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1课《敬畏自然》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1课《敬畏自然》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1 13:1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敬畏自然》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对课文的理解:
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年级下期继续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本册第三单元共有五篇文章,五篇文章都注重空间上的广袤性与思维上的哲理性,并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敬畏自然》是本单元第一篇文章,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二)教学目标
1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要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
2是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要识记、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中的生字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习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
1是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
2是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难点:
1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2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二、说教法
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可以考虑采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可采用情景激励法、资料交流法、比较法、及讨论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力求能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来使显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讨论法、问答法,仿写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骤重在课文的整体感悟,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观点,第二步骤重在写作技巧的探究与理解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第一课时
一、导语:以多媒体播放《人与自然》或《宇宙与人》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然而,不自量力的人类却妄图面对充满了母性关怀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说:“我要征服你!”快看看这篇文章,望我们保持理智的清醒和灵魂的温情吧。
二、整体感知:
1、订正字词:
2.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语句能表达作者的观点?
(2)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三、思考,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文章结构:
全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段):指出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部分(2~5段):着重比较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第三部分(6~7段):进一部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四部分(8~10段):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
第五部分(11段):得出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的结论。
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探究课文:
(一)认识人类:
1.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我们取得了哪些骄傲的成绩。试举例说明。明确:四大发明、人类登月、计算机的普及等。
2.对人类取得的这些成绩,你的态度如何呢?作者对人类取得这些成绩,态度如何呢?言之成理即可。
(二)认识自然:
3.联系课文,结合自己的实际,具体谈谈你对自然的认识。
(三)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4.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如何?在本文中,作者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明确:人类是大自然机体的一部分,人类应该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和谐统一,共同发展。
二、探究语言: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1.哲理性(以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为例):
①掉入陷阱就是危机。那些留下的矿坑,破坏了地貌地层结构,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②宇宙创造了人类,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就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把宇宙人格化。
③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组成形式,所以他们是和我们一起的平等生命。,是我们的兄弟。
2.反问: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拟人:形象化的语言,更具亲和力,说服力。
三、质疑: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维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准备问题)
四、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和人的和谐,人类长远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自然是伟大的,它有着深邃,高超的智慧;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和谐发展,共同繁荣。同时在文字里我们也读到了作者一种大生命观:生命平等,生命尊严的理性之美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