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件 八上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件 八上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1 15:0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个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呀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一、长征的开始1、长征的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一、红军长征的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博古和王明李德是奥托·布朗在中共党内的名字(“姓李的德国人”),他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德国共产党人.一、长征的开始1、长征的原因2、长征的开始开始时间:1934年10月
出发地点:瑞金、长汀泸定桥赤水 河湘 江★二、长征的过程 1934年10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 冲破四道封锁线(损失过半) 到达遵义(1935年1月) 强渡乌江放弃去湘西改道贵州1、长征开始 2、初期受挫 江西省瑞金 乌江上的纤夫二、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内容: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历史转折:(1)时间:1935年1月
(2)两大议题:
组织:
军事:
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3)意义: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会议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两大问题(组织和军事问题),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正是由于这一转折,才使长征取得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后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进行了哪些重大的军事行动?想一想:泸定桥赤水 河湘 江★三、长征后期的军事行动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渡 过 金 沙 江泸定铁索桥 飞夺泸定桥更喜岷山千里雪草地过草地泸定桥赤水 河湘 江★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四、长征的胜利 吴起镇(1935.10)会 宁(1936.10)会宁会师楼陈 毅项 英陕西甘肃西康四川云南贵州遵义广西湖南广东福建江西红军长征渡过24条河流,主要有:、湘江: 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
乌江 : 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赤水河: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金沙江: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
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1、敌人的围追堵截3、缺少粮食给养。4、内部矛盾斗争。五、长征胜利的意义(1)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2)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3)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1.历史意义:2.现实意义:“长征精神”包括哪些精神?七嘴八舌:长征精神: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找错误:一天,小明在街道上与一个自称参加过红军长征的一位老人交谈,但小明很快发现这个人并没有真正参加过长征。请找出老人谈话中的错误。小明:“您能告诉我长征的大概情况吗?”老人:“当然可以!1933年10月,我们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出发,刚开始由于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损失惨重,四渡赤水之后,在遵义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之后我们巧渡金沙江,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过草地,爬雪山,一路胜利进军,最终在1936年10月与项英、陈毅 在陕西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934年10月瑞金长 汀左倾逃跑主义在遵义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之后我 们 四 渡 赤 水,爬雪山,过草地与红二、四方面军甘肃巩固知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向革命先烈们致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