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登 鹳 雀 楼
(唐)王之涣
鹳 雀楼
题目释疑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很多都被当时乐工制成乐曲,广为传唱,深受人们喜爱。
鹳 欲
guàn
yù
我会认
雀
楼
依
入
欲
穷
目
更
注意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字词积累
词义释疑
白日:
依:
尽:
欲:
穷:
目:
千里目:
更:
落山的太阳。
挨着、靠着。
完
想要
尽
眼睛
指看到更远的地方
再
白 日 依 山 尽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依:靠着。
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白日:傍晚的太阳。
尽:完。这里指太阳靠着
群山渐渐西沉,最后看不见了。
入海流:指黄河最终流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
“欲穷千里目”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和追求。“欲”字体现出内心的渴望,“穷”是尽、达到极点的意思。诗人想要看到更遥远、更广阔的景色,这种对未知和美好的向往是人类共有的情感。
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渴望探索更多的知识、见识更广阔的世界,永远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
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是诗人给出的实现愿望的方法。想要满足看到更远景色的愿望,就需要再往高处攀登。这不仅仅是在说登高望远,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人登上去后想到了什么?
诗人登上鹳雀楼想到的是: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站得高,看得远。
高瞻远瞩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坐井观天
鼠目寸光
诗歌总结
《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课文结构
登鹳雀楼
登楼所见
黄河入海(想象)
太阳落山(实景)
登楼所思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拓展延伸
凉 州 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整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融合得天衣无缝,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气势和壮丽景象,又能激励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境界。其意境深远,气势磅礴,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