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学案 -2024--2025学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学案 -2024--2025学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19 11:2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学案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能通过自主阅读教材、读图识图和完成表格等活动,概述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知道西方列强在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时间及活动。(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能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不同时期主要殖民国家的变化说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
3.能通过分析史料和课堂探究,多角度、辩证地看待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锻炼历史学科思维。(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能通过对比一粒细砂糖在近代殖民史和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理解中国在不断地为国际社会贡献着中国智慧,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课堂探究】
一、糖与新大陆的相遇——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探究一】
问题一:根据材料回答,欧洲殖民者对糖渴求的原因?
材料一:早在17世纪之前人们就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大众对蔗糖的渴求以及它的市场潜力,简言之即意识到了蔗糖作为一种商品可能带来的长远利益。以获取殖民地为目标,进而让殖民地为宗主国的大城市生产蔗糖。
——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问题二:结合地理知识回答,殖民者为什么来到拉丁美洲寻求蔗糖?
材料二:殖民时期葡萄牙人在巴西大规模开辟甘蔗种植园,正是看中了这里‘终年无霜、土地膏腴’的自然禀赋,加之引入非洲奴隶劳动力,迅速将巴西打造成‘世界糖罐’。
——林被甸、董经胜《拉丁美洲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
问题三:结合教材回答,欧洲殖民者在拉丁美洲为获取蔗糖侵占哪些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必填)
时间 殖民国家 殖民范围 殖民方式
15-16世纪中叶 西班牙
16世纪 葡萄牙
17-18世纪 荷兰 英国 法国
二、糖与茶的邂逅——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探究二】
问题一:根据史料回答,欧洲殖民者侵略亚洲的原因?
材料一:英国以“自由贸易”为名,通过不平等条约压低茶叶收购价格,并强制茶农扩大种植规模。例如,福建武夷山地区的茶农被迫砍伐森林改种茶树,导致生态恶化,而茶叶利润被英国商人攫取。至19世纪中叶,英国垄断了中国茶叶出口量的70%以上。
——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三联书店,2010年)
材料二:佛郎机(葡萄牙)人岁运糖、香至濠镜(澳门),易丝、茶以去。 ——(万历)《广东通志·卷六十九·外志四·番夷》
材料三: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与此相应,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茶歇”——在工作期间喝茶休息。加糖的茶能迅速补充体力,让人身心愉悦,这样工厂主可以将工人工作的时间延长出更多。
——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
时间 殖民国家 殖民地范围 殖民方式
15-16世纪中叶 葡萄牙
西班牙
17世纪 荷兰
英国
18-20世纪 两次工业革命 英国
美国
法国
日本
英法俄
列强
问题二:根据教材回答,欧洲殖民者在亚洲的殖民范围及方式?(必填)
三、糖与黑奴的大西洋之旅——非洲殖民地化
【探究三】
问题一:根据教材回答,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及特征?(必填)
时间 背景 侵略活动 侵略特征
15-19世纪中叶 新航路 开辟
19世纪中后期 第一次 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四、 一粒糖,半框泪,苦甜交织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探究四】
问题一:根据教材及本节课所学回答,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
问题二:根据教材及所学回答,现代中国通过糖业对外合作行为与欧洲殖民国家行为有何不同?
材料一:2006年中古签署《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方协助古巴改造糖厂设备并推广甘蔗杂交品种,使部分糖厂产能恢复至80年代水平。
——江时学,《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OMO-KURAZ 3糖厂项目由中国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该项目为埃塞俄比亚创造近5000个就业岗位,并带动周边农业灌溉系统建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2021年)
材料三:中方通过技术培训帮助缅甸掸邦农民以甘蔗替代罂粟种植,2015-2020年间累计替代种植面积达8.2万公顷。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发展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