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面三个放大镜,能观察更小物体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放大镜镜片的特点中央厚、边缘薄、透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C的凸度最大,所以C的放大倍数最大。
2.(2024六上·福田期末)有关显微镜的发展历史,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早期显微镜—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B.放大镜—早期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早期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涵盖各方各面,工具的使用推动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的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为: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3.(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调焦→观察→上片
B.安放→调焦→对光→上片→观察
C.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正确使用的先后顺序是:①安放,②对光,③上片,④调焦,⑤观察。选项C正确。
4.(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B.所有细胞的结构都一模一样
C.观察到每个洋葱表皮细胞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是细胞核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A: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正确;
B:所有细胞的结构都一模一样,错误;细胞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
C:观察到每个洋葱表皮细胞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是细胞核,正确。
5.(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现象不能证明草履虫是微生物的是( )
A.草履虫需要进食 B.草履虫会游动 C.草履虫外形像鞋底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草履虫需要进食,草履虫会游动,说明草履虫是微生物;草履虫外形像鞋底不能证明草履虫是微生物。
6.(2024六上·福田期末)制造下列食物时,人们充分利用了微生物的是( )
A.做馒头 B.煲鸡汤 C.煮米饭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微生物种类很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并不都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被人类所利用,如做馒头都利用了微生物酵母菌;煲鸡汤、煮米饭都没有利用微生物。
7.(2024六上·福田期末)学习《地球的运动》单元时,不常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A.模拟实验 B.建立模型 C.问卷调查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型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学习《地球的运动》单元时,常用到的实验方法是模拟实验、建立模型;不常用到的实验方法是问卷调查。
8.(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不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观点的是( )
A.地球绕轴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
B.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C.宇宙仍在加速膨胀中
【答案】C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日心说”认为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来的,他发表了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认为地球是球体,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不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天体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宇宙仍在加速膨胀中不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观点。
9.(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现象不属于昼夜交替对生物产生的影响的是( )
A.公鸡天亮前后打鸣
B.向日葵的葵花向着太阳
C.小狗冬季前换毛
【答案】C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A:公鸡天亮前后打鸣,属于昼夜交替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B:向日葵的葵花向着太阳,属于植物的向性运动,属于昼夜交替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C:小狗冬季前换毛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季节变化影响,与昼夜交替对生物产生的影响无关。
10.(2024六上·福田期末)要取出比较完整的核桃仁,使用下列哪种工具最适合?( )
A.核桃夹 B.砖头 C.木棍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要取出比较完整的核桃仁,使用核桃夹最适合。
11.(2024六上·福田期末)向上爬坡,哪一种路线最省力?(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向上爬坡时,路线越长(坡度越缓)越省力,这是基于物理学中 “斜面原理”—— 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推力越小(但需移动更长距离)。路线最长,坡度最缓,最省力。A正确。
12.(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工具的工作场景利用了杠杆原理的是( )
A.卷笔刀削铅笔 B.木棍撬动大石块 C.拖板车上坡
【答案】B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木棍撬动大石块运用了杠杆原理;卷笔刀削铅笔利用了轮轴原理;拖板车上坡,利用的是斜面原理。
13.(2024六上·福田期末)活字印刷的步骤排列正确的是( )
A.刷墨→检字→拓印→晾制
B.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C.检字→刷墨→晾制→拓印
【答案】B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活字印刷术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包括检字、刷墨、拓印、晾制四个步骤。检字是把字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刷墨是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匀涂抹墨汁;拓印是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晾制是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
14.(2024六上·福田期末)核电站生产的电能是由( )转化而来。
A.地热能 B.光能 C.核能
【答案】C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和传递。核电站生产的电能是由核能转化而来。
15.(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风能
【答案】C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风由大气流动产生,只要太阳辐射存在,大气环流就不会停止,风能可以持续产生,属于可再生能源。
16.(2024六上·福田期末)通电后,线圈与指南针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 B.
【答案】B
【知识点】指南针
【解析】【分析】电能生磁,磁能生电,当电子在导线中运动,就像水在河流里流动一样,电子运动产生的流动叫电流,同时产生磁场,就像光会产生热一样。通电后,线圈会产生磁场,指南针(小磁针)的指向会受到线圈磁场的影响,N极指向与磁场方向一致。
17.(2024六上·福田期末)在研究神奇电动机时,下列哪种方法不能让转子转得更快?( )
A.让磁铁靠近转子 B.让磁铁远离转子 C.增加一个磁铁
【答案】B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电动机转动的快慢主要与线圈中电流大小及磁场强度有关,电流越大,磁场强度越强,转动越快。所以磁铁靠近转子、增加磁铁、增加线圈圈数、增加电池的节数都能够让转子加快。但是让磁铁远离转子,磁力作用减小,转子转动减慢。
18.(2024六上·福田期末)地球上最大的能量来源是( )
A.月亮 B.太阳 C.地核
【答案】B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太阳能够发出光和热,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能量来源,太阳为动物、植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热能和光能。
19.(2024六上·福田期末)你认可下列哪种做法?( )
A.遇到一些科学问题,可以自行设计实验研究,也可找老师答疑
B.很聪明的同学,通常不用做实验,就得出结论
C.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上课只要听讲,不需要思考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遇到一些科学问题,可以自行设计实验研究,也可找老师答疑,正确;
B:很聪明的同学,通常不用做实验,就得出结论,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使很聪明的同学,也需要通过做实验得出结论,不能仅凭自己的现象和推理得出结论;
C: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上课只要听讲,不需要思考,错误;老师说的话并不都是对的,上课既要认真听讲,更需要自己动脑认真思考。
20.(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科学研究方法是归纳法的是( )
A.朵朵观察到中华田园犬、拉布拉多犬、泰迪等多种犬冬季前都会换毛,所以归纳总结得出犬类冬季前会换毛的结论
B.朵朵制作了能表达地球海陆分布情况的地球模型
C.朵朵利用相对运动以及平常观察的现象,推理得出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的解释方法。朵朵观察到中华田园犬、拉布拉多犬、泰迪等多种犬冬季前都会换毛,所以归纳总结得出犬类冬季前会换毛的结论,属于归纳法;B属于制作模型法;C属于推理法。
(2024六上·福田期末)阅读材料题。
刘启阅读科普书籍时,看到“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了巴氏灭菌法,这是一种既可杀死对健康有害的病菌,又能保持食品中营养物质且风味不变的消毒法,是用于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不同的细菌有不同适宜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巴氏灭菌法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将其全部杀死。”
21.根据上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巴氏灭菌法常用于餐具的消毒
B.巴氏灭菌法不会改变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风味
C.巴氏灭菌法消毒过的食物永远不会变质
22.一般情况下,微生物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容易生存?( )
A.潮湿超高温 B.干燥低温 C.潮湿温暖
【答案】21.B
22.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1.根据材料可知,原文明确说明巴氏灭菌法 “能保持食品中营养物质且风味不变”,与原文一致,B正确。
22.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适宜生长繁殖。
23.(2024六上·福田期末)请帮朵朵完成《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填序号)
①昼夜交替现象 ②四季交替现象 ③自西向东 ④周期:24小时 ⑤周期:一年
【答案】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地球公转运动是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是一年,约365天。地球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日出时间不一致等现象;地球公转会产生四季交替现象。地球自转和公转都会对动植物造成影响。
24.(2024六上·福田期末)朵朵认为阅读书籍时代已被视频时代取代,刘启认为阅读文字才是真正的学习,请你分析这两种学习形式的优缺点,并将序号填入表格内。
①获取信息速度快,可以及时选取和标注信息②生动直观,连续性强③不够直观,理解有难度④相对耗时,不方便选取和标注信息
阅读文字书籍 观看视频
优点
缺点
【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阅读文字书籍
优点:①获取信息速度快,可以及时选取和标注信息阅。读者可根据自身节奏快速浏览或精读,通过标记、批注等方式直接在文本中记录重点,便于深度思考和知识整理。
缺点:③不够直观,理解有难度。纯文字描述需依赖读者想象力或已有知识储备,对抽象概念(如复杂原理、空间结构)的理解门槛较高。④相对耗时,不方便选取和标注信息。若书籍篇幅较长或内容密集,查找特定信息需逐页翻阅,效率较低(注:此点与优点①看似矛盾,实际因 “标注方式” 不同 —— 纸质书标注需手动操作,电子阅读虽可快速标注但需依赖设备)。
观看视频
优点:②生动直观,连续性强。通过画面、声音、动态演示等多感官刺激呈现内容,适合展示过程性知识(如实验操作、自然现象变化),降低理解难度。
缺点:④相对耗时,不方便选取和标注信息。视频需按播放进度线性观看,如需回顾特定片段需手动拖动进度条,且难以像文字一样快速定位重点;标注信息需额外记录,效率较低。
25.(2024六上·福田期末)刘启调查了家里一天的用电情况,调查记录表如下:
电器 电视机 洗衣机 电灯 空调
功率(瓦) 250 500 2100
工作时长(时) 4 1 3 10
耗电量(千瓦时) 1 1.5 1.5 21
(1)下图为刘启家洗衣机的产品铭牌,该洗衣机的功率是 瓦。
产品名称:滚筒洗衣机 型号:FT20240112 额定功率:1500W 额定电压:220V 额定频率:50Hz 洗涤重量:10kg
(2)一个月30天,电价为每千瓦时0.5元,请计算刘启家这些电器一个月需要多少元电费?
(3)请你根据生活经验,给刘启家提出节约电能的几点建议。
【答案】(1)1500
(2)375元
(3)随手关灯,室内没有人,把空调关闭。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节约能源
【解析】(1)根据观察洗衣机的产品铭牌,该洗衣机的功率是1500W瓦,额定电压:220V,额定频率:50Hz,洗涤重量:10kg。
(2)把几种用电器每天用电量加起来,再乘30,算出每月用电量,再乘0.5,即可算出每月要多少钱,(1+1.5+1.5+21)×30×0.5=375(元)
(3)如果室内没有人,把空调和电视机关闭。室内的温度调整到26度,这样也比较省电。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
(1)根据观察洗衣机的产品铭牌,该洗衣机的功率是1500W瓦,额定电压:220V,额定频率:50Hz,洗涤重量:10kg。
(2)根据电器的耗电量,又知道电费的单价,即可求出电费。电视机耗电量是1千瓦时,需要交纳的电费=1×0.5×30=15元。洗衣机耗电量是1.5千瓦时,需要交纳的电费=1.5×0.5×30=22.5元。电灯耗电量是1.5千瓦时,需要交纳的电费=1.5×0.5×30=22.5元。空调耗电量是21千瓦时,需要交纳的电费=21×0.5×30=315元。这些电器一个月需要375元。
(3)如果室内没有人,把空调和电视机关闭。室内的温度调整到26度,这样也比较省电。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
26.(2024六上·福田期末)朵朵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遇到了问题,请你帮她解决。
(1)朵朵应按下列操作步骤( )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①在洋葱内表皮划井字 ②滴清水 ③取放表皮 ④盖盖玻片 ⑤染色 ⑥吸多余的水
A.②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⑤ C.②①③④⑥⑤
(2)朵朵准备了以下实验材料用于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朵朵还需准备哪些材料?请写在横线上。
工具: (选填“显微镜”或“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小刀、吸水纸;
药品:洋葱、清水、 (选填“碘酒”或“酒精”)。
(3)朵朵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无论怎样移动载玻片,都能看到一个不动的小黑点,切换不同的物镜后还能看到这个小黑点,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你会怎么解决?
。
(4)朵朵观察到了图A,现在她想看其中一处细节a的图像,她应该先 ;再 ;最后 (选填序号)
A.将载玻片向上方移动,把细节a移到视野正中央
B.将载玻片向下方移动,把细节a移到视野正中央
C.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D.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E.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答案】(1)A
(2)显微镜;碘酒
(3)在目镜上;用擦镜纸擦拭目镜
(4)A;C;E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其中一个对着物体的叫做物镜,对着人眼的叫做目镜。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让光透过被观察的物体,才能看清物像,通常是做成玻片标本。制作洋葱玻片标本的顺序是:切——滴——撕——盖——染,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玻片标本时,操作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观察——画图。
(1)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正确步骤如下:滴清水(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维持细胞形态。划井字(①):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 “井” 字,便于撕取小块表皮。取放表皮(③):用镊子撕取 “井” 字中间的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盖盖玻片(④):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染色(⑤):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吸多余的水(⑥):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
(2)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显微镜用于观察制成的玻片标本(放大镜放大倍数不足,无法清晰观察细胞结构),碘酒用于对细胞进行染色(酒精不用于细胞染色)。
(3)在显微镜观察中,视野内不动的小黑点可能来源于三个位置: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由于移动载玻片后黑点仍不动,可排除玻片标本的问题;切换物镜后黑点仍存在,说明问题也不在物镜上。因此,黑点最可能位于目镜上。
(4)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读图可知,朵朵观察到了图A中a图像位置位于视野的上方,现在她想看其中一处细节a的图像,她应该先将载玻片向上方移动,把细节a移到视野正中央;因为图像a中细胞数目少,图像放大倍数大,所以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1)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朵朵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正确顺序如下:②滴清水: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①在洋葱内表皮划井字;③取放表皮: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表皮;④盖盖玻片:将洋葱表皮置于清水中展开,再将盖玻片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⑤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酒进行染色;⑥吸多余的水,用吸水纸从一侧吸取多余的水分。故A选项正确。
(2)洋葱表皮玻片标本需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因此需要显微镜,放大镜不能用来观察洋葱内表皮血细胞结构。给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的药品是碘酒,酒精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不能用来染色。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朵朵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无论怎样移动载玻片,都能看到一个不动的小黑点,切换不同的物镜后还能看到这个小黑点,说明小黑点不在玻片标本上,也不在物镜上,因此小黑点只能在目镜上。可以用擦镜纸擦拭目镜,将污点去掉。
(4)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读图可知,朵朵观察到了图A中a图像位置位于视野的上方,现在她想看其中一处细节a的图像,她应该先将载玻片向上方移动,把细节a移到视野正中央;因为图像a中细胞数目少,图像放大倍数大,所以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27.(2024六上·福田期末)刘启在学校的传统文化节中,阅读了很多古诗词,其中有一些诗句比较难懂,请你解答。
(1)唐代独孤铉《日南长至》诗:“玉历颁新律,凝阴发一阳。轮辉犹惜短,圭影此偏长。”诗句中,提到古代测量正午影子长度的仪器,它是( )。
A.日晷 B.圭表 C.地动仪
(2)下列三张图片是刘启在6月22日、3月23日、12月22日正午同一时刻观察到太阳照进教室的情景,请根据地面光影的特点,判断时间,并将日期填在对应照片上。
(3)唐代元稹《苦雨》诗句“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解释有误的是( )。
A.“东西生日月”的意思是太阳、月亮东升西落
B.“昼夜如转珠”的意思是昼夜交替进行,周而复始
C.“东西生日月”的意思是太阳东升西落,月亮西升东落
(4)下图灰色区域表示 ;白色区域表示 (都选填“黑夜”或“白昼”)。
(5)此刻,刘启正在卧室熟睡中,他可能在上图的 地;你正在做期末综合试题,你可能在上图的 地;朵朵刚好放学到回家,准备吃晚饭;她可能在上图的 地。(都选填“A”“B”或“C”)
【答案】(1)B
(2)
(3)C
(4)黑夜;白昼
(5)C;A;B
【知识点】昼夜交替;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1)圭表是古代测量正午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由直立的 “表” 和水平的 “圭” 组成,通过观测表影在圭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回归年长度等。诗句中 “圭影此偏长” 直接提到 “圭影”,即圭表的日影,与测量正午影子长度的功能吻合。
日晷虽也利用日影计时,但主要通过晷针投影在晷盘的刻度上显示时刻,而非测量影子长度;地动仪是监测地震的仪器,与日影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B:圭表。
(2)春季和秋季正午太阳高度适中,阳光照射角度适中,日照时间适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最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最大,小明从6月22日至12月22日,正午时对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变化特点是逐日扩大。3月23日阳光照射角度适中,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适中。
(3)月亮与太阳一样,在地球上观测均为东升西落(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诗句中 “东西生” 泛指日月均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不存在 “月亮西升东落” 的情况。所以C符合题意。
(4)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根据下图灰色区域表示黑夜;白色区域表示白昼。
(5)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刘启正在卧室熟睡中,他可能在上图的C地,此时当地是晚上;你正在做期末综合试题,你可能在上图的A地,此时当地是白天;朵朵刚好放学到回家,准备吃晚饭;她可能在上图的B地,此时当地是傍晚。
(1)A.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机器,错误;
B.圭表测量正午影子长度的仪器,正确;
C.地动仪是一种古代用于检测地震方位的仪器,错误;
所以B符合题意。
(2)春季和秋季正午太阳高度适中,阳光照射角度适中,日照时间适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最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最大,小明从6月22日至12月22日,正午时对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变化特点是逐日扩大。3月23日阳光照射角度适中,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适中。
(3)A.东西生日月”的意思是太阳、月亮东升西落,正确;
B.昼夜如转珠”的意思是地球昼夜似转珠一样周而复始,正确;
C.“东西生日月”的意思是:日月东升西落,错误;
所以C符合题意。
(4)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根据下图灰色区域表示黑夜;白色区域表示白昼。
(5)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刘启正在卧室熟睡中,他可能在上图的C地,此时当地是晚上;你正在做期末综合试题,你可能在上图的A地,此时当地是白天;朵朵刚好放学到回家,准备吃晚饭;她可能在上图的B地,此时当地是傍晚。
28.(2024六上·福田期末)朵朵测试不同工具削铅笔的效果,并做了以下记录。
评价 工具 指标一 指标二 指标三 笔芯是否完整 切面美观度
螺丝刀 否
小刀 是 120秒 比较不省力 会断芯 不是圆锥形
卷笔刀 是 60秒 省力 完整 圆锥形
手摇削笔机 是 20秒 很省力 完整 圆锥形
上表中的“指标一”可能是 ;“指标二”可能是 ﹔“标三”可能是 (选填“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时间”或“是否省力”)
【答案】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时间;是否省力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很多问题,工具就会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工具用起来省时间省力气,工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读表可知,指标有是否完成任务,是否省力,完成时间。
29.(2024六上·福田期末)仔细观察卷笔刀的刀刃,刀刃利用了( )原理。
A.斜面 B.滑轮 C.轮轴
【答案】A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卷笔刀的刀刃呈螺旋状或倾斜的锋利边缘,通过将铅笔插入后旋转,利用斜面的原理将铅笔的木质部分削去。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延长作用距离来减小作用力,使削笔过程更省力。
30.(2024六上·福田期末)我们转动手摇削笔机的摇柄就能把铅笔刨尖,摇柄运用了( )原理。
A.斜面 B.滑轮 C.轮轴
【答案】C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手摇削笔机的摇柄由一个大的 “轮”(摇柄把手)和一个小的 “轴”(连接内部齿轮或刀片的旋转轴)组成,通过转动轮来带动轴旋转,从而实现削笔功能。这符合轮轴的定义 —— 轮轴是由轮和轴固定在一起组成的简单机械,轮半径大于轴半径时,可通过轮的转动省力。
31.(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工具不能快速完成削铅笔任务的是( )。
A.螺丝刀 B.小刀 C.卷笔刀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人类运用科技的力量发明了许多对我们有用的物品,如:电话、电脑、电视等等,这些物品被称为科技产品。螺丝刀不属于削笔工具,无法完成削铅笔任务。
32.(2024六上·福田期末)维修电动削笔刀时,作为小力气的朵朵,最应选择( )作为拧螺丝的工具。
A.
B.
C.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很多问题,工具就会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工具用起来省时间省力气,工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B工具能够用来拧螺丝,且是最省力的。
33.(2024六上·福田期末)朵朵、刘启学习了《能量》单元后,迷上了研究电磁铁,回家准备了很多材料做了一系列的研究。
(1)他们准备做一个电磁铁,谁能成功做出电磁铁 ( )
A.朵朵准备了:木棒、导线
B.刘启准备了:螺丝钉、毛线
C.朵朵爸爸准备了:螺丝钉、导线
(2)朵朵做了以下尝试,不能改变磁极的是( )。
A.改变电池正负极 B.改变线圈缠绕方向 C.增加电池节数
(3)紧接着,朵朵研究了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请完成记录表。
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
实验材料
改变的条件 电池节数 线圈圈数 导线粗细(在内打“√”)
控制不变的条件 电池节数 线圈圈数 导线粗细(在内打“√”)
实验数据
线圈圈数
吸起大头针个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0圈 9 10 11
20圈 15 15 16
30圈 26 25 15
结论 电磁铁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就越 。
(4)表中有一处数据明显异常,你认为是数据 不合理,出现此情况可能是什么原因: 。
【答案】(1)C
(2)C
(3)
(4)30圈第三次;电池电量不足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1)电磁铁的基本组成包括铁芯和导线(需通电形成电磁效应)。螺丝钉为金属(可作铁芯),导线可通电,符合电磁铁制作条件,成功。C符合题意。
(2)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由电流方向和线圈缠绕方向决定,改变其中任意一个因素均可改变磁极。增加电池节数仅增大电流大小,会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但不会改变磁极方向。C符合题意。
(3)对照实验要求单一变量,从实验材料与数据中看出,探究主题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磁铁线圈圈数的关系。单一变量为线圈圈数,其他电磁节数、导线粗细因素不变。从数据中可以分析出线圈圈数越多,吸起大头针数目越多,磁力越强。
(4)线圈数30圈的第三次实验,吸起大头针个数从第一、二次的26、25骤降到15,数据异常,在线圈数不变的情况下,电池电量的改变可以改变磁性强弱,所以可能是电池电量不足。
(1)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组成:电池、导线、螺丝钉(铁芯)、开关。
A.木棒不是组成部分,错误;
B.毛线无法导电不是组成部分,错误;
C.螺丝钉、导线是组成部分,正确。
(2)将电磁铁装置通电后,螺丝钉会产生磁性,两端会产生磁极,磁极的方向与电池正负极方向、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A.改变电池正负极可以改变磁极,正确;
B.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可以改变磁极,正确;
C.增加电池节数可以增加磁性,不能改变磁极,错误。
(3)对照实验要求单一变量,从实验材料与数据中看出,探究主题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磁铁线圈圈数的关系。单一变量为线圈圈数,其他电磁节数、导线粗细因素不变。从数据中可以分析出线圈圈数越多,吸起大头针数目越多,磁力越强。
(4)线圈数30圈的第三次实验,吸起大头针个数从第一、二次的26、25骤降到15,数据异常,在线圈数不变的情况下,电池电量的改变可以改变磁性强弱,所以可能是电池电量不足。
34.(2024六上·福田期末)你认为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与技术?
【答案】(1)学习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2)学习科学可以培养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习科学可以促进我们的创新和创造力;(4)学习科学可以为我们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科学知识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我们的创新和创造力,为我们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我们更好地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1 / 1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面三个放大镜,能观察更小物体的是( )。
A.
B.
C.
2.(2024六上·福田期末)有关显微镜的发展历史,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早期显微镜—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B.放大镜—早期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早期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3.(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调焦→观察→上片
B.安放→调焦→对光→上片→观察
C.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4.(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B.所有细胞的结构都一模一样
C.观察到每个洋葱表皮细胞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是细胞核
5.(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现象不能证明草履虫是微生物的是( )
A.草履虫需要进食 B.草履虫会游动 C.草履虫外形像鞋底
6.(2024六上·福田期末)制造下列食物时,人们充分利用了微生物的是( )
A.做馒头 B.煲鸡汤 C.煮米饭
7.(2024六上·福田期末)学习《地球的运动》单元时,不常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A.模拟实验 B.建立模型 C.问卷调查
8.(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不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观点的是( )
A.地球绕轴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
B.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C.宇宙仍在加速膨胀中
9.(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现象不属于昼夜交替对生物产生的影响的是( )
A.公鸡天亮前后打鸣
B.向日葵的葵花向着太阳
C.小狗冬季前换毛
10.(2024六上·福田期末)要取出比较完整的核桃仁,使用下列哪种工具最适合?( )
A.核桃夹 B.砖头 C.木棍
11.(2024六上·福田期末)向上爬坡,哪一种路线最省力?( )
A.
B.
C.
12.(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工具的工作场景利用了杠杆原理的是( )
A.卷笔刀削铅笔 B.木棍撬动大石块 C.拖板车上坡
13.(2024六上·福田期末)活字印刷的步骤排列正确的是( )
A.刷墨→检字→拓印→晾制
B.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C.检字→刷墨→晾制→拓印
14.(2024六上·福田期末)核电站生产的电能是由( )转化而来。
A.地热能 B.光能 C.核能
15.(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风能
16.(2024六上·福田期末)通电后,线圈与指南针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 B.
17.(2024六上·福田期末)在研究神奇电动机时,下列哪种方法不能让转子转得更快?( )
A.让磁铁靠近转子 B.让磁铁远离转子 C.增加一个磁铁
18.(2024六上·福田期末)地球上最大的能量来源是( )
A.月亮 B.太阳 C.地核
19.(2024六上·福田期末)你认可下列哪种做法?( )
A.遇到一些科学问题,可以自行设计实验研究,也可找老师答疑
B.很聪明的同学,通常不用做实验,就得出结论
C.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上课只要听讲,不需要思考
20.(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科学研究方法是归纳法的是( )
A.朵朵观察到中华田园犬、拉布拉多犬、泰迪等多种犬冬季前都会换毛,所以归纳总结得出犬类冬季前会换毛的结论
B.朵朵制作了能表达地球海陆分布情况的地球模型
C.朵朵利用相对运动以及平常观察的现象,推理得出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
(2024六上·福田期末)阅读材料题。
刘启阅读科普书籍时,看到“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了巴氏灭菌法,这是一种既可杀死对健康有害的病菌,又能保持食品中营养物质且风味不变的消毒法,是用于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不同的细菌有不同适宜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巴氏灭菌法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将其全部杀死。”
21.根据上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巴氏灭菌法常用于餐具的消毒
B.巴氏灭菌法不会改变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风味
C.巴氏灭菌法消毒过的食物永远不会变质
22.一般情况下,微生物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容易生存?( )
A.潮湿超高温 B.干燥低温 C.潮湿温暖
23.(2024六上·福田期末)请帮朵朵完成《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填序号)
①昼夜交替现象 ②四季交替现象 ③自西向东 ④周期:24小时 ⑤周期:一年
24.(2024六上·福田期末)朵朵认为阅读书籍时代已被视频时代取代,刘启认为阅读文字才是真正的学习,请你分析这两种学习形式的优缺点,并将序号填入表格内。
①获取信息速度快,可以及时选取和标注信息②生动直观,连续性强③不够直观,理解有难度④相对耗时,不方便选取和标注信息
阅读文字书籍 观看视频
优点
缺点
25.(2024六上·福田期末)刘启调查了家里一天的用电情况,调查记录表如下:
电器 电视机 洗衣机 电灯 空调
功率(瓦) 250 500 2100
工作时长(时) 4 1 3 10
耗电量(千瓦时) 1 1.5 1.5 21
(1)下图为刘启家洗衣机的产品铭牌,该洗衣机的功率是 瓦。
产品名称:滚筒洗衣机 型号:FT20240112 额定功率:1500W 额定电压:220V 额定频率:50Hz 洗涤重量:10kg
(2)一个月30天,电价为每千瓦时0.5元,请计算刘启家这些电器一个月需要多少元电费?
(3)请你根据生活经验,给刘启家提出节约电能的几点建议。
26.(2024六上·福田期末)朵朵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遇到了问题,请你帮她解决。
(1)朵朵应按下列操作步骤( )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①在洋葱内表皮划井字 ②滴清水 ③取放表皮 ④盖盖玻片 ⑤染色 ⑥吸多余的水
A.②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⑤ C.②①③④⑥⑤
(2)朵朵准备了以下实验材料用于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朵朵还需准备哪些材料?请写在横线上。
工具: (选填“显微镜”或“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小刀、吸水纸;
药品:洋葱、清水、 (选填“碘酒”或“酒精”)。
(3)朵朵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无论怎样移动载玻片,都能看到一个不动的小黑点,切换不同的物镜后还能看到这个小黑点,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你会怎么解决?
。
(4)朵朵观察到了图A,现在她想看其中一处细节a的图像,她应该先 ;再 ;最后 (选填序号)
A.将载玻片向上方移动,把细节a移到视野正中央
B.将载玻片向下方移动,把细节a移到视野正中央
C.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D.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E.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27.(2024六上·福田期末)刘启在学校的传统文化节中,阅读了很多古诗词,其中有一些诗句比较难懂,请你解答。
(1)唐代独孤铉《日南长至》诗:“玉历颁新律,凝阴发一阳。轮辉犹惜短,圭影此偏长。”诗句中,提到古代测量正午影子长度的仪器,它是( )。
A.日晷 B.圭表 C.地动仪
(2)下列三张图片是刘启在6月22日、3月23日、12月22日正午同一时刻观察到太阳照进教室的情景,请根据地面光影的特点,判断时间,并将日期填在对应照片上。
(3)唐代元稹《苦雨》诗句“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解释有误的是( )。
A.“东西生日月”的意思是太阳、月亮东升西落
B.“昼夜如转珠”的意思是昼夜交替进行,周而复始
C.“东西生日月”的意思是太阳东升西落,月亮西升东落
(4)下图灰色区域表示 ;白色区域表示 (都选填“黑夜”或“白昼”)。
(5)此刻,刘启正在卧室熟睡中,他可能在上图的 地;你正在做期末综合试题,你可能在上图的 地;朵朵刚好放学到回家,准备吃晚饭;她可能在上图的 地。(都选填“A”“B”或“C”)
28.(2024六上·福田期末)朵朵测试不同工具削铅笔的效果,并做了以下记录。
评价 工具 指标一 指标二 指标三 笔芯是否完整 切面美观度
螺丝刀 否
小刀 是 120秒 比较不省力 会断芯 不是圆锥形
卷笔刀 是 60秒 省力 完整 圆锥形
手摇削笔机 是 20秒 很省力 完整 圆锥形
上表中的“指标一”可能是 ;“指标二”可能是 ﹔“标三”可能是 (选填“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时间”或“是否省力”)
29.(2024六上·福田期末)仔细观察卷笔刀的刀刃,刀刃利用了( )原理。
A.斜面 B.滑轮 C.轮轴
30.(2024六上·福田期末)我们转动手摇削笔机的摇柄就能把铅笔刨尖,摇柄运用了( )原理。
A.斜面 B.滑轮 C.轮轴
31.(2024六上·福田期末)下列工具不能快速完成削铅笔任务的是( )。
A.螺丝刀 B.小刀 C.卷笔刀
32.(2024六上·福田期末)维修电动削笔刀时,作为小力气的朵朵,最应选择( )作为拧螺丝的工具。
A.
B.
C.
33.(2024六上·福田期末)朵朵、刘启学习了《能量》单元后,迷上了研究电磁铁,回家准备了很多材料做了一系列的研究。
(1)他们准备做一个电磁铁,谁能成功做出电磁铁 ( )
A.朵朵准备了:木棒、导线
B.刘启准备了:螺丝钉、毛线
C.朵朵爸爸准备了:螺丝钉、导线
(2)朵朵做了以下尝试,不能改变磁极的是( )。
A.改变电池正负极 B.改变线圈缠绕方向 C.增加电池节数
(3)紧接着,朵朵研究了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请完成记录表。
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
实验材料
改变的条件 电池节数 线圈圈数 导线粗细(在内打“√”)
控制不变的条件 电池节数 线圈圈数 导线粗细(在内打“√”)
实验数据
线圈圈数
吸起大头针个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0圈 9 10 11
20圈 15 15 16
30圈 26 25 15
结论 电磁铁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就越 。
(4)表中有一处数据明显异常,你认为是数据 不合理,出现此情况可能是什么原因: 。
34.(2024六上·福田期末)你认为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与技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放大镜镜片的特点中央厚、边缘薄、透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C的凸度最大,所以C的放大倍数最大。
2.【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涵盖各方各面,工具的使用推动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的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为: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3.【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正确使用的先后顺序是:①安放,②对光,③上片,④调焦,⑤观察。选项C正确。
4.【答案】B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A: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正确;
B:所有细胞的结构都一模一样,错误;细胞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
C:观察到每个洋葱表皮细胞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是细胞核,正确。
5.【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草履虫需要进食,草履虫会游动,说明草履虫是微生物;草履虫外形像鞋底不能证明草履虫是微生物。
6.【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微生物种类很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并不都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被人类所利用,如做馒头都利用了微生物酵母菌;煲鸡汤、煮米饭都没有利用微生物。
7.【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型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学习《地球的运动》单元时,常用到的实验方法是模拟实验、建立模型;不常用到的实验方法是问卷调查。
8.【答案】C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日心说”认为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来的,他发表了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认为地球是球体,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不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天体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宇宙仍在加速膨胀中不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观点。
9.【答案】C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A:公鸡天亮前后打鸣,属于昼夜交替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B:向日葵的葵花向着太阳,属于植物的向性运动,属于昼夜交替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C:小狗冬季前换毛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季节变化影响,与昼夜交替对生物产生的影响无关。
10.【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要取出比较完整的核桃仁,使用核桃夹最适合。
11.【答案】A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向上爬坡时,路线越长(坡度越缓)越省力,这是基于物理学中 “斜面原理”—— 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推力越小(但需移动更长距离)。路线最长,坡度最缓,最省力。A正确。
12.【答案】B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木棍撬动大石块运用了杠杆原理;卷笔刀削铅笔利用了轮轴原理;拖板车上坡,利用的是斜面原理。
13.【答案】B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活字印刷术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包括检字、刷墨、拓印、晾制四个步骤。检字是把字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刷墨是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匀涂抹墨汁;拓印是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晾制是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
14.【答案】C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和传递。核电站生产的电能是由核能转化而来。
15.【答案】C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风由大气流动产生,只要太阳辐射存在,大气环流就不会停止,风能可以持续产生,属于可再生能源。
16.【答案】B
【知识点】指南针
【解析】【分析】电能生磁,磁能生电,当电子在导线中运动,就像水在河流里流动一样,电子运动产生的流动叫电流,同时产生磁场,就像光会产生热一样。通电后,线圈会产生磁场,指南针(小磁针)的指向会受到线圈磁场的影响,N极指向与磁场方向一致。
17.【答案】B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电动机转动的快慢主要与线圈中电流大小及磁场强度有关,电流越大,磁场强度越强,转动越快。所以磁铁靠近转子、增加磁铁、增加线圈圈数、增加电池的节数都能够让转子加快。但是让磁铁远离转子,磁力作用减小,转子转动减慢。
18.【答案】B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太阳能够发出光和热,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能量来源,太阳为动物、植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热能和光能。
19.【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遇到一些科学问题,可以自行设计实验研究,也可找老师答疑,正确;
B:很聪明的同学,通常不用做实验,就得出结论,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使很聪明的同学,也需要通过做实验得出结论,不能仅凭自己的现象和推理得出结论;
C: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上课只要听讲,不需要思考,错误;老师说的话并不都是对的,上课既要认真听讲,更需要自己动脑认真思考。
20.【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的解释方法。朵朵观察到中华田园犬、拉布拉多犬、泰迪等多种犬冬季前都会换毛,所以归纳总结得出犬类冬季前会换毛的结论,属于归纳法;B属于制作模型法;C属于推理法。
【答案】21.B
22.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1.根据材料可知,原文明确说明巴氏灭菌法 “能保持食品中营养物质且风味不变”,与原文一致,B正确。
22.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适宜生长繁殖。
23.【答案】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地球公转运动是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是一年,约365天。地球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日出时间不一致等现象;地球公转会产生四季交替现象。地球自转和公转都会对动植物造成影响。
24.【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阅读文字书籍
优点:①获取信息速度快,可以及时选取和标注信息阅。读者可根据自身节奏快速浏览或精读,通过标记、批注等方式直接在文本中记录重点,便于深度思考和知识整理。
缺点:③不够直观,理解有难度。纯文字描述需依赖读者想象力或已有知识储备,对抽象概念(如复杂原理、空间结构)的理解门槛较高。④相对耗时,不方便选取和标注信息。若书籍篇幅较长或内容密集,查找特定信息需逐页翻阅,效率较低(注:此点与优点①看似矛盾,实际因 “标注方式” 不同 —— 纸质书标注需手动操作,电子阅读虽可快速标注但需依赖设备)。
观看视频
优点:②生动直观,连续性强。通过画面、声音、动态演示等多感官刺激呈现内容,适合展示过程性知识(如实验操作、自然现象变化),降低理解难度。
缺点:④相对耗时,不方便选取和标注信息。视频需按播放进度线性观看,如需回顾特定片段需手动拖动进度条,且难以像文字一样快速定位重点;标注信息需额外记录,效率较低。
25.【答案】(1)1500
(2)375元
(3)随手关灯,室内没有人,把空调关闭。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节约能源
【解析】(1)根据观察洗衣机的产品铭牌,该洗衣机的功率是1500W瓦,额定电压:220V,额定频率:50Hz,洗涤重量:10kg。
(2)把几种用电器每天用电量加起来,再乘30,算出每月用电量,再乘0.5,即可算出每月要多少钱,(1+1.5+1.5+21)×30×0.5=375(元)
(3)如果室内没有人,把空调和电视机关闭。室内的温度调整到26度,这样也比较省电。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
(1)根据观察洗衣机的产品铭牌,该洗衣机的功率是1500W瓦,额定电压:220V,额定频率:50Hz,洗涤重量:10kg。
(2)根据电器的耗电量,又知道电费的单价,即可求出电费。电视机耗电量是1千瓦时,需要交纳的电费=1×0.5×30=15元。洗衣机耗电量是1.5千瓦时,需要交纳的电费=1.5×0.5×30=22.5元。电灯耗电量是1.5千瓦时,需要交纳的电费=1.5×0.5×30=22.5元。空调耗电量是21千瓦时,需要交纳的电费=21×0.5×30=315元。这些电器一个月需要375元。
(3)如果室内没有人,把空调和电视机关闭。室内的温度调整到26度,这样也比较省电。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
26.【答案】(1)A
(2)显微镜;碘酒
(3)在目镜上;用擦镜纸擦拭目镜
(4)A;C;E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其中一个对着物体的叫做物镜,对着人眼的叫做目镜。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让光透过被观察的物体,才能看清物像,通常是做成玻片标本。制作洋葱玻片标本的顺序是:切——滴——撕——盖——染,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玻片标本时,操作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观察——画图。
(1)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正确步骤如下:滴清水(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维持细胞形态。划井字(①):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 “井” 字,便于撕取小块表皮。取放表皮(③):用镊子撕取 “井” 字中间的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盖盖玻片(④):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染色(⑤):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吸多余的水(⑥):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
(2)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显微镜用于观察制成的玻片标本(放大镜放大倍数不足,无法清晰观察细胞结构),碘酒用于对细胞进行染色(酒精不用于细胞染色)。
(3)在显微镜观察中,视野内不动的小黑点可能来源于三个位置: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由于移动载玻片后黑点仍不动,可排除玻片标本的问题;切换物镜后黑点仍存在,说明问题也不在物镜上。因此,黑点最可能位于目镜上。
(4)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读图可知,朵朵观察到了图A中a图像位置位于视野的上方,现在她想看其中一处细节a的图像,她应该先将载玻片向上方移动,把细节a移到视野正中央;因为图像a中细胞数目少,图像放大倍数大,所以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1)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朵朵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正确顺序如下:②滴清水: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①在洋葱内表皮划井字;③取放表皮: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表皮;④盖盖玻片:将洋葱表皮置于清水中展开,再将盖玻片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⑤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酒进行染色;⑥吸多余的水,用吸水纸从一侧吸取多余的水分。故A选项正确。
(2)洋葱表皮玻片标本需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因此需要显微镜,放大镜不能用来观察洋葱内表皮血细胞结构。给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的药品是碘酒,酒精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不能用来染色。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朵朵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无论怎样移动载玻片,都能看到一个不动的小黑点,切换不同的物镜后还能看到这个小黑点,说明小黑点不在玻片标本上,也不在物镜上,因此小黑点只能在目镜上。可以用擦镜纸擦拭目镜,将污点去掉。
(4)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读图可知,朵朵观察到了图A中a图像位置位于视野的上方,现在她想看其中一处细节a的图像,她应该先将载玻片向上方移动,把细节a移到视野正中央;因为图像a中细胞数目少,图像放大倍数大,所以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27.【答案】(1)B
(2)
(3)C
(4)黑夜;白昼
(5)C;A;B
【知识点】昼夜交替;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1)圭表是古代测量正午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由直立的 “表” 和水平的 “圭” 组成,通过观测表影在圭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回归年长度等。诗句中 “圭影此偏长” 直接提到 “圭影”,即圭表的日影,与测量正午影子长度的功能吻合。
日晷虽也利用日影计时,但主要通过晷针投影在晷盘的刻度上显示时刻,而非测量影子长度;地动仪是监测地震的仪器,与日影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B:圭表。
(2)春季和秋季正午太阳高度适中,阳光照射角度适中,日照时间适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最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最大,小明从6月22日至12月22日,正午时对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变化特点是逐日扩大。3月23日阳光照射角度适中,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适中。
(3)月亮与太阳一样,在地球上观测均为东升西落(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诗句中 “东西生” 泛指日月均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不存在 “月亮西升东落” 的情况。所以C符合题意。
(4)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根据下图灰色区域表示黑夜;白色区域表示白昼。
(5)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刘启正在卧室熟睡中,他可能在上图的C地,此时当地是晚上;你正在做期末综合试题,你可能在上图的A地,此时当地是白天;朵朵刚好放学到回家,准备吃晚饭;她可能在上图的B地,此时当地是傍晚。
(1)A.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机器,错误;
B.圭表测量正午影子长度的仪器,正确;
C.地动仪是一种古代用于检测地震方位的仪器,错误;
所以B符合题意。
(2)春季和秋季正午太阳高度适中,阳光照射角度适中,日照时间适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最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最大,小明从6月22日至12月22日,正午时对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教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变化特点是逐日扩大。3月23日阳光照射角度适中,室内的光线照射面积适中。
(3)A.东西生日月”的意思是太阳、月亮东升西落,正确;
B.昼夜如转珠”的意思是地球昼夜似转珠一样周而复始,正确;
C.“东西生日月”的意思是:日月东升西落,错误;
所以C符合题意。
(4)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根据下图灰色区域表示黑夜;白色区域表示白昼。
(5)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刘启正在卧室熟睡中,他可能在上图的C地,此时当地是晚上;你正在做期末综合试题,你可能在上图的A地,此时当地是白天;朵朵刚好放学到回家,准备吃晚饭;她可能在上图的B地,此时当地是傍晚。
28.【答案】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时间;是否省力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很多问题,工具就会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工具用起来省时间省力气,工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读表可知,指标有是否完成任务,是否省力,完成时间。
29.【答案】A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卷笔刀的刀刃呈螺旋状或倾斜的锋利边缘,通过将铅笔插入后旋转,利用斜面的原理将铅笔的木质部分削去。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延长作用距离来减小作用力,使削笔过程更省力。
30.【答案】C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手摇削笔机的摇柄由一个大的 “轮”(摇柄把手)和一个小的 “轴”(连接内部齿轮或刀片的旋转轴)组成,通过转动轮来带动轴旋转,从而实现削笔功能。这符合轮轴的定义 —— 轮轴是由轮和轴固定在一起组成的简单机械,轮半径大于轴半径时,可通过轮的转动省力。
31.【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人类运用科技的力量发明了许多对我们有用的物品,如:电话、电脑、电视等等,这些物品被称为科技产品。螺丝刀不属于削笔工具,无法完成削铅笔任务。
32.【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很多问题,工具就会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工具用起来省时间省力气,工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B工具能够用来拧螺丝,且是最省力的。
33.【答案】(1)C
(2)C
(3)
(4)30圈第三次;电池电量不足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1)电磁铁的基本组成包括铁芯和导线(需通电形成电磁效应)。螺丝钉为金属(可作铁芯),导线可通电,符合电磁铁制作条件,成功。C符合题意。
(2)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由电流方向和线圈缠绕方向决定,改变其中任意一个因素均可改变磁极。增加电池节数仅增大电流大小,会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但不会改变磁极方向。C符合题意。
(3)对照实验要求单一变量,从实验材料与数据中看出,探究主题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磁铁线圈圈数的关系。单一变量为线圈圈数,其他电磁节数、导线粗细因素不变。从数据中可以分析出线圈圈数越多,吸起大头针数目越多,磁力越强。
(4)线圈数30圈的第三次实验,吸起大头针个数从第一、二次的26、25骤降到15,数据异常,在线圈数不变的情况下,电池电量的改变可以改变磁性强弱,所以可能是电池电量不足。
(1)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组成:电池、导线、螺丝钉(铁芯)、开关。
A.木棒不是组成部分,错误;
B.毛线无法导电不是组成部分,错误;
C.螺丝钉、导线是组成部分,正确。
(2)将电磁铁装置通电后,螺丝钉会产生磁性,两端会产生磁极,磁极的方向与电池正负极方向、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A.改变电池正负极可以改变磁极,正确;
B.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可以改变磁极,正确;
C.增加电池节数可以增加磁性,不能改变磁极,错误。
(3)对照实验要求单一变量,从实验材料与数据中看出,探究主题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磁铁线圈圈数的关系。单一变量为线圈圈数,其他电磁节数、导线粗细因素不变。从数据中可以分析出线圈圈数越多,吸起大头针数目越多,磁力越强。
(4)线圈数30圈的第三次实验,吸起大头针个数从第一、二次的26、25骤降到15,数据异常,在线圈数不变的情况下,电池电量的改变可以改变磁性强弱,所以可能是电池电量不足。
34.【答案】(1)学习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2)学习科学可以培养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习科学可以促进我们的创新和创造力;(4)学习科学可以为我们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科学知识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我们的创新和创造力,为我们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我们更好地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