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历史考前预测冲刺试题--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历史考前预测冲刺试题--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19 17:1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冲刺押题预测 人民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5 泰安一模)解放战争后期,美国一方面宣称“我们在中国的军事干涉再无必要”,并减少对国民党直接军事援助;另一方面,美国国务院又指示驻华外交官与中共接触时,强调“任何外国在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必须受到尊重”。这一现象表明(  )
A.美国放弃了长期以来的扶蒋反共政策
B.美国试图在新局势下维护其在华利益
C.二战后美国国际地位的快速下降
D.美国企图通过政治孤立来瓦解中共政权
2.(2025 龙岗区校级一模)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阐述了其对外政策,宣布“否认蒋介石独裁政府的一切卖国外交,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否认内战期间蒋介石所借的一切外债”,要“同外国订立平等互惠通商友好条约。联合世界上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这一政策(  )
A.有利于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B.团结了国际社会支持革命的力量
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学说
D.有助于摧毁列强建构的国际秩序
3.(2025 河西区二模)1946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指出“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反对“一部分同志中的狭隘的关门主义”。这一指示是为了(  )
A..扩大统一战线的范围
B.落实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C..挫败国民党全面进攻
D.调整新民主主义的政策
4.(2025 太原二模)中共中央于1948年11月30日发布的《关于在新解放城市中成立各界代表会办法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在城市解放后实行军管制的初期,应以各界代表会为党和政权领导机关联系群众的最好组织形式。”这一规定(  )
A.为新中国政权建设积累经验
B.明确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
C.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D.直接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5.(2025 广州二模)以下是1948年8月颁布的《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摘选):
第二条发扬工人职员之劳动热忱,以发展公营企业与合作企业。规定正确劳资关系,以帮助私人工商业之正常发展。适当的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战时之必需生活。废除对工人施行的半封建的超经济剥削。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一切民主自由权利,政府以法律及一定物质条件保障之。
由此可知(  )
A.新中国有步骤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国民政府试图扭转战争局势
C.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
D.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得到实践
6.(2025 南宁模拟)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后期,国民党军队在重重围困中因断粮而互相殴斗、火并,甚至掘地挖坟,以棺木死尸为柴,烤烧战马充饥;人民解放军却是粮足饭香,兵强马壮。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后勤保障能力主要源于(  )
A.统一战线成效显著 B.社会动员高效有力
C.土地改革深得民心 D.游击战术运用得当
7.(2025 大连模拟)1947年冬,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开展土地改革前,占人口8.7%的地主富农占有72.6%耕地及全部山林,61.2%的贫雇农仅占4.3%耕地。至1948年秋,203户贫雇农分得土地3740亩,原租种山林归集体管理。此举(  )
①彻底清除封建土地制度
②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提供范例
③激发农民支前参军热情
④奠定了农业合作化的初步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2025 东城区一模)1948年初,毛泽东十分自信地总结说:自日本投降后,特别是1947年这一年发生了根本变化,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事变,敌我双方的形势都有了根本的改变……以前只能讲“有利于我”,现在可以讲“胜利到手”。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①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
②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危机逐渐加剧
③解放区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解放
④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5 沧州二模)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已占领海淀,找到梁思成和林徽因,让他们在军用地图上标出需要保护的古建筑。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2025 西宁一模)1947年12月以来,中原解放区纷纷建立军政学校吸收知识分子入校短训,如豫皖苏建国学院、鄂豫公学、江汉公学、陕南公学等。这些学校的建立(  )
A.表明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城市
B.完善了解放区国民教育体系
C.壮大了解放区干部人才队伍
D.为揭开战略进攻序幕做准备
11.(2025 西安二模)与这年冬天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相比,打击摊贩只是在巨大“创口”上撒几粒“药粉”而已。一个新的“敌人”出现在城市的商场、百货商店和餐馆里;随着局势的恶化,价格每小时都在上涨,公众对政府的信心迅速溃散。上述现象的发生(  )
A.是日本侵略者对占领区进行野蛮经济掠夺的结果
B.推动了“第二条战线”的发展壮大
C.促使新中国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来稳定物价
D.反映了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2.(2025 渭南二模)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拥有较大“自治权”;到 1947﹣1948年间,一些解放区出现了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现象。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规定了事前须请示中央、事后须向中央报告的事项,允许地方在有不同意见时向中央提出意见建议,而除规定之外事项地方有权自行决定。中央这一举措(  )
A.满足了土地政策变化的需要
B.源于战略性决战时机的成熟
C.顺应了工作重心转移的形势
D.基于解放区日益扩大的现实
13.(2025 长春三模)1946年10月,东北财经委员会颁发了公粮征收条例,规定:公粮按产量累进计征,起征率为2%,最高不超过25%,每户平均每人收成不满200公斤者免征。累进的征收办法(  )
A.立足于减轻贫苦农民负担
B.奠定了计划经济体制基础
C.兼顾生产与斗争两大主题
D.扩大了解放区的阶级基础
14.(2025 安徽模拟)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军委回复第二、三野战军的电报指出:“今后军队干部要善于对付资产阶级,善于领导工人和组织工会,善于处理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问题,善于处理金融和财政问题”。该电报(  )
A.奠定了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B.旨在保障根据地社会经济发展
C.折射出党的工作重心即将转移
D.意在应对战争初期的恶劣形势
15.(2025 道里区校级二模)1946年8月,由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编辑出版的《人民》画报创刊,封面以军民集会的黑白照片为背景图,上方是粗壮的红色大字“人民”。扉页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演讲的照片,照片背后第2页是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服务”。这体现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诉求
B.通过舆论维护双十协定的成果
C.总结土地革命时期的斗争经验
D.动员群众强化新民主主义理论
16.(2025 南京模拟)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以后,将华北解放区的华北银行、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和西北解放区的西北农民银行合并,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当时人民币的发行(  )
A.促进了人民政权统一、稳定的货币制度的形成
B.确立了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
D.奠定了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的物质基础
17.(2025 河北区模拟)1948年5月爆发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席卷全国,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工人、农民、市民斗争的发展。这一年,在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主要工业城市,有120万工人参加罢工和示威游行……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
A.挫败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C.预示了政局演变的方向
D.与第二条战线紧密配合
18.(2025 昆明一模)表2 1946年10月23日上海《文汇报》时局测验答案统计表明(  )
问题 甲、关于美军驻华 乙、关于内战
选项 A.赞成 B.撤军 C.无关 A.赞成 B.停战 C.无关
人数 95 18716 96 246 18597 64
比重 0.50% 98.99% 0.51% 1.30% 98.36% 0.34%
A.国民党在舆论上彻底陷入孤立
B.时局发展推动民主运动兴起
C.国共双方的政治斗争日趋激烈
D.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不得民心
19.(2025 济南一模)表3为解放战争时期全国部分主要城市的解放日期。据此可知(  )
表3
城市 解放日期 城市 解放日期 城市 解放日期 城市 解放日期
哈尔滨 1946.4 郑州 1948.10 厦门 1949.10 昆明 1949.12
石家庄 1947.11 沈阳 1948.11 重庆 1949.11 武汉 1949.5
济南 1948.9 徐州 1948.12 青岛 1949.6 泉州 1949.9
太原 1949.4 天津 1949.1 长沙 1949.8 南京 1949.4
广州 1949.10 北平 1949.1 杭州 1949.5 保定 1948.11
贵阳 1949.11 上海 1949.5 南昌 1949.5 海口 1950.4
A..人民解放战争进程顺利推进
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势所必然
C..社会主义革命条件日趋成熟
D.地区经济发展影响革命进程
20.(2025 鼓楼区校级模拟)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东北局写成于1948年的《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钟的提纲》,认为东北的国营经济的发展是成功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党(  )
A.确定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
B.正在为成为执政党做好准备
C.重视发挥东北工业基地作用
D.即将开展全面社会主义建设
21.(2025 雨花区校级一模)1947年12月底,毛泽东发表文章点评时局,指出:“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是因为这个事变发生在一个拥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国家内,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对“这个事变”解读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目标的实现
B.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
D.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
22.(2025 中原区校级模拟)以下两幅漫画分别出自1947年10月《中国人民爱国自卫战争华东战场第一年画刊》和1948年《东北画报》。据此可知(  )
A.土地改革激发革命和生产热情
B.渡江战役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C.三大战役胜利使农民安居乐业
D.解放战争的胜利号角已经吹响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3.(2025 河南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随着城市的相继解放,党将城市私营工商业工作提上日程,向1845年9月2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规定,部队进入琉镇以后,必须坚决“保护琖市江商业”,“对于工厂、企业等……不得破坏与随便私行搬走”。对于解放军在揄林县高家堡“对商人及摊贩大部没收”的违纪行为,毛泽东将其作为典型“向全军施行政策教育与纪律教育”。1946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指出:“解放区劳资关系必须取合作方针”,使“劳资双方有利”。5月3日中央在(关于解放区外交方针的指示)中提出“允许外国人来经商开矿及建立工厂,或与中国人合作来经营工矿”,1948年1月18日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篆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指出:“对于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工商业征收营业税必须以不妨碍其发展为限度。”……据统计,石家庄市自1947年底到1949年1月,私营工业由705户增加到1613户,增加128%以上。牡丹江市至1948年5月,有私营工商业4258家,共有2万工人参加生产,稳定和扩大了工人就业。
——摘编自杨青《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城市私管工商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城市解放后制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制定上述私营工商业政策的作用。
高考冲刺押题预测 人民解放战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5 泰安一模)解放战争后期,美国一方面宣称“我们在中国的军事干涉再无必要”,并减少对国民党直接军事援助;另一方面,美国国务院又指示驻华外交官与中共接触时,强调“任何外国在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必须受到尊重”。这一现象表明(  )
A.美国放弃了长期以来的扶蒋反共政策
B.美国试图在新局势下维护其在华利益
C.二战后美国国际地位的快速下降
D.美国企图通过政治孤立来瓦解中共政权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美国一方面宣……强调‘任何外国在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必须受到尊重’”可知,解放战争后期,美国看到国民党败局已定,于是调整策略,减少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同时又试图与中共接触,强调其在华合法权利和利益,这表明美国试图在新的局势下维护其在华利益,B项正确;
美国减少对国民党的直接军事援助并不意味着放弃了长期以来的扶蒋反共政策,只是在当时形势下调整了策略,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且从“强调‘任何外国在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必须受到尊重’”也能看出美国并非完全放弃对中国事务的干涉等,排除A项;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国际地位处于上升态势,在解放战争后期也并没有快速下降,材料中的现象主要是基于中国国内解放战争的局势变化而做出的调整,排除C项;
材料中美国与中共接触并强调其在华利益,并不是企图通过政治孤立来瓦解中共政权,而是想在中共可能取得政权的情况下,尽量维护自身利益,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2025 龙岗区校级一模)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阐述了其对外政策,宣布“否认蒋介石独裁政府的一切卖国外交,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否认内战期间蒋介石所借的一切外债”,要“同外国订立平等互惠通商友好条约。联合世界上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这一政策(  )
A.有利于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B.团结了国际社会支持革命的力量
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学说
D.有助于摧毁列强建构的国际秩序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共中央宣布否认蒋介石独裁政府的外交和外债,有利于赢得民心,争取国际支持,加速解放战争胜利进程,A项正确;
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复杂,该政策不能直接团结国际社会支持革命的力量,排除B项;
材料未体现传播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学说,排除C项;
该政策主要是为了争取革命胜利,并非摧毁列强建构的国际秩序,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2025 河西区二模)1946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指出“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反对“一部分同志中的狭隘的关门主义”。这一指示是为了(  )
A..扩大统一战线的范围
B.落实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C..挫败国民党全面进攻
D.调整新民主主义的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概括可知: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通过了一系列和平民主建国的决议,中共此时提出从武装斗争转向议会斗争和政治解决,正是为了落实政协决议,争取和平民主建国,B项正确;
统一战线侧重于联合范围,题干强调的是斗争形式转变,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
此时国内内战尚未爆发,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
新民主主义政策的调整更多涉及经济、社会等领域,如土地政策等内容,与材料关系不大,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2025 太原二模)中共中央于1948年11月30日发布的《关于在新解放城市中成立各界代表会办法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在城市解放后实行军管制的初期,应以各界代表会为党和政权领导机关联系群众的最好组织形式。”这一规定(  )
A.为新中国政权建设积累经验
B.明确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
C.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D.直接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在城市解放后实行军管制的初期,应以各界代表会为党和政权领导机关联系群众的最好组织形式”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在新解放城市中通过各界代表会的形式加强政权与群众的联系,这一实践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地方治理和政权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A项正确;政治协商会议(新政协)于1949年9月正式召开,此时尚未明确其地位,排除B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任务,此时仍属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排除C项;各界代表会主要服务于城市管理和政权建设,与解放战争的军事进程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2025 广州二模)以下是1948年8月颁布的《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摘选):
第二条发扬工人职员之劳动热忱,以发展公营企业与合作企业。规定正确劳资关系,以帮助私人工商业之正常发展。适当的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战时之必需生活。废除对工人施行的半封建的超经济剥削。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一切民主自由权利,政府以法律及一定物质条件保障之。
由此可知(  )
A.新中国有步骤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国民政府试图扭转战争局势
C.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
D.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得到实践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发展公营企业与合作企业”“帮助私人工商业之正常发展”“废除……超经济剥削”“保障劳动者民主自由权利”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政策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保护劳动者权益、限制剥削的核心主张,符合中共在解放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探索,D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始于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解放区政策,非国民政府,排除B项;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是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6.(2025 南宁模拟)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后期,国民党军队在重重围困中因断粮而互相殴斗、火并,甚至掘地挖坟,以棺木死尸为柴,烤烧战马充饥;人民解放军却是粮足饭香,兵强马壮。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后勤保障能力主要源于(  )
A.统一战线成效显著 B.社会动员高效有力
C.土地改革深得民心 D.游击战术运用得当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A.统一战线成效显著:统一战线主要是政治上的合作与联合,虽然对抗战和解放战争有重要作用,但对具体战役的后勤保障影响有限。
B.社会动员高效有力:这是解放军后勤保障能力强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有效的社会动员,能够迅速集中和调配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粮食资源,确保前线供应。
C.土地改革深得民心:土地改革增强了农民对共产党和解放军的信任和支持,使他们更愿意支持和参与战争,间接增强了后勤保障能力。
D.游击战术运用得当:游击战术主要适用于敌后战场和小规模战斗,对大规模战役的后勤保障影响不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2025 大连模拟)1947年冬,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开展土地改革前,占人口8.7%的地主富农占有72.6%耕地及全部山林,61.2%的贫雇农仅占4.3%耕地。至1948年秋,203户贫雇农分得土地3740亩,原租种山林归集体管理。此举(  )
①彻底清除封建土地制度
②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提供范例
③激发农民支前参军热情
④奠定了农业合作化的初步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要求依据材料“至1948年秋,203户贫雇农分得土地3740亩,原租种山林归集体管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彻底清除封建土地制度”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①;
依据题干“至1948年秋,203户贫雇农分得土地3740亩,原租种山林归集体管理”等信息可知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的土地改革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故②正确;
农民获得土地有利于其革命热情,故③正确;
农业合作化在1953年开始,经济恢复的完成为三大改造提供必要基础,故排除④。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8.(2025 东城区一模)1948年初,毛泽东十分自信地总结说:自日本投降后,特别是1947年这一年发生了根本变化,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事变,敌我双方的形势都有了根本的改变……以前只能讲“有利于我”,现在可以讲“胜利到手”。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①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
②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危机逐渐加剧
③解放区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解放
④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材料“自日本投降后,特别是1947年这一年发生了根本变化,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事变,敌我双方的形势都有了根本的改变……”并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①正确;
1946年秋,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召开,并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这部宪法公布后,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谴责,蒋介石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而且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求得美国的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从中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由于美国加紧经济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和战争的巨大消耗,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危机空前严重,进一步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②正确;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有一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③正确;
1949年春的七届二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④与材料无关。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9.(2025 沧州二模)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已占领海淀,找到梁思成和林徽因,让他们在军用地图上标出需要保护的古建筑。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了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知,1948年12月即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进军避开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军用地图上标出的需要保护古建筑,C项正确;
据所学,辽沈战役在1948年12月以前已结束,排除A项;
据所学,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与“人民解放军已占领(北平的)海淀”等不符,排除B项;
据所学,材料与1949年4月下旬进行的渡江战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2025 西宁一模)1947年12月以来,中原解放区纷纷建立军政学校吸收知识分子入校短训,如豫皖苏建国学院、鄂豫公学、江汉公学、陕南公学等。这些学校的建立(  )
A.表明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城市
B.完善了解放区国民教育体系
C.壮大了解放区干部人才队伍
D.为揭开战略进攻序幕做准备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后(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标志),解放区迅速扩大,急需大量干部接管政权、发动群众、支援前线。豫皖苏建国学院、鄂豫公学、江汉公学、陕南公学等学校的建立,短期培训知识分子快速补充干部缺口,壮大了解放区干部人才队伍,C项正确;
中共中央明确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是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而1947年解放战争仍处于农村根据地扩展阶段,时间不符 ,排除A项;
军政学校以短期培训知识分子为主,目标是培养军事和行政干部,属于 干部教育 而非普及国民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无关,排除B项;
战略进攻的序幕在1947年6月已揭开,而题目中事件发生于12月后,属于 战略进攻推进期 的配套措施,而非“准备序幕”,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2025 西安二模)与这年冬天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相比,打击摊贩只是在巨大“创口”上撒几粒“药粉”而已。一个新的“敌人”出现在城市的商场、百货商店和餐馆里;随着局势的恶化,价格每小时都在上涨,公众对政府的信心迅速溃散。上述现象的发生(  )
A.是日本侵略者对占领区进行野蛮经济掠夺的结果
B.推动了“第二条战线”的发展壮大
C.促使新中国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来稳定物价
D.反映了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与这年冬天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相比,打击摊贩只是在巨......现在城市的商场、百货商店和餐馆里;随着局势的恶化,价格每小时都在上涨,公众对政府的信心迅速溃散”及所学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国内局势动荡,国统区恶性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严重,国民党政府不再为民众所信任,该现象暴露了现政府统治的虚弱。为了适应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抗斗争日益发展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加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1947年2月1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把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斗争称为“第二战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不断高涨。1948年5月爆发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席卷全国,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工人、农民、市民斗争的发展,B项正确;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对占领区进行野蛮经济掠夺,与题干时间及恶性通货膨胀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稳定市场,安定人心,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经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
该现象反映的是政治变革的紧迫性,而非经济变革的紧迫性,且与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2.(2025 渭南二模)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拥有较大“自治权”;到 1947﹣1948年间,一些解放区出现了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现象。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规定了事前须请示中央、事后须向中央报告的事项,允许地方在有不同意见时向中央提出意见建议,而除规定之外事项地方有权自行决定。中央这一举措(  )
A.满足了土地政策变化的需要
B.源于战略性决战时机的成熟
C.顺应了工作重心转移的形势
D.基于解放区日益扩大的现实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解答本题关键是对解放区的行政区管理的调节进行分析。
【解答】A.题干中未提及土地政策相关内容,该举措与土地政策变化无关,排除A项;
B.战略性决战时机成熟主要体现在军事力量对比、战略态势等军事方面,题干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调整,并非基于战略性决战时机成熟,排除B项;
C.工作重心转移是在 1949 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1948年9月尚未发生工作重心转移,排除C项;
D.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解放区日益扩大,地方各自为政现象不利于整体的解放战争进程和未来建设,中央这一举措是基于解放区日益扩大,需要加强中央统一领导,同时兼顾地方实际情况,故选D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考查了考生正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3.(2025 长春三模)1946年10月,东北财经委员会颁发了公粮征收条例,规定:公粮按产量累进计征,起征率为2%,最高不超过25%,每户平均每人收成不满200公斤者免征。累进的征收办法(  )
A.立足于减轻贫苦农民负担
B.奠定了计划经济体制基础
C.兼顾生产与斗争两大主题
D.扩大了解放区的阶级基础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解放战争,解题关键信息是“公粮按产量累进计征,起征率为2%,最高不超过25%,每户平均每人收成不满200公斤者免征”。
【解答】A.材料措施主要服务于战争需要,并不是立足于减轻人民负担,排除;
B.材料只涉及征税问题,不涉及计划经济体制,排除;
C.根据材料“公粮按产量累进计征,起征率为2%,最高不超过25%,每户平均每人收成不满200公斤者免征”可知,1946年10月东北财经委员会的公粮征收条例采用累进税制,起征率为2%,最高不超过25%,且人均收成不满200公斤者免征。累进税制的核心在于根据产量高低调整税率,高产量者多交,低产量者少交或免交。累进税制既保障了战争物资的筹集(高产量者多交),又通过免征政策减轻贫困农民负担,避免过度征收影响其生计和生产积极性,体现了战争需求与民生保障的平衡,即兼顾生产与斗争两大主题,正确;
D.材料只涉及赋税问题,不涉及解放区的阶级基础,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解放战争,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4.(2025 安徽模拟)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军委回复第二、三野战军的电报指出:“今后军队干部要善于对付资产阶级,善于领导工人和组织工会,善于处理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问题,善于处理金融和财政问题”。该电报(  )
A.奠定了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B.旨在保障根据地社会经济发展
C.折射出党的工作重心即将转移
D.意在应对战争初期的恶劣形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首先提取时间定位:题目未直接给出时间,但提到“解放战争时期”,需结合解放战争不同阶段的特征(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战后接管);其次提取关键内容:电报强调军队干部需处理的问题包括资产阶级、工人运动、民主党派、金融财政,这些均属于城市管理与建设范畴(如工人运动主要在城市,金融财政涉及城市经济,民主党派在城市有更广泛影响),最后判断隐含指向。
【解答】分析题目:解放战争时期电报强调军队干部需处理资产阶级、工人运动、民主党派、金融财政等问题,这些内容指向城市工作,与此前农村工作重心不同,折射出党的工作重心即将从农村转向城市,符合解放战争后期形势,C正确;
奠定革命全国胜利基础的是三大战役的胜利,题干未体现,排除A;
“根据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对应土地革命、抗战时期,解放战争后期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非保障根据地,排除B;
战争初期以军事防御为主,题干内容针对后期城市接管,时间不符,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求具备阅读、理解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运用的能力。
15.(2025 道里区校级二模)1946年8月,由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编辑出版的《人民》画报创刊,封面以军民集会的黑白照片为背景图,上方是粗壮的红色大字“人民”。扉页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演讲的照片,照片背后第2页是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服务”。这体现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诉求
B.通过舆论维护双十协定的成果
C.总结土地革命时期的斗争经验
D.动员群众强化新民主主义理论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人民》画报创刊于1946年8月,此时抗日战争已结束,国共内战全面爆发。中共七大(1945年4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毛泽东在七大报告中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材料中画报封面突出“人民”主题、扉页选用毛泽东七大演讲照片及题词,均指向强化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宣传,动员群众支持党的方针,D项正确;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失去现实基础,且1946年国共矛盾激化,排除A项;
双十协定签订于1945年10月,但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后协定已名存实亡,此时中共舆论宣传重点转向揭露国民党而非维护协定,排除B项;
土地革命时期指1927﹣1937年,1946年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政策调整为“耕者有其田”,与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性质不同,选项与题意也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6.(2025 南京模拟)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以后,将华北解放区的华北银行、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和西北解放区的西北农民银行合并,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当时人民币的发行(  )
A.促进了人民政权统一、稳定的货币制度的形成
B.确立了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
D.奠定了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的物质基础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8年(中国)。1948年12月,人民解放战争正处于战略决战阶段,人民币的发行有利于解放区的经济建设,促进人民政权统一、稳定的货币制度的形成,A项正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排除B项;1948年12月,人民解放战争正处于战略决战阶段,解放区已经连成一片,排除C项;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解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7.(2025 河北区模拟)1948年5月爆发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席卷全国,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工人、农民、市民斗争的发展。这一年,在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主要工业城市,有120万工人参加罢工和示威游行……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
A.挫败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C.预示了政局演变的方向
D.与第二条战线紧密配合
【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国民党全面进攻是在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与材料中1948年时间不符,所以A项错误;
抗日战争在1945年已经胜利,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
1948年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反映出人民对国民党统治的不满和反抗,这预示着国民党统治的衰落和政局将朝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方向演变,C项正确;
第二条战线是指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材料本身就是关于第二条战线的内容,而不是与第二条战线紧密配合,D项表述不准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学生需了解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
18.(2025 昆明一模)表2 1946年10月23日上海《文汇报》时局测验答案统计表明(  )
问题 甲、关于美军驻华 乙、关于内战
选项 A.赞成 B.撤军 C.无关 A.赞成 B.停战 C.无关
人数 95 18716 96 246 18597 64
比重 0.50% 98.99% 0.51% 1.30% 98.36% 0.34%
A.国民党在舆论上彻底陷入孤立
B.时局发展推动民主运动兴起
C.国共双方的政治斗争日趋激烈
D.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不得民心
【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彻底陷入孤立”说法过于绝对,虽然数据体现民众不支持美军驻华和内战,但不能就此判定国民党在舆论上已彻底孤立,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影响舆论态势,所以A选项错误;
材料主要是关于民众对美军驻华和内战态度的测验统计,未提及民主运动兴起相关内容,不能从该统计得出时局发展推动民主运动兴起的结论,B选项错误;
材料重点是民众态度,未涉及国共双方政治斗争激烈程度的相关信息,无法从民众对美军和内战态度推断出国共政治斗争情况,C选项错误;
在关于内战的测验中,赞成内战的人数仅占1.30%,而赞成停战的人数占98.36%,这鲜明地体现出民众反对内战,说明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不得民心,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学生需了解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
19.(2025 济南一模)表3为解放战争时期全国部分主要城市的解放日期。据此可知(  )
表3
城市 解放日期 城市 解放日期 城市 解放日期 城市 解放日期
哈尔滨 1946.4 郑州 1948.10 厦门 1949.10 昆明 1949.12
石家庄 1947.11 沈阳 1948.11 重庆 1949.11 武汉 1949.5
济南 1948.9 徐州 1948.12 青岛 1949.6 泉州 1949.9
太原 1949.4 天津 1949.1 长沙 1949.8 南京 1949.4
广州 1949.10 北平 1949.1 杭州 1949.5 保定 1948.11
贵阳 1949.11 上海 1949.5 南昌 1949.5 海口 1950.4
A..人民解放战争进程顺利推进
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势所必然
C..社会主义革命条件日趋成熟
D.地区经济发展影响革命进程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解放战争时期全国部分主要城市解放日期不同进行分析。
【解答】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全国部分主要城市解放日期不同,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进程顺利推进,故A正确;
B.表格信息没有涉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故B错误;
C.表格信息没有涉及社会主义革命条件日趋成熟,故C错误;
D.表格信息没有涉及地区经济发展影响革命进程,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考查了考生正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20.(2025 鼓楼区校级模拟)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东北局写成于1948年的《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钟的提纲》,认为东北的国营经济的发展是成功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党(  )
A.确定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
B.正在为成为执政党做好准备
C.重视发挥东北工业基地作用
D.即将开展全面社会主义建设
【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据材料“东北的国营经济的发展是成功的”可知,中共中央重视东北局的经济建设成果,这表明党在思考和探索未来执政后的经济建设方针和策略,是在为成为执政党做好准备,B项正确;
在1949年3月,当时全国还未完全解放,党的工作重心仍在夺取全国政权,而非已经确定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排除A项;
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对东北国营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视,而非单纯重视东北工业基地的作用,排除C项;
此时新中国还未成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还未提上日程,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学生需了解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
21.(2025 雨花区校级一模)1947年12月底,毛泽东发表文章点评时局,指出:“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是因为这个事变发生在一个拥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国家内,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对“这个事变”解读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目标的实现
B.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
D.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
【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C项正确;
抗日战争在1945年已经结束,排除A项;
抗日战争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排除B项;
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22.(2025 中原区校级模拟)以下两幅漫画分别出自1947年10月《中国人民爱国自卫战争华东战场第一年画刊》和1948年《东北画报》。据此可知(  )
A.土地改革激发革命和生产热情
B.渡江战役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C.三大战役胜利使农民安居乐业
D.解放战争的胜利号角已经吹响
【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图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望你披红戴花地回来”“人民翻身兴家立业”两幅图片均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前进行土地改革,使得人民翻身解放,获得土地,人们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得以提高,A项正确;
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
三大战役发生于1948年﹣1949年,时间不完全吻合,排除C项;
此时解放战争胜利还较早,不能说已经吹响号角,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难度适中。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3.(2025 河南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随着城市的相继解放,党将城市私营工商业工作提上日程,向1845年9月2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规定,部队进入琉镇以后,必须坚决“保护琖市江商业”,“对于工厂、企业等……不得破坏与随便私行搬走”。对于解放军在揄林县高家堡“对商人及摊贩大部没收”的违纪行为,毛泽东将其作为典型“向全军施行政策教育与纪律教育”。1946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指出:“解放区劳资关系必须取合作方针”,使“劳资双方有利”。5月3日中央在(关于解放区外交方针的指示)中提出“允许外国人来经商开矿及建立工厂,或与中国人合作来经营工矿”,1948年1月18日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篆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指出:“对于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工商业征收营业税必须以不妨碍其发展为限度。”……据统计,石家庄市自1947年底到1949年1月,私营工业由705户增加到1613户,增加128%以上。牡丹江市至1948年5月,有私营工商业4258家,共有2万工人参加生产,稳定和扩大了工人就业。
——摘编自杨青《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城市私管工商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城市解放后制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制定上述私营工商业政策的作用。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结合解放战争的特征来解答。
(2)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结合解放战争的影响来解答。
【解答】(1)特点:据材料“必须坚决‘保护城市工商业’,‘对于工厂,企业等……不得破坏与随便私行搬走’。对于解放军在榆林县高家堡‘对商人及摊贩大部没收’的违纪行为,毛泽东将其作为典型‘向全军施行政策教育与纪律教育’”可知,政策执行严肃规范;据材料“‘解放区劳资关系必须取合作方针’,使‘劳资双方有利’”可知,秉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或者有限度的保护和支持);据材料“允许外国人来经商开矿及建立工厂,或与中国人合作来经营工矿”可知,体现开放合作;据材料“1948年1月18日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可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据材料“对于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工商业征收营业税必须以不妨碍其发展为限度”可知,体现灵活性和务实性;据材料“私营工业由705户增加到1613户,增加128%以上。……有私营工商业4258家”可知,成效显著;据材料“有私营工商业4258家,共有2万工人参加生产:稳定和扩大了工人就业”可知,具有新民主主义特征。
(2)作用:据材料“部队进入城镇以后,必须坚决‘保护城市工商业’,‘对于工厂,企业等……不得破坏与随便私行搬走’”“劳资双方有利”可知,促进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解放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材料“1946年3月28日”及结合所学可知,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物质保障;据材料“‘对商人及摊贩大部没收’的违纪行为,毛泽东将其作为典型‘向全军施行政策教育与纪律教育’”及结合所学可知,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群众基础;据材料“劳资双方有利”可知,稳定和扩大了就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据材料“解放区劳资关系必须取合作方针”可知,有利于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或解放区的人民政权):据材料“对于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工商业征收营业税必须以不妨碍其发展为限度”可知,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据材料“有私营工商业4258家,共有2万工人参加生产:稳定和扩大了工人就业”及结合所学可知,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完善提供借鉴。
故答案为:
(1)特点:政策执行严肃规范;秉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或者有限度的保护和支持);体现开放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体现灵活性和务实性;成效显著;具有新民主主义特征。
(2)作用:促进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解放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物质保障: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群众基础;稳定和扩大了就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或解放区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完善提供借鉴。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