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指新中国著名科学家 ( )
A.李四光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钱学森
2.有人说:“世界可以没有比尔·盖茨,不可以没有袁隆平。”这是因为袁隆平
( )
A.发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B.建议实施“八六三计划”
C.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迅速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八六三计划纲要》。材料反映了( )
①邓小平的果断决策
②科学家的时代责任感
③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④“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开始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我国为了抓住这一机遇,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采取的战略是 ( )
A.“八六三计划” B.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C.科教兴国战略 D.信息化带动商品化
5.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了 ( )
A.科教兴国战略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八六三计划”
D.希望工程
6.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保障中国“十亿人口”基础教育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C.“八六三计划”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7.右图是为恢复高考制度献礼的影片剧照。图中是孙海英扮演的革委会主任老迟开着拖拉机送考生到考场的情景。与此相吻合的电影片名应该是( )
A.《高考1976》 B.《高考1977》
C.《高考1978》 D.《高考1979》
8.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涌现出众多的被那个时代青年喜爱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最大的共同点是 ( )
A.成功塑造了英雄人物形象
B.以歌颂新中国为主题
C.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时代背景
D.再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艰辛历程
9.1991年,我国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始实施 ( )
A.“八六三计划” B.科教兴国战略
C.“希望工程” D.“五个一工程”
10.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勇创佳绩,金牌总数仅次于美国。回顾往昔,我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是在哪里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实现的
( )
A.东京 B.洛杉矶 C.悉尼 D.雅典
11.在悉尼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实现了新的飞跃。这届奥运会举办于 ( )
A.1984年 B.1988年 C.1996年 D.2000年
二、非选择题
1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粒种子,让人们远离饥饿】
材料一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1)材料一中的“此翁”的科研成果又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什么?
【“三个面向”,为教育指明方向】
材料二
(2)“三个面向”是谁提出的?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是什么?
【“双百方针”,文艺事业结硕果】
材料三
(3)在“双百方针”的推动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文艺事业进入第一个发展高潮,请列举这一时期的两部优秀作品。改革开放以来,哪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繁荣?
【“零”的突破,我国走向体育强国】
(4)我国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是在哪年举行的第几届奥运会上取得的?我国成功地举办了第几届奥运会?在这次奥运会上我国的金牌总数位列第几?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丰衣足食、粮食增产,确定是农业科学家。A为地质学家;C是我国两弹元勋;D为我国“导弹之父”;只有B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问题,符合题意。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为世界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题中“四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反映了科学家的时代责任感;“邓小平迅速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反映了邓小平的果断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八六三计划纲要》”体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故选A。
【拓展延伸】“八六三计划”提出的背景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世界开始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世界各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随后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提出了“八六三计划”。
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机遇,我国政府的战略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B提出于1956年,C实施于1986年,D是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本题应选A。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概念链接】科教兴国,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由题干中关键信息“基础教育”,可判定本题应选A。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977年底,因“文化大革命”而停顿12年之久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得到恢复。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形象,是那个时代青年喜爱的作品。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91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开始实施,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84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共夺得金牌15枚。
1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悉尼奥运会举办于2000年。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由“一粒种子……让人们远离饥饿”可判定该人物是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他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第(2)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题,解答本题一定要注意时间限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有著名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等,任意举两例即可;改革开放以来,茅盾文学奖的设立和“五个一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繁荣。第(4)题,我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是在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的;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这次奥运会上,我国金牌总数位居第一;关于本题第三问可以从新旧中国体育的对比以及新中国体育成就取得原因等方面分析归纳。
答案:(1)“东方魔稻”。
(2)邓小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任选两例即可)茅盾文学奖的设立和“五个一工程”的实施。
(4)1984年;23。29。第一。我国已成为体育大国;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等。