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武则天做了皇帝后,改国号为 ( )
A.隋 B.魏 C.齐 D.周
2.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
A.严惩贪官污吏 B.提倡节俭
C.善于纳谏 D.重视农业生产
3.“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在重用人才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 )
A.戒奢从简,虚心纳谏
B.增设殿试和武举
C.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D.重视地方吏治
4.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后人对她的评论颇多。下列这些评论中,最为准确的是 ( )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辣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5.右图反映了唐玄宗重用人才,他任用的著名宰相是
( )
A.房玄龄
B.姚崇
C.杜如晦
D.魏征
6.对“开元盛世”的“盛”字解释最贴切的是 ( )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交通便利 D.文化发达
7.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8.农具的改进及广泛采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曲辕犁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9.有人写诗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诗中描述的古代农具是 ( )
10.唐朝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是 (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苏州
11.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共同原因,下列关于汉、唐兴盛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前提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大兴土木、不惜民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由盛转衰的简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历史上将他统治前期的社会景象称为什么
(2)诗中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唐代的“全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全盛景象
(3)观察材料二中的简图,填写出A、B、C、D四处所在的时期。
(4)材料二图示中B、C、D三处统治者在治国措施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武则天废中宗、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
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中材料的意思是“官吏所治理的地区,田地大量开垦,百姓家有余粮的,官吏可得到提拔”。这说明武则天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故选D。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辨能力。由“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可知这位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在位期间,发展了科举制,增设了殿试和武举。
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看待评价历史人物,标准是看这一历史人物是否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B看法比较准确。
【拓展延伸】武则天的功与过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皇帝,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在她掌理朝政的近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但是,武则天逼害王后,杀害亲子,大封武氏诸王,重用酷吏,严刑峻法,冤狱丛生,理应受到历史的谴责。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图片内容为唐玄宗走马任姚崇,所以B正确。A、C、D为唐太宗时期的大臣。
6.【解析】选B。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备选项中都是“盛世”的表现,但考量古代盛世局面的最主要“指标”是经济繁荣。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思维拓展】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
①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
②社会环境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③政府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④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⑤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朝。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由材料中“水轮”“一轮十筒”等信息,可判定符合其描述的只有D。
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1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唐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而不是大兴土木、不惜民力。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识图能力。考查的内容与开元盛世和唐朝发展的过程有关。通过阅读材料一及结合所学内容可以直接回答第(1)(2)题。第(3)题可以结合唐朝的发展过程来回答。第(4)题可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可以发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注重调整统治政策、都注重农业、都重用人才等。
答案:(1)唐玄宗。开元盛世。
(2)人口和粮食。重用贤能(任姚崇为相);整顿吏治;对军事、财政、漕运制度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3)A:唐高祖李渊时期;B:唐太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
(4)都注重调整统治政策,都注重农业,都采取科举制,都重用人才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