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词作的主要风格;能运用《雨霖铃》的阅读经验鉴赏这两首婉约词。
2.能根据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人的词作、风格及其创作背景,深化对宋词特点及其发展历程的认识。
3.理解、诵读和默写这两首词。
【重点、难点】
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 ——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 —品味语言的方法。
一、知识储备
A.作者简介(补充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后因列于元祐党籍而被罢官。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孤的灾难与不幸。这里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着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异《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椅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B.关于“闺怨词”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C.文本要点
《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游宦在外,李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漫长的白日里,作者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季节正值重阳,气候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橱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冷气袭人!词的上片,作者从“永昼”的无聊和“半夜”的寒冷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来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极力渲染白天、黑夜的时间都是那样难以打发,以委婉地表达自己对丈夫思念之殷切。下片继续着对时间的交代:写“永昼”“半夜”之外的“黄昏后”。作者为了排遣自己的相思之苦和打发自己的空虚生活,乃携酒去东篱观赏菊花。但其结果却是酒不能解愁,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酷似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影,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这首词的总体风格是委婉、含蓄的,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词的开头用七组叠字构成了三句话。“寻寻觅觅”表达的是作者经历过许多突发事件的刺激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恍惚、因若有所失而到处寻觅的状态。“冷冷清清”四字描写了她寄身异地、无人为伴、很少交往的孤独寂寞的处境。“凄凄惨惨戚戚”则总括地说明了自己命运的凄惨和心情的悲痛。这十四个字使李清照在词史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人们称赞她连用十四个叠字是“造句新警”,是“创意出奇”,是“超然笔墨蹊径之外”。这十四个字为全词奠定了基调,以下作者便一层层地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天气忽暖忽寒,几杯淡酒哪里能抵挡住冷风的袭击,更不能消除心中的忧愁。正在她凄苦无奈时,又看到了空中飞过的大雁,它们是来自北方的旧时相识。作者想到大雁能够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飘流困顿,寄寓异乡,这正是引起她伤心的原因。词的上片从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这也可以说是对开头几句的阐释和补充。在词的下片又进一步推进,更具体地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黄花满地,当初盛开时可以插在头上,而如今花已枯萎,再也无人摘取。这是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最后,又从时间和天气上来写:白日漫长,她独自一人要苦熬苦等才能到天黑,但是到了黄昏时候,又有秋雨点滴作响,这种景象,这时的情绪,哪里是一个简单的“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全词展现出的是作者那种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使人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也正是李清照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
二、问题探究
主问题:《醉花阴》《声声慢》两首词,作者是怎样通过秋天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忧愁之情的?
子问题1:这两首词上下片的要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子问题2:《醉花阴》这首词词人选取了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作者哪些不同的情感?
子问题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人誉之为“千古绝唱凄苦情”;思考简要回答:词人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丰富内涵?
子问题4:《醉花阴》反映的是早年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作者一个人留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对于这样的“闺怨”题材,应当怎样评价呢?
子问题5:《声声慢》中开篇十四个叠字,以新奇的创意道尽内心的凄苦。思考:词人是怎样写出自己的凄苦之情的?
子问题6:“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表现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子问题7:下片词人抓住了哪些意象,层层推进,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自己心境的苦闷悲凉的?请简要赏析。
子问题8:这两首词是怎样布局谋篇的?在概括上下片要点基础上,拟出两首词的层次结构。
三、课文小结
1.《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闺怨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表作,词中抒发了浓烈的思夫之情。全词以“愁”字开篇,以“瘦”字作结,贯穿全词始终的是词人孤独愁绝之苦及销魂噬骨的思夫之情。词人借薄雾、浓云、玉枕、纱橱、东篱、黄花等意象,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描绘出的菊花盈香、佳节思亲、清新寂静的意境,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彩。全词情景交融,“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艺概·词概》)。其白描的外在形式和精美的内在特质,得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表达了与夫君离别后的相思之情。
2.《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闺怨词的代表作,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抒发词人晚年内心极度的愁苦之情。词人以自己的情态、气候、淡酒、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描绘出了失落凄凉、悲苦无依、憔悴飘零的凄惨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词人难以排遣的满腹愁情。上片以清冷孤独之景,衬托作者孤寂凄凉的情感;下片则描绘残花桐雨的深秋景致,表现作者无穷无尽难以言说的愁。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词人此时的“愁”已脱离了“闺怨闲愁”的狭小范畴,在客观上反映了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等现实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在艺术上,词人抒情造境,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创造性地使用叠字入词,为前人词之未所见。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用典虽然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使词写得明白如话家常,蕴藉深挚,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超越时空的孤独
①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②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孤舟在风浪中飘摇。但如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痛。本来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也代代不绝。更何况她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这样的难。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和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觉得一阵眩晕,像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她茫然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声声慢》。
③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④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呢?一是【A】。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她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二是【B】。她曾有美满的家庭和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再寻真爱的梦,但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以“不终晚节”载入史书,生前身后受此奇辱。三是【C】。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甚至后来陆游为这个孙姓女子写墓志时都认为这话说得好。以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也认为“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⑤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多少文人不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就像孙姓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追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⑥如果李清照像孙姓女孩一样麻木,也就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如果李清照像杜十娘一样以死抗争,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节选自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有删改)
1.文章开头写道“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结合全文看,其中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答。(不少于3条)
2.根据第④段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请在【A】【B】【C】处填上恰当的文字(每处不超过8字)
【A】
【B】
【C】
(2)“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在段中的含义是什么?
3.文中第⑤段的划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4.根据第⑥段中关于李清照词的信息,请任选一点,以她的诗词中的名句为例简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