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年中考化学5月模拟押题卷(四川卷)03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 )
A.作燃料 B.参与光合作用
C.固态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 D.制碳酸饮料
2.垃圾分类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用过的铝制易拉罐、旧纸张应放在( A )
3.★下列所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验满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B )
4.化学服务于生活。下列做法中涉及的化学原理错误的是( A )
选项 做法 化学原理
A 用碳酸镁治疗胃酸过多 碳酸镁能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
B 用食醋去除水垢 食醋能与水垢发生化学反应
C 洗净后的铁锅及时擦干水分 破坏铁生锈的条件能达到防锈目的
D 用小苏打烘焙糕点 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气体
5.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
B.黄铜比纯铜硬度小
C.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D.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6.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反应为CH4+H2OCO+3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
C.生成的CO、H2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CH4、H2O的质量比为8∶9
7.一百多年前,虎门销烟是中国禁毒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吗啡(C17H19NO3)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吸食容易成瘾,对自身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据记载:在虎门销烟中,把烟土倒入盐水池浸泡,再投入生石灰,生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湮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吗啡是有机物
B.氧化钙俗称生石灰
C.“生石灰遇水便沸”是吸收热量
D.人人应该“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8.如图是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锌量:每支口服液含锌6.5 mg
A.锌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 mg
D.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元素质量比为12∶22∶14∶1
9.如图为H2O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B.转化②中产生O2、H2的体积比为2∶1
C.转化③为置换反应
D.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10.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周易》记载“泽中有火”,是指甲烷气体在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
B.《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记载“抽薪止沸,翦草除根”,蕴含着灭火的原理
C.《神农本草经》记载“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金属汞
D.《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强水为盐酸
1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科学探究与实践:将土壤样品与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混合、搅拌、静置,测上层清液的pH,判断土壤的酸碱性
B.化学观念: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科学思维:Al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2(SO4)3,故Fe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
D.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和回收废弃塑料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2.比较、分析、归纳是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C和H2用于冶炼金属 C和H2均具有还原性
B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浓硫酸和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
C NaOH和Ca(OH)2久置在空气中变质 NaOH和Ca(OH)2均能与CO2反应
D NaCl溶液和MgCl2溶液分别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NaCl溶液和MgCl2溶液中均含有Cl-
13.★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如图2是选用图1中某种固体进行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2试管中固体对应图1中的丙
B.t2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3℃时,将40 g甲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
14.★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对“CO2和NaOH溶液是否反应”进行数字化实验再探究。实验1:在盛满CO2的烧瓶中滴加80 mL蒸馏水;实验2:在同样的烧瓶中滴加80 mL NaOH溶液。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由实验1得到的图象是A曲线
B.A曲线中ab段上升是因为加液体使烧瓶内分子数增多
C.该实验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D.通过此实验说明,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15.(10分)能源、环境、材料、健康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生命之源。
目前很多场所选择使用直饮水,某品牌直饮机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利用炭罐中活性炭颗粒的吸附性除去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
(2)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①“C919”机身采用的第三代铝锂合金属于金属(选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②本次航班为旅客提供了一款名为“五福临门”的餐食,其中有腊味煲仔饭、三色水果拼盘、牛奶,在上述列举的餐食中,旅客可从牛奶中摄入更多蛋白质。
(3)“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
①点火仪式诠释了“绿色亚运”理念,主火炬塔首次使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燃料——甲醇(CH3OH)。甲醇是利用工业尾气中排放的废弃二氧化碳以及焦炉气中的氢气合成。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序号)。
A.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再生利用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②在生活中,我们也应秉持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请你写一个在生活中贯彻“低碳生活”理念的具体做法:随手关灯(合理即可)。
16.(10分)助力“碳中和”,CO2的产生、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重要研究课题。
(1)CO2的产生: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CO2。大气中CO2的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填环境问题)。
(2)CO2的捕集:工业上可用氨水、K2CO3溶液等化学物质捕集烟气中的CO2。氨水捕集CO2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的化学式为NH3。
②氨水吸收室中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防止(NH4)2CO3或NH4HCO3受热分解。
(3)CO2的利用:CO2和H2在Ni/CaO表面发生反应生成CH4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整个转化过程中Ni/CaO的作用为催化作用。
②生成CH4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
17.(10分)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生产水泥时,加入适量CaSO4可调节水泥硬化速率。工厂利用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MgO]制备CaSO4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MgO难溶于水,MgSO4易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
(1)将电石渣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加入反应器中的试剂X的名称是稀硫酸。
(3)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H2SO4+Ca(OH)2===CaSO4+2H2O(或H2SO4+MgO===MgSO4+H2O)(写1个化学方程式即可),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4)上述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过滤器和洗涤槽。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18.(1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2)选用A、D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可反应生成SO2。S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其部分化学性质与CO2相似。若要制取SO2,可选择发生装置 C (填字母)。若用G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 m (选填“m”或“n”)端进入。制取SO2过程中,为防止污染环境,还应选择 E (填字母)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19.★(10分)学习小组同学对洗衣剂的变迁产生了兴趣,开展探究性活动。
任务一:谈古——古代洗衣剂“灰”
【资料卡片】资料一:“灰”就是草木灰,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钾。
资料二:碱性溶液可清洗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实验准备】在实验室里焚烧秸秆,获得草木灰。称取a克草木灰,用一定温度的热水浸泡并过滤,将滤液平均分成两份。
【探究实验一】草木灰浸出液的酸碱性。
(1)请完善下列实验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草木灰浸出液显碱性
【探究实验二】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
对另一份滤液进行了实验,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反思】
(2)实验测定C装置质量增重了b克,原因是吸收了二氧化碳(或CO2)。
(3)查阅资料分析,发现测得的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B (填字母序号)。
A.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了实验
B.装置中残留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
C.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直接接触
【拓展延伸】小组同学对常见的不同植物制得的草木灰都进行了测定,最终得知向日葵秸秆灰中碳酸钾含量较高,更适合作为洗衣剂使用。
任务二:论今——现代洗衣剂“爆炸盐”
超市出售的爆炸盐洗衣剂能轻松洗去顽固污渍,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爆炸盐是一种含有过碳酸钠的洗涤用品,过碳酸钠遇水后发生分解,生成过氧化氢和一种碳酸盐,洗涤效果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相关。
(4)为了验证生成的过氧化氢,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爆炸盐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将少量二氧化锰加入上述试管中,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有气泡产生,且木条复燃 爆炸盐遇水后有过氧化氢生成
【交流讨论】
(5)写出实验操作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拓展延伸】爆炸盐应该密封存放。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
20.(8分)化学实践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稀盐酸50 g,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稀盐酸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另一溶液中。
(2)b点所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NaOH(填化学式)。
(3)计算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40 g,
其中溶质质量为40 g×10%=4 g;
设50 g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HCl+NaOH===NaCl+H2O
36.5 40
x 4 g
= x=3.65 g
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答: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年中考化学5月模拟押题卷(四川卷)03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 )
A.作燃料 B.参与光合作用
C.固态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 D.制碳酸饮料
2.垃圾分类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用过的铝制易拉罐、旧纸张应放在( A )
3.★下列所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验满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B )
4.化学服务于生活。下列做法中涉及的化学原理错误的是( A )
选项 做法 化学原理
A 用碳酸镁治疗胃酸过多 碳酸镁能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
B 用食醋去除水垢 食醋能与水垢发生化学反应
C 洗净后的铁锅及时擦干水分 破坏铁生锈的条件能达到防锈目的
D 用小苏打烘焙糕点 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气体
5.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
B.黄铜比纯铜硬度小
C.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D.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6.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反应为CH4+H2OCO+3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
C.生成的CO、H2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CH4、H2O的质量比为8∶9
7.一百多年前,虎门销烟是中国禁毒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吗啡(C17H19NO3)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吸食容易成瘾,对自身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据记载:在虎门销烟中,把烟土倒入盐水池浸泡,再投入生石灰,生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湮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吗啡是有机物
B.氧化钙俗称生石灰
C.“生石灰遇水便沸”是吸收热量
D.人人应该“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8.如图是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锌量:每支口服液含锌6.5 mg
A.锌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 mg
D.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元素质量比为12∶22∶14∶1
9.如图为H2O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B.转化②中产生O2、H2的体积比为2∶1
C.转化③为置换反应
D.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10.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周易》记载“泽中有火”,是指甲烷气体在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
B.《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记载“抽薪止沸,翦草除根”,蕴含着灭火的原理
C.《神农本草经》记载“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金属汞
D.《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强水为盐酸
1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科学探究与实践:将土壤样品与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混合、搅拌、静置,测上层清液的pH,判断土壤的酸碱性
B.化学观念: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科学思维:Al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2(SO4)3,故Fe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
D.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和回收废弃塑料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2.比较、分析、归纳是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C和H2用于冶炼金属 C和H2均具有还原性
B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浓硫酸和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
C NaOH和Ca(OH)2久置在空气中变质 NaOH和Ca(OH)2均能与CO2反应
D NaCl溶液和MgCl2溶液分别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NaCl溶液和MgCl2溶液中均含有Cl-
13.★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如图2是选用图1中某种固体进行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2试管中固体对应图1中的丙
B.t2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3℃时,将40 g甲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
14.★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对“CO2和NaOH溶液是否反应”进行数字化实验再探究。实验1:在盛满CO2的烧瓶中滴加80 mL蒸馏水;实验2:在同样的烧瓶中滴加80 mL NaOH溶液。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由实验1得到的图象是A曲线
B.A曲线中ab段上升是因为加液体使烧瓶内分子数增多
C.该实验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D.通过此实验说明,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15.(10分)能源、环境、材料、健康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生命之源。
目前很多场所选择使用直饮水,某品牌直饮机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利用炭罐中活性炭颗粒的吸附性除去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
(2)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①“C919”机身采用的第三代铝锂合金属于金属(选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②本次航班为旅客提供了一款名为“五福临门”的餐食,其中有腊味煲仔饭、三色水果拼盘、牛奶,在上述列举的餐食中,旅客可从牛奶中摄入更多蛋白质。
(3)“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
①点火仪式诠释了“绿色亚运”理念,主火炬塔首次使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燃料——甲醇(CH3OH)。甲醇是利用工业尾气中排放的废弃二氧化碳以及焦炉气中的氢气合成。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序号)。
A.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再生利用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②在生活中,我们也应秉持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请你写一个在生活中贯彻“低碳生活”理念的具体做法:随手关灯(合理即可)。
16.(10分)助力“碳中和”,CO2的产生、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重要研究课题。
(1)CO2的产生: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CO2。大气中CO2的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填环境问题)。
(2)CO2的捕集:工业上可用氨水、K2CO3溶液等化学物质捕集烟气中的CO2。氨水捕集CO2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的化学式为NH3。
②氨水吸收室中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防止(NH4)2CO3或NH4HCO3受热分解。
(3)CO2的利用:CO2和H2在Ni/CaO表面发生反应生成CH4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整个转化过程中Ni/CaO的作用为催化作用。
②生成CH4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
17.(10分)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生产水泥时,加入适量CaSO4可调节水泥硬化速率。工厂利用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MgO]制备CaSO4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MgO难溶于水,MgSO4易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
(1)将电石渣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加入反应器中的试剂X的名称是稀硫酸。
(3)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H2SO4+Ca(OH)2===CaSO4+2H2O(或H2SO4+MgO===MgSO4+H2O)(写1个化学方程式即可),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4)上述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过滤器和洗涤槽。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18.(1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2)选用A、D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可反应生成SO2。S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其部分化学性质与CO2相似。若要制取SO2,可选择发生装置 C (填字母)。若用G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 m (选填“m”或“n”)端进入。制取SO2过程中,为防止污染环境,还应选择 E (填字母)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19.★(10分)学习小组同学对洗衣剂的变迁产生了兴趣,开展探究性活动。
任务一:谈古——古代洗衣剂“灰”
【资料卡片】资料一:“灰”就是草木灰,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钾。
资料二:碱性溶液可清洗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实验准备】在实验室里焚烧秸秆,获得草木灰。称取a克草木灰,用一定温度的热水浸泡并过滤,将滤液平均分成两份。
【探究实验一】草木灰浸出液的酸碱性。
(1)请完善下列实验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草木灰浸出液显碱性
【探究实验二】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
对另一份滤液进行了实验,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反思】
(2)实验测定C装置质量增重了b克,原因是吸收了二氧化碳(或CO2)。
(3)查阅资料分析,发现测得的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B (填字母序号)。
A.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了实验
B.装置中残留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
C.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直接接触
【拓展延伸】小组同学对常见的不同植物制得的草木灰都进行了测定,最终得知向日葵秸秆灰中碳酸钾含量较高,更适合作为洗衣剂使用。
任务二:论今——现代洗衣剂“爆炸盐”
超市出售的爆炸盐洗衣剂能轻松洗去顽固污渍,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爆炸盐是一种含有过碳酸钠的洗涤用品,过碳酸钠遇水后发生分解,生成过氧化氢和一种碳酸盐,洗涤效果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相关。
(4)为了验证生成的过氧化氢,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爆炸盐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将少量二氧化锰加入上述试管中,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有气泡产生,且木条复燃 爆炸盐遇水后有过氧化氢生成
【交流讨论】
(5)写出实验操作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拓展延伸】爆炸盐应该密封存放。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
20.(8分)化学实践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稀盐酸50 g,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稀盐酸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另一溶液中。
(2)b点所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NaOH(填化学式)。
(3)计算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40 g,
其中溶质质量为40 g×10%=4 g;
设50 g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HCl+NaOH===NaCl+H2O
36.5 40
x 4 g
= x=3.65 g
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答: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