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18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达标检测(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第18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达标检测(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0 21:1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第18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  )
A.阿骨打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2.右图所示为1944年郭沫若所作的《甲申三百年祭》,回顾了那一年明政权的灭亡和被打败。李自成政权是被哪个民族灭亡的 (  )
A契丹族
B.蒙古族
C.满洲族
D.藏族
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 (  )
A.秦、汉   B.元、清   C.金、元   D.辽、宋
4.“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锦衣卫  D.军机处
5.军机处的设立表明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的清朝皇帝是 (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6.清代一位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由此判断该大臣 (  )
A.在皇帝心目中没有地位,心生抱怨
B.完全听命于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C.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办事非常认真仔细
7.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8.清朝大兴文字狱,主要压制打击的是 (  )
A.督抚大员 B.王公贵族
C.知识分子 D.分裂势力
9.下列对应关系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大事,正确的是 (  )
①秦始皇——“焚书坑儒”
②明朝——八股取士
③东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清朝——“文字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寥寥,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是清政府哪一机构的办公用房 在该机构中,大臣的职责是什么
(2)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机构的设立
(3)材料一中的两栋不同的建筑体现了大臣和皇帝怎样的地位 说明了什么
(4)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 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统一女真各部”,明朝后期,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1944年的三百年前是1644年,这一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同年,清朝统治者联合吴三桂进入关内,大败农民军,占领了北京。建立清朝的是满洲族,故选C。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选项中元、清、金、辽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从限定词“统一全国”进一步分析,符合实际条件的只有元和清。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市舶司 中书省 锦衣卫 军机处
唐朝 元朝 明朝 清雍正帝时
由题中“自雍乾后”可知D符合题意。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清代”“画成依样旧葫芦”等,可判断这位大臣应该是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等机要,他们不得私自结交官员,日夜轮流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受笔录。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可以看出皇权不断强化。
8.【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在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
9.【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和分析能力。西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③,选B。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明朝为加强专制集权设立的特务机构。设立军机处、实行文字狱是清朝为加强专制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故选D。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与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图一是军机处,在军机处内,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旨意,然后向下传达。第(2)题,从权力的专制集中可使问题迅速解决及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会丧失责任和创新两个角度思考和回答,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第(3)题,思考时,注意建筑样式和文字说明。乾清宫宏伟高大,位置突出,而军机处的建筑低矮偏僻,这体现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说明了君主权力的加强。第(4)题,清朝实行文字狱,对知识分子进行控制和打压,造成了社会恐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答案:(1)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遵照皇帝的旨意办事,不能独立行使权力,完全听命于皇帝。(意思相近即可)
(2)观点一:军机处可以使君主集中大权,从而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效率低下。
观点二: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观点三:军机处可以集中权力,迅速解决问题,但也使大臣丧失了政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3)体现了大臣的低下地位和皇帝的至高无上。说明了君主权力的加强。
(4)文字狱。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思维拓展】如何认识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进步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②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③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经济上,到明清时期束缚社会生产力,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②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③思想上,专制统治使读书人只知埋头苦读,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严重阻碍科学发展,文化专制更是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