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洋务运动背景
原因
过程
内容
结局
评价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在清政府看来,当务之急在于消灭尚在进行反清斗争的人民革命势力,对侵略者必须力保中外友好。为此,清政府除设立总理衙门外,还推行了“洋务运动”。 洋务:
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洋务运动 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 、 “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出现(根本原因) 慈禧太后对洋务派的暂时支持
总理衙门的推动实力派总督和巡抚的积极参与
洋务运动开展的原因 材料1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李鸿章 材料2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倭仁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分析说明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何异同点。洋务派的代表人物(1)曾国藩奕訢洋务派的代表人物(2)李鸿章左宗棠洋务派的代表人物(3)张之洞70年代80年代90年代60年代“自强”“求富” 前期 后期
过程:19世纪60~90年代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前期的重点)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后期的重点)筹划海防,创建中国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学堂小资料1京师同文馆 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洋务学堂,附属于总理衙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小资料2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满族官僚崇厚于1867年 在天津创办的一家军事工业。
1895年改称 “北洋机器制造局” 。1900年八国联军将其焚毁。
天津机器局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汉阳铁厂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结局破产标志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原因① 西方列强不真心支持
② 顽固派的阻挠
③ 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
④ 中体西用,布新而不除旧 ( 根本原因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
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 人才洋务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内容结局 洋务运动的历史局限性失败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评价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