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14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 )
A.《春秋》 B.《离骚》 C.《史记》 D.《资治通鉴》
2.宋朝一位精心编写编年体通史的学者,在向皇帝上奏时写道:“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人是 (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班固 D.苏轼
3.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面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 )
4.《资治通鉴》这一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意为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以有助于国家的治理。所以全书取材重在 ( )
A.历代王朝的兴衰得失
B.历史重大军事斗争的经验
C.各朝各代发展经济的政策
D.历代王朝用人的得失
5.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赵宋之世”耀目于文坛的文学形式是 ( )
A.赋 B.诗 C.词 D.小说
6.有人赞誉苏轼“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那么,苏轼的代表作是 ( )
A.《念奴娇·赤壁怀古》
B.《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C.《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D.《天净沙·秋思》
7.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下列各项中,属于她创作的是 (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8.在词中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一直胸怀收复中原壮志的南宋词人
是 ( )
A.岳飞 B.辛弃疾 C.李清照 D.文天祥
9.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
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
10.张择端是潍坊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属于 ( )
A.人物画 B.山水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
11.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画坛领袖,画作被誉为‘神品’,名作有《秋郊饮马图》。”茗茗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是( )
A.张择端 B.顾恺之 C.颜真卿 D.赵孟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生活在哪一时期的哪一位著名词人 他的词的特点是怎样的
(2)词是当时主要的文学形式,这一时期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是谁 这一时期,既是一位著名词人,又是一位著名的抗金英雄的人物是谁
(3)材料二中的“元曲”包括哪些内容 在这个领域谁的成就较为突出 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4)材料三中绘画作品的名称是什么 它描述了什么景象
(5)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你认为这两种文学形式能灿烂辉煌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由题中“宋朝一位精心编写编年体通史的学者”可判定该人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A和C是汉代的史学家,所著史书属于纪传体。D是北宋的著名词人。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拓展延伸】区别编年体、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
(1)编年体是一种按照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裁。它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让人们很容易看出同时期各事件之间的联系。
(2)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指皇帝的传记,按年编写;传是将相和名人的传记。
(3)通史是指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
(4)断代史是一朝一代的历史,如《汉书》《宋书》等。
4.【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资治通鉴》取材重在历代王朝的兴衰得失。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赵宋之世”的判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赵宋之世”指宋朝,词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苏轼的代表作;B的作者是李清照;C的作者是辛弃疾;D的作者是马致远。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判断能力。D是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句子。A、B、C分别是屈原、杜甫、辛弃疾的诗词名句。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辨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飞和文天祥分别是南宋的抗金名将和抗元名将;李清照是两宋之际的女词人,词作多表达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欣赏。故A、C、D与题意不符,本题应选B,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表现他抗金御敌、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9.【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拓展延伸】元曲兴起的原因
元曲兴起是元朝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宋金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在一些大城市中,工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需要,所以产生了这种来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
1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就是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日益增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一幅描绘北宋东京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故本题选C。
11.【解析】选D。赵孟既是画家,又是书法家,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神品”。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第(1)(2)题是对宋词主要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考查。第(3)题是对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的考查。第(4)题是考查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第(5)题是对宋代文化的繁荣原因的考查。源于宋朝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及各民族的融合。
答案:(1)北宋时期的苏轼。豪迈奔放。
(2)李清照。辛弃疾。
(3)元杂剧和散曲。关汉卿。《窦娥冤》。
(4)《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5)政治发展、经济繁荣、民族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