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原子结构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原子结构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19 22:5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电子层
能层
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越高
Q1:电子在核外空间是怎样排布的?
Q2:人类对原子结构探索历程?
1869年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1920年
玻尔
构造原理:从氢开始,随核电荷数递增,新增电子填入原子核外“壳层”的顺序。
玻尔的壳层落实为“能层”与“能级”,厘清了核外电子的可能状态,复杂的原子光谱得以诠释
德国科学家马德隆
发表了以原子光谱事实为依据的完整的构造原理
1936年
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
还可以把一个能层分为不同能级。
任务一 认识能层与能级
科学家据此进一步完善玻尔模型。
将所谓的“壳层”由“能层” 落实为“能层”中的“能级”(即电子亚层)。
阅读教材6—7,完成思考与讨论的内容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最多容纳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①任一能层的能级数等于该能层的序数,依次用ns、np、nd、nf等表示
④不同能层中,能级的能量高低是 1s<2s<3s<4s….
2p<3p<4p…
③不同能层中,符号相同的能级中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②以s、p、d、f……排序的各能级可容纳的的最多电子数 依次为2、6、10、14
1、3、5、7……的二倍。
⑤在同一能层中,能级的能量高低是 ns【小结】
应用体验
1.判断正误
(1)2d表示L层上的d能级(  )
(2)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
(3)4s、4p、4d、4f能量的高低顺序为E(4s)<E(4p)<E(4d)<E(4f)(  )
×
×

2.若n=3,以下能级符号错误的是
A.np B.nf C.nd D.ns

3.下列有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能层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其能量肯定不同
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
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 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

Q3:这些发光现象的本质原因?
(原子光谱形成示意)
Q4:什么是基态原子、激发态原子?
它们如何转化?
特别提醒
电子的跃迁是物理变化(未发生电子转移),而原子得失电子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原子光谱定义:
不同元素的原子,电子发生跃迁时会
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
各种元素原子的发射光谱或吸收光谱,
总称原子光谱。
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
Q5:形成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有什么联系?
Li
He
Hg
发射光谱——线状谱,由暗背景和不连续的彩色亮线组成
吸收光谱——线状谱和连续彩色谱的叠加,由彩色亮背景和不连续的暗线组成
同种元素发射光谱中的彩色亮线和吸收光谱中的暗线处于相同位置
来自光源
某些波长的光
被释放
某些波长的光
被吸收
原子光谱的应用
(1)发现新元素
特征谱线——判断元素(定性分析);谱线强度——元素含量(定量分析)
(2)检验元素
不同元素的焰色试验
焰火
(3)生产生活
霓虹灯
下图是锂、氦、汞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其中图_______是原子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时的吸收光谱,图_______是原子由激发态转化为基态时的发射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不同,请在下图中用线段将同种元素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连接。
①③⑤
②④⑥
一、 能层与能级
能层 K L M N O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5p ...
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6
2 8 18 32 50 小结
二、基态与激发态 原子光谱
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
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
能量较高
能量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