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11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2.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图三相对应的时期应是 ( )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唐朝中期
C.两宋时期 D.两汉时期
3.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先进农业设备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下列体现宋代农业生产工具进步的是 ( )
4.两宋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是 ( )
A.玉米 B.甘薯 C.占城稻 D.小麦
5.“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在宋朝时,这种农作物的种植 ( )
A.由两广、福建推广到淮河流域
B.由河南、河北推广到太湖流域
C.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黄河流域
D.由河南、河北推广到淮河流域
6.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
是 ( )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7.宋朝人的书中记载道:“昔汴都(即北宋都城东京)数百万家,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燃薪(柴)者。”下列内容与该材料对应的是 ( )
A.丝织业 B.制瓷业
C.冶铁业 D.采煤业
8.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虽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
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初期,它就
是 ( )
A.会子 B.瓦子 C.关子 D.交子
9.内江正在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打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北宋时,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大都市是 ( )
A.东京 B.临安 C.大都 D.广州
10.宋朝时期,地处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它们还是当时的 ( )
A.重要粮仓 B.著名瓷都
C.著名大商港 D.丝织业中心
11.《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 )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唐朝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和织丝绸的国家……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材料三 宋高宗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另据《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宋代南方丝织业的繁荣发展,除此之外,南方还有哪些手工业部门也比较发达
(3)材料三宋高宗的话反映了宋朝哪一行业的兴盛
(4)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从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宋朝时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故D表述有误。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拓展延伸】原始社会时期,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几乎同时出现农业文明。考古发现,半坡氏族的人们培育了粟,而南方的河姆渡氏族培育了水稻。南北方的人民都开始了定居的生活。以后,黄河流域快速发展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争夺都围绕中原地区。
秦汉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缓慢。秦时,在长江下游仅仅设了一个会稽郡。
三国吴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南朝时,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推广牛耕,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题干限定条件是宋代,A使用于战国时期,B、D是唐朝时出现的生产工具,C是宋代的农业生产工具。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5.【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通过谜面和图片可判断此农作物是棉花。宋朝时,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淮河流域。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书中记载“尽仰(依靠)石炭”,说明煤的产量很高,与此对应的应该是采煤业发达。
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历史基础知识能力。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9.【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东京是北宋最繁华的城市,常住人口超过100万。
1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宋代时,海外贸易兴盛,泉州、广州、明州等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1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题干中材料描述了“东京”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商业繁荣的景象,据所学知识可知“东京”是北宋的都城。故本题选C。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一的谚语反映了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材料二主要考查宋代手工业的兴旺,具体表现在丝织业、棉织业、制瓷业和造船业上;从材料三中“市舶”等信息,可判断它反映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第(4)题第一问需要通过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析古鉴今,做到与时俱进,第二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说明宋代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
(2)还有棉织业、制瓷业和造船业。
(3)海外贸易。
(4)说明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