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专题 05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专题 05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20 10:2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真题汇编专题
05 实验探究题
一、实验探究题
1.(2024三下·沾化期末)小明在学习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后,对影子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他找来一些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
(1)小明制作好日晷后,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①根据太阳找方向 ②在记录纸上记录影子 ③对准方向,平放塑料板
(2)除了根据太阳确定方向外,小明还可以利用 (  )来确定方向。
A.秒表 B.软尺 C.指南针
(3)下面关于影子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4)通过观察,小明发现下午6点的时候,太阳在   边,影子在    。 (填“东”或“西”)。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一天中方向的变化规律是   。
(5)右侧图中是小明记录了一段时间的影子,他发现影子   (填“越来越长”或“越来越短”),这段时间的影子是在   (填“上午”或“下午”)完成测量的。
(6)为了研究影子变化的其他特点,小科在阳光下做了如右图的实验。当他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影子的 (  )会发生变化。
A.大小 B.形状 C.方向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   ,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2.(2024三下·余杭期末)在周末放假的这段时间里,小科和小伙伴一起去了杭州乐园,发现很多游玩项目跟我们本学期“物体的运动”单元有关。
(1)小科站在大门口看游乐园方位图。他们想先去玩最刺激的过山车,应该往   方向,行走   米,就能到达过山车场地。
(2)小科坐上摩天轮,当摩天轮转动起来的时候,他的运动路线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直线和曲线运动都有
(3)过山车是小伙伴们最喜欢的项目,他们想设计一条“过山车”轨道。下列方法合理的(  )。
A.为了增加小球运动的速度,坡度越大越好
B.轨道路线应该有“断口”,让“过山车”飞出轨道才刺激
C.画设计图时,上下层的路线重叠时,下层路线可以用虚线表示
(4)小科设计并搭建了“过山车”,现在对该“过山车”进行测试,用两个不同颜色的小球在同个轨道上比较运动快慢,实验数据如下:
小球名称 不同小球运动的时间(秒)
第 1 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白色小球 5 6 5 5
黄色小球 7 7 8  
在比较快慢时,必须保证(  )相同。
A.运动时间 B.运动速度 C.运动距离
(5)在该实验中,每个小球都测量三次,主要原因是(  )。
A.让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做
B.重复实验,减少实验误差
C.训练熟练利用秒表读时间
(6)表格中的“▲”处应选择的数据是(  )。
A.6 B.7 C.8
3.(2024三下·怀来期末)同学们用秒表测量了两个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如下表。
小球名称 不同小球运动的时间 (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是
白色小球 12 13 12 12
红色小球 14 14 13 Δ
(1)同一种小球要测量3次,主要原因是 (  )。
A.训练熟练使用秒表
B.重复实验可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C.让大家都有机会做
(2)表格中“△”处应该选择的数据是 (  )。
A.12 B.13 C.14
(3)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  )。
A.白色小球运动快 B.红色小球运动快 C.两个小球一样快
4.(2024三下·钱塘期末) 小科做了一个简易日晷(如图乙)研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小科安装简易日晷时,正确的步骤是(  )。
①在纸板上描绘影子②按指南针或太阳找好方向③对准方向放好纸板 ④在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A.④③②①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2) 日晷是一种用来(  )的仪器。
A.辨别方向 B.记录位置 C.计量时间
(3)如图甲,早晨太阳的位置在   (填“A”或“B”或“C”) 处,图乙中的小短杆的影子朝向   方向。
(4) 通过分析,小科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短,再变长
(5) 出现以上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因为太阳在一天中的(  )发生了变化。
A.光线强度 B.有没有被云挡住 C.照射角度
(6)如果当天17:00太阳还没下山,物体还有影子,那么17:00的影长比16:30的影长   。(填“更长”、 “更短”或“相同”)
(7) 影子产生的条件有   。
5.(2024三下·金东期末)太阳地球和月球
(1)小科用手电筒做手影游戏,如图甲这个实验中,手是 (  ) 。
A.光源 B.遮挡物 C.影子
(2)如图乙所示,用手电筒照射一个圆柱体侧面,墙壁上出现的影子形状是 (  ) 。
A. B. C.
(3)小科到太阳底下继续探究影子,发现影子的方向随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请画一画金华某校同学一天中影子的变化,画早上、傍晚两个时刻的影子,影子用线段表示。
(4)如果要在金华买一套位于一楼的房子 ,为了使日照时间能够更长一点,我们应该选择在   (填“夏天”或“冬天”) 去看房子,因为在这个季节,楼房的影子最   (选填:短; 长) ,房子的采光最容易受到周边的楼房影响。
6.(2024三下·增城期末)为了比较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小明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并记录下来。除小球不同外,其他都相同。
小球编号 不同小球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A 5 4 5 5
B 7 7 6  
(1) 测量同一轨道上不同小球的运动快慢时,做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确保计时准确
B.释放小球时不给小球推力或阻力,自然放手
C.计时员要在小球运动以后开始计时
(2) 上面表格中“★”处应选择的数据是(  )。
A.4 B.5 C.6 D.7
(3) 比较表中的数据,小球A比小球B运动得   (填“快”或“慢”)。
7.(2024三下·樊城期末)谁在动
(1) 陈晓泰和妈妈约定进行乒乓球比赛,在一同坐车去往乒乓球馆的路上,陈晓泰发现以自己为参照物,妈妈处于____状态;以车窗外的景象为参照物时,妈妈则处于____状态。
A.相对静止 B.运动
(2)陈晓泰将妈妈打乒乓球时乒乓球的运动形态都进行了记录,请你帮他在答题卡上将代表运动形态名称的字母代号涂黑。
A.圆周运动 B.直线运动 C.上下振动 D.折线运动
E.旋转运动
(3)第1种是   ; 第2种是   ; 第3种是   ;
(4)第4种是   ; 第5种是   。
(5)陈晓泰赢球后,绕过球桌拥抱妈妈,他的运动属于   。
8.(2024三下·巨野期末) 实验分析。
为了探究温度对蚕生存的影响,小科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纸盒,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把甲盒放在10℃的环境中,把乙盒放在25℃的环境中,把丙盒放在30℃的环境中(除温度外其他环境因素相同)。在甲、乙、丙三个盒子中各放入5条大小相似、健康状况相同的蚕。每个盒子中每天都同时投入等量的桑叶。一段时间后小科分别测量了几个纸盒中蚕的平均长度,如下表所示。
盒子名称 甲 乙 丙
平均长度 8cm 10cm 8cm
(1)一段时间后,   盒中的蚕运动呆滞,发育缓慢,并且体形较   。
(2)   盒中的蚕结茧的质量最好。
(3)这个实验说明:   可以影响蚕的生长发育,蚕最适宜生长的温度 是   ℃。
(4)每个盒子中放5条蚕的目的是:   。
9.(2024三下·大安期末)根据表格信息填空。
小宇在平地上竖直插一根竹竿,下面是她每隔30分钟测量的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数据统计表。
测试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时间(分钟) 开始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影长(厘米) 80 50 25 15 9 3 9 15 25
(1)从上表中可以发现,在观察的这段时间里,经过   分钟影子最短,这时大概是一天中的   。(填“上午”“正午”或“下午”)
(2)同一物体,决定影子长短的是   ,决定影子方向的是   。(填“太阳高度”或“太阳方向”)
(3)根据右图中大树的影子可以判断,太阳在大树的   。(填“左边”或“右边”)
(4)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影长大约是   厘米。
10.(2024三下·兴文期末)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小兰户外运动时看见自己的影子变化了,于是开启了影子的变化探索之旅。为探究“影子的变化”,小兰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做了以下模拟实验。
(1)在模拟实验中,手电筒模拟影子产生条件中的   ,木圆柱模拟的是   。
(2)如果小兰要探究“木圆柱的摆放对影子的影响”,可以选择   (填序号)两个方案进行实验。
(3)如果小兰要探究“光的照射角度对影子的影响”,她应该改变   ,保持   不变。
(4)拓展应用。在进行阳光下的手影游戏中,如果想在墙上得到更大的影子,应将手   (填“靠近”或“远离”)墙;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11.(2024三下·云龙期末)观察立方体木块、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并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当斜面坡度较小时,立方体木块处于   状态,小六棱柱会从斜面上端   ,小球是球体,会沿着斜面   。
(2)当斜面坡度较大时,立方体木块会从斜面上端慢慢   ,小六棱柱会   ,小球在斜面上端   ,且速度会   。
(3)从以上实验可知,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有   、   、   三种状态。
12.(2024三下·长兴期末)本学期我们亲身体验了养蚕活动,了解了蚕的一生。
(1)小明把刚买回来的蚕卵放在(  )最容易孵化。
A.水中 B.灯光下 C.冰箱里
(2)小明改变了环境条件后,蚕卵就孵化了,他应用(  )移动蚕卵。
A.羽毛 B.牙签 C.夹子
(3)我们剪开蚕茧,小心地拿出蚕蛹,用铅笔尖轻轻地触碰它,发现蚕蛹(  )。
A.没有反应 B.会有反应 C.会跳起来
(4)为了便于将蚕茧上的丝拉出,常用的方法是将蚕茧(  )。
A.放在冰箱里冷冻 B.放在热水中浸泡 C.放在阳光下晒
(5)蚕蛾的运动方式是(  )。
A.用腹足跳跃
B.用翅膀飞行
C.用腹足爬行,同时振动翅膀
(6)蚕的一生一共要蜕皮(  )。
A.2 次 B.4 次 C.6 次
(7)下列关于右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①是圆筒形的,图②是纺锤形的
B.图①有气门,图②没有气门
C.图①环节多,图②环节少
13.(2024三下·府谷期末)小明完成《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学习后,收集了如下天体“自述”,请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我能为太阳系中的其他星球提供能量。对我来说,月球、地球的体积都很小”。
地球:“从宇宙俯瞰,我是一颗蓝色星球,是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物种的星球。”
月球:“地球上的人们经常在夜晚欣赏我不同的样子,还把我比作‘白玉盘’、‘弯弓’。”
(1)太阳、地球和月球中,体积最大的是   。
(2)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其表面的   (填“海洋”或“陆地”)部分面积占比约四分之三。
(3)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根据月相的变化规律,“白玉盘”出现的时间应该是____(填字母)。
A.农历初一 B.农历十五 C.农历二十三
(4)小明想制作一张地球主题海报,主要步骤有:①收集和选用资料;②制作海报;③确定海报的主题色彩;④展示和交流,正确的顺序是①→   →   →   (横线上填序号)。
14.(2024三下·府谷期末)小明用一块长50厘米的木板、几块大小一样的小木块组成斜面,探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你和他一起完成:
(1)把小正方体木块(简称木块)放在斜面最高点,木块没有滑动,此时木块相对于斜面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如果想让木块在斜面上滑动,应该   (填“增加”或“减小”)斜面左端的高度。
(2)把小球放在斜面最高点,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形式是   。
(3)想要知道小正方体和小球两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快慢,可以____(填字母)。
A.用眼睛观察二者的运动方向,谁向下运动谁就快
B.用秒表测量两者从该斜面同一高度到达斜面底部的时间,进行比较
C.询问老师,老师说哪个运动快就是哪个
15.(2024三下·罗湖期末)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最先提出大地是球形的,但他并无客观依据。阿基米德通过观 察月食时发现地球的影子总是圆的,推论地球是圆的。后来航海家麦哲伦率船队向西行,环绕世界一周,以实际行动证明地球是圆的。
(1)阅读以上文字后,你认为地球的形状是   (选填“球形”或“方形”)。我们已知地球是太阳系中的   (选填“恒星”或“行星”或“卫星”)。与月球一样,地球自身不发光;但与月球不同,地球上有适合人类居住所需的   、   。
(2)在“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影”的实验中,我们发现   (选填“正方体”或“球体”)投射的影子形状更接近月食时产生的影子形状。
(3)实验中如果转动正方体,产生的影子形状会   (选填“不变”或“改变”)。当球体离手电筒越来越近时,产生的影子也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
16.(2024三下·通榆期末)我们一起研究“斜面的高度”、 “物体的形状”、 “物体在斜面上放置方式”等因素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影响。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球放在光滑的斜面上会   。(填: “滚动”或“滑动”)
(2)小木块放在一个斜面上时静止不动,小球放在同一个斜面上滚了下来。这说明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把六棱柱的侧面放在斜面上,它会沿着斜面滑动;把六棱柱的边放在斜面上,会沿着斜面滚动。这说明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
(4)如图所示,将光滑的斜面一端加高,小球的运动将发生的变化是(  )。
A.从静止到运动 B.运动加快 C.运动方式发生改变
17.(2024三下·沾化期末)“过山车”的研究。
(1)下面制作“过山车”的步骤正确的是   。 (填序号)
①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②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③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2)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
A.独立设计,独自制作
B.小组讨论, 统一意见, 分工合作
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
(3)某小组在调试过山车时,发现小球总是在第一个弯道外侧冲出,下列调整有效的是(  )。
A.将这个弯道外侧的轨道适当变高一些
B.将这个弯道内侧的轨道适当变高
C.把起点调高一些,让这个弯道更陡峭
(4)右图中“过山车”的起点应该设在(  )点。
A.a B.b C.c
(5)将小球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小球会,而木块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会    (填“滚动”或“滑动”),这说明   (填“物体的形状”或“物体的放置方式”)会影响物体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情况。
(6)要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下列工具不适合的是 (  )。
A.用手测量 B.用软尺测量 C.用直尺和细绳测量
(7)要比较小球在不同的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
A.量取相同的距离,分别测出小球滚落到终点需要的时间
B.小球运动相同的时间,分别测量小球滚落的距离
C.上述两种方式都可以
(8)为了让小球在“过山车”的某段轨道末端的运动速度更快,设计方案比较合理的是(  )。
A.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大
B.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小
C.让这段轨道变长
18.(2024三下·玉溪期末)乐乐了解到一些小动物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于是他收集了很多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并把它们放在孵化器中进行孵化。
(1)通过学习、乐乐知道鸡蛋内部有气室。是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的,气室位于右图中的(  )。
A.A处 B.B处 C.A 和B都有
(2)下列动物的卵和鸡蛋一样有硬壳的是(  )。
A.蛇卵 B.鱼卵 C.脊蛙卵
(3)乐乐把动物的卵放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探究结果记录如下:下列描述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一项是(  )。
名称 燕子 鸽子 鸡 鸭
卵的重量 6克 15克 50克 80克
孵化时间 10天 17天 21天 28天
A.不同动物的卵孵化时间都相同
B.燕子卵孵化的时间比鸡卵长
C.不同动物的卵孵化时间与卵的重量有关
19.(2024三下·石首期末)小可和牛牛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日晷,用来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为了研究,他们应该把简易日晷摆在(  )观察最合适。
A.大树下 B.教室里 C.操场上
(2)影子产生需要三个条件,该实验中,太阳相当于影子产生条件中的   ,日晷相当于   。(填“光源”“遮挡物”或“屏”)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下午5点,太阳在   边,影子在   边。(填“东”或“西”)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长→短→长 B.长→长→短 C.短→短→长
(5)如图,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太阳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木圆柱的影子(  )。
A.方向相同 B.长短不同 C.形状相同
20.(2024三下·南昌期末)阳光下,木棒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小红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 (15厘米),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她发现影子在中午12时最短。下面是她在4小时内测量的木棒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影长 (厘米) 15 12 10 8 6 4 6 8
(1)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小红是在   (填“上午”“中午”或“下午”)结束测量的。
(2)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知道,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长度变化的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越来越   (填“短”或“长”)
(3)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此时木棒影子的长度大约为   厘米。
21.(2024三下·余杭期末)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从外层空间看地球,会发现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表面约70%为海洋覆盖,约30%为陆地。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面小题。
(1)地球仪上的蓝色表示(  )。
A.陆地 B.海洋 C.冰川
(2)小科在天气晴朗的夜晚看到一个很圆的月亮。这种现象可能发生在(  )。
A.农历初一 B.农历初八 C.农历十五
(3)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小,是因为(  )。
A.太阳和月球本身大小差不多
B.太阳比月球大,但离地球更远
C.太阳比月球小,但离地球更近
(4)以下关于月相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  )。
A.月球发生了圆缺变化
B.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不同
C.月球自己发光,有时亮面大,有时亮面小
(5)下列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但是有水
B.月球上表面有阴暗和明亮的区域,是月海、月陆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年龄约为45亿年,距地球约38万千米。
(6)以下证据中,能证明“地球是球形”这一观点的是(  ).
A.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圆的
B.观察远方行驶过来的船,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C.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22.(2024三下·余杭期末)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时搭载了“秋丰白玉”蚕卵孵化出的蚕宝宝,它们跟随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上生活了30天。太空蚕宝回到地面后继续生活,化蛹为蛾,顺利“结婚生子“,产下蚕卵,不久后它们将会相继死去。科学家的后续研究显示,太空蚕丝的强度、刚度与韧性均优于地面蚕丝。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面问题。
(1)蚕宝宝从蚕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称为(  )。
A.出生 B.出壳 C.孵化
(2)下列饲养蚕的方法中,做法正确的是(  )。
A.在蚕身上喷防蚊液或在附近点蚊香,防止它被蚊子叮咬
B.把蚕放在通风、干净的盒子里饲养
C.为了让蚕宝宝吃到新鲜的桑叶,可以在桑叶上喷点水
(3)右图中的蚕,身体颜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身体,一动不动,这是(  )之前的状态, 称作“眠”。
A.即将吐丝 B.即将蜕皮 C.即将变蛾
(4)蚕蛾有雌、雄之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雌蛾翅短小,振动慢,雄蛾翅大,振动快
B.雌蛾腹部狭长,爬行快,雄蛾腹部肥大,爬行慢
C.一只雌蛾大约能产下十几枚卵
(5)在右图中填写蚕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 (选填“卵”、 “幼虫”、“蛹”、 “成虫”) (每空1分).
(6)与地面蚕丝相比,太空蚕丝的优点有(  )。
A.颜色丰富
B.强度、刚度大, 韧性
C.产量高
23.(2024三下·临平期末)玉兔二号需借助一定斜度的轨道,从嫦娥六号探测器上安全运行到月球地表、为此。阳阳他们进行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相关探究。
(1)实验1中,车轮a滚动,车轮b静止不动。这说明,物体(车轮)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 (  )有关。
A.斜面的坡度 B.物体(车轮)的形状 C.物体的重量
(2)实验2中,相同的车轮从高度不同的斜面滚下时,车轮c的速度比车轮d的速度要慢且稳。这说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与 (  )有关。
A.斜面的坡度 B.物体(车轮)的形状 C.物体的重量
(3)为了使“玉兔二号”月球车能在月球表面不同地形上安全行驶,小亮和阳阳、球球又开展了“过山车”相关的实验探究。在设计“过山车”轨道路线时,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小亮: “过山车”的轨道路线应全设计成直线,路径少速度快
B.阳阳:轨道路线应有“断口”,让“过山车”飞越才刺激,模拟月球表面裂缝
C.球球:当上下层路线重叠时,下层路线用虚线表示
(4)测试“过山车”时,对于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小球呈滚动状态。
B.只要起点设置得高,小球一定运动得快
C.小球既有直线运动又曲线运动
(5)右图,是阳阳他们设计的一条模拟月球车穿越陨石坑的“过山车”轨道:小球从A点滑落。依次经过B、C、D点。
小球在AB段运动时,速度变化是   。小球在AB 这一段的运动路线是   运动.
(6)经过反复测试,小球的运动速度都比较慢,阳阳他们想提高小球在运动速度。
你给的建议是:   .
24.(2024三下·龙岗期末)为探究月球环形山的成因,三 (1)班的同学们利用托盘、细沙和大小不同的球进行模拟实验。他们先将沙盘里的沙弄平整,然后将各球从空中落入沙中,观察沙坑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中,托盘和细沙模拟的是 (  )。
A.月球表面 B.月海 C.环形山
(2)这个模拟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  )。
A.环形山可能是由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迹
B.环形山可能是由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形成的
C.环形山可能是外星人挖掘后留下的痕迹
(3)关于“为什么事先要将盆中的细沙抹平整”,最合理的解释是(  )。
A.防止细沙在实验中溅到盆子外面
B.能够制作出效果更好的“环形山”
C.用来模拟月球表面最初的平坦地形
(4)制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用一个球撞击沙盘
B.用大小相同的球撞击沙盘
C.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5)为了研究沙坑的大小与球的质量是否有关,同学们应该选择大小   、质量    的小球,从   高度落下。(选填“相同”或“不同”)
25.(2024三下·龙岗期末) 手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游戏,它以手为笔,以影为墨,只需一点光,就可以展开巧思,通过手势的变化,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影像。

(1)产生影子需要三个要素,上面的手影游戏中光源是   ,遮挡物是   ,屏是   。
(2)如果要改变手影的形状,由兔子变成小狗,可以通过 (  )来实现。
A.改变手电筒离手的距离
B.改变手离墙壁的距离
C.改变手的形状
(3)如果想让手影变大些,应该 (  )。
A.让手离手电筒近些 B.让手离墙壁近些 C.让手电筒离手远些
(4)如果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所产生的影子 (  ).
A.方向相同,长短不同,形状不同
B.方向相同,长短相同,形状相同
C.方向、长短和形状都不相同
(5)月食也跟影子有关,是 (  )的影子落在月球上形成的。
A.太阳 B.地球 C.木星
26.(2024三下·期末)小雁在如图所示的轨道上做小车运动的实验。
(1)小车在轨道上运动时,轮子在____。
A.滑动 B.摆动 C.滚动
(2)小车运动到位置③时,下列对它的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A.在位置②的西边 B.在位置②的东边 C.在位置④的北边
(3)下列运动过程中,小车只做直线运动的是____,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4)让两辆小车都从位置①运动到位置④,用秒表计时,看哪辆小车所需的时间短。这种方法是____。
A.相同距离比时间 B.相同时间比距离 C.不同距离比时间
(5)小雁想让小车运动得更快,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____。
A.将轨道的起点抬高
B.将轨道的终点抬高
C.将轨道的表面变粗糙
(6)请在方框中画出小车从位置①运动到位置④的运动路线。
27.(2023三下·梁平期末)生活中,经常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让我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A.温度计 B.秒表 C.放大镜
(2)在实验操作中,为了准确测得物体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应注重(  )。
A.只测量1次数据
B.做好小组分工
C.听从操作员的统一指挥
(3)小明和爸爸听口令从不同的地点同时沿直线骑车出发,听到第2次口令停车,比较快慢。在这个比赛中保持一致的条件是(  )。
A.运动时间相同 B.运动距离相同 C.运动速度相同
(4)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判断小明和爸爸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A.相同时间内,看谁的运动距离长
B.相同距离内,看谁的运动时间短
C.无法判断
(5)如果小明和爸爸沿直线走,但出发地点和出发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比较准确的方法是(  )。
A.统一走 10秒,测量走的距离
B.统一走 10秒,测量走的时间
C.统一数 10个数,测量走的距离
(6)跑步比赛比较适用的方法是   (填“相同时间比距离”或“相同距离比时间”)。
28.(2023三下·镇海区期末)下图是研究同一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两个相同的斜面上放着同样的圆柱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图甲中圆柱体的运动方式可能是   ,图乙中圆柱体的运动方式可能是   。
A.滑动 B.滚动 C.不动
(2)造成甲和乙运动情况不同的原因是(  )。
A.斜面的坡度 B.物体的形状 C.物体的摆放方式
(3)如果要比较相同物体在不同坡度斜面上的运动快慢,我们应选择(  )来进行对比实验。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4)通过第3 小题的对比实验,我们发现(  )上的圆柱体运动速度慢一些。
A.甲 B.乙 C.丙
(5)通过第3 小题的对比实验,说明(  )会影响物体的运动。
A.斜面的坡度 B.物体的形状 C.物体的摆放方式
(6)要想图乙中的圆柱体运动得更快一些,我们可以怎么做 (  )
A.把圆柱体挪高 B.把圆柱体挪低 C.把圆柱体挪中间
29.(2023三下·缙云期末)我们通过饲养蚕宝宝,很好地了解了蚕的生命周期。
(1)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下列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用视频、照片、图画或文字等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B.给蚕喂食各种不同植物的叶子,寻找蚕的新食物,解决其食物单一的问题
C.把家蚕放到大自然中去,让它们自己寻找食物,从而锻炼它们的生存能力
(2)蚕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有一些显著的特点,比如:要“眠”了,它会(    );快要吐丝了,它会(    );吐丝的时候,它的样子是(    )。
A.不再吃桑叶,身体滚圆,发黄发亮
B.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C.不吃不动,好像睡着了
(3)蚕的一生经历了从“孵出”到“生长发育”,然后“繁殖”,最终“   ”(填“死亡”或“消失”)的过程,这是它的一个生命周期。
(4)每种动物生命周期的时长是不同的。鸡的生命周期比蚕   (填“长”“短”或“一样”)。
30.(2023三下·长兴期末)我是饲养小能手
本学期,我们饲养了蚕,了解了蚕的一生。
(1)蚕卵很小,为了更好地观察蚕卵,我们借助的工具是(  )。
A.镊子 B.放大镜 C.筷子
(2)下列养蚕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
A.喂蚁蚕的桑叶要切成碎片或条状
B.养蚕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
C.在养蚕的房间里点蚊香,防止被虫咬
(3)蚕身体两侧的许多个小黑点是(  )。
A.斑点 B.气门 C.眼睛
(4)蚕养了一段时间后,不再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此时蚕可能(  )。
A.快要吐丝了 B.快要病死了 C.快要蜕皮了
(5)关于蚕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蚕蛾从蛹里出来后要寻找配偶交尾
B.体型小、翅膀大、爬行速度较快的是雄蚕蛾
C.体型大、翅膀小、爬行速度较慢的是雄蚕蛾
(6)右图是蝴蝶一生会经历的四个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①③
(7)关于蝴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外形差别明显
B.蝴蝶属于胎生动物
C.蝴蝶与蚕的发育过程相似,属于变态发育
答案解析部分
1.(1)①③②
(2)C
(3)A
(4)西;东;从西向东
(5)越来越短;上午
(6)C
(7)云
(1)制作日晷:
①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圆形,剪下并在上面标上时间刻度,作为晷面。
②将晷面固定在水平底盘上,使晷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与当地的纬度相同。
③将一根长吸管垂直插入晷面中心,作为晷针。
④将制成的日晷面向北方摆放。就可以通过日晷测量了。
⑤日晷的原理是利用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
(2)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可以用来指示南北。除了根据太阳确定方向外,小明还可以利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故选C。
(3)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下面关于影子的画法,正确的是A选项。故选A。
(4)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通过观察,小明发现下午6点的时候,太阳在西边,影子在 东。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一天中方向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
(5)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右侧图中是小明记录了一段时间的影子,他发现影子越来越短,这段时间的影子是在上午完成测量的。
(6)为了研究影子变化的其他特点,小科在阳光下做了如右图的实验。当他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影子的方向会发生变化。故选C。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2.(1)西北;80
(2)C
(3)C
(4)C
(5)B
(6)B
(1)确定位置的三个条件:1.首先选择参照物;2.说清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3.说清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小明站在大门口看游乐园方位图。他们想先去玩最刺激的过山车,他们应该往西北方向,行走80米。就能到达过山车场地。
(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是由物体的运动轨迹来区分的。小科坐上摩天轮,当摩天轮转动起来的时候,他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运动。
(3)A. 为了增加小球运动的速度,坡度越大越好,错误,速度过快,小球容易掉出轨道;
B.轨道不可以有“断口”,要保证安全,错误。
C.画设计图时,上下层的路线重叠时。下层路线可以用虚线表示,正确;所以C符合题意。
(4)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速度的方法,速度路程时间。比较小球在不同长度的“过山车”轨道中的运动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所以C符合题意。
(5)在该实验中,每个小球都测量三次,主要原因是重复实验,减少实验误差。
(6)我们选取数据时,要选取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或者选取中间数据,选项B正确。
3.(1)B
(2)C
(3)A
(1)同一种小球要测量3次,主要是进行重复实验,可以让实验更准确。
(2)重复实验可让实验结果更准确,减少误差。我们在选择不同的小球的运动的时间是一般选择是出现较多的数值,红色小球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4、14、13,应该选择的数据是14。
(3)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白色小球用的时间短,速度快。
4.(1)C
(2)C
(3)A;西
(4)C
(5)C
(6)更长
(7)光源、遮挡物、屏
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的位置变化来指示时间的工具。通过观察太阳光照射下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的移动,可以确定时间。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晷针垂直穿过圆盘中心,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使得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
(1) 小科安装简易日晷的正确步骤是 : 按指南针或太阳找好方向 :首先,使用指南针或观察太阳的位置,确定南北方向。确保纸板的南北方向与指南针或太阳指示的方向一致 。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在纸板上画出影子会落下的轨迹,通常是在硬纸板上画好同心圆,并标注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在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在纸板中心立上一个小短杆,通常是用牙签固定在橡皮上,确保牙签与桌面保持垂直 。
(2)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量时间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
(3)如图甲,早晨太阳的位置在A处,图乙中的小短杆的影子朝向西方向。
(4)一天中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再变长 。具体来说,早晨日出时,太阳位于东方,影子较长;随着太阳升高,影子逐渐变短;到了正午时分,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随后太阳西落,影子又逐渐变长,直到傍晚太阳落山,影子消失 。
(5)太阳高度越低,影子越长,这四个时间点中,8:00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所以影子最长.第13题,一天中身影的长短是受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影响,而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6)如果当天17:00太阳还没下山,物体还有影子,那么17:00的影长比16:30的影长更长。
(7)影子产生的条件包括光源、遮挡物和光屏。 当光在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物体挡住时,就会出现影子。
5.(1)B
(2)B
(3)略
(4)冬天;长
光照射到屏上,遮挡物挡住了一部分的光,这时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影子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多,比如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皮影戏。
(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这个手影游戏中的光源是手电筒,遮挡物是手,屏是墙壁。
(2)影子的长短、形状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在屏与物体不变时,光源与屏的角度越大,影子越短;光源与屏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长;同时影子的形状也会随之改变。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照射的位置也有关系。所以如果手电筒改变照射的角度,所产生的影子方向、长短和形状都不相同。
(3)一天当中,早上和下午影子长,中午影子短,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4) 为了使日照时间能够更长一点,在金华购买一楼房子时,应该选择在冬天去看房子。 因为在冬天,楼房的影子最长,最容易被周边的楼房挡住光照 。
6.(1)C
(2)D
(3)快
(1)在测量同一轨道上不同小球的运动快慢时,正确的做法是:释放小球时自然放手。 每次实验都从同一位置放下小球。 听到开始口令时,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2)选取数据时,我们一般选择平均数或者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3)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小球A运用时间少,小球A比小球B运动得快。
7.(1)B
(2)E
(3)平动;转动;跳动
(4)滚动;振动
(5)曲线运动
(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在一同坐车去往乒乓球馆的路上,陈晓泰发现以自己为参照物,妈妈处于静止状态;以车窗外的景象为参照物时,妈妈则处于运动状态。
(2)乒乓球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形式有旋转、滚动、振动、跳动等形式。
(3)(4)根据图形可知,第一种运动是平动,第二章运动是旋转,第三种运动是跳动,第四种运动是滚动,第五种运动是振动。
(5)根据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绕过球桌拥抱妈妈,他的运动属于曲线运动。
8.(1)甲、丙;小
(2)乙
(3)温度;25
(4)增加样本数量,防止蚕的意外生病或死亡而干扰实验结果,
探究温度对蚕生存的影响,改变的条件是温度的高低,其他的条件均相同。这个实验说明:温度可以影响蚕的生长发育的。一般在春夏之交养蚕。蚕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5℃。在实验中多放几条蚕可以防止体弱的蚕干扰实验结果,减少实验的偶然因素,增加实验的可靠性。
(1)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甲和丙盒中的蚕运动呆滞,发育缓慢,并且体型较小,
(2)乙盒中的蚕长的最好,结茧的质量也会最好。
(3)实验说明温度可以影响蚕的生长发育,蚕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5℃
(4)甲盒温度过低,丙盒温度过高,所以甲盒和丙盒中的蚕生长缓慢,容易生病,在实验中多放几条蚕可以防止蚕生病或死亡,干扰实验结果。
9.(1)150;正午
(2)太阳高度;同太阳方向
(3)左
(4)50
(1)一天当中,影子变化规律是从长到短再到长。从上表中可以发现,在观察的这段时间里,经过150分钟影子最短,这时大概是一天中的中午。
(2)物体的影子长度受到太阳高度的影响。 当太阳高度较大时, 物体影子较短; 反之, 当太阳高度较小时, 物体影子较长。 影子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决定影子方向的是太阳方向。
(3)物体影子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根据右图中大树的影子可以判断,太阳在大树的左边。
(4)一天当中,影子变化规律是从长到短再到长。第6次测量时是正午,则第9次测量的结果与第3次测量的结果一样,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则结果与第二次一样。影长大约是50厘米。
10.(1)光源;遮挡物
(2)①和②
(3)①;③
(4)远离;相反
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直接关系,影子与太阳的位置是相反的,与阳光照射的方向相同,物体影子长短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
(1)在模拟实验中,手电筒模拟影子产生条件中的光源,木圆柱模拟的是遮挡物。
(2)如果小美要探究“木圆柱的摆放对影子的影响”,可以选择方案①和②进行实验,改变的条件只有木圆柱摆放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3)如果小美要探究“光的照射角度对影子的影响”"可以选择方案①和③进行实验,改变的条件只有手电筒的照射角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4)在进行阳光下的手影游戏中,如果想在墙上得到更大的影子,应将手远离墙;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11.(1)静止;滑动;滚动
(2)滑动;滚动;滚动;越来越快
(3)静止;滑动;滚动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滚动和静止不动三种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斜面的坡度、物体的形状等有关。
(1)当斜面坡度较小时,立方体木块会处于静止状态。小六棱柱由于其形状和接触面的关系,会从斜面上端滑下。小球是球体,接触面小,会沿着斜面滚下。
(2)当斜面坡度较大时,会从斜面上端慢慢滑下;小六棱柱会继续滚动;小球在斜面上端滚动,且由于坡度增大,速度会加快。
(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滚动和静止不动三种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斜面的坡度、物体的形状等有关。
12.(1)B
(2)A
(3)B
(4)B
(5)C
(6)B
(7)B
(1)蚕卵应该在温暖的地方孵化。
(2)蚕幼虫身体柔软,为保护其不受伤害,应用柔软的羽毛移动。
(3)蚕蛹虽然生活在茧里,但它也是有生命的,对刺激也是有反应的。
(4)为便于将蚕茧上的丝拉出,应放到热水中。
(5)由于家蚕经过长期的人工繁育,翅膀有部分功能已经退化,故其运动方式用腹足爬行,同时振动翅膀。
(6)蚕在幼虫阶段为方便其长大,要进行蜕皮,一共要经历四次蜕皮
(7)下列关于图中图①和图②的描述,
A.蚕的幼虫是长圆筒形;蚕蛹是纺锤形,图①是圆筒形的,图②是纺锤形的,A的说法正确。
B.图①有气门,图②也有气门,B的说法错误;
C.图①环节多,图②环节少,C的说法正确。
13.(1)太阳
(2)海洋
(3)B
(4)③;②;④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球绕着地球公转,是地球的卫星。
(1)根据图片和文字说明,太阳、地球和月球中,体积最大的是太阳。
(2)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这主要是因为其表面的海洋部分面积占比约四分之三。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区域,使得地球在太空中呈现出蓝色。
(3)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其相对于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关系不断改变所导致的。当月球处于满月状态时,即农历十五,月球的亮面朝向地球,呈现出完整的圆形,被人们称为“白玉盘”,故选B。
(4)制作一张地球主题海报,其步骤是先搜集资料,之后确定主题,进行制作,完成之后展示和交流,故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②→④。
14.(1)静止;增加
(2)滚动
(3)B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物体在斜面上会向下运动,运动形式有滑动和滚动。
(1)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与物体的形状和斜面的坡度有关。把木块放在斜面最高点没有滑动,此时木块相对斜面是静止的,如果想让木块在斜面上运动起来,应该增加斜面左端的高度。
(2)把小球放在斜面最高点,小球会滚动。
(3)想要知道小正方体和小球两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快慢,用眼睛观察不够准确,老师说的也不一定准确,而斜面的长度是一定的,即距离相同,可以通过比较运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得快慢。即用秒表测量两者从该斜面同一高度到达斜面底部的时间,进行比较,用时短的快,故选B。
15.(1)球形;行星;水;空气
(2)球形
(3)改变;大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1)阅读以上文字后,你认为地球的形状是球形。因为航海家以实际行动证实了地球是圆的。围绕恒星运转的星体是行星,我们已知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与月球一样,地球自身不发光;但与月球不同,地球上有适合人类居住所需的水、空气。
(2)在“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影”的实验中,我们发现球体投射的影子形状更接近月食时产生的影子形状。
(3)实验中如果转动正方体,产生的影子形状会改变。当球体离手电筒越来越近时,产生的影子也越来越大。
16.(1)滚动
(2)物体的形状
(3)物体在斜面上放置方式
(4)B
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与物体的形状、放置方法和斜面的坡度有关。
(1)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与物体的形状、放置方法和斜面的坡度有关。小球放在光滑的斜面上会滚动。
(2)小木块放在一个斜面上时静止不动,小球放在同一个斜面上滚了下来。这说明物体的形状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把六棱柱的侧面放在斜面上,它会沿着斜面滑动;把六棱柱的边放在斜面上,会沿着斜面滚动。这说明物体在斜面上放置方式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
(4)如图所示,将光滑的斜面一端加高,小球的运动将发生的变化是运动加快。
(2)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与物体的形状,放置方法和斜面的坡度有关,乒乓球是球形,将丘乓球放置在同一个斜面时,它的运动方式是滚动。
17.(1)②③①
(2)B
(3)A
(4)A
(5)滑动;物体的形状
(6)A
(7)C
(8)A
(1)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先设计后制作。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初始位置要比其它部位高,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完成的“过山车”需要调试,不断的进行修改。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2)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小组讨论, 统一意见, 分工合作。不能独立设计,独自制作,也不能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故选B。
(3)某小组在调试过山车时,发现小球总是在第一个弯道外侧冲出,将这个弯道外侧的轨道适当变高一些可以有效调整。故选A。
(4)过山车的最高点应在最高处,应为a点,故选A。
(5)将小球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小球会滚动,而木块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会滑动,这说明物体的形状会影响物体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情况。
(6)要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要用软尺和细绳,不适合用手,会造成测量不准确。故选A。
(7)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x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时间长,运动慢,时间短,运动快;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要比较小球在不同的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量取相同的距离,分别测出小球滚落到终点需要的时间或小球运动相同的时间,分别测量小球滚落的距离,两种方式都可以。故选C。
(8)斜面坡度越大,物体运动速度越快。为了让小球在“过山车”的某段轨道末端的运动速度更快,设计方案比较合理的是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大。故选A。
18.(1)B
(2)A
(3)C
(1)气室是鸡蛋内部的一个小空腔,位于钝端,其主要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在鸡蛋被孵化时,未出壳的小鸡通过气室获取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呼吸。气室的存在对于胚胎的发育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贮存空气,并通过蛋壳上的小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确保胚胎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
(2) 蛇卵 的卵外有卵壳保护,因此与鸡蛋一样具有硬壳结构。
(3) 乐乐的探究结果记录显示,动物卵的孵化时间与卵的质量有关,质量越重,孵化时间越长。
19.(1)C
(2)光源;遮挡物
(3)西;东
(4)A
(5)B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1)日晷是利用一天中阳光下午影子的方向计时的一种装置,为了研究,他们应该把简易日晷摆在操场上,平坦开阔没有遮挡,观量最合适。
(2)影子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和光屏三个条件,该实验中,太阳相当于影子产生条件中的光源,日晷相当于屏。
(3)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下午5点,太阳在西边,影子在东边。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6)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太阳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木圆柱的影子长短不同,但是方向相同,形状差异较小。
20.(1)下午
(2)短
(3)12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1)观察表格数据,我们能推测出第5次测量是在中午12时测得的,因为中午12点太阳最高,物体的影子最短;表格数据显示,影子从长到短再到长。小红是在下午结束测量的。
(2)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从第1次测量到第5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越来越短,这是因为太阳从低到高再到低。
(3)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此时木棒影子的长度大约为12厘米。
21.(1)B
(2)C
(3)B
(4)B
(5)A
(6)B
(1)地球仪可以很清晰地展示地球的地貌特征,特征 如海洋、陆地、山峰、江河、湖泊等。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海洋。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海洋,所以B符合题意。
(2)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
(3)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所以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总是绕地球旋转,月相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太阳、月球之间的角度不断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不同。
(5) 月球表面高低起伏。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高原,比较阴暗的地方是广阔的平原。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月球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和“月海”。地球体积应该是月球的49倍。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摄氏度,最低可降至零下170摄氏度。
(6)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其中能够准确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地球的卫星照片。
22.(1)C
(2)B
(3)B
(4)A
(5)(从右上角逆时针)卵;幼虫;蛹;成虫
(6)B
蚕、卵、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蚕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取出后放在室温下,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室温25℃。
(1)蚕宝宝从蚕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称为孵化。蚕是卵开始新生命的。
(2)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养蚕时要格外注意。蚕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我们应该精心照料它们。养蚕的注意事项包括:桑叶要保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每日对蚕的住所进行清洁,要注意通风;不能在蚕身上喷防蚊液。
(3)当蚕的身体颜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身体,一动不动,这是即将蜕皮之前的状态,称作“眠”,蚕蜕皮指的是蚕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的过程。
(4)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
(5)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蚕卵→蚕→蚕蛹→蚕蛾。
(6)太空蚕宝回到地面后,它们化蛹为蛾,顺利“结婚生子”,产下蚕卵。科学家的后续研究显示,太空蚕丝的强度、刚度与韧性以及断裂强力均优于地面蚕丝。
23.(1)B
(2)A
(3)C
(4)B
(5)由慢变快;直线
(6)将起点A设置得更高一些;或适当降低C点的高度
(1) 实验1中,斜面相同,车轮形状不同,把车轮a,车轮b,摆放在“斜面”上,发现车轮a滚动,车轮b静止不动,他们运动情况不一样,说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与物体(车轮)的形状有关。球形的或者圆柱形的在斜面上滚动;小立方体,六边形在斜面上静止。B正确。
(2)实验2中, 相同的车轮从高度不同的斜面滚下时,车轮c的速度比车轮d的速度要慢且稳。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斜面上运动速度越快。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与斜面的坡度有关。A正确。
(3)A: “过山车”轨道路线必须包含曲线轨道和直线轨道,以提供多样化的运行体验。A说法不合理。
B:“过山车”轨道路线不能有断口。B说法不合理。
C:上下层的路线重叠时,下层的路线用虚线表示。C说法正确。
(4) A:小球在轨道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所以小球在滚动,A说法正确。
B:小球运动的快慢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大,运动得越快,所以不是把起点设置的高,小球一定运动得快,B说法错误。
C、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过山车的轨既有直线轨道又有曲线轨道,小球的运动轨迹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C说法正确。
(5) 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是从高处运动到低处,运动会“由慢变快; 物体的运动路线是直线的叫做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是曲线的叫做曲线运动。小球经在AB段的运动路线是直线,属于直线运动;
(6)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斜面上运动速度越快。阳阳 他们想提高小球在运动速度 ,可以将起点A的位置设置得更高,或者降低C点的高度。
故答案为:(1)B
(2)A
(3)C
(4)B
(5)由慢变快
(6) 将起点A设置得更高一些;或适当降低C点的高度
24.(1)A
(2)A
(3)C
(4)C
(5)相同;不同;相同
月球表面分布着很多环形山,大大小小、层层叠叠。月球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中,将细沙倒在盘里,轻轻抹平细沙,制成沙盘,他用沙盘模拟月球表面,用大小不同的球模拟大小不同的陨石。
(2)通过以上实验过程可以判断,小明把沙子平铺在托盘里,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试着撞击出不同大小的沙坑,沙坑形态类似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大小不同的球模拟的是大小不同的陨石。因此,对月球环形山形成的猜想,类似环形山形成的撞击说。
(3)A、将沙盘中的细沙抹平,并不能防止细沙在实验中溅到沙盘外,故A错误;
B、将沙盘中的细沙抹平为了制造效果更好的环形山,美观对于科学实验没有意义,故B错误;
C、将沙盘中的细沙抹平是用来模拟月球表面最初的平坦地形,故C正确。
(4)制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5)为了研究沙坑的大小与球的质量是否有关,同学们应该选择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落下。
25.(1)手电筒;手;墙壁
(2)C
(3)A
(4)C
(5)B
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这个游戏中光源是手电筒,遮挡物是手,屏是墙壁。
(2)如果要改变手影的形状,由兔子变成小狗,可以通过改变手的形状来实现。
(3)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小科想让墙面上的手影变大,手位置不变,手电筒慢慢靠近手。
(4)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也与所照射物体的摆放位置有关。如果手电筒改变照射角度,所产生的影子方向、长短和形状都不相同。
(5)月食也跟影子有关,是地球的影子落在月球上形成的。
26.(1)C
(2)B
(3)C
(4)A
(5)A
(6)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小车在跑道上运动时,车轮在地上的运动是滚动。选项C符合题意。
(2)小车运动到位置③时,以位置②为中心,位置③在位置②的东边。
(3)观察轨道,发现轨道③到④之间是直的,所以小球在③到④之间是做直线运动。
(4)他们让两辆小车都从位置①开到位置④,用秒表计时,看哪辆小车所需的时间短。这种方法是相同距离比时间,用时越少的速度越快,故A正确。
(5)小雁想让小车运动得更快,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将轨道的起点抬高,增加小球初始能量。
(6)小球运动轨迹与轨道路线相同。
27.(1)B
(2)B
(3)A
(4)A
(5)A
(6)相同距离比时间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1)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工具是秒表,需要用秒表来计时。
(2)在实验操作中,为了准确测得物体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应注重做好小组分工,实验中要进行三次测量。
(3)小明和爸爸听口令从不同的地点同时沿直线骑车出发,听到第2次口令停车,比较快慢。在这个比赛中保持一致的条件是运动相同的时间,看谁运动的距离远。
(4)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判断小明和爸爸运动快慢的方法是相同时间内,看谁的运动距离长,距离长,速度快。
(5)如果小明和爸爸沿直线走,但出发地点和出发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比较准确的方法是统一走 10秒,测量走的距离,看谁走的距离远。
(6)跑步比赛比较适用的方法是相同距离比时间,时间短,速度快。
28.(1)A;B
(2)C
(3)C
(4)A
(5)C
(6)A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斜面坡度越大,物体滑下后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斜面坡度越小,物体滑下后的速度越小,具有的能量越小。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它条件相相同。
(1)甲、乙两个相同的斜面上放着同样的圆柱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图甲中圆柱体的运动方式可能是滑动,图乙中圆柱体的运动方式可能是滚动。
(2)造成甲和乙运动情况不同的原因是物体的摆放方式。
(3)如果要比较相同物体在不同坡度斜面上的运动快慢,我们应选择乙和丙来进行对比实验。
(4)通过第3 小题的对比实验,我们发现甲斜面上的圆柱体运动速度慢一些。
(5)通过第3 小题的对比实验,说明物体的摆放方式会影响物体的运动。
(6)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快慢与斜面坡度有关,还与放置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要想乙的圆柱体运动更快一些,我们可以把圆柱体往斜面高处挪。
29.(1)A
(2)C;A;B
(3)死亡
(4)长
(1)A:用视频、照片、图画或文字等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正确;
B:给蚕喂食各种不同植物的叶子,寻找蚕的新食物,解决其食物单一的问题,错误;蚕喜欢吃桑叶,吃其他食物会影响蚕的生长;
C:把家蚕放到大自然中去,让它们自己寻找食物,从而锻炼它们的生存能力,错误;家蚕需要我们投喂食物,让它们自己寻找食物不利于它们的生存。
(2)当蚕食欲下降,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准备蜕皮。当蚕开始不怎么吃桑叶,身体开始稍稍缩短、发黄和透明了,就说明蚕准备要吐丝结茧了;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3)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在成长与变化着,每种生物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阶段,任何生物都会经历一个生长、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称为生命周期。蚕的一生经历了从“孵出”到“生长发育”,然后“繁殖”,最终“死亡”的过程,这是它的一个生命周期。
(4)每种动物生命周期的时长是不同的。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鸡的生命周期比蚕长,一般为几年。
30.(1)B
(2)C
(3)B
(4)A
(5)C
(6)B
(7)B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所以蚕卵很小,为了更好地观察蚕卵,我们借助的工具是放大镜。
(2)A:喂蚁蚕的桑叶要切成碎片或条状,正确;
B:养蚕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正确;
C:在养蚕的房间里点蚊香,防止被虫咬,错误;点蚊香会伤害蚕。
(3)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
(4)当蚕开始不怎么吃桑叶,身体开始稍稍缩短、发黄和透明了,就说明蚕准备要吐丝结茧了;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5)A:蚕蛾从蛹里出来后要寻找配偶交尾,正确;
B:体型小、翅膀大、爬行速度较快的是雄蚕蛾,正确;
C:体型大、翅膀小、爬行速度较慢的是雄蚕蛾,错误;体型大、翅膀小、爬行速度较慢的是雌蚕蛾。
(6)蝴蝶和蚕一样,都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即①②④③。
(7)A: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外形差别明显,正确;
B:蝴蝶属于胎生动物,错误;蝴蝶属于卵生动物;
C:蝴蝶与蚕的发育过程相似,属于变态发育,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