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课《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课《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1 13:2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
绵阳中学资阳育才学校 钟玉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背景,诵读理解全文。
2.欣赏文章写景艺术,品味白描手法、数词运用的精妙。
3.感悟作者的故国之思和文人雅趣。
重点:
品味文章写景的精妙。
难点:
了解张岱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
诵读法、关键字提炼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词美景,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里西湖是怎样的?或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夏荷;亦是绿杨阴里的白沙堤;还是欲把西湖比西子,空濛的雨后西湖。(欣赏PPT西湖图片,齐诵相关诗词)这就是文人墨客眼中美丽的西湖。那你们知道冬天雪后的西湖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随张岱走进西湖,走进湖心亭,欣赏西湖冬日雪景。
二、整体感知,诵读理解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全文,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与同桌同学讨论或全班共同解答。
(PPT出示重点字词解释)
2.放声朗读,注意把握停顿、节奏。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以人为线,品味意境
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文章的词句回答。(“痴”人,舟子喃喃曰......,诵读)那么,“痴人”的“痴”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 赏“痴景”
(1)请从文中找出描写景色的句子。
①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联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朗读对比: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余舟一艘,惟舟中人两三个”
(用几个词语形容作者笔下的雪景,抓住 “绝、一”字,揣摩白描、数词的精妙。)
(2)熟读成诵,体会写景的佳句。
2. 论“痴行”
(1)找出文中交代作者游踪的语句。
(2)假若当时你也在西湖,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你会做些什么?
(3)诵读作者出行巧遇的经过,品味作者此时心情。以这样的句式说“湖中居然有此 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生1:湖中居然有此雅兴之人!;
生2:湖中居然有如此高雅情趣的人!
生3:湖中居然有此豪情之人!;
生4:湖中居然有此志同道合之人!
生5:湖中居然有此超凡脱俗之人! (惊喜——愉悦——淡愁——释怀)
3.读“痴心”
背景材料补充: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出生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专心著述。
结合本文,体会作者心境,请同学们各抒己见。(板书总结)
四、对比阅读,升华情感
比较本文和柳宗元的《江雪》情感上的不同,进一步体会张岱的雅趣。

课堂小结:人的参与,让原本冷寂单调的冬日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多了生机,人与景,情与景和谐交融。不局促一室之内,投身自然,或许你领略的不只是美景,更或是一次美丽惊喜的邂逅!21教育网
五、作业:积累关于咏雪的好词佳句。
【设计反思】
《湖心亭看雪》是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篇山水小品文。本单元四篇文言文都以山水景物为主。本单元的课文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抒写的情怀,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文言文的阅读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本篇文章简短精炼,学生很容易理解,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节奏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理解、探究、背诵的学习活动中来。21cnjy.com
本文以作者的活动为线索,以痴为文眼,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相扣,欣赏西湖美景和作者精神世界。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人,以诵读贯穿,让学生在参与、交流、思考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与趣味的熏陶。21·cn·jy·com
【点评】
钟老师的设计有高致,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文本聚焦的精巧:整个教学流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论是赏析景物、论述行为,还是阅读心境,无不扣住其“痴”、围绕其“痴”而展开,的确收到了钩玄提要、纲举目张之效。其文本聚合之妙,的确值得点赞。www.21-cn-jy.com
二是“读”的设计精当:朗读,从停顿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奏入手,把握文本要点;熟读,从词语、景物入手,鉴赏写景佳句;比读,从情感对比入手,品味作者雅趣;如此之读,由浅入深、由景及人,既可以彰显阅读教学的思维流程,又可以使学生在参与、思考与交流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美的熏陶。其阅读构思之妙,的确具有匠心。2·1·c·n·j·y
但是,钟老师的“赏痴景——论痴行——读痴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还值得商榷。因为先“赏析”再“论述”,最后才是“阅读”,这样三个阶段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层级,如果改为 “赏析痴景——品味痴行——评说痴心”的话,这样本文教学的思维流程就相当清晰了。
(四川省广汉中学特级教师 王小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