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游戏之谜》课堂实录
四川省南轩中学张媛
(四川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师: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川中第一镇——华阳。在我没来之前,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吗?
生:(大声)想!
师:(笑)因为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一段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今年一月就在我们华阳出土了成都最大的汉代家族墓群,留下了很多的谜团。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谜(板书“谜”),诸如百慕大三角之谜,中国九头鸟之谜等等。其中有一个是让全世界许多动物学家研究了几十年都还没有找到答案的,这是一个什么谜呢?
生:动物游戏之谜(板书:“动物游戏”“之”)
师:好,今天我们就随着周立明一起走进这篇科普说明文(板书“科普说明文”),去看看动物游戏有什么样的谜呢。
请大家翻开教材,让我们看看课文一开篇介绍了哪些动物在游戏呢?
(学生七嘴八舌在下面回答)
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这样吧,老师看咱班的男同学个个是聪明机警,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你们就来读第一段叶猴的游戏。而欢快活泼的女同学就来读第二段渡鸦的表演。最后这个庞大的露脊鲸就留给体胖的老师吧,行不行?(学生笑,准备读课文)
师:别急,老师得先提一个要求,请尽量通过你的朗读来传递出动物们或欢快或得意的情态。
好吧,男孩儿们,请——
(男生读,女生读,老师读)
师:请同学们找出这几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在描写动物们的游戏呢?
生:比喻、拟人
师:这样描写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生:让这些文字显得非常生动(板书“生动”),充满着情趣。我们读起来特别有意思。
师:是的,一般说明文的文字总是有些枯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本文运用这样一些手法使文章充满了趣味,使读者如见其物、如临其境。而这一点正是科普说明文的一大特色:趣味性(板书“趣味性”)。这样就让读者有兴趣去阅读。
而科普说明文除了讲究趣味性,它更要遵循说明文必须具备的科学性(板书“科学性”)。
师:那这种科学性又体现在哪儿呢?
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叶猴、渡鸭和露脊鲸这三种动物呢?
生:三个例子所选择的动物挺具有代表性的,海里游的,树上窜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都囊括了进去。
师:嗯,有道理,这三种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确涵盖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挺有代表性的,那老师想问作者为什么不选我们身边熟悉的天上飞的麻雀、地上跑的小狗、水里游的金鱼呢?
生:考虑到了动物种类和生活区域的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热带到寒带,从陆地到水生,从走兽到飞禽。这样就充分说明“动物会游戏”不是偶然的,从而突出了研究动物游戏的意义。
师:对,同学们的分析很有道理,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有用意的。我们身边的动物受人类影响较多,我们会想它们的游戏行为是在模仿人类的活动吗。而选择完全处于自然生态中“纯天然”的动物也就少了人类的痕迹。研究它们的游戏行为,就会更客观真实。这一点也正体现了科普说明文的科学性。
师:几十年来,动物们为什么要进行游戏已成为一个谜一直困扰着全球的动物学家们。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也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假说,分别是——?
生(异口同声齐答):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
师:好的。动物学家提出这四种假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呢,昨天我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的学案,请大家根据示例完成剩余的表格。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
师:我们给同学们的示例是第一种假说——演习说, 它的根据是黑猩猩掌中戏水,游戏结论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生:第二种假说自娱说的根据是河马玩浮叶, 渡 ( http: / / www.21cnjy.com )鸦滑雪梯。得出的结论是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的紧张生活得到调剂和补偿,使其心理上保持平衡,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生:学习说。根据:黑猩猩玩棍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结论:游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生:第四种锻炼说。根据羱羊奔跑跳跃、北极熊夏季进行的游戏得出结论“动物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
师:很好,同学们昨天的预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业完成得很不错。不难发现,每种假说的依据都是某种动物游戏的现象,科学家们根据对这些现象的观察从而得出结论,提出假说。这样由表及里,一语中的,体现了科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板书“准确”)。语言是否准确又关系到说明的内容是否真实和科学。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种“准确”在文中还有哪些体现呢?
老师出示几个句子,请同学们根据文意进行正误判断,并简述理由。
(学生看投影,认真思考)
师:做这种类型的题目,同学们首先要回到原文进行快速浏览,然后准确地筛选信息进行比对,最后做出判断。好的,下面请两个同学来回答。
生:第一句,错的。课文中说“一些科学家认为”,老师的句子变成了“科学家”,少了“一些”,意思发生了改变,把科学家的范围扩大了。
生:第二句也是错的。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说“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老师却说“得到充分的自我安抚”。把“一定”换成了“充分”,动物们得到自我安抚的程度不一样,语义发生了变化。
师:很好。同学们都判断得很准确。大家在阅读科普说明文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表示范围、程度、数量等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虚词。
那同学们能不能受到启发,自己再从课文中找出两例来加以分析吗?
(学生阅读,发现类似语言)
生:比如第八自然段中第一句“操纵周围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的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动物支配环境的能力”中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我们应该注意的成分。这个短语就表明这种操纵游戏也不是完全表现出支配环境的能力,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表现。
生:比如第七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战斗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戏时,动物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这句话中的“极”“绝”这两个虚词都十分清楚地表达了这是动物们在游戏而不是在真正地“厮打”,修饰限制了“厮打”的程度。
生:……
师:非常好。不管是抓修饰限制性的虚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还是关注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的句子,我们都是侧重从语言(板书“语言”)的角度来领悟的。那科普说明文在思维(板书“思维”)方面还有什么特性呢?
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一个问题:四种假说能否调换次序?为什么?
请同学们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等会我们请小组的代表起来发言汇报。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从文本出发来寻找依据哦。
(学生分小组讨论,十分热烈。老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师:好,停下了。请小组派出的代表做好准备,把你们刚才交流的内容给全班同学做个汇报。
生:我们小组认为“演习说”和“自娱说”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换。因为12自然段第一句清楚表明“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正是因为他们不同意,所以在他们自己观察的基础上才提出了“自娱说”。
师:挺有道理的,而且是从课文中找的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能说服我们,对吧?这样吧,老师提个建议,什么说什么说表述起来有点麻烦,现在我们就用1、2、3、4来替代四种假说,好吗 ?
生:我们小组认为3和4也不能调换。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课文倒数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说“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可见,4对3是一种补充。既然是4是补充,那肯定应该在3之后才提出的。
师:你们小组也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分析得也挺有道理的。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补充呢?
师:(继续启发)大家是不是都同意1、2不能换,3、4不能换呢?
生(齐):对
师:那老师保留这两组内部的顺序,只是把3、4提到前面,1、2放到后面,行不行?
生:(认真思考,有个别同学小声与同桌交流)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文本,看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呢。请大家看课文第13自然段是怎么说的啊。
生:老师,我知道了!13段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说,不久前,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从这里的“不久前”与“新假说”可以看出,“学习说”出现的时间晚于前两者,因此按照时间逻辑也不能“新假说”在前,“旧假说”在后呀。所以,1、2与3、4的顺序也不能换。
师:是的,四种假说按照内在的逻辑顺序来安排,不能随意调换次序,这就体现了科普说明文思维的严密性(板书“严密”)。
师:然而假说始终是假说,不是定论,众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学说不仅能体现科学的包容,而且更能激发我们的好奇。那同学们能否根据你日常对动物行为的观察,提出自己的假说呢?请你把自己的假说写到黑板上去。
(有学生开始到黑板前去写假说,下面看的同学开始发出笑声)
生:本能说
生:求偶说
生:情感说
生:交流说
生:综合说
师:不管是课文中的四种假说还是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呢?动物游戏之谜是否解开了呢?为什么?
生:从课文最后一段可以看出,动物游戏之谜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解开,因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很复杂的,不同的动物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同时人类对动物的研究还不够,所以仍是一个谜。
生:四种假说或者我们的假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能完全准确地解释动物的游戏行为。
师:从这里我们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生:我们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地进行学习与研究。
生:科学研究就应该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来引起“学术争鸣”。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应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懂得,在科学的道路上,不要盲从他人,迷信权威,应该仔细观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研究、追求真理。正像这篇课文一样,动物的游戏,到底是为什么?哪种假说更有道理?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我们都想通过科学探索去拨开层层的迷雾,揭开神秘的面纱,去寻求科学的“谜”底(老师边说边完成“言迷”的繁体写法。)老师相信,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人类探索世界奥秘的征途还很漫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动物游戏之谜会由在座的你们来揭开,而百慕大三角之谜、华阳汉代墓群之谜等等也会由我们的青年学者来揭开。老师希望现在的你们多阅读科普书籍,多观看科普影视,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事物,你一定可以有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