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1 送别(电影插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2《城南旧事》中的《骊歌》七段,《骊歌》是一首在我国流行于20年代到40年代的学堂乐歌,李叔同的歌词,英国人奥德维的名曲,由于它所倾诉的迷惘惆怅之情很能代表当时大所数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心绪,因此获得广泛的喜爱,并且赋予这首歌以当时的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品格。《城南旧事》开头是抱笙加竖琴的《骊歌》送别,之后每一段离别之后都有同主题音乐出现,影片离情别绪的营造和音乐所塑造的情境是分不开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音乐,随着影片那"淡淡的相思,沉沉的哀愁"的影调成为一张发旧、珍贵而无法重拍的老照片,音乐是有穿透力的,即使那青涩看上去很朦胧,依然萦绕、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作品简介3 1983年新春,根据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获得马尼拉第二届国际电影节金鹰奖! 4 本片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配角奖(郑振瑶)、最佳音乐奖,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鹰奖;1984年获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1988年获厄瓜多尔第十届基多城国际电影节二等奖——赤道奖。 5电影简介电影《城南旧事》是根据林海音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该影片通过一个小姑娘的眼睛,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6 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 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 ,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7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8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
?
9
姓名:林海音? 别名:林含英 生辰:1918.3.18 祭日:2001.12.1 籍贯:台湾 国家:中国 职业:作家
10作家简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11
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12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13 相关作品介绍
《林海音文集--晓云》
《林海音文集》
《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
《林海音文集--英子的乡恋》
《林海音文集--生命的风铃》
《城南旧影——林海音自传》
《英子的心》
14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选自《城南旧事》15肿胀(zhǒng)(zhàng) 襟(jīn)
叮嘱(dīng)(zhǔ) 花圃(pǔ)
恐惧(kǒng)(jù)
骊歌(lí)告别的歌。
挪窝儿(nuó)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这里指起床。
玉簪花(zān)
耻笑(chǐ)鄙视和嘲笑。鸡毛掸子(dǎn)
咻咻(xiū)(xiū)模拟挥舞鞭子时发出 的声响。字词16
本文的题目是《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具有几层含义呢?
17
题目含义——一语“双关”
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败落
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含而不露、哀而不伤18爸爸没有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想起昨天在医院看望爸爸的情景。“我”想起爸爸逼“我”上学的事。“我”想起院里的花今年都没有上肥,而爸爸平时最喜爱花。毕业典礼上“我”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想起过去爸爸让单独去汇钱的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长大了。一、(1-12)二、(13-31)三、(32-34)四、(35-53)五、(54-68)毕业典礼前毕业典礼中毕业典礼后19贯穿全文的线索:
1、毕业典礼2、花20 课文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文中处处照应花:毕业典礼前,“我”衣襟上别着( );典礼即将开始,“我”想起( );典礼开始后,“我”又想起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里( );典礼结束,“我”回家又看到( )落了;结尾“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 )。粉红色的夹竹桃 爸爸喜欢的那些花儿散落在地的夹竹桃爸爸的去世蒲公英按课文内容填空21文章线索主线——爸爸爱花
副线——
毕业前毕业中毕业后毕业典礼顺叙22 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中的插叙方法。回忆是要有感触点的,这个感触点就是眼前的事,由于眼前事的触发,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同学们能找出触发的事与回忆的事吗?分小组完成。插叙23插叙作用
插叙使文章的内容显得丰富而不繁杂,插叙使文章的事件交错而不散乱。由此可知,插叙的方法最适于回忆性文章的写作。 24
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
写得很含蓄,但文中处处有伏笔。
你能找出来吗?25说人物爸爸:既严厉又慈爱
酷爱养花
注重感情
善于教育孩子26体裁:自传体短篇小说主旨:本文记叙“我”的童年往事:父亲对“我”的期望与教诲,以及父亲的去世令“我”成长起來,抒发“我”对父亲的无限怀念。总结27结构:周密严谨语言:本文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朴素、自然、含蓄、深沉,充满生活气息的散文诗般的艺术风格。亲切的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朴素的生活场景,真诚纯朴的语言,共同营造出一种淡雅清新的艺术氛围总结28 《城南旧事》描写了一个小姑娘长大的历程,小说的主人公英子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的遭遇和挫折后,告别了动荡的童年。而当我们每一个人走到这一天时,都会产生一种复杂情感,既想成为一个大人,又不愿长大,你们有这种心情吗?说说看。体验
与
反思29作者的话“不思量,自难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是多么想念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而今,或许已物异人非了,可是随着岁月的荡涤,在我,一个远方游子的心中,却日见清晰起来。
我所经历的大事也不算少了,可都被时间磨失了,然而这些童年的琐事,无论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却永久永久的刻印在我的心中。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愉蔼而神圣吗?30作业
1、课外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
旧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运用插叙的方法,自拟题目写
一篇反映自己成长历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