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1 第八课
《小狗包弟》“自主合作探究式”模式设计
教学目标
共性目标
1.积累相关的语文知识与思想材料,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及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2.培养阅读散文的能力,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3.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联系背景、联系自我客观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个性目标
请结合课文内容、你自己的学习或思想状况自主设定一个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阶段
在认真研读文章的基础上,同学们借助工具书,通过自学,完成以下问题。(此阶段根据具体情况,课前课中完成均可)
1.自读课文,用序号(一,二……)标出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段落,请用序号(1,2……)标出段内层次,然后思考。小狗包弟的故事真正开始于哪一段?结束于哪一段?请概括间接叙写包弟相关段落的大意。
【点拨】
文章真正开始于第2段,结束于第10段。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1段,介绍了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第11段写了对妻子和包弟的想念,自己内心的煎熬,第12段说这种煎熬不会终结,第13段说对包弟的怀念,向它致歉。
2.速读下面文段,筛选出其中的主要信息。(教师可略作点拨。如作者介绍,可从“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主要作品“这样三个方面入手)
人物卡片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芾(fèi)甘,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和散文《旅途随笔》《随想录》等。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
写作背景
作品中故事的背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值十年浩劫时期,当时人与人之间缺少温情,连一只小小的玩物——狗,也无安宁之日。 当时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击和迫害,巴金是其中一个。
《小狗包弟》讲两只小狗的命运,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文革”中的真实故事。在一个城里,一位艺术家养着一只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得很好。“文革”时,艺术家出受到冲出,狗也被专政队用大木棒打痛打后悲惨死去。
巴老家里也养着一只狗;这只狗最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外国人所养,叫“斯包弟”,辗转来到巴老处后叫“包弟”。它和巴老一家处得很好。1966年8月,红卫兵上街四处扫四旧。晚上,附近的小孩常来打门,叫嚷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叫,巴老就胆战心惊,生怕会把扫四旧的红卫兵引来。家人劝他把包弟送走,免得惹麻烦。他请大妹妹收留,她不愿意接受。后来说送医院,由科研人员作研究实验,他又不愿意,但最终被送到了医院,供作解剖之用。
3、完成以下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正音
作揖( ) 倘使 ( ) 解剖( ) 步履( ) 蜷缩( ) 怯懦( ) 回禀( )
挟持( ) 愠怒( ) 蜿蜓( ) 悲怆( ) 伛偻( ) 角斗( ) 诘难( )
头破血流() 满身是血() 血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脚爪( ) 租赁( ) 篱笆缝里( ) 堕入( ) 绿草如茵( ) 叱骂 () 呻()唤 犬吠() 舔舐( ) 修葺( )
【答案】
作揖( yī) 倘使(tǎng) 解剖( ( http: / / www.21cnjy.com )pōu) 步履(lǚ) 蜷缩(quán) 怯懦(qiè) 回禀(bǐng) 挟持(xié) 愠怒(yùn) 蜿蜒(wān) 悲怆(chuàng) 伛偻(lǚ)角斗(jué)诘难(jié) 揪回来(jiū)头破血流(xuè) 满身是血(xiě)血迹(xuè) 脚爪(zhuǎ) 租赁(lìn)
篱笆缝里(fèng) 堕入(duò) 绿草如茵(yīn) 叱骂 (chì) 呻(shēn)唤 犬吠(fèi)
舔舐(shì) 修葺(qì)
2.解释下面的词语
绿草如茵 媒介 再接再厉 过犹不及 莅临
【答案】
绿草如茵:茵,褥子,毯子。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毯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或“芳草如茵”。
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过犹不及:过,过分;犹,像,如同;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是一样的,都是不合适的。
莅临:来到;来临。特用于下级对上级光临的一种褒义词,属于客套的书面语。
二、合作学习阶段
将同学分成学习小组,在认真研读文章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交流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作者回忆的对象是包弟,但开头却写了另外一条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分析。
【点拨】
A、从章法讲:1、先说别人的故事,然后引入自己的故事,具有引入、铺垫的作用;2、与后文“我与包弟”形成照应;
B、从主旨讲:1、艺术家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狗的故事,作者与狗的故事,都说明当时社会人性的扭曲,“文革”造成的人祸的惨烈,而且,全国这类事十分普遍。人不如狗善良,不但人不能幸免,连狗也不能幸免,由此升华的文章的主旨。
2.这篇文章分哪几个步骤介绍小狗包弟的经历?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变化?请简要概括。
【点拨】
共四个步骤:
包弟来历(段2)…………… 高兴
七年相处(段3—6)…………感动快乐
成为包袱(段7—8)…………悲哀沉重
送到医院(段9—10)…………自责羞耻
3.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小狗包弟的可爱?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用简要的词语概括。
【点拨】
段2的“狗来了……不停作揖”,段3的“我们在客厅接待客人……引客人发笑”,段5的“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
——以上为正面描写,从色(黄)、形、动作,绘出小狗包弟的可爱。
段3的女士两年后仍对包弟关切难忘,段5的“听妹说……从不厌倦。”
——以上为侧面描写,突出小狗的可爱。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表现手法,有利于将各方面的材料有机组织在一起,突出了小狗包弟的可爱,从而表达作者对小狗的喜爱之情,为后文写自己的愧疚之情做好了铺垫。
4.巴金是怎样看待自己把包弟送医院的作法的?结合原文回答?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点拨】
刚开始时,感到轻松,真是一种摔掉包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觉——晚上睡觉时,许久不能入睡,感到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再往下想时,感到羞耻,瞧不起自己,不能原谅自己!
巴金先生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勇于解剖自己的人。
三、探究学习阶段
披文入情,在老师的导引点拨下,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讨论,深入文本;通过思维碰撞,探索交流,完成以下问题。
1.巴金为了自保而把包弟送到医院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点拨】
(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也是不仁道的。因为包弟很可爱,它自身缺乏抗争能力,人不应因怕自己受到牵连就放弃它。参考答案二: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生活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保全自己比保全动物更重要,而且作者送走包弟后的内心充满了歉疚)
2.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技巧是什么?作者运用这些写作技巧对表现内容、表达主旨、增强表达效果等方面有何作用?
【点拨】
以小见大。这便于使内容集中,使主旨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化。作者以一条小狗的命运入手来写,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也提醒我们,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
巧用对比。这能拓展内容,深化主旨,增强表达效果。
如作者在开头将狗与人的对比,突出了狗的忠诚、可爱、有人情味,人的冷漠、残忍、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