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基础达标
一、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1.我国疆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可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势高低
B.降水量的多少
C.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
D.是否有结冰期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示意图,完成2~4 题。
2.图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北方地区
B.②——青藏地区
C.③——南方地区
D.④——西北地区
3.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 )
A.秦岭—淮河一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2 000米等高线
4.下列山脉中,不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上的是( )
A.横断山脉 B.昆仑山脉
C.太行山脉 D.祁连山脉
二、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5.小丽在终南山景区内看到一则标语“人杰地灵名胜迹,和合南北贯东西”,联想到地理课堂上学习的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 )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6.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北侧以水田为主,南侧以旱地为主
B.北侧活动积温高,南侧活动积温低
C.北侧河流有结冰期,南侧河流无结冰期
D.北侧水资源丰富,南侧水资源贫乏
能力提升
7.下列诗句所描述的情景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相符的是( )
A.北方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南方地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西北地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青藏地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南稻北麦,南蔗北甜。”造成南、北方地区农业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栽培技术
下面为我国某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纵坐标表示月份,横坐标一边为气温另一边为降水量)。读图,完成9~10题。
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两侧的气温和降水量及温度带都有明显的差异。据此,下列关于图示所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北侧
B.该地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该地属于暖温带
D.该地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10.图示反映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读武汉、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四城市不同季节多年平均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属的四大地理区域依次为( )
A.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2.下列关于图中四城市所在地理区域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所在区域全年降水较少,主要是因为深居内陆
B.②所在区域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
C.③所在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小,气候湿润
D.④所在区域夏季降水量较大,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
13.读宁夏平原与华北平原位置示意图及银川、保定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和某地民居图,完成下列问题。
宁夏平原是宁夏农业的集中产区,盛产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
(1)图中所示区域,宁夏平原与华北平原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保定地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气候类型为 ;银川地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2)沿38°N由东向西,降水量逐渐 ,自然景观由森林逐渐过渡到 。影响图示区域东西部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3)华北平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
(4)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气候上的有利条件为 ,不利条件是 。为此,早在2 000年前的秦、汉时代宁夏平原就发展起了灌溉农业,唐徕渠就是众多灌溉水渠之一。宁夏平原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5)图中所示民居为 (填“宁夏平原”或“华北平原”)地区的传统民居,请简述该民居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基础达标
一、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1.我国疆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可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C)
A.地势高低
B.降水量的多少
C.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
D.是否有结冰期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示意图,完成2~4 题。
2.图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B)
A.①——北方地区
B.②——青藏地区
C.③——南方地区
D.④——西北地区
3.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D)
A.秦岭—淮河一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2 000米等高线
4.下列山脉中,不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上的是(C)
A.横断山脉 B.昆仑山脉
C.太行山脉 D.祁连山脉
二、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5.小丽在终南山景区内看到一则标语“人杰地灵名胜迹,和合南北贯东西”,联想到地理课堂上学习的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D)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6.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C)
A.北侧以水田为主,南侧以旱地为主
B.北侧活动积温高,南侧活动积温低
C.北侧河流有结冰期,南侧河流无结冰期
D.北侧水资源丰富,南侧水资源贫乏
能力提升
7.下列诗句所描述的情景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相符的是(B)
A.北方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南方地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西北地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青藏地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南稻北麦,南蔗北甜。”造成南、北方地区农业差异的主要因素是(B)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栽培技术
下面为我国某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纵坐标表示月份,横坐标一边为气温另一边为降水量)。读图,完成9~10题。
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两侧的气温和降水量及温度带都有明显的差异。据此,下列关于图示所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北侧
B.该地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该地属于暖温带
D.该地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10.图示反映的气候类型是(C)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读武汉、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四城市不同季节多年平均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属的四大地理区域依次为(D)
A.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2.下列关于图中四城市所在地理区域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D)
A.①所在区域全年降水较少,主要是因为深居内陆
B.②所在区域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
C.③所在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小,气候湿润
D.④所在区域夏季降水量较大,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
13.读宁夏平原与华北平原位置示意图及银川、保定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和某地民居图,完成下列问题。
宁夏平原是宁夏农业的集中产区,盛产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
(1)图中所示区域,宁夏平原与华北平原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保定地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北方 地区,气候类型为 温带季风气候 ;银川地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西北 地区。
(2)沿38°N由东向西,降水量逐渐 减少 ,自然景观由森林逐渐过渡到 草原、荒漠 。影响图示区域东西部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海陆因素 。
(3)华北平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雨热同期 。
(4)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气候上的有利条件为 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 ,不利条件是 干旱缺水 。为此,早在2 000年前的秦、汉时代宁夏平原就发展起了灌溉农业,唐徕渠就是众多灌溉水渠之一。宁夏平原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黄河水 。
(5)图中所示民居为 宁夏平原 (填“宁夏平原”或“华北平原”)地区的传统民居,请简述该民居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平顶房,墙体厚,反映了该地降水少,冬季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