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说明文自身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巧妙生动的说明文写作方法。
2.注意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科普文学习的乐趣。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2.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附:高考目标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知识储备
A.科普文章相关知识
科普文章是说明文中的一种,是专门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工具。在我国科学事业日益发展的今天,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尤其少不了科普说明文。
科普文章遵循科学的原则传授科学知识,主要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它们的介绍,把科学知识推广到社会各阶层,帮助读者打开眼界,增长知识。在科普说明文中常常只是说明一个科学现象或者介绍一种科学知识,或者讲清一个科学道理;既可以集中介绍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也可以综合地介绍若干科学知识,内容相对集中,篇幅不是很长,语言要求准确、简明,避免含糊、偏颇。
在具体阅读科普文章时,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也许科普文章的动人之处并不在于最终得出结论,而在于其中传达的多种可能性,开人眼界、发人深思,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对科学的追求;要关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人。所以,科普文章不仅弘扬科学精神,也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彰显出科学家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和他们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互相交融、紧密联系的,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构成。科学家追求真理、为科学奉献的精神,以及关注人类、关注环保等意识,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的体现,不能生硬地区分开来。
学习语文,要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的熏陶,但不能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训练也是同等重要的。科普文章一般归属于说明文范畴,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注意四抓——抓说明的对象、抓说明的思路、抓说明的方法、抓说明的语言。
B.文本要点
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普文章往往也是这样,一般“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布局谋篇。本课也遵循了这一思路来安排结构。课文的结构形式是“总—分—总”,先总结归纳,提出问题;然后分项述说,分析问题;最后再总结归纳;在内容上,先提出动物游戏之谜,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分述各种假说,提供给读者思考,最后对比总结,提出新的展望。这几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使结构具有统一的内涵。
本文的语言,很注重准确、简明,避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糊、偏颇。注意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战斗游戏时,动物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厮打”表现动物战斗游戏的“激烈”和动物行为的特点。这样的例子在课文中还有很多,可尽量多找一些进行品味。
C.基础知识
完成德阳《导学与探究》以下内容:
1.P126“基础积累”1——3题
2.自学P126——127“预习提示”1——2内容,用笔勾出要点。
3.作业P128——130“基础集训”1——6题
二、问题探究
主问题:本文扣住“动物游戏之谜”这一标题,作者是通过动物的哪些游戏的介绍来探究其中之“谜”的?
子问题1:在认真阅读全文基础上,完成下面问题。
(1)本文各自然段的要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本文是怎样布局谋篇的?在概括各段要点基础上,拟出本文的层次结构。
子问题2:本文1—4段举例来说明动物的游戏行为,阅读这些段落,思考作者在选择材料上有什么妙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选材妙处
结构特点
子问题3:本文5—8段介绍了动物的游戏的几种类型,在阅读这些段落的基础上,思考:动物的游戏有几种类型?作者是怎样介绍这几种类型的?
子问题4:动物为什么游戏?的确让人迷惑,于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提出了四种假说。在阅读9-14段的基础上.思考:课文提出了哪四种假说?它们的依据和结论是什么?
子问题5:课文提出的四种假说,它们之间的顺序可以改变吗?请根据相关段落的内容,简要说明。
子问题6:本文在写作方法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在本文找出有关句子,简要分析。
子问题7:本文的标题是“动物游戏之谜”,读完全文,思考:“动物游戏之谜”的“谜”破解了吗?据此谈谈理由。
三、课文小结
《动物游戏之谜》为我们揭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动物日常游戏行为的神秘面纱,摆出了研究者的种种结论,既让我们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让我们明白了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傲慢的人类曾认为,只有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才是有智慧的生命体,只有人类才会思考、才会有超出生理反应以外的各种行为。现在动物学家注意到动物具有游戏的天性,虽然还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承认动物在游戏,承认动物具有一定的智力潜能、创造性和多样的交流方式,承认动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体,这本身就是认识上的进步。这种进步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在生命伦理和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将因此重新定义动物,重新审视和动物的关系,进而重新认识自己。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动物,审视自己,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懂得,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动物一样是地球的主人。“让我们和动物和谐相处,共同迈向美好的明天。”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物多样性是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所有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它是由地球上生命以其环境相互作用并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进化而形成的,是地表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成分之一。生物多样性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而共同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对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意义难以估量。因此,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签署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一项全球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宣言,目的是为了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了生物多样性的固有价值,尽最大可能维持、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
生物物种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匀,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是由水热条件的差异、地形的复杂性和地理隔离程度造成的。许多热带岛屿和其他一些陆地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境内地表复杂,使得这里生存的生物种类最多。
自从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各种自然原因,难以计数的生物已经灭绝,现存的500—1000万种生物仅是过去曾经生活过的几十亿种中的少数幸存者。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被破坏,由此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弥补的。这不只是直接减少了人类可利用的生物资源,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一般认为,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将给以其为生存条件的其他10—30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础,生物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保护不力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遭受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因此,采取有利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1.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物种的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面。
B.生物多样性是在漫长的演变进化中,由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在几十亿年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群体的总称。
D.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水热条件、地形以及地理的隔离程度等因素,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B.地球上多数生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C.生物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其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
D.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少。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
B.《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定,将使现有的生物都得到充分的维持、保护和利用。
C. 由生物物种多样性分布不均的原因得知,沙漠和极地地区的生物物种比较贫乏。
D.目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培育动植物的新品种,弥补物种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