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专题
04 综合题
一、综合题
1.(2024三下·巨野期末)下图是小明在学校操场上观察到的一棵大树和太阳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在图中画出大树的影子.
(2)影子的条件是要具备光源、遮挡物和屏,图中的太阳是 ,大树是 ,地面是 。
(3)大树影子长短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关系:大树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 (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4)小明在大树旁立了一根1米高的竿子,测得竿子的影长是2米,同时测得大树的影长是6米,则大树的高是 ( )。
A.3米 B.6米 C.12米
(5)大树的影子从早晨到傍晚的方向变化是 ( )。
A.西→南→东 B.西→北→东 C.东→北→西 D.东→南→西
2.(2024三下·永定期末)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在描述____的时候用到了前后、左右、上下、远近等词语。
A.位置 B.大小 C.重量
(2)图书馆在小超家的 方向,两地相距 米。
(3)低碳出行,小超同学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如果以自行车为参照物,他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4)小超8:10从家出发,8:15分到达学校;他的同学乐乐11:30从学校出发,11:40到达小超家,小超和同学乐乐两个人运动距离相同, 运动得快,因为相同距离所用的 比较短。
3.(2024三下·邹平期末)这学期大家都亲自饲养了蚕宝宝,请回顾你的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蚕的 阶段,它的外形是 状,分为头、 、 三部分。
(2)蚕是靠 ( )进行呼吸的。
A.口 B.肺 C.气门
(3)与蚁蚕相比,图中的蚕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下列关于这种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身体变长、变粗
B.体色由白变褐
C.身体表面由光滑变得长出细毛
(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 )。
A.蜕皮 B.眠 C.结茧
(5)蚕结茧几天后,轻轻剪开蚕茧(如右图所示),观察到里面 ( )。
A.只有蚕蛹
B.有蚕蛹和它的粪便
C.有蚕蛹和蜕下来的皮
(6)蚕结茧十多天后,从茧中钻出了 ,是蚕的 阶段。
4.(2024三下·余杭期末)在周末放假的这段时间里,小科和小伙伴一起去了杭州乐园,发现很多游玩项目跟我们本学期“物体的运动”单元有关。
(1)小科站在大门口看游乐园方位图。他们想先去玩最刺激的过山车,应该往 方向,行走 米,就能到达过山车场地。
(2)小科坐上摩天轮,当摩天轮转动起来的时候,他的运动路线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直线和曲线运动都有
(3)过山车是小伙伴们最喜欢的项目,他们想设计一条“过山车”轨道。下列方法合理的( )。
A.为了增加小球运动的速度,坡度越大越好
B.轨道路线应该有“断口”,让“过山车”飞出轨道才刺激
C.画设计图时,上下层的路线重叠时,下层路线可以用虚线表示
(4)小科设计并搭建了“过山车”,现在对该“过山车”进行测试,用两个不同颜色的小球在同个轨道上比较运动快慢,实验数据如下:
小球名称 不同小球运动的时间(秒)
第 1 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白色小球 5 6 5 5
黄色小球 7 7 8
在比较快慢时,必须保证( )相同。
A.运动时间 B.运动速度 C.运动距离
(5)在该实验中,每个小球都测量三次,主要原因是( )。
A.让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做
B.重复实验,减少实验误差
C.训练熟练利用秒表读时间
(6)表格中的“▲”处应选择的数据是( )。
A.6 B.7 C.8
(2024三下·香洲期末)小珠和小明又设计和搭建了一座“过山车”,他们用小球来代替“小车”进行测试,请回答下列问题。
5.如果想比较黑球和白球在这个“过山车”上从起点到终点走完全程的快慢,最好借助工具 ( )。
A.秒表 B.软尺 C.直尺
6.如图,小球从甲运动到乙,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分别是 ( )。
A.直线; 曲线 B.曲线;直线 C.曲线;曲线
7.如右图,轨道末端超出了桌面,小球冲出轨道后掉落,它的运动路线是( )。
A.甲 B.乙 C.丙
8.(2024三下·官渡期末)彩云之南 开放包容
这里区位优越,自古开辟了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如今又建成了中老国际铁路,这条铁路可以说是中国面甸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
(1)中老列车的运动形式 ( )
A.只有直线运动
B.只有曲线运动
C.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D.既不是直线运动也不是曲线运动
(2)遇山开路,遇水搭桥,修建好的中老铁路就像过山车,本学期,我们也制作过自己的“过山车”,如果想测量过山车模型轨道的长度,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
A.直尺 B.毛线 C.软尺 D.钢卷尺
(3)制作过山车模型时第一步需要 ( )
A.准备制作材料 B.画出设计图
C.直接开始制作 D.测试过山车
(4)对完成的过山车模型进行评价时,不恰当的是 ( )
A.轨道的连接要牢固 B.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C.轨道的长度越长越好 D.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9.(2024三下·官渡期末)云南各民族自古就对天文现象有着丰富的研究。位于官渡区凤凰山的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更承担了我国探月工程地面数据的接收任务。
(1)小明在天文台观察到月球表面大小不一的圆坑是 ( )
A.黑子 B.黑洞 C.火山口 D.环形山
(2)为研究这些圆坑形成的原因,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
A.对比实验 B.观察实验 C.模拟实验 D.验证试验
(3)图提供的材料中,“大小不同的球”和“细沙”分别代表了 ( )
A.陨石和地球表面 B.陨石和月球表面
C.行星和月球表面 D.卫星和月球表面
(4)通过课上的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坑的大小与球的大小无关 B.坑的深浅与扔球的高度无关
C.坑的深浅与扔球力度无关 D.有部分坑会重叠
(5)有关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 )
A.“天圆地方”的说法是正确的
B.海边望船返航,先见船身,后见船帆
C.人类一开始就知道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D.月食时,看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的
(6)宇航员从月球上看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因为 ( )
A.陆地比海洋面积大 B.海洋比陆地面积大
C.陆地和海洋各占一半 D.大气层呈现出蓝色
(7)2024年 5月21日昆明上空出现了日晕现象(如图9),若要完成一份关于日晕主题的科普海报不可以( )
A.查阅相关科学书籍 B.用自己拍摄的照片
C.查询正规网络资源 D.摘抄伪科普资料
(8)人类对太空的操索还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球的知识 (至少写一条) 。
10.(2024三下·官渡期末)云南是享誉世界的旅游天堂。端午节期间小明与父母在红河游览“蝴蝶谷”后计划从蒙自回昆明。按照从蒙自——昆明的路线,有以下几种出行方式。
出行方式 1 小时内通过的距离
城际铁路列车 160千米
汽车 90千米
传统绿皮火车 120 千米
(1)根据表中信息,比较交通工具快慢的方法的是( )
A.距离不同,用时少的运动快
B.距离不同,用时少的运动慢
C.时间不同,运动距离长的运动快
D.时间相同,运动距离长的运动快
(2)小明拉动行李箱时,轮子标记处的运动状态是( )
A.轮子在滚动 B.轮子在平动
C.轮子在斜面上滑动 D.行李箱整体在滚动
(3)小明的书包从安检口出来时,书包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 ( )
A.只有静止 B.只有滚动
C.只有滑动 D.可能静止,也可能滑动
(4)小明乘坐在行驶的列车上时,发现 ( )
A.火车相对于树木是静止的 B.火车相对于小明自己是运动的
C.火车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D.火车相对于座椅是运动的
11.(2024三下·官渡期末)七彩云南、如诗如画,全省面积39.4万平方公里,生活着4700万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云南的美,道不尽、说不完,让我们跟随试卷去认识“多面云南”。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每年夏天都会有数亿只箭环蝶四处飞舞,让这里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蝴蝶谷”。小明在观蝶的同时还通过了解当地生物多样性,整理分类了本地动物,如图
(1)蝴蝶谷中数量最多的是箭环蝶,与其繁殖方式相同的是 ( )
A.蝙蝠 B.青蛙 C.人 D.蓝鲸
(2)按照卵外是否有硬壳进行分类,与鸡卵不同的是 ( )
A.绿孔雀卵 B.龟卵 C.蛇卵 D.金鱼卵
(3)在绿孔雀卵中能够发育成新生命的是 ( )
A.卵白 B.卵黄 C.胚盘 D.气室
(4)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饲养蚕宝宝需要适宜的温度
B.沾有水珠的桑叶要擦干后才可以给蚕宝宝吃
C.从冰箱取出的桑叶可以直接喂给蚕宝宝
D.莴苣叶、桑叶也可以喂食给蚕宝宝
(5)箭环蝶的一生要经历几种不同的形态,其正确的顺序是( )
A.卵→幼虫→蛹→成虫 B.卵→幼虫→成虫→蛹
C.卵→幼虫→成虫 D.卵→蛹→成虫
12.(2024三下·盘山期末)科学小组做实验探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1)把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分别放在斜面的上端,小正方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的情况是 ,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 ,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 。
A.滑动 B.滚动 C.静止不动
(2)如果将斜面一端加高,小球的运动发生的变化是( )。
A.从静止到运动 B.运动变快 C.从滑动到滚动
(3)实验发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 )有一定的关系。
A.物体大小 B.物体颜色 C.物体形状
13.(2024三下·宝安期末)意犹未尽的小智拿出前几天搭建的“过山车”模型,准备进行一番测试改进。
(1)如图,“过山车”的起点在位置 处,终点在位置 处。(选填“①”“②”)
(2)小智想测量“过山车”轨道的总长,最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直尺 B.软尺 C.三角尺
(3)小智找到一个小正方体和一个小球,他应选择 ,来模拟“小车”,理由是 。
(4)“小车”从甲运动到乙,运动路线是 ;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是 。
A.曲线 B.直线 C.无法确定
(5)小智想让“小车”在“过山车”上行驶得更快,他可以( )。
A.增加甲处高度 B.增加丁处高度 C.增加2个弯道
14.(2024三下·巴音郭楞蒙古期末)小华和小伙伴们学习了“动物的一生”单元,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他们给蚕宝宝准备的食物是____(填字母)。
A.只要是桑叶都可以 B.白菜叶 C.新鲜并干燥的桑叶
(2)当蚕食欲下降,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是蚕准备____(填字母)。
A.睡觉 B.蜕皮 C.吃食物
(3)根据观察,当蚕的身体发黄发亮,也不吃桑叶时,蚕就要进入____(填字母)。
A.蜕皮阶段 B.吐丝阶段 C.产卵阶段
(4)蚕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请在下图的相应位置方框内补全四个阶段的名称。
15.(2024三下·沾化期末)研究菜粉蝶:菜粉蝶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经常成灾的害虫。它的一生跟蚕很相似。
(1)在横线上写出上图中菜粉蝶的一生经历的阶段名称:
A: B: C: D:
(2)把菜粉蝶经历的阶段按照生长顺序进行排序: 。
(3)菜粉蝶喜欢吃青菜等农作物,它们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阶段是 。
(4)下列关于菜粉蝶在B阶段时的外部形态描述错误的是 (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头部长有一对触角
C.胸部长有两对足
(5)和菜粉蝶不一样的是, ( )没有经历过C阶段。
A.苍蝇 B.蜻蜓 C.蚕
(6)菜粉蝶在A阶段又叫菜青虫。它们的身体是青绿色的,经常隐藏在青菜叶中,我们很难发现它们。菜青虫的这种行为是为了 ( )
A.方便吃青菜 B.繁殖后代 C.躲避天敌
(7)菜粉蝶繁殖后代的方式是 ,它属于 。
16.(2024三下·玉溪期末)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看起来“伤痕累累”,布满了许多坑坑洼洼。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保护,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晚最低温度达到-183℃,在古代传说中、人们把月球称为“广寒宫”。
(1)月球表面看起来“伤痕累累”,是因为月球表面布满了许多( )。
A.月海盆地 B.环形山 C.湖泊
(2)月球和太阳中,与地球距离较远的是( )。
A.太阳 B.月球 C.一样近
(3)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
B.月球的引力影响着地球上的潮汐现象
C.月球自己会发光发热
(2024三下·永嘉期末)卡丁车竞速
17.小科和爸爸妈妈参加了卡丁车竞速项目,卡丁车场地如下图所示,卡丁车在场地中行驶时,它的运动路线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都有
18.卡丁车在跑道上运动时,轮子在( )。
A.摆动 B.滑动 C.滚动
19.卡丁车项目结束,大屏幕显示了小科和爸爸妈妈的成绩(成绩见下表)。其中速度最快的是( )的卡丁车。
参赛车辆 爸爸的卡丁车 妈妈的卡丁车 小科的卡丁车
时间 5分15秒 6分08秒 6分10秒
A.爸爸 B.妈妈 C.小科
20.(2024三下·天津市期末)小明观察并拍摄记录了蚕的生长过程,发现蚕的一生经过不同的时期,共五十六天的时间。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在方框里填写蚕的各个阶段的名称。 (填“卵”“幼虫”“蛹”和“成虫”)
(2)我们都知道,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小明为了细致地观察蚕卵,他可以使用 (填“放大镜”或“剪刀”),发现蚕卵的形状是 (填“扁圆形”或“球形”)。
(3)关于养蚕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蚕卵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孵化
B.可以将蚁蚕吃的桑叶剪成碎片或条状
C.为防止蚕宝宝被蚊子叮咬,可以在蚕宝宝的周围点上蚊香
(4)在养蚕的过程中,不会观察到的现象有( )
A.快要吐丝时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
B.蚕蛾从茧里出来之后,会到处觅食
C.剪开的茧里能看到蚕蜕下的皮
21.(2024三下·涟源期末)月亮经常出现在诗人的笔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等,请你根据这两句诗,完成相关问题。
(1)从诗中知道,不同时期的月相是不一样的。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2)诗句中“九月初三”的月相是峨眉月,“白玉盘”描述的是( )。
A.上弦月 B.满月 C.下弦月
(3)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
22.(2024三下·萧山期末)中国探月之旅
从古到今,人类一直在探索月球的秘密。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24年,“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
(1)如图所示,月球表面的地形主要是大小不一的____.
A.火山口 B.环形山 C.盆地
(2)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这是模拟月球上____.
A.火山爆发 B.陨石撞击月球 C.月震
(3)如图所示,“玉兔号”月球车登陆月球表面,有关月球车的影子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太阳和月球车的影子在同一侧
B.太阳位置高,阳光直射,影子就短
C.太阳从不同角度照射,影子的形状一定相同
(4)月相会变化,从月初到月末正确的排序是____.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5)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不多,这是因为____.
A.太阳和月球体积一样大
B.太阳距离地球远,月球距离地球近
C.月球距离地球远,太阳距离地球近
(6)中国将在2030年之前完成载人登月任务,后续将构建月球基地,科研人员无法直接在月球表面生存,主要是因为____.
A.月球上缺乏氧气 B.月球上缺乏土壤 C.月球上缺乏阳光
(7)制作一份“探月”主题海报,我们要收集和选用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需要注意____.
①确定资料来源 ②判断资料的科学性③比较选取较好的资料 ④用翻拍、扫描、下载、摘录等方式选用资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23.(2024三下·苍南期末)过山车是一种机动游乐设施,常见于游乐园。刺激的过山车深受很多年轻游客的喜爱。三年级的小科也设计了一个“过山车”,右图是小科绘制的“过山车”的设计图。
(1)小科在测试过山车时遇到一些问题,以下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
A.发现a处轨道连接断开了,但小球能飞过去,无需改进
B.发现小球快到b点时速度很慢,把b点再抬高一点
C.小球脱轨,重新测试
(2)小科将细绳从起点出发,沿轨道铺设至终点,再用尺子量出细绳的长度,是为了( )。
A.测量“过山车”轨道总长度
B.记录小球的运动路线
C.使“过山车”更美观
(3)小科测得不同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运动时间,数据记录如下表。请选择合适的数据填入表格。
小球名称 不同小球的运动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选择的数据
红色小球 6.5 6.7 7.0
蓝色小球 7.1 7.5 7.2 7.2
(4)设计和搭建我们的“过山车”,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
①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②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③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24.(2024三下·苍南期末)科技人员曾为蚕宝宝穿上特制的宇航服,带它们享受了一段神奇的太空之旅。饲养一种动物,是了解动物一生的好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知道动物的很多事情。本学期我们也饲养了蚕,陪着蚕宝宝经历了它的一生。
(1)右图中的蚕身体颜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分身体,不吃也不动,这是( )之前的状态,称作“眠”。
A.结茧 B.蜕皮 C.产卵
(2)为了更好地照顾蚕宝宝,我们应该( )。
A.用自来水洗干净桑叶,整片喂给蚁蚕
B.喷洒杀虫剂以防被蚊虫叮咬
C.经常清除粪便和残叶保持整洁
(3)据《齐民要术》记载,早在1600多年前,温州蚕农就会把蚕卵放在密闭的小酒坛中,放在冰冷的溪水里来保存蚕卵,这种方法能延迟蚕卵孵化时间可能是因为( )。
A.水流冲刷 B.酒坛大小 C.环境温度
(4)蚕结茧十多天后,蚕茧里钻出了蚕蛾,我们看到个头比较小,腹部狭长,翅膀振动快的是( )。
A.雄蛾 B.雌蛾 C.蚕蛹
(5)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呼吸方式是不同的,蚕宝宝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鳃 C.气门
25.(2024三下·华容期末)为了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实验小组对“过山车”A.、B.、C.进行了测试,记录
数据如下:
轨道长度 小球运动时间
“过山车”A. 2.2米 5秒
“过山车”B. 2.2米 4.3秒
“过山车”C. 2.2米 4.8秒
(1)测量“过山车”的长度时,下列工具不合理的是( )
A.直尺 B.软尺 C.细绳和直尺
(2)小球运动最慢的是( )
A.“过山车”A. B.“过山车”B. C.“过山车”C.
(3)关于“过山车”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坡度最小 B.转弯最多 C.起点最高
26.(2024三下·包河期末)安徽省农科院桑蚕所是一所蚕桑文化科普基地,包括蚕的饲养展示区,桑、蚕、丝、绸科普展区,桑蚕综合利用展示区等。在这里不仅能学到桑蚕科普知识,还能体验到丝绸织造等传统化。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蚕蛾刚产下的蚕卵是 ( )的。
A.淡黄色 B.紫黑色 C.灰白色
(2)蚕丝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产物之一,它来自( )。
A.蚕蛹 B.蚕茧 C.蚕的外衣
(3)下列关于获取蚕丝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获取蚕丝时需要用到剪刀
B.蚕在吐丝前不吃不喝
C.每只蚕能为我们提供好多根蚕丝
(4)蚕的一生经历了 ( )四个阶段。
A.卵→幼虫→成虫→蛹
B.卵→幼虫→蛹→成虫
C.幼虫→蛹→成虫→卵
(5)像蚕这样通过产卵来生小动物的叫卵生动物。以下也属于卵生动物的是( )。
A.人 B.蛇 C.小猫
27.(2024三下·海盐期末)物体的运动。
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两端翘起、中间水平的轨道,将小球A和B放在如图所示位置。
(1)释放A球,小球从①号斜坡滚落,它在斜坡上的运动路线是 (选“曲线运动”或“直线运动)
(2)释放A球,关于两个小球可能发生的运动,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B球被碰撞后,一定会冲上②号斜坡
B.A球与B球碰撞后,最终一定会停留在如图B球所在位置
C.这个过程中,A球和B球可能会发生2次碰撞
(3) A、B球停止运动后,我们可以借助 和 等工具来测量小球的位置。
(4)怎样才能让B小球运动得更远?学习小组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有的认为与木块高度有关,有的提出与小球的质量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的( )。
A.做实验验证 B.提出假设 C.得出结论
(5)学习小组依次尝试以下方法,你认为不能让B小球运动得更远的是( )。
A.将木块1加高一些 B.将木块2加高一些 C.将小球A质量加大
(6)经过多次的碰撞测试,B小球飞出轨道,它在空中的运动路线(见下图)是( )。
A.甲 B.乙 C.丙
(7)将A球换成了质量、光滑程度都相同的六棱柱(下图),并从①号斜坡相同位置释放,关于六棱柱的运动,描述合理的是( )。
A.六棱柱在斜坡上可能是滑动
B.六棱柱一定会与B球碰撞
C.六棱柱一定比A小球运动速度快
28.(2024三下·中原期末)探探特别喜欢过山车,自己制作一个如图所示 起点的“过山车”模型。
(1)比较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快慢的实验中,探探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
A.温度计 B.秒表 C.放大镜
(2)探探在制作“过山车”模型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先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再进行制作
B.制作过山车时,可以不参考设计图,直接制作
C.制作完过山车后,可以进行测试、评价和修改
(3)探探想比较两个大小不同的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在这个比赛中,保持一致的条件是( )。
A.运动时间相同 B.运动距离相同 C.运动速度相同
(4)比赛的过程中,小球相对于地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5)探探测试过山车模型,此时,图中小球在作 (选填“直线”或“曲线”)运动。
29.(2024三下·浙江期末)星期六,爸爸妈妈带小明到动物园里玩耍,回到家以后小明写了一篇日记:今天天气特别好,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耍。我们先去了百鸟园,在那里我看到了孔雀开屏,还喂了鸽子,接着我们去了爬行馆,看到了蛇和蜥蜴,然后我们乘坐游览车穿过了百兽园,看到了狮子、河马、长颈鹿等好多动物。
下午我们去了儿童乐园,有好多小朋友在那里玩。在儿童乐园,我玩了滑梯,还跟爸爸一起开了卡丁车,妈妈还通过套圈游戏给我赢了一只熊猫玩具。
晚上,我们在动物园看了一场情景剧演出,非常精彩。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还带我看天上的星星。今天的月亮特别圆,一直在云中穿梭,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
请根据小明的日记,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日记里的动物中,通过胎生繁殖的有 。
(2)滑滑梯时,小明的运动形式为 ;开卡丁车时,卡丁车的运动形式为 。
A.滑动
B.滚动
C.平动
(3)玩套圈游戏时,扔出去的圈的运动路线是( )。
A.直线 B.曲线 C.直线和曲线
(4)“月亮在云中穿梭”是以( )为参照物。
A.月亮 B.云层 C.小明
(5)根据小明的日记,你判断当天可能是( )。
A.农历初一 B.农历十五 C.农历初三
答案解析部分
1.(1)
(2)光源;遮挡物;屏
(3)B
(4)A
(5)B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一高一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一短一长。
(1)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2)大树产生影子的条件是屏幕、遮挡物、光源,此时大树会产生影子,图中的光源是太阳,遮挡物是大树,屏是地面。
(3)大树影子长短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关系是大树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高。太阳中午时候最高。
(4)小明在大树旁立了一根!米高的竿子,测得竿子的影长是2米,同时测得大树的影长是6米,则大树的高是3米。
(5)这棵大树的影子从早晨到傍晚,方向的变化是西一北一东,早晨太阳在东边,影子西方,随着太阳向南移动,影子向北移动,下午太阳在西边,影子在东边。
2.(1)A
(2)东南;60
(3)静止
(4)小超;小超
有指向标的图中,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左侧为西方,右侧为东方。
(1)在描述物体的位置时,不仅要描述该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还要描述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人们在描述位置的时候用到了前后、左右、上下、远近等词语。
(2)观察发现,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图书馆在小超家的东南方向60米处。
(3)小超同学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如果以自行车为参照物,他是与自行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4)小超8:10从家出发,8:15分到达学校,乐乐11:30从学校出发,11:40到达小超家;两个运动路线是相同的,小超运动得快;因为路程相同,小超用时少,运动速度快。
3.(1)幼虫;筒;胸;腹
(2)C
(3)A
(4)A
(5)C
(6)蚕蛹;蛹
(1)卵、蚕、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阶段。右图是蚕的幼虫阶段,它的外形是筒状,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蚕的呼吸器官不同于其他动物,蚕的身体两侧有小黑点,称为蚕的气门,这是蚕进行呼吸的器官。
(3)与蚁蚕相比,图中的蚕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身体变长、变粗。
(4)蚕的一生形态有蚕卵、蚕、蛹、蚕蛾,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做蜕皮,蚕一生要蜕皮6次。
(5)蚕结茧几天后,轻轻剪开蚕茧,观察到里面有蚕蛹和蜕下来的皮。蚕只在幼虫阶段进食。
(6)蚕结茧十多天后,从茧中钻出了蚕蛹,是蚕的蛹阶段。
4.(1)西北;80
(2)C
(3)C
(4)C
(5)B
(6)B
5.A
6.A
7.C
8.(1)C
(2)C
(3)B
(4)C
(1)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中老列车的运动形式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如果想测量过山车模型轨道的长度,合适的测量工具是软尺,能够测量弯曲部分的长度。
(3)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4)对完成的过山车模型进行评价时,不恰当的是轨道的长度越长越好,并不是轨道越长越好,轨道在2米左右。
9.(1)D
(2)C
(3)B
(4)D
(5)D
(6)B
(7)D
(8)月球不发光
(1) 月球表面看上颜色较浅的地方,多是环形山。环形山又称为“月坑”,环形山是月球上面最显著的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不一。月球上的环形山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月球表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凹坑,它们叫做环形山,所以D符合题意。
(2)为研究这些圆坑形成的原因,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模拟实验。
(3)用大小不同的球模拟不同大小的陨石,托盘和细沙球模月球表面,不同大小的坑模拟大小不一的环形山,B符合题意。
(4)通过课上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坑的大小与球的大小有关,坑的深浅与扔球的高度有关,坑的深浅与扔球力度有关,有部分坑会重叠。
(5)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经历了从古至今的不断探索和发展。 最初, 由于活动范围有限, 人们观察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 形成了“天圆地方”的说法。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知识的积累, 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地是弯曲呈弧形的, 而不是平坦的。
(6) 地球表面的构成主要是由海洋和陆地组成, 其中海洋面积约占71%, 而陆地面积约占29%。 这种分布使得地球从太空看上去大部分被海水覆盖, 因此呈现出一个蔚蓝色的外观。 地球的这种颜色特征主要是由于其表面以海洋为主, 大约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 这种分布使得地球在太空中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水球”, 而不是一个主要由陆地组成的星球。 因此, 无论是从月球上还是从其他太空视角观察地球, 都会看到一个以蓝色为主的星球。
(7)要完成一份关于日晕主题的科普海报,可以查阅相关科学书籍,用自己拍摄的照片,查询正规网络资源 ,不能摘抄伪科普资料。
(8)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球表面有起伏的山岭,有纵深的峡谷,还有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我们看到的月球上的阴影,是月面上的大平原,称为“月海”。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那么大。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根据学习关于月球的知识,知道月球不发光,月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潮汐是因为地月间的引力等。
10.(1)D
(2)A
(3)D
(4)C
(1)根据表中信息,比较交通工具快慢的方法的是比较1小时内交通工具走过的距离,选项D正确。
(2)小明拉动行李箱时,轮子标记处的运动状态是滚动。
(3)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不同,书包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可能静止,也可能滑。
(4)观察物体运动状态时,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状态不同。小明乘坐在行驶的列车上时,发现火车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11.(1)B
(2)D
(3)C
(4)C
(5)A
(1)蝴蝶属于卵生动物,蝙蝠、人和鲸鱼是胎生动物,青蛙是卵生动物。
(2)按照卵外是否有硬壳进行分类,鸡卵属于有硬壳卵,孔雀卵、龟卵、蛇卵都属于有硬壳卵,不同的是鱼卵,属于无硬壳卵。
(3)绿孔雀卵与鸡蛋结构相似,在绿孔雀卵中能够发育成新生命的是胚盘。
(4)蚕宝宝孵化后,需要每天给它们喂食,桑叶要保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为了使桑叶保持新鲜,可以把桑叶放在冰箱里冷藏,从冰箱里取出的桑叶不能直接喂食,要等桑叶温度和室温差不多才能喂食。
(5)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箭环蝶为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12.(1)C;A;B
(2)B
(3)C
物体按运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滚动和静止不动三种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摆放方式、斜面的坡度、物体的形状等有关。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滚动和静止不动三种方式。所以把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分别放在斜面的上端,小正方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的情况是静止不动,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滑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滚动。
(2)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滚动。如果将斜面一端加高,斜面坡度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变快。
(3)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的形状不同,运动方式也不同,所以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形状有一定的关系。
13.(1)①;②
(2)B
(3)小球;小球在斜面上容易滚动
(4)B;A
(5)A
14.(1)C
(2)B
(3)B
(4)幼虫、蛹、成虫
(1)养蚕小窍门: (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2)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4)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小华和小伙伴们给蚕宝宝准备的食物是新鲜并干燥的桑叶。故选C。
(2)当蚕食欲下降,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是蚕准备蜕皮,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故选B。
(3)根据观察,当蚕的身体发黄发亮,也不吃桑叶时,蚕就要进入吐丝阶段。故选B。
(4)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15.(1)卵;幼虫;蛹;成虫
(2)DACB
(3)幼虫
(4)C
(5)B
(6)C
(7)卵生;昆虫
(1)菜粉蝶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2)菜粉蝶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根据图可知,菜粉蝶经历的阶段按照生长顺序进行排序为:DACB。
(3)菜粉蝶只有幼虫阶段才会进食,菜粉蝶喜欢吃青菜等农作物,它们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阶段是幼虫。
(4)菜粉蝶属于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故选C。
(5)菜粉蝶与蚕一样都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蜻蜓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幼虫(稚虫)和成虫身体形态差异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选B。
(6)菜粉蝶在A阶段又叫菜青虫。它们的身体是青绿色的,经常隐藏在青菜叶中,我们很难发现它们。菜青虫的这种行为是为了躲避天敌。故选C。
(7)动物的繁殖方式包括胎生和卵生。菜粉蝶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卵生,它属于昆虫。
16.(1)B
(2)A
(3)C
(1)月球表面看起来“伤痕累累”是因为月球表面布满了许多环形山。 这些环形山大多数是由陨石撞击形成的,它们分布在月球表面,使得月球看起来“伤痕累累”。月球的地形主要由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等组成,其中环形山是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
(2) 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太阳距离地球较远,月球距离地球较近。
(3)月球是昼夜温差很大,月球对地球产生的引力作用表现在潮汐现象。月球不是光源,不会自己发光。
17.C
18.C
19.A
20.(1)
(2)放大镜;扁圆形
(3)B
(4)B
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
(1)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
(2)蚕卵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小米粒差不多,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蚕卵比较小,所以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3)A.蚕卵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孵化,错误;蚕的孵化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
B.可以将蚁蚕吃的桑叶剪成碎片或条状,正确;
C.为防止蚕宝宝被蚊子叮咬,可以在蚕宝宝的周围点上蚊香,错误;蚊香会伤害蚕宝宝。
(4)A.快要吐丝时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正确;
B.蚕蛾从茧里出来之后,会到处觅食,错误;蚕蛾不会进食,交配产卵后就会死亡;
C.剪开的茧里能看到蚕蜕下的皮,正确。
21.(1)B
(2)B
(3)环形山
(1)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从诗中知道,不同时期的月相是不一样的。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故选B。
(2)诗句中“九月初三”的月相是峨眉月,“白玉盘”描述的是满月。故选B。
(3)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22.(1)B
(2)B
(3)B
(4)A
(5)B
(6)A
(7)C
(1)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月球表面的显著特征。环形山,也被称为月坑,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相似,通常是指碗状凹坑结构的坑。
(2)在实验中,装有细沙的托盘模拟的是月球表面,而大小不同的球则代表不同大小和速度的陨石。通过让这些球从空中落入沙中,可以观察到沙坑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模拟了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后形成的环形山。
(3)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光照不到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影子。太阳位置高,阳光直射,影子就短。
(4)月相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从月初到月末,月相的变化顺序依次是: 新月 (不可见,或称为“朔”) 上弦月 (凸面向着地球的一侧) 满月 (整个月球表面都被照亮) 下弦月 (凸面背对着地球的一侧) 残月 (再次回到新月状态,但并不完全消失,因为月球仍在绕地球运动)。从月初到月末正确的排序是③①②。
(5)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不多,这是因为太阳距离地球远,月球距离地球近。
(6)中国将在2030年之前完成载人登月任务,后续将构建月球基地,科研人员无法直接在月球表面生存,主要是因为月球上缺乏氧气。
(7)制作一份“探月”主题海报时,我们需要注意选择与探月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确保内容准确、具有教育意义,并且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
23.(1)C
(2)A
(3)6.7
(4)③①②
(1)A.发现有一处轨道连接断开了,但是小球能飞过去,所以不用改进了,错误;发现有一处轨道连接断开了,需要改进;
B、发现小球速度有点慢,将过山车起点位置加高,使坡度变大,而不是增加b的高度,选项B错误;
C.小球脱轨,需要重新测试,正确。
(2)由于轨道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直尺无法测量,沿轨道铺设至终点,再用软尺量出细绳的长度,所以将细绳从起点出发,这样可以测量“过山车”轨道总长度。
(3)选择数据时,我们选取中间数据。
(4)搭建“我们的过山车“中的基本步骤是,仔细阅读设计要求,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做到,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寻找材料进行搭建,制作我们的“过山车”,对自制的“过山车”进行测试,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评价。
24.(1)B
(2)C
(3)C
(4)A
(5)C
(1)刚从卵里出来的蚁蚕是蚕的幼虫。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当蚕食欲下降,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准备蜕皮。
(2)为了更好地照顾蚕宝宝,我们应该经常清除粪便和残叶保持整洁。
(3)蚕卵孵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将蚕卵放在冰冷的溪水中保存,因为外界环境温度低,所以蚕卵孵化时间延迟。
(4) 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1对触角,口器退化。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足。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我们看到个头比较小,腹部狭长,翅膀振动快的是雄蛾。
(5) 蚕的呼吸器官不同于其他动物,蚕的身体两侧有小黑点,称为蚕的气门,这是蚕进行呼吸的器官。
25.(1)A
(2)A
(3)C
(1)要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下列工具中合适的是细绳和软尺,适合测量轨道长度,因为过山车的轨道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所以A选择不合理。
(2)题中数据可知,三辆“过山车”轨道长度相同,而A“过山车”用时最少,因此“过山车”A速度最性慢。
(3)根据数据得知“过山车”A速度最小,坡度最小和转弯最多会导致“过山车”速度变慢,而起点高则会导致“过山车”速度变快,因此C选项说法错误。
26.(1)A
(2)B
(3)B
(4)B
(5)B
蚕、卵、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生命周期中,蚕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1)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3天变成淡红,浅褐色,再经3-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是紫黑色的。故选A。
(2)蚕丝来源于蚕茧,它是蚕在结茧时吐出的丝线。故选B。
(3)A.获取蚕丝不用剪刀,需要用到水,故A错误;
B.蚕在吐丝前不吃不喝,B正确;
C.每只蚕只能为我们提供一根蚕丝,故C错误;
故选B。
(4)蚕的一生依次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故选B。
(5)A,人是胎生,故A不符合题意:
B,蛇是卵生,故B符合题意;
C.小猫是胎生,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7.(1)直线运动
(2)C
(3)软尺 细绳
(4)B
(5)B
(6)C
(7)A
28.(1)B
(2)B
(3)B
(4)运动
(5)曲线
(1)秒表是用来计时的工具,比较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快慢的实验中,探探需要用到的工具是秒表。故选B。
(2)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先设计后制作。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初始位置要比其它部位高,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完成的“过山车”需要调试,不断的进行修改。B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3)探探想比较两个大小不同的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在这个比赛中,保持一致的条件是运动距离相同,比较哪个小球先到达终点。故选B。
(4)在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的时候,可以选择任意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只不过这个物体一旦被选择为参照物,就被假定为静止了。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比赛的过程中,小球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5)运动着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方式,但是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按运动轨迹(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探探测试过山车模型,此时,图中小球在作曲线运动。
29.(1)狮子、河马、长颈鹿
(2)A;C
(3)B
(4)B
(5)B
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1)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像鸡、鱼等动物那样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像狗、马和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2)物体的运动分为移动、摆动、滚动、转动等不同形式,有的运动包含了两种以上的运动形式
在开卡丁车时,卡丁车车轮的运动方式是滚动。
(3)玩套圈游戏时,扔出去的圈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4)“月亮在云中穿梭”是以云层为参照物。
(5)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就是主要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一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根据小华的日记,我判断这一天是农历十五的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