光,总有很多年轻的汉子跟随抗日游击队开走,去从事危险而又英雄的突击战争。一下子,乡村空了似的,到处都浮动着寂寞的影子,使得深秋的萧瑟竟然像寒冰般凝结在人们的心头。可是老一辈的人,却有石头般坚强的意志,他们坚强的声音,成为大家信仰的中心。我不能忘记那些质朴而又固执的老农夫谈到游击抗日的激动表情。一谈到打日本鬼子,他们平板而又布满风霜的脸,马上就红热起来,眼睛里也迸出愤怒的火花。我不能忘记那些痛苦而又坚决的宣告:日本鬼子来打咱们中国,放火、抢劫杀人……什么罪恶都做光了,咱们要报这个血海深仇,就得把他们打垮,把他们消灭!为了抗日,无论多大的苦,都得忍受下来。咱们是硬汉子,冻死,也要迎风站!饿死,也要挺直腰!
⑦孩子们把游击队当作英雄崇拜,那是很自然的事。每当游击队开进庄子,家家户户,忙着把仅有一点好些的食品,拿出来慰劳战士。孩子们也忙着,忙着看战士们操练,忙着跟战士们学歌,忙着学战士们生活上的许多动作和细节,这真是令人兴奋的时光。每回,游击队开走了,他们扛着武器,排着队伍,唱着军歌开走了!村子里,大人和小孩,成群地跑到村头那排白杨树下,为他们的队伍送行。大家看着他们走了,一直看着队伍消失于黄土路的尽头,才转回村子来。
⑧这种送行的情景,每一回都在我少年的心灵中引起强烈的震荡。虽然,那时我还不懂什么?可是,在萧萧的白杨下,目送那高歌赴战的游击队伍,开向深秋的旷野,渐行渐远,渐渐地不见,那份凄凉而又悲壮的情景,就永远铭刻在我的心灵。
——一九八三年三月十日在台北木栅
(选自《老家的树——怀乡散记之一》,有删改)
[注]郭枫,原名郭少鸣,1933年出生于江苏徐州,台湾诗人、文学评论家、出版家。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白杨树“是一种风格特别的树”总领全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写孩子们看战士操练,生活上向他们学习,表明孩子们对英雄的崇拜。
C.文章以白杨树为意象,以细腻的景物描写构建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画卷。
D.文章结构严密,在情感表达上直抒胸臆,与《白杨礼赞》有异曲同工之妙。
10.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
(1)“立秋三天遍地红,立秋十八天寸草结子。”这是老家自古流传下来的金律。(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此处引用谚语的妙处。)
(2)当这肃杀的秋气掠过林木时,辞枝的黄叶翻飞回舞,群树就起了萧萧的悲吟;在一片低回中,白杨是唯一的高音。(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
11.文章结尾说“那凄凉而又悲壮的情景,就永生铭刻在我的心灵”。为什么说那情景是“凄凉而又悲壮”的?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12.文章标题“高歌的白杨”有哪些深层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引言:
灯塔工厂是WEF(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一起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工业4.0背景下技术应用的最佳实践工厂,代表了全球智能制造的最高水平。灯塔工厂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5G、大数据等技术,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这些工厂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营销及服务等全流程全要素中,实现了模式变革,引领着全球制造业的未来发展。
材料一:
①近年来,无论是“全球工业4.0奖”,还是“科技品牌价值100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全球评选中脱颖而出,很多时候甚至占据“半壁江山”。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再到“世界研发实验室”,是什么成就了中国的“登顶”之路?
②积淀是底气所在。从“造不了”到“造得出”再到“造得好”,我们用70多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如今,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依托于此更形成了从终端产品、零部件、原材料到相关配套设备的完备产业链。出于规模经济的优势,成本摊薄效应十分明显。以光伏行业全球首家“灯塔工厂”隆基绿能嘉兴基地为例,百公里内,企业能找到光棒、光纤、光缆的所有原材料。更重要的,面对全球供应链中断等突发情况,强大的基础能使企业心中有底、脚下不慌,在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中,稳扎稳打、步履不停提升自身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③需求是机遇所在。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中国幅员辽阔,自东向西、由乡到城囊括了从平价到高端、从大众到细分的巨大市场。特别是当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交汇。在实现“双碳”目标的深刻变革中,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等转型升级,都为新技术、新产业的成长创造了广阔空间。正如有媒体指出,全球许多公司之所以继续对华保持深度联系,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在许多产品类别中占据全球需求的近三分之一。
④创新是方向所在。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给全球生产力水平带来颠覆性影响,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在纷繁的国际贸易摩擦中,中国制造业没有“吃老本”,反而进一步激发起自主创新力量。过去依赖低成本的劳动竞争模式逐渐被取代,人才基础、创新主体、新兴产业等优势不断聚合释放。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为2.64%,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显然,向新而行的中国,带给世界的是稳稳的预期。
⑤当然,正如“灯塔”不能一天两天建成,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注定不会平顺,作为后起国家要保持身位优势也会面临更多挑战。我们要用好用足现有优势,摒弃贪大求快、盲目追风的心态,抓住政策支持、技术革新、消费升级等机遇,中国制造定能在时代赛道稳步向前。
(摘编自郑宇飞《从“灯塔工厂”瞭望中国发展的光明前路》)
材料二:
中国灯塔工厂数量及在全球占比图(2018-2024)
(数据来源:2024年中国灯塔工厂研究报告)
材料三:
①到今年1月为止,先后公布的13批次、共计189家全球“灯塔工厂”里,位于我国的有79家。其中有50家完全为我国企业建设打造,另有三分之一强为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建设打造。
②从区域上看,绝大部分灯塔工厂位于经济大省、制造强市,只有不到25家灯塔工厂位于北方地区,特别是北京、天津和山东,其余大部分位于南方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
③从灯塔工厂所属企业的归属数量来看,虽然我国已经超过美国和德国,但实际上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水平仍落后于欧美、日韩等国。特别是在尖端制造领域,来自欧美国家的灯塔工厂数量众多,而我国企业寥寥无几,处于追赶态势。
④除去可能的技术壁垒,阻碍我国灯塔工厂井喷出现的因素可能在于人才方面,灯塔工厂的关键推动因素很大程度上是人,有一半以上的灯塔工厂认为既要有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也要有足够的员工参与度,但有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人才需求持续上涨,而人才供给始终吃紧。
(摘编自搜狐网)
1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灯塔工厂概念由经济学家麦肯锡首先提出,它代表智能制造最高水平。
B.隆基绿能嘉兴基地例子说明:我国经济规模有优势,但成本上处劣势。
C.媒体指出,中国巨大需求市场使全球许多公司持续对华保持深度联系。
D.我国制造业在总体规模上发展迅速,智能制造发展水平也超欧美等国。
14.2023年12月14日,福建省宁德时代溧阳基地成功入选全球第11批次“灯塔工厂”。请结合相关材料,探究宁德时代溧阳基地入选“灯塔工厂”的原因。
链接:宁德时代溧阳基地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运用大数据模拟质量检验、通过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减少换线时间、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微米级别的质量检验,以及利用深度学习优化过程控制和能源管理。成功实施后,溧阳基地的产能提升了320%,制造成本降低了33%,产品单体失效率从百万分之一降低到十亿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47.4%。目前全球锂电行业仅有的3座“灯塔工厂”,均来自宁德时代。
15.材料一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请简要说明。
16.中国灯塔工厂发展状况如何?认真阅读材料二,写出你的发现。
17.目前我国灯塔工厂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请结合上述材料,对我国灯塔工厂发展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六、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出自《礼记》。“张”指拉紧弓弦,“弛”指放松弓弦。弓弦过紧易断,过松无力;弓弦张弛合度,方能箭破长空。它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智慧:射箭需要一紧一松的节奏,学习生活、为人处世也要懂得紧张与放松的平衡。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张弛有度显智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讲述相关见闻与经历,可发表观点与见解,自选角度,自定文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2025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1)①瓣 ②旬 ③截
(2)A
(3)“吸收”改为“吸引”。
(4)C
3.示例一:阅读《西游记》有助于我陶冶情操,让我从中获得愉悦。《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书中诸多情节如“大闹天宫”和“三调芭蕉扇”等,都极具夸张与神奇色彩,趣味横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亦是栩栩如生,孙悟空、猪八戒等角色都展现出幽默风趣的一面。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获得了诸多乐趣。
示例二:阅读《昆虫记》有助于我润饰言辞,让我对写作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法布尔大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将螳螂描述为“美丽的‘杀手’”,蟋蟀则被誉为田园中的“小提琴家”……这些生动的表达使得作品读来饶有趣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许多写作技巧。
示例三:阅读《经典常谈》有助于我增长才干。我从众多古代典籍中汲取了先贤的智慧,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提升了我处理事务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例如在《诸子第十》一章中,从诸子百家的学问中,汲取到有利于个人成长的人生智慧。阅读这本书,使我能够用先人的美德来指导自身的修养,从而增长才干。
4.D 5.B 6. 消失 选拔 明白、懂得 7.(1)白居易聪敏超人,擅长写文章。
(2)白居易任职期满应当升官,皇帝认为他资历浅,而且家庭一向贫困,允许他自己选择官职。 8.(1)示例:描述在江南大旱时,百姓极度饥饿而宦官们却过着骄奢淫逸生活的事实。体现了诗人关注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批判社会现实的思想。
(2)任左拾遗时:①建言救灾:向皇帝建言除免江淮两赋,救济流民;②直言进谏:与皇帝论辩坦率耿介,直言“陛下错了”,惹得皇帝脸色大变(忠言进谏不被皇帝听取,自请外调)。任杭州刺史时:③修筑堤坝:在钱塘湖筑堤修坝,聚泄湖水,灌溉农田千顷;④疏浚水井:疏浚李泌所凿六井,解决百姓饮水问题。
9.D 10.(1)示例:用形象的语言点明立秋之后原野的变化之快,增添了文化色彩和生活气息,蕴含了作者思乡之情。
(2)示例:运用拟人修辞,描绘出黄叶翻飞回舞、群树悲吟的萧瑟景象;渲染出原野萧索肃杀的氛围,烘托白杨树高昂倔强的形象。 11.示例:凄凉:深秋萧瑟的环境;乡村空寂的哀伤(生离死别的哀痛)。悲壮:战士英勇无畏,“高歌赴战”;全民为了抗战,不惜付出一切。 12.①白杨在秋风中发出响亮的声音,是自然界顽强的生命象征;②“高歌的白杨”隐喻抗日军民及不屈的斗志;③白杨作为村庄的标志,承载着家乡人民的集体记忆与民族气节。
13.C 14.①广泛应用先进技术;②显著提升生产效率;③注重环境可持续性(节能减排);④引领锂电池行业未来发展。 15.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加以论述。开头以中国企业在全球评选中的表现引出为何登顶的问题;接着从“积淀、需求、创新”三个方面论述中国灯塔工厂发展的优势;结尾总结,强调在面对挑战时要坚持优势,抓住机遇稳步前行。 16.①在累计数量上逐批增长;②在全球占比中曲折发展,经历由高到低,随后逐批增长的过程。(第一批占比30%;第二批占比有所回落,第三批达到最低点;之后进入逐批稳步增长阶段。) 17.示例:①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完全自主建设的灯塔企业;②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智能制造特别是尖端制造领域研发水平;③优化区域布局,挖掘北方地区的制造业潜力,缩小南北区域差距;④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为人才发展提供平台,加大员工参与度;⑤促进内外资企业协同发展。
18.例文:
张弛有度显智慧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古人以弓弦为喻,道出人生至理:唯有张弛有度,方能蓄力前行。
张弛有度,是学习的智慧。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每日临池练字后,必泛舟兰亭,与友人曲水流觞。这份难得的“弛”,并非懈怠,而是让紧绷的神经得以舒展。也正因如此,他的书法才既有筋骨又有韵致。反观今日学子,若只知埋头苦读,不谙劳逸结合之道,终难逃“钝刀割肉”的困局,终日陷于成绩焦虑之中。
张弛有度,是处世的智慧。诸葛亮治蜀,既严明法纪,又宽厚待人。他深知,若一味苛责,则易生民怨;若放任自流,则纲纪废弛。故而,他推行“宽严相济”之策,终使蜀汉政通人和。这恰如《周易》所言:“随时之义大矣哉!”世间万事,终有其张弛之道,把握其中脉搏,方是人生智慧。
张弛有度,更是时代的智慧。华为公司推行“狼性文化”时,同步设立“员工关怀中心”,让员工在高强度工作后得以休整。这种“张中有弛”的管理,既保持了企业竞争力,又保障了员工福祉,正印证了《中庸》的教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今华为公司在市场中日益强盛的竞争力,不正是对这一道理最好的佐证么?
回归当下,我们更需践行张弛之道。当“加班熬夜”成为热议话题,当“内卷”成为高频词汇,我们是否该反思:过度紧绷的弦,终将断裂?唯有在快节奏中寻得缓冲,在压力山大时学会释然,方能如那张弛有度的弓弦,射出人生最有力的箭矢。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持续的紧张状态让我们难以坚持到最后,而过度的放松又会让我们陷入懈怠。把握好张弛之道,才是人生成功的要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