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专题 02 填空题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专题 02 填空题 (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20 10:0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
专题 02 填空题
一、填空题
1.(2024六下·沂水期末) 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其中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它们的形成与   有关。
2.(2024六下·河南期末)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只有与自然   ,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
3.(2024六下·沂水期末) 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   排列,就是再进行二歧分类。
4.(2024六下·鱼台期末)苏联宇航员   乘坐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第一位进行太空漫步的航天员是   。
5.(2024六下·鱼台期末)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成为   ,像地热、核能等新开发利用的能源成为    。
6.(2024六下·乾安期末)高铁、“鸟巢”体育馆、 “天宫”空间站等宏大的工程都应用了大量的   。
7.(2024六下·鱼台期末)科学家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就是在进行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辨别和研究植物。
8.(2024六下·永定期末)民间传说中,日食被称为“天狗食日”或“天狗吞日”,它只会发生在农历   ,“天狗”实际上是指   。
9.(2024六下·永定期末)浩瀚的宇宙中,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而地球是太阳系大家庭中的一颗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携“祝融号”成功着陆   星,标志着中国探索太空踏上全新征程。
10.(2024六下·永定期末)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我市很多公交车和出租车已使用天然气来代替柴油或汽油,它燃烧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汽车的   能。近年来,新能源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它靠电池提供能量,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优势,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电池的   能存储。
11.(2023六下·梁平期末)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   。
12.(2024六下·乾安期末)埃菲尔铁塔塔身上   下    、上   下    ,这样设计有利于抗风、抗震、增加塔台的稳定性。
13.(2024六下·上犹期末)   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14.(2024六下·乾安期末)烧开的水产生水蒸气是   变化,铁钉生锈是   变化。
15.(2024六下·宁南期末)生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的现象叫   后代和亲代细微不同的现象叫   。
16.(2024六下·扶沟期末)一个好的设计,一般要经过   、制作、   等环节。
17.(2024六下·巨野期末)2017年5月,我国在   海域进行的首次   试采获得成功。
18.(2024六下·河南期末)蜡烛燃烧需要   ,产生的   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9.(2024六下·南昌期末)在夜晚观星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有许多闪烁的星星。这些星星绝大多数是太阳那样的   ,它们组成了不同的   。
20.(2024六下·宝安期末)妈妈摘下草莓榨成果汁,小宝发现果汁底部有一些沉淀,这属于   变化。 (提示:从物质的变化来考虑)
21.(2024六下·宝安期末)小宝还发现了一株白色草莓。白色草莓的颜色与正常草莓不同,这是因为它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   。
22.(2024六下·宝安期末)妈妈在给阳台上的植物浇水,小宝发现草莓的茎细细的,浇水时都被水淋弯了。根据茎的特点分类,草莓的茎属于   (草质茎/木质茎)。
23.(2024六下·岷县期末)通过“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的实验,我们发现,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   、   等新物质。
24.(2024六下·白水期末)在塔台模型底部增加钩码,能     (填“增强”或“减弱”)塔台的稳固性。
25.(2024六下·宝安期末)小宝一家天没亮就起床了,天上闪烁着几颗星星。发光的星星大多属于   。
26.(2024六下·固镇县期末)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是   ,地球的卫星是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
27.(2024六下·兴文期末)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   、隧为一体的跨海大桥。
28.(2024六下·白水期末)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是     的基础。
29.(2024六下·兴文期末)住房由供水、供暖、   、 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
30.(2024六下·乾安期末)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    、   、    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1.(2024六下·乾安期末) 日食有   和    、    三种。
32.(2024六下·乾安期末)子女与父母之间某些特征保持相似的现象称为   ,某些特征存在不同的现象称为   。
33.(2024六下·浙江期末)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    ,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   。
34.(2024六下·宁南期末)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行星是   和   。
35.(2024六下·海盐期末)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现象,“一母生九子, 连母十个样”, 这句俗语体现的则是   现象。
36.(2024六下·南昌期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   现象;“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是   现象。这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7.(2024六下·宁南期末)在夏季的天空,可以看到由三颗亮星组成的“夏季大三角”这三颗亮星是   、   和   。
38.(2023六上·汶上期末)   和   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9.(2024六下·巴音郭楞蒙期末)在有   和   的环境下,铁最容易生锈。
40.(2024六下·巴音郭楞蒙期末)   (填“草质茎”或“木质茎”)中   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
41.(2024六下·巴音郭楞蒙期末)制作塔台模型时,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   ,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使用   结构可以使塔台稳固。
42.(2024六下·宝安期末)爸爸告诉小宝,这些星星看起来很小,是因为与我们相隔太远,例如北斗七星就分布在离我们50—150光年的宇宙空间里,光年是   单位。
43.(2024六下·巴音郭楞蒙期末)住房的建造需经过明确任务、   、设计、   、验收一系列过程。
44.(2024六下·巴音郭楞蒙期末)   和   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45.(2024六下·白水期末)太阳能向太空发出光和热,它处于    (填“河外星系”或“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46.(2024六下·岷县期末)太阳系有   颗行星,   是从太阳向外的第三颗行星。
47.(2024六下·岷县期末)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一个   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   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48.(2024六下·南昌期末)现在大多数的小汽车,卡车,船舶,飞机的燃料都来源于   这种   的能源。
49.(2024六下·遂川期末)菜刀生锈属于   变化,是因为菜刀接触了空气和水,为了防止菜刀生锈,我们应该把菜刀   和放置在   处。
50.(2024六下·上犹期末)动物具有   和    现象,动物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不同。
答案解析部分
1.石油;太阳能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是古代的动植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这些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
2.和谐相处
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
3.对比
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进行对比排列,就是在进行二歧分类。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4.加加林;东方红一号;杨利伟;翟志刚
1961年4月12日, 27岁的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 在远地点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 历时1小时48分钟, 于上午10时55分安全返回, 降落在萨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区。 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人开始探索宇宙奥秘、 和平利用太空、 造福人类的序幕拉开。 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在2003年10月15日,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人物。 他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此外, 翟志刚是第一位进行太空漫步的中国人, 他在2008年9月27日乘坐神舟七号飞船出舱实施了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5.常规能源;新能源
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6.技术
工程与技术的关系:工程与技术互为支撑、相互促进。“中国天眼”、高铁、“鸟巢”体育场、“天宫”空间站等宏大的工程都应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
7.分类
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所以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就是在进行二歧分类。
8.初一;月球
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民间传说中,日食被称为“天狗食日”或“天狗吞日”,它只会发生在农历初一,“天狗”实际上是指月球。
故答案为:初一;月球。
9.行星;火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浩瀚的宇宙中,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而地球是太阳系大家庭中的一颗行星。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携“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中国探索太空踏上全新征程。
故答案为:行星;火。
10.机械;机械
自然界中能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能源。地球上的能源按能否再生分为两类,其中,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我市很多公交车和出租车已使用天然气来代替柴油或汽油,它燃烧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近年来,新能源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它靠电池提供能量,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优势,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电池的机械能存储。
故答案为:机械,机械。
11.化学变化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2.小;大;轻;重
我们在建造高塔时,塔的底座一般都比塔身要大,这是为了增加高塔的稳定性,这是高塔结构的特点之一。为了增加塔台的稳定性,多采用框架结构,塔身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有利于抗风、抗震。
13.化石
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了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透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4.物理;化学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烧开水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铁钉生锈产生铁锈,是化学变化。
15.遗传;变异
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现象,这解释了为什么植物后代和亲代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特征上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而变异则指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是细微的,也可以是显著的,从而导致了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一些细微的不同。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正是由于遗传和变异的共同作用,自然界才呈现出如此多样的生物种类。
16.构思;改进
工程设计是人们运用科技知识和方法,有目标地创造工程产品构思和计划的过程,几乎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全部领域。一个好的设计,一般要经过构思、制作、改进等环节。
17.南海;可燃冰
新能源是近几十年来人类采用新技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使得可燃冰的利用迈出关键一步。
18.氧气;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时, 主要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这种气体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二氧化碳的产生是由于蜡烛中的碳和氢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其中, 二氧化碳是导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主要原因。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进行验证, 即通过观察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 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判断产生的气体成分。 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这种特性, 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判断蜡烛燃烧时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19.恒星;星座
太阳是恒星。在夜晚观星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有许多闪烁的星星,这些星星绝大多数是太阳那样的恒星,天空中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的星座。为认星方便,人们按空中恒星的自然分布划成的若干区域,大小不一,每个区域叫做一个星座。
20.物理
当妈妈将草莓榨成果汁时, 虽然果汁底部出现了一些沉淀, 但这并不意味着发生了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通常涉及到物质的本质变化, 如生成新的化合物。 而榨取果汁和沉淀的产生, 主要是由于草莓中的固体物质( 如纤维素、 果胶等) 在果汁中的溶解度较低, 随着时间推移, 这些物质会沉淀到底部。 这个过程并没有改变草莓中原有物质的化学性质, 只是物理形态发生了变化, 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21.变异
白色草莓的出现是由于在草莓的自然繁殖过程中, 发生了基因突变, 导致花青素的基因表达弱化, 从而使草莓的颜色从红色变为白色。
22.草质茎
草莓的茎属于匍匐茎,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茎, 其特点是茎部纤细, 每个节间隔较长, 匍匐在地面上生长。 这种茎的类型通常归类为草质茎, 与木质茎相对, 后者通常具有较硬的木质结构。 草质茎的特点是柔软且通常匍匐生长, 而木质茎则具有硬质的木质结构, 能够支持植物直立生长。
23.水;二氧化碳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也叫物理变化),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的燃烧。通过“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的实验,我们发现,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水、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24.增强
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铁塔结构特点: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由于这些特点,所以框架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能力都很好。所以制作塔台模型时,在塔台模型底部增加钩码,这样增加底部重量,就能使塔台模型更加稳固。
25.恒星
在宇宙中, 大部分发光的星体是恒星, 这些恒星与太阳类似, 能够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由于恒星距离地球非常远, 因此看起来很小, 形成了我们常说的“星星”。 这些恒星的光线在通过地球大气层时, 由于大气的扰动, 使得恒星看起来一闪一闪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会闪烁的原因。
26.太阳;月球;火星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是太阳;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距离,依次排列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这些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最近的行星是火星,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27.岛
2018年10月24日9时,历时8年修建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28.生物进化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两个重要的现象,它们共同作用,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和发展。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保持相似性的现象,而变异则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出现的差异。这两个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因为它们使得生物体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适应和生存。
29.采光
在建筑设计之初,需要考虑房屋结构,一般会安装供水、供电、供暖等多个系统,还要注意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
30.动物;植物;人类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或称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1.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
日食有日全食、 日环食、 日偏食三种。 日全食是指月球移动到地球与太阳之间, 完全遮挡太阳, 使得地球上的部分区域看到太阳完全被遮挡的现象。 在日全食的过程中, 可以观察到太阳被完全遮挡的现象, 以及在月球边缘形成的色球层和日珥等天文现象。 日环食是指月球移动到地球与太阳之间, 但因为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较远, 使得月球的影子比太阳的视圆面小, 不足以将整个太阳园面遮挡住, 从而形成了一个迷人的光环。 这种情况下, 观测者将看到太阳被遮挡的园面外围露出一圈迷人的圈环。 日偏食则发生在月球影锥的外围区域, 即半影在地球上扫过的区域内, 观测者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被遮挡, 这是因为在月球的影子区域之外, 只有部分太阳被遮挡, 形成了日偏食的现象。
32.遗传;变异
考查生物之间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父母将一些特征传给下一代是遗传现象,出现的个例属于变异现象。
33.遗传;变异
遗传是指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4.海王星;水星;金星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行星是水星和金星。
35.遗传;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是说不同的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句话说明豆的后代是豆,瓜的后代是瓜,指的是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36.遗传;变异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讲的都是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属于变异现象。
37.天津四;牛郎星;织女星
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38.遗传;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遗传就是子代在这个连续系统中重复亲代的特性和特征(性状)的现象,其实质则是由于亲代所产生的配子,带给子代按亲代性状进行发育的遗传物质──基因。相同的基因规定着生物体发育相同的性状,于是表现为遗传,体现了生物界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因为基因在世代延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在此时或彼时发生结构的改变。结构改变了的基因使生物体发育不同于改变前的性状,于是出现了变异。
39.水;空气(答案可互换位置)
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有水和空气的环境下,铁最容易生锈。
40.草质茎;木质
草质茎是指木质部不发达,支持力弱的茎。木质茎指的是在茎的内部构造中,木质化细胞很多,茎的质地坚实而通常高大的茎。草质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
41.等高;三角形
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制作塔台模型时,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使用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塔台稳固。
42.长度
恒星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天文数字,通常用光年作计量单位。光年是长度单位,就是光在真空中经历1年所走的距离。
43.选址;建造
建造工程的过程有选址、设计、建造、评估、改进。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其核心是设计。所以建造房屋的过程是选址、设计、施工准备、开始施工、验收评估。
44.遗传;变异
遗传是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变异是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所以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
45.太阳系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这一点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认可。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这使得太阳成为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天体,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太阳系的中心 。此外,太阳不仅在太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还不断地向太空发出光和热,这些光和热对太阳系内的行星和其他天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阳的位置和它所释放的能量共同决定了太阳系内各种天体的运动和存在状态。
46.八;地球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到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7.区域;单位面积
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48.石油;不可再生
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而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不可以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现在大多数的汽车、飞机的燃料都来源于石油,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49.化学;涂油;干燥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或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菜刀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是因为菜刀接触了空气和水,为了防止菜刀生锈,我们应该把菜刀涂油和放置在干燥处。
50.遗传;变异
动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动物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不同。同种动物亲代与后代在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行为方式等方面几乎完全遗传,皮毛颜色、躯体大小等方面存在变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