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挑山工》 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25《挑山工》 课堂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9 12: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25课《挑山工》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学习挑山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语言运用: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思维能力: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哲理。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一心向着目标出发,专心致志,一往无前。
教学重点
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学习挑山工奋力攀登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好啊,好的,不要坐的这么端正好吗?自由一点,因为什么呢?做得非常端正的,你的思想也非常端正。好,宽松一点。好了,小朋友在生活当中,我们总是与人打交道,你们最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交朋友呢?
生:我最喜欢和一些心地很善良的人,就乐于助人的人打交道。
师:善良、乐于助人这样的人。
生:我愿意和通情达理的人打交道。
师:明事理的。
生:我认为就是我还要看他品质,例如诚信。
师:诚信的人。
生:我要和那些很聪明的那些人交朋友。
师:好。
生:我要和一些和我有共同爱好的人打交道。
师:志同道合。
生:我希望和一些非常聪明并且可以和我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可以很快和好的。
师:那个叫什么?善解人意。对。
生:我比较想和比较大气的人交朋友。
师:不能和小气的人交朋友对吧?好。
生:我想跟慷慨大方的人交朋友。
师:同学们愿意交的那些朋友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有美好的品质或者有可贵的精神。板书:精神品质
师:和这样优秀的人在一起,我们也会变得更优秀起来。在我们的教材当中,就有很多这样优秀的人。谁来读?
生:读句子
师:孙中山有怎样的精神品格?
生:孙中山不懂就要问,他不怕被挨打。
师: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生:我觉得孙中山有勤学好问的品格。
师:是的,来一起读一读。(勤学好问,追求真理)他有怎样的品格。对了,他要弄清楚道理,这叫追求真理,这个人值得交朋友吗?值得。再来看一个人,你来读。
生:读句子
师:他有怎样的精神品格呢?
生:我觉得他有忠于职守的品格。
师:非常好。还有人补充吗?
生:我认为他有坚守阵地,不畏艰难的品格。
师:对的。
生:我觉得他他还是舍己为人的。他是救死扶伤的。
师:老师给他两个词,一个是?第二个是?当然你们说忠于职守,这些都是他的精神,都是他的品格,这样的人值得交往。你看孙中山也好,白求恩也好,他们的精神品格都是通过他们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记住这样一句话,叫言为心声。
师:看一个人有没有这样的精神品格,要看他们说的话。来再看一个,谁来?
师:罗胜教又有怎样的精神品格?
生:我觉得他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品格。
生:他不会牺牲。
师:不怕牺牲对吧?好,那个小朋友。
师:好了,老师给他两个词,一个叫?还有?是不是看到人家落水要勇于去救别人,对吧?这样的人值得我们交朋友,再看这一个人,谁来?
师:黄继光有怎样的精神品格。
生:他舍弃自己的性命,而帮助了这一个人去突破这个597.9高地。
师:牺牲自己的生命啊,不要用性命,用生命更好。
生:我觉得黄继光有视死如归的精神品德。还有忠于职守。
师:好,忠于职守这个词你们已经用了四遍了。
生:他还是个英勇无畏的人。
师:是的。
生:我觉得黄继光还是个不怕困难的人。
师: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对吧?好,老师给他两个词,一个叫?这样一个英雄对吧?好,你看罗圣教也好,黄继光也好,他们的精神品格不是用话说出来的,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告诉我?对了,行为,怎么做的。板书:行为心使
师:也就是他们心里怎么想的,他们就怎么做,这叫为。
生:行为心使
师:所以我们要看一个人有没有这样的精神品格,不但要看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明白了吗?这样的人值得我们交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再认识一类人。
二、走进文本
师:他们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挑山工,是不是挑山呢?来看一下他们是干什么呢?
生:他们是挑着物品上山的。
师:所以他们一般人称他们为挑夫,挑这个重物上山,送货上山的叫挑夫。但是在泰山上他们不称为挑夫,称为挑山工。冯骥才多次登泰山,见过这样的挑山工,写了这样一篇文章。看一看这篇文章你们都预习了吗?他写了几个挑山工呢?再看看这一部分。
师:山上有一群挑山工,所以用了一个词是他们。然后他具体遇见了一个挑山工,最后。真好,画了一个挑山工。所以课文写了三个部分,先写一群挑山工,再写遇见一个挑山工,最后画了一个挑山工。
师:好的,那这篇课文怎么读呢?看一下前面有一个阅读的要求,注意这篇课文加了一颗星是略读课文,也就是同学们可以自己读的。好看一下阅读课文这个要求来谁来读一下?第一个要求是什么呢?
生:默读课文,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师:是怎样登山的?所以我们第一个问题要解决。
生:挑山工是怎样对。
师:第二个问题。
生:作者说这位挑山工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用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找出这句这几句话,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中包含了什么样的哲理。
师:声音太轻了,你们看到了第二个要求是什么?
生:
师:也就这句话当中包含了怎样的哲理,我们要领会一个什么?——哲理
任务一 观登山(1-2)
师:是不是好的?那么我们就要完成这两个阅读的任务。好,第一个任务是什么?看看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师:注意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一步一步的做。第一步是?哪些句子是写挑山工登山的,用横线把它画下来。第二是?要概括出他是怎样登山。第三是?写了很多的句子,你可以把它标一标序号,明白吗?好,比如说开头写了这样两句话,你来读。
生: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横一条横线。
师:第二个要写一个要点,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者一个短句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师:他们登山的时候怎么样。
生:搭扁担。
师:搭扁担每人搭一个空的扁担。
生:担货物。
师:这个担换一个词。
生:挑货物。
师:对了,再大声说。
生:挑货物。
师:挑货物有轻的有重的,这里是。
生:挑重物。
任务二:悟哲理(3-6)
1读出来(读熟课文内容) 2联起来(联系上下文) 3想明白 4作批注
师:哲理是很深刻的,我们怎样才能悟出哲理?需要一步一步去做。
1.读出来:出示挑山工的话(第五段)生齐读。
2.联起来:你读到哪一句,联系到前文内容?指名回答。
3.想明白:哪句话很深刻?指名回答。
4.出示:“别看我们走得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生齐读三遍——集中交流理解这句话,师板书:走得慢,比人快——为什么?集中交流,师板书:一直走、不停步)
5.生齐读,并连起来说一说:挑山工走得慢,但是他一直走,不停步,所以就比人快。这就是蕴含的哲理,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一说:游人走得快,但是走走玩玩,所以比挑山工慢。
6.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事也蕴含如此哲理?比如:考试、跑步、游泳等等。
7.生交流分享:虽然我学习成绩差,但是因为我一直努力不放弃,所以我最后也取得了好成绩。
8.师小结:所谓的哲理都该这样,画画是这样,学习是这样,生活中的事都是这样,这就是蕴含的哲理,但是这几句话,不仅仅只蕴含着哲理。
9.出示句子:“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这些句子中还读出了什么?体悟挑山工精神。
(生分句齐读——生批注——指名上台板书: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勇挑重担)
10.师:为什么一个劲往前走?师板书:认准目标
11.生齐读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勇挑重担、认准目标,并给四个词语排序,再读四个词。这就是挑山工的精神。
12.挑山工一个劲往前走,真的没停吗?为什么?领会挑山工的精神,目标要一步一步慢慢完成。
13.出示学习任务,懂得学习也要像挑山工一样,需要一步一步去完成,每一步都要踩实,只要这样才能学实学细学好。这也就是挑山工精神。
任务三:选图文(7)
1读文字 2选插图 3说理由
1.出示第7段,生齐读两遍。
2.出示一幅关于挑山工的插图,生观察,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生交流分享:山高路远(挑山工的艰辛不易,体力活、吃苦耐劳)、肩上重物(重担压力大)、红色背心(正能量、红领巾、激情、力量)……
4.生齐读第7段。重要的字要放慢读,才能将他们放心间。
5.出示第二幅挑山工的插图,图上挑山工很小,几乎看不见。为什么?生集中交流画家的用意,体会挑山工的精神,人小力量大,精神的力量才能战胜自然的力量。
6.出示诗句:身比泰山矮,志比泰山高,肩挑泰山重,足下众山小。生齐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就是挑山工精神,生再次齐读挑山工精神:认准目标、勇挑重担、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任务四:我们需要《挑山工》吗?
1议一议 2理一理 3写一写
1.观看挑山工视频。
2.师:冯骥才这篇文章创作于1981年,1983年选入教材,已过去四十几年,如今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现在去泰山都可以坐缆车,货物也可以不需人来挑,有人说这篇文章不适合放在教材里,因为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再过十几年,这个职业将不复存在,所以这篇文章不应该放在教材里了,那你们需要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3.生分组交流讨论。理由越多越好,至少三点,从不同角度找不同理由。
4.生自主写一写:我们需要《挑山工》
5.指名分享。(观点+理由)
6.小结:我们需要挑山工,这个时代时代需要挑山工,未来更需要挑山工,我们不要依赖科技,我们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三、总结拓展
1.出示泰山前石碑,介绍雕塑,推荐读一读石碑上的长诗。
2.推荐看电视剧《平凡英雄》。
3.小结:挑山工是平凡人,但是却有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品质,这就是挑山工,我们需要它!这个“它”就是挑山工的精神和品质。
师板书:我们需要它!
4.师总结: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挑山工》,在生活中有很多像挑山工一样的人,普通人,比如父母、保洁工、门卫等等,只要你仔细用心去观察,他们身上也有很多优秀的精神和优秀的品质,所以和他们在一起,你才会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